诸天我为帝(校对)第4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0/865

  “韩非创立的流沙,跟姬无夜的夜幕斗得有来有往,在他们的理想中,韩国想要强大,首先要铲除国内的奸佞……”
  当然,强扭的瓜不甜,顾承弹了弹手指,轻笑道:“去把夜幕除了,让韩王英明起来。”
  “韩王若是励精图治,魏国第一个容不下韩,顷刻就有灭亡之危,到那时韩该迫不及待地向我大秦投降了。”
  盖聂心中默默叹了口气,星魂嘴角则咧出一抹冷笑,心领神会。
  “大争之世,弱小是罪。”
  顾承总结,望向宫外:“郭开和乐乘等久了吧,让他们进来!”
  “拜见公子!”
  郭开乐乘走入,大礼参拜。
  再度相见,双方已不是同一阶层。
  后悔吗?
  当然有些。
  不过郭开早在那晚想通了。
  赵国迟早会被秦所灭,与其到时做亡国之奴,倒不如早投明主。
  正如历史上的郭开,向秦国讨要上卿之位,秦王笑而许之。
  这四个字十分精髓,郭开想好退路,嬴政则技高一筹,果不其然,赵国灭亡后,郭开携万金家财去往咸阳,中途被匪徒截,全族被杀。
  关于他的死亡,有三种猜测,第一就是怀璧其罪,家财太多,引来了亡命徒;第二则是李牧的门客,为主人报仇;最后则是秦国下的暗手,这种卖主求荣的上卿,秦人自然不要。
  “起来吧!”
  顾承也不会要,但郭开还有很大的作用:“赵偃的情绪稳定了吗?”
  郭开神情尴尬,不知道怎样回答。
  赵偃正是曾经的赵王。
  这个即位八年不到的君王,成为了赵国的末代君主,亡国之君。
  毫无疑问,他的情绪不可能稳定。
  不过郭开擅于揣摩人心,反应极快,马上醒悟了顾承的意思,赶忙道:“请公子放心,赵偃的情绪,我一定让他稳定下来。”
  “嗯,不仅是赵偃,赵国的那些贵族,你也要多关注些!”
  顾承颔首,对着乐乘道:“你负责燕国!”
  “是!”
  郭开乐乘面色变化,咬牙应下,眼中闪过狞色:“定不叫公子失望!”
  如果说此时最不希望燕赵复国的,不是秦人,而是郭开和乐乘,因此这便是以毒攻毒,让他们收拾燕赵两国的旧贵族。
  在原历史上,秦十年之内,就将六国灭光,但除了君王囚禁的囚禁,杀死的杀死外,六国的贵族其实并没有多大的损失,以致于秦二世动乱时,他们纷纷起兵。
  同样,由于这些贵族的存在,律法制度也容易被歪曲。
  再完美的制度,都是由人执行的,腐朽的旧贵族不被清除,律法制度即便再完善,也是无用。
  将燕赵贵族安排明白,顾承望向北方:“王翦还在给塞外的赵军送军粮么?”
  “断断续续。”
  星魂一直盯着,回答道:“让他们饥一顿饱一顿,既离不开我大秦的供应,又要去抢夺匈奴人的牛羊。”
  “果然是合格的驯兽人,一点就透。”
  顾承十分满意。
  赵军出塞后,赵城墙就由秦军占据,不给李牧半点反攻的机会,却又送予军粮。
  这当然不是慈悲,恰恰相反,是要将这十数万赵军控于手中。
  头曼单于已死,正如燕军被秦军一击而溃,趁火打劫的匈奴军队,也被亡国的赵军一战大败,追杀数百里,李牧亲手斩下头曼单于的首级。
  消息传回草原,头曼单于年轻的儿子继位,正是后来令匈奴真正崛起,建立起庞大强盛帝国的冒顿单于。
  不过现在冒顿单于慌的一匹,因为赵军真的要杀入草原了。
  十数万赵军,没吃的啊!
  匈奴胡人为什么要连年南侵,就是草原生活贫苦,如果不发动战争,在掠夺的同时减少人口,他们就会饿死。
  现在赵军是同理。
  他们如果不去掠夺匈奴,也要饿死。
  所幸秦军坚守着城墙,却还送出些军粮来。
  起初赵人可有骨气了,就算是饿死,撞死在城墙上,也不吃秦人半点东西。
  现在围着锅,吃得喷香。
  这是攻心之法。
  如此一来,赵人军心涣散,产生分歧,一部分依赖于秦军的供给,另一部分又希望自力更生。
  李牧如果强行将他们带走,后果必然会起内讧,被匈奴所趁。
  所以他既警惕于秦军的收买腐蚀,又再度尝到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唯有按兵不动。
  “李牧和韩非一样,都要打磨一番,才能为我所用,这里就交予你们了,不要操之过急!”
  得兵家法家,再整合墨家农家,天枢便彻底崛起,成为布局天下的可靠力量,一切都在按部就班地进行。
  “是!”
  盖聂和星魂领命,顾承化身化虹消失,本体于太一殿中睁开双目。
  下一刻,大司命牵着少司命的小手走了进来,神情凝重地道:
  “大王招公子入宫,赵高正在外相侯,恐来者不善!”
第六十六章
公子质楚
  “公子请!”
  赵高腰杆微躬,看似恭敬,双目却透出精光,仔细打量顾承。
  在他眼中,这位公子除了在邯郸借大秦国力,展现威仪外,其他时间都一直游离于权力边缘。
  但不知为何,他总觉得没有那么简单。
  “中车府令,还未恭喜!”
  顾承轻笑,上了马车。
  中车府令正是赵高目前的官职,执掌乘舆,讲白了,就是为秦王驾车的人。
  别看其官衔虽不高,但责任重大,负责君王的车马管理和出行随驾,非心腹不能担当。
  赵高出卖吕不韦,投靠嬴政,确实换来了回报。
  “为王上效命,乃高之幸!”
  然而赵高声调激昂,心中却难受得紧。
  正如郭开乐乘不希望燕赵复国,他也是最恨不得吕不韦万劫不复的人。
  然而现在定性的,却是吕不韦为秦大业,诈降牺牲,引三国攻赵,尸身回秦厚葬,吕氏荣宠,三千门客都有安排。
  如此一来,嬴政因势导利,秦国内部权力平稳交接,唯一两面不讨好的人,就是他。
  “公子近来久居骊山,是得了阴阳家东皇太一的召见么?”
  所以赵高必须展现出价值,一路之上,他旁敲侧击,就想打听阴阳家的消息。
  “东皇阁下正在闭关,我也只见过他一面,是位很友善的长者。”
  顾承似笑非笑地道:“中车府令若有意,我可引荐东君阁下,见面一晤。”
  “多谢公子,只是好奇罢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0/8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