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我为帝(校对)第4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1/865

  赵高语气轻松,眼中闪过一缕阴色。
  此次灭赵之战,由东君率领的阴阳家出力颇多,已经从若即若离,到完全投入秦国阵营。
  嬴政甚是嘉许,听说有意将东君与星魂封为护国法师。
  如果此事成了,那么阴阳家就彻底绑在了秦国的战车上,同时地位也将大增。
  对此朝臣反应不一,以王翦为首的军方倒是表示赞同,毕竟阴阳家弟子手段莫测,能与正统军人形成互补,而文官一系则不喜这种诡谲手段。
  最如临大敌的,又是赵高。
  因为阴阳家和罗网的作用,在很多领域中都是相冲的。
  罗网是杀手组织,能为大秦扫除那些反叛分子,阴阳家同样能肩负刺杀之职,还附带搜寻记忆,拔起萝卜带出泥,一网打尽,相比起来,更加效率。
  赵高很清楚,嬴政是一个至为实用的人。
  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
  正如秦律中的二十等爵,冰冷规范,不以喜恶左右,罗网一旦无用,很快就会被清理。
  更何况甘罗入了阴阳家,赵高做贼心虚,总是不安。
  “赵高想对付阴阳家,欲以我为切入点么……”
  马车速度很快,很快进了咸阳,顾承看着街上扬眉吐气的秦人,露出沉思之色。
  赵高注定不是什么威胁,真正厉害的是祖龙。
  祖,始也,龙,人君像,谓之始皇。
  虽然如今的嬴政,还未称始皇,可不容许他人染指大权的专制之心,是毫无二致的。
  如果被赵高歪打正着,暴露出天枢的存在,那对于大秦来说,可不是好事。
  所幸顾承早有了准备。
  “且慢!”
  正当马车停于外宫门前,赵高手持令牌,准备通行之际,一道清朗的声音遥遥传至。
  众人回头,就见一人似缓实急的行来,长袖飘飘,仙风道骨,正是阴阳家长老,云中君。
  “幸得公子指点,九转灵丹已成,欲献丹于大王!”
  云中君托着丹盒,微微开启一条缝隙,里面就有一股醉人的气息溢出,每个闻到的侍卫莫不精神大振。
  “长老出关得正是时候,我要入宫面见父王,何不同行?”
  眼见众人目光灼灼地望向灵丹,赵高暗道不好,刚要开口,顾承已经笑道。
  “多谢公子!”
  云中君喜不自禁,整了整衣衫,随着马车一同入宫。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对于炼丹师而言,若能得君王赏识,无疑是功成名就的最佳途径,云中君欣喜之下,自然不会在意赵高眼中的阴戾光芒。
  在肃穆威严的气氛中,走了足足小半个时辰,章台宫到了。
  “咦?”
  顾承下了马车,仰首望向这座雄伟的宫殿,看着一头通天彻地的黑龙,在宫殿上空盘绕,目光一凝。
  战国七雄,君王的宫殿都极尽国力的奢华,赵国的沙丘宫、魏国的灵台宫、韩国的望气宫、燕国的碣石宫、齐国的琅琊宫,尤其是以楚国的章华宫为最。
  比较起来,唯有秦国的最是简陋,这座章台宫,还是秦惠文王在宣太后的帮助下,仿照楚国章华宫的式样所建,被各国讥讽嘲笑,结果呢?
  诸侯莫不西面而朝于章台之下!
  因此如果说长平是秦国龙气的腾飞之地,章台宫便是秦国龙气的凝聚之所。
  燕赵灭国,黑龙之势更强,双目如同昊日,洞穿九天十地,监察天下。
  这一幕常人无法见得,只觉得一股浩大的威压凌空而至,但落在顾承眼中,却是满满的既视感。
  与无上炎龙,真的好像。
  区别只是秦为水德,故而是黑龙,东汉为火德,因此是赤龙,同样这个世界的天地元气,无法孕育出无上炎龙那样圣仙级别的存在。
  内核却是一致的,那种祭炼的手段,绝不会有错。
  顾承收回目光,对于这个世界的本质真相,越来越了然。
  正在这时,一行人却从殿内走出,为首的三人,左右正是昌平君与昌文君。
  他们虽吃了败仗,但吕不韦死后,昌平君接替其位,成为宰相,如今亦是春风得意。
  而能被这两位拱卫在中央的,除嬴政外,只有一人。
  那是一位白衣如雪,面容如玉的少年,有股秦人罕见的文秀神采,见到顾承双目亮起,立刻朝这边走来:“二弟,母妃十分想念你,待会我们一起去宫中问安吧!”
  “公子,你今日的功课尚未完成!”
  然而他未到跟前,昌平君已经疾行几步,拦在身侧,微笑道:“何况二公子此来是要肩负重责的,恐怕不方便与芈夫人相见。”
  少年一怔,就被昌平君带了下去,顾承对他挥了挥手,眉头上扬,开口问道:“中车府令,可知昌平君口中的重责是什么?”
  “高本不该多言,然与公子同往邯郸,深为感念,为公子不平啊!”
  赵高叹了一口气,缓缓道:“楚国遣使来秦,昌平君昌文君向大王谏,以公子质于楚!”
第六十七章
祖龙之志
  春秋战国时期,把太子送到别的国家当人质,是常有的事情,燕丹就是例子。
  如今秦国势强,短短一月间连灭燕赵两国,且军力未损,令其他四国为之惊惧。
  魏国、韩国、齐国皆是冢中枯骨,等死而已,唯独楚国,实力强大,与秦有一战的资格。
  所以昌平君继任宰相,就是嬴政发出的政治信号,安抚外戚势力,同时向楚国表明,没有开战的意思,楚国欣然,放下心来,继续醉生梦死。
  本来事情就这么定了,没想到昌平君昌文君节外生枝。
  或许是如今阴阳家得嬴政看重,让两人感到了危机感,为了未雨绸缪,替公子扶苏扫清障碍,居然提议将早就入了阴阳家的公子胡亥送走,真是煞费苦心。
  “燕赵刚灭,楚国还要再等等,本想过几年的……”
  顾承微微摇头,落在赵高眼中,就是被勾起了愤恨与不平,心中暗自得意,却也不再多言,当先引路。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秦国要一统天下,就容不下楚系外戚势力在国内坐大,所以昌平君和昌文君迟早要完。
  在此之前,借楚系势力之手,压制阴阳家,再除去楚系势力,得到大王的信任,便是赵高之谋。
  不得不说,跟随吕不韦嬴政两任雄主,赵高耳濡目染,手段确实不凡。
  然而他没有发现,在挑拨离间之时,身后云中君的眼神。
  何苦想不开呢?
  “大王,公子胡亥到了。”
  宦人通报,不多时里面传来一道浑厚的声音:“进来!”
  云中君于外等候,赵高带着顾承进了大殿,就见嬴政正在批阅奏章。
  这位秦王未戴冕旒,却是身着冕服,黑底黄纹,庄严肃穆,帝王之姿。
  尉缭有言,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yīng),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
  蜂准是指高鼻梁,大准头,长目也叫河目,眼型细长,挚鸟一般用来指凶猛的鹰隼,挚鸟膺就是说嬴政站立的时候,像凶猛的鹰隼一样立于万仞之上,傲视万物,豺声不用说,狼叫之意,所谓豺狼之心,鹰视狼顾者,都是城府极深,手段凶狠。
  至于后半句,则说嬴政薄情寡恩,在用得到的时候对臣子十分礼遇,一旦用不到了则弃如敝履,跟随着这样的君王,一定要小心谨慎,事事顺从,如若不然,下场会很惨。
  若说诋毁,实则不然,往往是这样的人,才能在大争之世,开疆扩土,做出万世之功绩。
  不过此世的嬴政,更偏向于《太平御览》中的记载,虎口日角,大眼长目,矫健魁伟,霸气迫人。
  这时,嬴政抬起头来,双目生芒。
  对于这个长居阴阳家,每年唯有祭祖时入宫的公子,嬴政早就没了什么印象,先天有缺,亦是运数使然,怨不得旁人。
  至于什么宽慰爱护,就更不可能,他的心在四海八荒,而不在儿女情长。
  “楚国遣使,欲结联盟,昌平君昌文君提议你为质子,暂抚楚国之心,此私心之言,寡人不欲采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1/8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