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我为帝(校对)第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865

  而顾承自己是不可能屈尊纡贵的,黄裳、魏进忠、斗酒僧在武林中均是默默无闻,段誉是大理人,欧阳锋和利空法王更是西域外族,本来准备在洪七和苦慧中择其一,现在虚竹出现,正是更好的人选。
  虚竹出身少林,后来执掌逍遥派,灭星宿,北上雁门关,阻止辽帝南下,这种传说人物,又有着神而明之的盖世绝学,还有谁比他合适?
  当然,威望武功都有了,智商不够没关系,顾承已有安排:“此次北伐,若能摧枯拉朽,击败金国,自然最好,若战事胶着,粮草供应,全军命脉,或许就要系于武林群雄之手了!”
  顾承给武林人士的定位,不是傻乎乎地去冲击正规军队,无谓牺牲,而是斥候、暗杀与夺粮!
  前两个自不必说,轻功与暗器本就是武林人士的优势所在,至于最后的夺粮,也是受到杨过率领近千武林好手,烧毁蒙古大军的粮草启发。
  虽说夺粮和烧粮的难度是截然不同的,但有些事情,实属无奈。
  纵观历史,南宋难以北定中原,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粮草。
  不是南宋缺粮,它每年还向金国出口稻米呢,而是缺少马匹,没有足够的马车运粮。
  后勤问题难以解决,就意味着不能打持久战,而想要靠短暂的连续战术胜利,彻底灭亡金国,军队和将领素质必须远远强于对手,就好比五十年前的岳家军。
  可惜现在的南宋,再无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神勇之军了。
  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速战不得,久战无力。
  所以顾承才以武林人士,来补足粮草的问题。
  既然运送没有办法,那就抢夺!
  抢夺的不是老百姓的粮食,而是金国各城粮仓。
  早在一年前,顾承就让丐帮渗入到金国区域,将各地粮仓标注,探查情报。
  恰好金主完颜璟认为金国逐年来粮食产量越来越少,下令用灌溉增加可耕土地,金国的地方官,凡所治地区使可浇地亩扩大,粮食储备增加的,都能升官。
  如此一来,金国各城的粮仓自然大大富足,官员为了升官,去百姓家掠夺粮食的事情,也屡见不鲜,本是一件好事,反倒激发了民怨。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金国内部的情况,顾承了解得甚至比完颜璟还清楚。
  此时完颜璟下台,文官大批大批被杀,各自的政务堆积如山,一片混乱,更是夺粮的最佳时机。
  若是武林人士能在统一号令下夺粮,神出鬼没,来去如风,绝对会令金国防不慎防,大为头疼。
  当顾承展开一卷山川地形图,看着上面那标注的红点,虚竹知道再也拒绝不得,伸手接过:“定不负使命!”
  这时黄裳倒是请命道:“殿下,臣愿去寻金主完颜璟,一旦将他控制在手,北伐必胜!”
  魏进忠、段誉、斗酒僧也纷纷附议,顾承却摇了摇头,毫不迟疑地道:“诸位不必涉险,我自有安排。”
  黄裳有些不解,即便完颜璟是天忍布置下的陷阱,想引大宋高手入伏,四位武学障联手,也有冲破一切阻碍的实力。
  何况与林玄清一战,再加上一年论武,四人早已今非昔比,碰上神而明之,都能正面抗衡,甚至战而胜之。
  天忍教在临安一战,高手精锐早已死伤惨重,实力大损,教主完颜襄如今又是金国之主,还能安排怎样的必死杀局?
  顾承目光湛然,望向北方。
  完颜璟这个诱饵,他最终决定放弃。
  不是畏手畏脚,而是对冯笙的看重。
  这个毫无武功,却堪比千军万马的毒士,所布之局,或许超乎所有人的想象。
  ……
  ……
  “呼哧呼哧!”
  黄药师伏在草堆上,剧烈喘息着,再无曾经的风度翩翩。
  他的右臂软软垂下,玉箫交到了左手,上面血迹斑斑。
  一切都为了保护身侧的完颜璟,这位曾经也算英明神武的大金皇帝,现在骨瘦如柴,整个人正发着高烧,说起胡话。
  黄药师透过屋顶的缝隙,看着天空的圆月,深深吸了口气。
  如同顾承预期,他来到金国后,很快平步青云,得到了完颜璟的赏识。
  而黄药师也开始暗暗挑拨文武两派的关系,还在丐帮的帮助下,暗中联络各地反金义士。
  可以说,如果不是他推动,完颜襄想将完颜璟拉下皇帝的宝座,还没有那么顺利。
  无形中,黄药师打了个助攻,并且找准机会,带走金主。
  只要将这位主带回大宋,就是名留青史,不世之功。
  黄药师原本以为自己根本不在乎虚名,但当这一刻真正来临时,才发现自己还是无法无动于衷。
  因为大宋再起,复我河山,是每个汉人,朝思梦想的事业!
  “不过你们千万不要来啊,这是一个陷阱!一个不断绞杀我们大宋仁人志士的陷阱!”
  然而这一刻,对着明月,黄药师的五指在玉箫上虚按,演奏出一曲碧海潮生。
  他的脸上,浮现出决绝之色。
  仍记得,为了逃出中都,多少人前仆后继冲出,只为挡住哪怕一根箭矢!
  南边重重把守,根本无法突破,黄药师被逼得四处逃窜,最终甚至要被逼往西夏。
  这一路百里,已经有无数义士一个接一个倒在血泊中!
  一张巨网正笼罩在头顶,每每张开一道缝隙,给出希望,让人感觉好像有逃出生天的机会。
  实际上,它只是等待着更多的猎物入伏,然后将之吞食咀嚼,待得网中空空,再度展开贪婪的裂口。
  黄药师经过多次试探,已经确信无疑,此次下定决心,以奇门遁甲,最后一搏,再令丐帮弟子将情报送出。
  此去有败无胜,有死无生!
  但是值得!
  一曲无声的碧海潮生吹奏完毕,黄药师点了完颜璟的睡穴,起身向外走出,刚刚推门,突然暴退。
  “药师兄,是我!”
  然而就在这时,熟悉的声音传来,一道身影出现在屋外,渊渟岳峙,年纪轻轻已是宗师气度。
  “王重阳!”
  黄药师诧异了,戒备不减,因为王重阳并非独自一人而来。
  他的身后,有一队黑压压的骑兵,一眼望不到边,数目绝对过千。
  关键在于,这不是金国骑兵。
  为首之人最是古怪,端坐的不是高头大马,而是一匹狼。
  一匹巨狼。
  那人的一只手掌按在狼头上,洁白如玉,一尘不染,给人一种掌握了无穷力量的感觉,眼神更是睥睨天下。
  黄药师呼吸情不自禁地一滞,作为中原人,他原本根本看不起外族武功,但此时却有种直觉,此人的可怕远超他的想象:“你们?”
  “容我介绍,这是草原的雄鹰,蒙古可汗,孛儿只斤·铁木真!”
  王重阳大声介绍,双眸透出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受金帝所托,南下勤王,助金灭宋!”
第五十八章
破敌三策
  顾承立于襄阳城头,城墙上断箭林立,空气中血腥气味还未消散。
  任谁也没有想到,南宋伐金的大部队尚未开至边境,金国居然已经南下,二十万大军,浩浩荡荡,直逼襄阳。
  朝野震动,主和派又隐隐起头,但顾承乾坤独断,命令立刻疾行军,提早了足足十天,到达襄阳。
  襄阳是非常标准的四战之地,别说南宋,中国历朝历代发生大事的地区,总能和襄阳扯上点关系。
  只是这一次,再非神雕中那看不到未来的苦守,而是雄师赳赳,复我河山!
  此次北伐,除去拱卫临安,防卫两淮前线的军队,大宋共动用兵力十三万,丁夫七万,号称二十万大军。
  而顾承没有将之全部押在襄阳之战上,恰恰相反,他只带了三万士兵入驻襄阳,剩余的全部交由辛弃疾调派。
  辛弃疾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兵分三路,西线由陕西甘肃高歌猛进,目标汉唐古都长安。
  另两路一走中线京湖,一走东线两淮,兵锋直指河南,宋朝诸帝陵墓近在咫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8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