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我为帝(校对)第5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4/865

  他麾下的吴军都是孙武一手训练,在普通士兵心中,孙武乃至伍子胥的份量,要比他这位吴王重得多。
  但孙武练兵首重军法,军令如山,如无虎符调动,任何人都无法随意指挥军队,包括孙武在内,阖闾正是意识到这点,才愿意放孙武离开。
  “原来如此!”
  勾践的目光在那玉质的虎符上扫了一眼,很快移开。
  果不其然,不久之后有侍卫禀告,孙武和伍子胥各带百名亲卫,离开了寿春。
  “唉!”
  阖闾不知是遗憾,还是庆幸地舒了口气。
  到了这个地步,普通的军事政治力量,已经无法助他反败为胜,扭转战局了,所以孙武和伍子胥留下最好,离去也罢,现在最重要的,变成了这头蛤蟆精。
  妖族的援助!
  “寡人的诚意,相信你看到了!”
  阖闾看向蛤蟆:“妖族的呢?”
  “放心吧,我族不会错失这样的机会!”
  蛤蟆精吐了吐舌头:“出来吧!”
  嗖!
  一股妖异之风吹过,大堂之上,突然多出数道身影。
  阖闾和勾践顿时露出震惊之色。
  只因这些突然出现的身影,竟与寿春周遭的小国君王一模一样。
  而正中一位,更是楚王!
  妖族伪装人族君王!
  阖闾瞳孔收缩,提出质疑:“外貌能够模仿,可总骗不过臣子,何况一国之君,身边亲近之人何其多?”
  “不用担心,有梦貘(mò)一族,以梦为食,吞噬梦境,这些君王所思所想,所喜所恶,我们都知道!”
  蛤蟆精欣赏着两位君王的神情,就地一滚,也化作一位相貌丑陋狰狞的大汉,披着侍卫的盔甲,正是吴王身边的禁军头领:“以假乱真,最亲近的人也认不出!”
  “这些妖物既能冒充其他君王,有朝一日岂不是也能取代寡人?”
  阖闾心中又惊又惧,对于妖族本是利用,此刻变成了忌惮与杀意。
  勾践倒不担心自己被冒充,他没有被冒充的价值,心中反倒兴奋起来。
  只此一招,就胜过千军万马。
  异军突起,楚国的局势必然大变。
  转机来了!
  ……
  ……
  一月之后。
  楚国边境。
  “走!”
  孙武硬生生杀出一条血路,扶着遍体鳞伤的伍子胥,头也不回地奔入山中。
  “搜!”
  后方有无数士兵追赶,大肆搜山,却失去了两人的下落,唯有忿忿而归。
  孙武伍子胥离开寿春后,略作商议,一路向西,准备入秦。
  如今天下处处战火,唯一还算和平的,就是秦人所处的关外。
  关外贫瘠,没什么好抢夺的,秦国又兵强马壮,不好招惹,所以他们不东进,也没有国家愿意招惹。
  不过秦军目前聚集于晋国边境,趁着姜晋交锋,多次试探,显然有剑指中原的野望。
  孙武的兵书初稿已成,还在完善,伍子胥大仇得报,却也不愿归隐山林,既要一展所学,最终选择了秦。
  但很可惜,楚国实在是太乱了,孙武和伍子胥又是名人,当勾践放出消息,各国蜂拥而动。
  要么强行招揽!要么剪灭大敌!
  我得不到的,别人也休想得到!
  别说楚国境内的小国,就连晋齐都有所闻。
  两人一路逃亡,亲卫相继牺牲,函谷关终于遥遥在望。
  然而他们不知道,函谷关上,也有一位大散关令,等待多时。
  尹喜在城头上端坐,双目中闪烁着光芒,喃喃低语:“紫气浮关,必有圣人至!”
第六十五章
三圣会
  “到了!”
  视线中出现雄关的轮廓,孙武微微松了口气,却没有放松警惕。
  行百里者半九十,虽然马上就能出关,但也难保不会倒在最后一步。
  毕竟万一有人看出他们的动向,在关前守株待兔,才是最凶险的。
  “那些小国君王利字当头,目光短浅,不会守关,可虑的是晋齐,咳咳!”
  伍子胥虚弱的声音响起。
  他的个人武力比起孙武还要强些,受伤也更重,语气中却带着轻蔑。
  对于这些在楚地割据一方的君王,他半个都瞧不起。
  “不对!”
  然而下一刻,孙武目光在函谷关前一扫,脸色一沉,转身就要退走。
  “两位且慢!”
  轻风吹过,一位身穿儒袍,身材魁梧的男子阻住去路,正是子路,马车出现,孔丘揭开幕帘,走了下来:“伍相国,孙将军,有礼了!”
  “孔令尹!”
  孙武微微颔首,孔丘能看出他们的行踪,倒不奇怪,伍子胥则冷笑道:“看来你是为楚王报仇来了,来吧,取了我项上首级,自去领赏!”
  “父受诛,子复仇,礼也,至诚感天,何罪之有?”
  孔丘摇了摇头:“然孝知有亲,忠知有国,仇一人而戕一国,非德也,望伍相国能回郢都,救楚国于危难!”
  “非德?危难?”
  伍子胥大笑,笑声里满是嘲弄:“你不关心世事变化,各国争斗,只讲那所谓的仁德孝义,将楚国带至万劫不复之地,现在反倒来邀请我?”
  孔丘解释道:“儒道持仁政,以礼治国,使上下尊卑各有所依,君臣父子井然有序,臣敬君如父,君爱民如子,楚国如今虽有危机,却是稳定前的痛楚,终有大兴。”
  伍子胥冷笑。
  孔丘知道他不信,又道:“大王如今所治虽不足千里,却上下齐心,皆有仁德之心,强国之念,如此再收服失土,大楚必可强盛,伍相国若肯来助之,令尹之位,愿予相让!”
  伍子胥有些动容。
  令尹之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孔丘真的说让就让?
  以他的为人,必然不是无的放矢,真的一心为了振兴大楚。
  至于父仇不共戴天,楚王也不会放下,只是等到大楚兴盛后,再行了断。
  眼见伍子胥沉默,孙武倒是开口道:“阁下谬误之处在于颠倒了德与政的关系,德应为施政者之修养,却不可成为政体存续之倚仗,更不能成为唯一标准!”
  孔丘扬眉:“愿闻其详!”
  “你将楚国官员都培养成谦谦君子,根本赢不了战事,也无法长期抑制他们的贪婪私欲,如今楚国大乱,那些贵族公卿未免亡国,一切都予以配合,等到旧地收复,必然故态复萌!”
  孙武道:“无论哪一种政论,想在混乱之中施行,都是不可能的,要在一国中施行,就得先在国内铲除异己,统一号令,要在天下施行,就要以强大武力统一政权,否则都是镜花水月一场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4/8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