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我为帝(校对)第6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6/865

  顾承又问:“是阿弥陀佛么?”
  太清微微摇头,没有正面回答。
  顾承沉吟片刻,准备告辞。
  事已至此,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不同于以前的小打小闹,征伐玄黄,开辟魔界,这两步至关重要,足以决定诸天世界的存亡延续,必然与那幕后主使对上。
  如果是阿弥陀佛,他自会现身,倘若不是,猜测并无意义,做过一场便是。
  太清看着顾承起身,目光一动,突然道:“人皇可知,天地玄黄玲珑塔和女娲石,也有克星?”
  “什么克星?”
  顾承身形立止,就听太清那高缈的声音传入心中,悠悠道出那诸天第一神器的名字:
  “盘古斧!”
  ……
  ……
  人界。
  回到建元洞天后,顾承往西王母所在而去。
  距离混元道境越近,诸天最高层次的斗争,也彻底向他揭开。
  那位一直隐于暗处的大敌,最大的目标是推动末法之劫,为此不惜将混沌魔神的尸骨堆积于归墟,酝酿末法之气。
  在此过程中,自然伴随着混元道境层次的交锋,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是,连三清都落于下风,无量天尊诞生,硬生生阻了超脱之路。
  除了与道祖争锋,这幕后主使还压制顶尖大能的成道之路,后土就是受害者之一,倘若没有发现祖巫遗蜕,即便冲击混元成功,恐怕也会被控制。
  以西王母的冷静,听了顾承的描述,都不由地倒吸一口凉气:“以一己之力,独斗众混元,怎么可能?”
  顾承叹了口气:“因为盘古斧在其手中!”
  西王母道:“这诸天第一神器,有何奇效?”
  顾承道:“三千大道,排名第一的是起源之道,意为一切的源头,排在第二的是命运之道,可改变开天辟地后一切生灵的命运轨迹,盘古斧对应的,正是命运之道。”
  顿了顿,他苦笑道:“女娲石能够生机无限,起死回生,天地玄黄玲珑塔万法不侵,万劫不磨,但盘古斧一落,直接斩断未来的命运,这两件护身至宝,也无效用。”
  西王母失声:“这么说,混元道祖也挡不住盘古斧?”
  “按太清所言,盘古斧是能够直接置混元道祖于死地的神器!”
  顾承道:“不过幕后主使肯定无法随心所欲地动用盘古斧,否则所有的混元道祖都被其斩杀,也不用至今还藏在暗处,不肯现身了……”
  西王母担心地道:“可陛下未成混元啊!”
  同样动用盘古斧,强杀一尊混元道祖所付出的代价,和杀一尊归元至境的代价,肯定是截然不同的。
  那幕后主使直接动用盘古斧,强杀三清,或许要受到永远不可愈合的重创,所以只用命运之道催化出无量天尊,相当于把它当成一件辅助神器使用。
  但对上尚未成道的顾承,一斧子劈下,还不是轻轻松松?
  “事到如今,唯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朕是绝对不会坐以待毙的!”
  顾承道:“如今我们也不是没有优势,至少明确了敌人的手段和实力层次,至于那大敌的具体身份,不用花费心思猜测了,命运之道一心遮掩,谁都识破不了,也说明了所有混元道祖都有嫌疑,三清都不能排除。”
  盘古斧的命运之道太过强大,其中一位若得了这件诸天第一神器,瞒过其他两尊也有可能,上演一出贼喊捉贼的障眼戏法。
  “陛下!”
  西王母经历过东君之劫,三尸之难,自忖遇到再凶险的境遇,也能泰然处之,可盘古斧的压力,依旧压在心头,喘不过气来,见得顾承心态丝毫未受影响,不由地露出钦佩。
  顾承身上肩负着太多,他不能畏惧,更不会慌乱。
  行百里者半九十,他平黄巾,复大汉,兴人族,直逼混元,历经了多少艰难险阻,才有如今的局面。
  哪怕诸天第一神器隐现峥嵘,面对那强大到可令一切成空的盘古斧,也要一战到底!
  当然,奋战绝非一味的送死。
  昔日登基大典,看似十死无生,终究也有峰回路转,一线生机,如今顾承身边人才济济,强者如云,更不会坐以待毙。
  他将东皇钟炼制的部分经验化作流光,送入西王母眉心:“昆仑镜晋升为神器,是你的成道之机!”
  西王母感悟片刻,也下了某种决心:“陛下,我愿选阴阳之道,你我同心协力,面对大敌!”
第三十九章
齐天大圣
  玄黄大世界。
  天庭早朝。
  玉皇大天尊正在聆听文武上禀周天之事,忽有仙卿启奏:“通明殿外,有东海龙王敖广进表。”
  “传旨。”
  敖广至灵霄殿下,哭诉道:“臣敖广启奏,花果山妖猴孙悟空,欺虐小龙,强索兵器,大闹四海,施法施威,伏望圣裁,恳乞天兵,收此妖孽,使海岳清宁,下元安泰!”
  玉皇波澜不惊,看向众武将:“何将愿下界擒拿?”
  顿时有神将领命,然而就在此时,殿外又有启奏:“陛下,有冥司秦广王奉幽冥教主表文进上。”
  这又是来告状,请求天庭调遣天兵天将,收降此妖的。
  玉皇览毕,不急着下令了,问道:“这妖猴是何出身,有这般神通?”
  千里眼顺风耳立刻禀告:“陛下,此猴乃天生石猴,当时不以为然,不知这些年在何方修炼有成,降龙伏虎,神通广大!”
  玉皇其实早就想起,那日石猴出世,目运金光,射冲斗府,直入天界。
  他掐指算过,此猴乃补天奇石所化,这等功德造化,一开始自然顺风顺水,但只要违背三界律定,很快会自损功德,如果安分生活,那又受他管辖,因此不管如何,都不足为惧。
  不仅是玉皇,文武仙卿都在揣测猴子的来历。
  片刻后,太白金星启奏道:“臣启陛下,可念生化之慈恩,降一道招安圣旨,把此猴宣来上界,授一个大小官职,与他籍名在箓,拘束此间,若受天命,后再升赏,若违天命,就此擒拿。”
  玉皇欣然:“依卿所奏。”
  这个办法最是稳妥,一来不用动众劳师,二则收仙有道,也能增强天庭实力。
  他为玉皇大天尊,虽然是三界之主,实际上除了天庭文武,有太多影响不到的地方。
  似孙悟空这种可以大闹幽冥,无所顾忌的刺头,用好了也是一柄利刃,当然要打磨一番,才能顺手。
  却说文曲星官修诏,太白金星领旨,出南天门外,按下祥云,直至花果山而去。
  遥遥可见这处海外仙山,已被经营得固若金汤,威风凛凛,杀气森森,各样精怪,无般不有,气象鼎盛,单单是妖族大圣级的存在,就有十数,更有各路妖王源源不断地往这里汇聚。
  太白金星面色如常,心中却凝重起来。
  天庭低估了花果山的影响力。
  悟空大闹东海幽冥在前,东皇打破妖族血脉枷锁在后,玄黄大世界的妖族全面提升,虽然不至于一下子拥有多少归元至境的大能,但在圣仙这个层次的强者却是得以井喷。
  而闯四海闹幽冥的悟空,正是妖族的一杆旗帜,就像及时雨宋江,义气为先,名满天下,无论走到哪里,都受尊敬。
  现在,“宋江”要被招安了。
  悟空正在水帘洞中修炼,隐隐就听外面擂鼓撞钟,层层传递,到洞天深处:“大王,外面有仙人,言是上界差来,有玉皇大天尊的圣旨请你也!”
  “俺正思量要上天走走,就有天使来请,这是被俺老孙的威名慑服,好!好!”
  悟空一跃而起:“召集各部儿郎!”
  太白金星径入当中,就见洞中妖气森森,一位位妖王伺立,一尊尊大圣端坐,正中美猴王俯视着他,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
  悟空翘着腿,没有开口之意,有麾下喝问:“堂下何方神圣,报上名来!”
  太白金星知道这是妖族的下马威,倒也不怒:“西方太白金星,奉玉皇大天尊招安圣旨下界,请美猴王上天。”
  “上天为何?”
  太白金星抚须一笑:“高迁上品天仙位,名列云班宝箓中!”
  洞内一阵骚动。
  即便是妖族,也大多羡慕那天界气象,如今二十八宿中,就有不少昔日也是妖族,受了招安上天,如今轮到大王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6/8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