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我为帝(校对)第8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0/865

  至此四大诸侯哪里还不明白,最想要的变革改制的,正是当今陛下,只是利用他们,先将阻碍都扫得七七八八了,再雷霆万钧,以最快的速度,最佳的效率,贯彻四方。
  他们悔不当初。
  实际上,万事有因必有果,究其根本,还是四镇诸侯势力庞大,对于中央没有敬畏之心,将自己的地位摆在隐性的竞争位置,而非完全的服从上面。
  否则真对中央言听计从,他们岂敢率先改革?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甚至继奴隶和奴隶主之后,八百诸侯也将不保。
  四大诸侯齐聚,也正是为此。
  可商量来商量去,众人都拿不出好的办法。
  八百诸侯,数目看似很多,其实至少有六百多诸侯局限于一县之地,说是诸侯,与奴隶主无异,权势主要来自于麾下的奴隶和税收。
  如今奴隶解放,税收改制,他们还剩什么?
  剩下的诸侯,才是能组建出兵马的,却又在不久前的大战中耗损一空。
  再看四大诸侯,姜桓楚早被架空,姬昌、崇侯虎和鄂崇禹麾下嫡系死伤惨重,统治力全无,也没了一战之力。
  名存实亡!
  有鉴于此,姜桓楚深深叹息:“事不可为,我等若不自请为臣,以保富贵,恐怕下场,比起那些奴隶主更为悲惨……”
  此言一出,众人面色大变。
  即便心中已经考虑过这点,但真正从姜桓楚,这位昔日八百诸侯之首的口中说出,依旧刺耳无比。
  他们是诸侯啊!
  一国大权!
  代代相传!
  大军自备!
  割据一方!
  现在竟然要去争那点赏赐的荣华?
  “好个东伯侯,好个国丈,告辞!”
  崇侯虎和鄂崇禹再也听不下去,起身就走,但从他们的神情来看,绝不是没有动摇。
  姬昌则对着面色如常的姜桓楚拱手一礼,也带着姬发离去。
  倒是姜桓楚目送三大诸侯离去,脸上露出一股无比复杂之色,坐于桌边,久久没有动弹。
  待得回到住处,一路沉默寡言的姬发突然问道:“父亲,你是不是早就看出了陛下的意图?”
  姬昌看着这个最得意的儿子,曾经有希望继承西伯侯爵位,甚至更进一步的儿子,缓缓吐出四个字来:“大势所趋!”
  姬发双拳紧握,再也顾不得掩饰,直言道:“父亲,大势应该在我西岐啊,以你的声望,以骑兵营的军威,怎能就此屈服放弃,还有祖父的大仇未报……”
  “住口!”
  姬昌猛然低喝,直接打断姬发所言,目光沉凝,脸上的每条皱纹都变得愈发深刻,一字一句地道:“我们是臣,陛下是君,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姬发还要再说,姬昌的手已经压在他的肩上,仿佛有千钧之重。
  姬发的呼吸变得越来越粗重,父子两人目光对峙。
  半晌后,姬发终于避开目光,垂下了头,泪水无声地滴落在地上。
  男儿有泪不轻弹……
  败了!
  西岐败了!
  不仅惨败,现在面临的,还是生死危机。
  姬发姬昌都很清楚,此前凤鸣岐山,有圣主出世之兆,证明他们西岐是有机会伐商,取而代之的。
  可惜预兆永远是预兆,没有成真,不仅毫无卵用,还会惹来杀身之祸。
  纣王陛下如此手段,如果真要夷灭满门,那上至姬昌,下到他的一百个儿子,上千姬姓族人,无一幸免。
  姬昌何尝不想反抗,但当他醒悟过来时,大势已成,西岐即便击败了苏护,也丝毫动摇不了殷商的统治,所以从那时起,姬昌其实就在默默配合。
  心头滴血,也要配合,耗尽西岐的家底,只为活命。
  “明日我会进宫请罪,求陛下削去西伯侯之位,从此我姬氏永为商臣,务念其他!”
  姬昌看着姬发,再度一字一句地道:“你听明白了吗?”
  姬发双肩颤抖:“明白了!”
  短短三个字,就抽干了他的所有力气,姬发脸色灰败,跪倒在地,再也不复从前的意气风发。
  历来野心勃勃之辈层出不穷,但真正能崭露头角者,又有几位,需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史书只记录那些成功者,或者即将成功却惜败者,而更多的连付之于实际行动的机会都没有,心中的火苗就被时代的浪潮扑灭。
  曾经的姬发,是时代的宠儿,现在也泯然于众人,成为一个平平无奇的臣子。
  第二日,姬昌入宫请罪,后世将其评价为中央集权的关键事件,赞许颇多,再加上姬昌后来教书育人,贡献极多,圣人之名终于坐实。
  而解放奴隶后的十年,是普及教育的阶段,再十年,朝廷开始筹备科举,又过十年,当新的一代完全成长,民智已开,才开始正式人才选拔。
  一步一个脚印,国家的制度不断改变,虽然在解决旧问题的同时,不可避免的爆发出新的矛盾,但统治根深蒂固,再也没了大的动乱。
  ……
  ……
  另一边,在结束了分封制奴隶制,开启新篇章的顾承,来到祖地,站在了九鼎面前。
第九十章
九鼎合一
  中天鼎、乾天鼎、坤天鼎、震天鼎、巽天鼎、离天鼎、艮天鼎、兑天鼎、坎天鼎。
  九座古朴的大鼎印入眼中,大商的图腾玄鸟盘旋其上,顾承看着它们受万民祭祀之力,内蕴庞然力量,不禁微微点头。
  对于普通人而言,知道大禹治水后,铸九鼎,分九州,定鼎天下,才有第一个人世皇朝夏朝的诞生。
  对于了解内情的人来说,九鼎不仅是象征意义,更是九九至尊,一界之主最重要的力量源泉。
  每代人皇继位登基,都要来祖地,除了祭祀先祖外,最重要的是得到九鼎承认。
  昔日鸣条之战,成汤败夏桀是其一,九鼎易主,才真正代表夏朝的终结,商朝的取而代之。
  不过只有极少部分存在知道,九鼎定至尊之位仅仅是附带,它是女娲娘娘以九天息壤与玄黄母气为主材,辅以三皇随身神器的鸿蒙紫气,炼制出的人皇神器,用以镇压末世洪水,可惜遭到幕后主使破坏,被轰碎分作九鼎,其后还被夺走四鼎,当真是命运多舛。
  顾承在穿梭来到这个时代之前,先从天界紫微大帝、长生大帝和勾陈大帝取回三鼎,又在无上大罗天收回了中天鼎,明白了女娲娘娘的布置,再将九鼎合一,可谓一波三折。
  这个时代有个好处,那就是九鼎依旧在人界,顾承直接得之,在令殷商前所未有的强盛,直接来此,九鼎合一。
  不过在此之前,顾承还做了一件事。
  他先一步传信火云洞,算算时间,正是到来的时候了。
  果不其然,下一刻,八道身影出现,各具异相,身上却非仙神之气,而是人道光辉。
  三皇五帝!
  三皇伏羲、神农、轩辕,在大汉皇朝时就给予了顾承颇多的帮助,而那时五帝已经牺牲,正是于殷商改朝换代时,天界私心作祟,要打压人界,收取四鼎后,幕后主使再强夺五鼎,是五帝拼死,以身祭鼎,才得保五鼎不失。
  顾承一直记得人族先烈前仆后继的牺牲与奉献,既然此次有机会,当予以回报。
  相比起太上老君不信他所言,三皇五帝对于顾承的身份并无怀疑,倘若是其他道祖,即便暗代人皇,也绝对不敢来到九鼎面前,现在顾承所为,证明他本就是货真价实的人皇。
  那还有什么好迟疑的?
  “开始吧!”
  场中皆为人皇,默契十足,见礼之后,雷厉风行,立刻行动。
  顾承来到中天鼎上,三皇五帝分居其余八鼎,一起催动。
  轰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0/8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