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我为帝(校对)第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865

  张让终于色变,双手抓住灵光囚笼,拼命晃动。
  他却不知,没有所谓的鱼死网破,只有以卵击石。
  因为炎龙一授帝玺,便是信号,何进立动,号令禁军。
  南北禁卫,赤龙螣蛇,四门禁军,苍龙朱雀玄武白虎,全部调动,如猛虎出闸,直扑十常侍府邸。
  那里面,正有豪仆一万一万列阵,手持制式武器,身穿战盔战甲,严阵以待。
  十常侍再权势滔天,也只是十人,他们之所以危害朝纲,祸乱天下,是因为一方面通过卖官鬻爵,编织出利益网,上下勾结,另一方面收敛钱财宝物,大肆招揽仆从,加以训练,兄弟亲友更是遍布各州,包揽大权。
  洛阳城中,这三十万仆从就是帮凶,平日里狗仗人势,作威作福,激得民怨四起,不可收拾。
  同样他们也是宦官势力的真正依仗,一旦狗急跳墙,冲击四方,造成的破坏比起先前黄巾细作可要大得多。
  然而张让没想到,何进这次令行禁止,完美地执行了顾承的命令。
  禁军的战力本就不是宦官仆从可比,此时动如雷霆,闪电出击,照面之间,冲霄军威就将仆役那外强中干的军势碾压撕裂。
  何进更是一马当先,势不可挡,十常侍指定的统领纷纷被其斩于刀下,府邸内阵法刚要催动,城中的浑天地动阵激荡起神纹,直接镇压。
  待得三十万仆从狼奔豕(shǐ)突,被禁军锁链镣铐,全部擒拿时,中德殿内,群臣齐聚。
  熹平元年,灵帝令中常侍赵忠主持朝会,百官瞻望中宫,无一人肯进言。
  十二年后的今日,群臣看着十常侍跪在台下,心头畅快的同时,望向立于人皇椅侧的太子,亦是心情复杂。
  敬服忌惮,欣慰漠然,尽皆有之。
  “殿下千秋,大汉万年!”
  但表面上,由三公正步升阶,恭贺齐呼,群臣祭拜,太子礼毕。
  由于山河社稷印已由炎龙授予顾承,自然就不存在什么太子玺缓,天子帝剑悬于腰侧,更没有灵帝什么事,这日所有人都知道,大汉的皇权,已掌握在顾承手中。
  同时,他也来到了新的战场。
  刚刚礼毕,郎中张钧就迫不及待地扑出:“殿下,十常侍奸盗内帑(tǎng),诬陷忠良,搜刮暴敛,荼毒生民,恶贯满盈,亟伸宪典,亦满门抄斩,悬头南郊,以谢百姓,再遣使者布告天下,不须师旅,则黄巾自消啊!”
  ……
  ……
第十四章
以毒攻毒
  “布告天下,黄巾自消?”
  顾承看着张钧。
  覆水难收。
  即便黄巾之乱是十常侍闯出的,乱既起,势难消。
  这位忠心的老臣,是真不知这道理,还是故作糊涂?
  “三公以为如何?”
  他目光一转,望向位于最前的三位大臣——
  太尉袁逢,司空荀爽,司徒杨赐。
  这三人分别出自汝南袁氏,颍川荀氏和弘农杨氏。
  太尉管军事,司徒管民政,司空管监察,如此位极人臣的三公,竟都是由天下八大世家之人担任,而十常侍即便大开党禁,都撼动不了他们的位置,只能选择忽视,可见其根基。
  而这三位白发苍苍的老臣在面对顾承垂询时,齐声道:“殿下英明神武,自有定夺,臣等附议!”
  同样是附议,皇族万众一心,群臣却是心口不一。
  这在顾承预料之中。
  见风使舵,明哲保身,向来是世家的特点。
  在大世家子弟心中,齐家治国平天下,志向再远大,家族的利益也要摆在首位。
  顾承没指望人人都忠肝义胆,他要用世家,不见得是天下八大世家,更不是现在站在朝堂上的老臣。
  这些家伙个个宦海沉浮,暮气沉沉,想要振兴大汉,需要新一代朝气蓬勃的文臣武将。
  这三公的下一代,倒也全是熟人,袁绍、袁术、荀彧(xún
yù)、荀攸、杨彪、杨修……
  至于能不能用,用哪些,顾承心中早有计较,还看日后局势的发展。
  此时言归正传,他俯瞰群臣,伸手一招,一位战战兢兢的内侍将一沓敕书端上。
  不多不少,正好十本。
  “张让,你觉得这是什么?”
  “老奴愿意做任何事,只求殿下饶老奴一命啊!”
  顾承看向十常侍之首,这被灵帝尊称为亚父的宦官已是面如死灰,连连磕头。
  “殿下,万万不可啊!”
  眼见顾承还问话张让,群臣一阵骚动,张钧则是勃然变色,也拼命磕头:“十常侍不除,天下不平,黄巾之乱恐一发不可收拾!”
  顾承将每个人的表情收入眼底,张让身子一震,猛然意识到生机所在,高声道:“殿下,老奴愿意捐出家财,协助平叛,我张氏位于黄巾军腹地冀州,老奴令父兄子弟齐齐上阵,与黄巾军拼了!”
  “殿下,我赵氏在南阳,一定痛击黄巾!”
  “殿下,我东郡郭氏,愿出死力!”
  ……
  此言一出,其他十常侍也如梦初醒,纷纷赌咒发誓,求生欲望无比强烈。
  十常侍也不是没有跟脚的,或者说,就算原本没有,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各自的家族也发展起来了。
  朝堂上的众臣脸色却变了。
  尤其是当顾承转向他们,微笑着问道:“十常侍愿将功折罪,诸位的家族以前也与他们互有往来,可愿监督一二?”
  中德殿内陡然安静下来。
  “臣等愿意!”
  片刻之后,群臣跪下,心里将这些死太监骂得个狗血喷头。
  自己都要死了,居然拉家族下水,简直不当人子。
  他们似乎忘了,十常侍本就是阉人,心态扭曲。
  位高权重之时,亲朋党羽鱼肉乡里,享尽了荣华富贵,现在失势,反倒让家族免罪,只诛首恶?
  没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兴王之表,大圣之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目睹这一幕,三公看向顾承的目光,终于不再平静。
  十常侍失了皇权,就是一群阉狗,不足为惧,但多年的宦官掌权,他们的父兄子弟早就遍布各州郡为官,党羽众多。
  值此黄巾之乱,如果一口气将十常侍杀光,那爽快是爽快了,但宦官势力在各地必然犯上作乱。
  洛阳有禁军,可挥手平三十万豪仆,各州郡也能如此吗?
  显然不行!
  到时宦官势力垂死挣扎,太子就会无奈地发现,必须要依赖世家的力量,才能平复祸乱。
  那一刻,就是皇权被世家架空的开始。
  宦官、外戚、世家、宗室、权臣,你方唱罢我登场,从皇帝手中分薄权力,历代皆是如此。
  谁知顾承居然不杀。
  他留着十常侍,令宦官家族平黄巾之乱,以毒攻毒,再令各地世家监督,三方制衡。
  但就在群臣以为十常侍逃过一劫之际,顾承突然对着张让道:“挑一本宣读!”
  唰!
  一道道歹毒的目光望向自己,张让面色数度变化,却不敢抗命,连滚带爬来到台阶上,取了中间一份,展开念出:“中常侍蹇硕,奸盗内帑,诬陷忠良,搜刮暴敛,荼毒生民,恶贯满盈,亟伸宪典,今满门抄斩,悬头南郊,以谢百姓,遣使布告天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8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