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我为帝(校对)第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865

  “张让!张让!为何选我?为何选我啊啊啊啊!”
  话音刚落,赵忠等人身躯一晃,脸上露出险死还生的狂喜,蹇硕却哭天抢地,疯狂嚎叫。
  “张让,你不得好死!不得好死!”
  蹇硕被拖下殿去,歇斯底里的咒骂声久久不散,张让脸皮抽了抽,却露出了笑容。
  作为皇帝养的狗,能够背锅,那证明还有用处,最惨的就是想背都没法背。
  张钧则浑身冷汗,只觉得顾承似笑非笑地扫过一眼,将一切秘密都看得通透。
  这位太子殿下莫非还精于卜卦,否则怎能近乎一字不差,复述出他的奏请?
  三公则望向那十本敕书。
  他们很想看一看,上面到底是真的写上了所有十常侍的名字,随机选择,还是全部十本都是蹇硕!
  十常侍中,唯有蹇硕势力范围聚集在洛阳,个人武力最高,又最会练兵,三十万豪仆的军阵正是其一手操练。
  太子绝对容不下他!
  然而众人永远也不知道答案了。
  “为殿下效死,灭黄巾!灭黄巾!”
  下一刻,顾承一挥手,九本敕书化作灰尘,随风飘散,张让等人见了狂松一口气,拼命磕头,被侍卫押下。
  朝会散了。
  这短暂的朝会,造成的影响无比深远,甚至可能造成各方势力的重新洗牌!
  待得众臣匆匆离去,顾承入主东宫,目睹承乾宫坐落于阵眼,微微颔首。
  回到主世界,他杀张角,开党禁,诱十常,成太子,终于迈出关键这步,掌控皇权。
  接下来,就是初立班底。
  这是最波澜壮阔的年代,众星闪耀,群英荟萃。
  既为天下独主,要做的就是知人善用,把将星英才收于麾下。
  “蔡邕还没到洛阳么?怀才不遇,又非贪生畏死,没理由拖延到现在啊!”
  对此顾承并不急躁,步步为营,首先着眼洛阳。
  按理来说,某个名满天下的大儒该到了。
  “莫非出了什么意外?”
  顾承念头一动,吩咐下人:“唤蔡琰来!”
  果不其然,蔡文姬迈入殿内,恭敬见礼后,端庄少女盈盈拜下,泣声道:
  “求殿下救家父性命!”
  ……
  ……
第十五章
黄巾之变
  “蔡邕陷于黄巾军中?”
  顾承抬了抬手,侍女将蔡文姬扶起,凝声问道:“什么时候的事?”
  蔡文姬表情焦虑,却是强行压抑下来:“三日之前!”
  顾承奇道:“那你为何现在才说?”
  蔡文姬拜下:“殿下平黄巾,诛中常,皆是为国为民,不敢为家父之事,打扰殿下!”
  顾承叹了口气:“伯喈先生将你教得很好,但也不要太被礼法所束缚,父子有亲,伦常大道,你早该告诉我的!”
  蔡文姬抬起头来,怔怔地看着他,泪水涌出,愈来愈多,最终伏在地上,略显瘦弱的双肩耸动,默默哭了起来。
  一个十岁的女孩,在家仆和婢女的陪同下,千里迢迢来到洛阳,内心深处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好不容易看到曙光,父亲又被穷凶极恶的黄巾军所掳,这种绝望的落差,足以将人逼疯。
  顾承一招手,立刻有侍女端来空雾灵泉,喂蔡文姬服下。
  此乃炼神一脉的宝物,与七窍玲珑丹齐名,由于无法量产,价值甚至更在其上。
  顾承回归后,每日皆饮,此时如意境的法力已然壮大到极致。
  “谢——殿下!”
  蔡文姬饮下了空雾灵泉,精致无暇的脸蛋上透出一抹晕红,逐渐淡去后,又要拜下,在顾承似笑非笑的注视中顿了顿,还是选择依礼拜谢,小脸蛋却微微一鼓,颇有几分可爱。
  顾承面容一正:“具体说说,你父亲是如何陷于黄巾军中的!”
  蔡文姬道:“是逆贼张宝所为!家父由东海至彭城,走灵璧、细阳、南顿,于渭水行船到襄阳,被张宝兵困城中,襄阳城破时,蔡府被贼军所围!”
  “襄阳被黄巾所占?”
  顾承目光一厉,此世的襄阳可不比低武,有地势之利,有大阵之威,地理位置同样关键,黄巾军一旦占了,荆州和豫洲都将不保。
  不过顾承转念一想,又有些疑惑:“伯喈先生为什么要南下襄阳?”
  蔡文姬道:“我陈留蔡氏与荆襄蔡氏一贯交好,家父想联合荆襄蔡氏,一同入京。”
  顾承恍然:“原来如此!”
  陈留一带,自秦末汉初就居住着蔡氏家族,到西汉末年已人才兴旺,东汉时发展成名门望族,如今虽然已经有所衰败,但还在二等世家之列。
  荆襄蔡氏则是后来居上,二等世家的翘楚,牢牢把持荆襄之地。
  或许有人对它不熟悉,但提到黄月英,肯定人尽皆知。
  诸葛亮为什么会娶黄月英?
  黄月英之父,荆州名士黄承彦是一个原因,另一原因,黄月英的母亲正是出身荆襄蔡氏。
  若无庇护,卧龙想在隆中种田读书,访朋交友,拥有偌大的名声,又不受兵祸之乱,可不容易。
  诸葛家其实也很厉害,诸葛瑾投孙吴,诸葛诞投曹魏,诸葛亮的两个姐姐,分别嫁入了荆州蒯(kuǎi)氏和庞氏,这种世家与世家的联姻,权权结合,才是常态。
  此世的某些规则依旧不变,蔡邕乃天下大儒,清名极盛,去拜访荆襄蔡氏,对方自会给足颜面。
  可惜蔡邕运道实在不佳,正巧赶上黄巾军进攻襄阳,被堵了个正着。
  蔡邕不见得有生命危险,但显然短时间无法来洛阳了,顾承觉得有些可惜,不过他更在乎的是:“黄巾军为什么要强攻襄阳?”
  “殿下请看!”
  这话本是自问,不料蔡文姬红袖一挥,灵光耀起,一幅立体地图现于面前,山川走势,城池郡县,历历在目。
  “黄巾军起势于巨鹿,太平道信徒分布天下八州,同时呼应,看似声势浩大,其实皆是云从。”
  “真正可威胁洛阳的,只有邺城、东郡、颍川、南阳四路!殿下洞悉南阳之祸,太守斩张曼城,贼首一去,黄巾顿作鸟兽四散!”
  地图上兵势变化,正是各路黄巾军兵势所向,炼神一脉在军事上的运用确实独到,顾承看了眼蔡文姬:“南阳不得,黄巾军退而求其次,转攻襄阳?”
  这不合常理。
  南阳距离洛阳很近,拿下南阳,大汉防御圈就得着重南边,压力大增。
  襄阳就不同了,虽然是四战之地,但此时的大汉又不是南宋,黄巾更不是蒙古,占据襄阳并不利于进攻,又有何用?
  “黄巾军战术改变,由席卷天下,孤注一掷,变为了徐图进取,据洲自守!”
  蔡文姬语不惊人死不休:“这些是十五日内黄巾军的动向,他们正将精锐调往冀州和荆州,占据城池后,与世家谈判,招揽寒门子弟,开仓放粮,收拢民心……”
  顾承脸色变了。
  此世的黄巾军死了张角,原先布置又被洞彻,本来已经翻不起大浪。
  可谁也没想到,他们居然会彻底改变战术。
  徐图进取,据洲自守?
  这乍一看起来,是失了智的选择,农民起义的弊端不会改变,阶级矛盾更不可能消除,黄巾军原本一鼓作气,还能祸乱天下,现在聚拢拳头,徐徐图之,就算占据两州,也不可能割据久治。
  但仔细一想,不需要多久,冀州荆州,一南一北,只要这两根钉子扎在大汉腹地,就是如鲠在喉,如芒在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8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