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校对)第1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9/721

  李衍李俊点了点头。
  李俊见状,立马出去。
  李衍则转过头看着方腊、王庆、田虎道:“我梁山泊缺粮,也缺牲畜,尤其是缺耕牛,你们如果能帮我收到这些东西,或者你们如果能缴获这些东西,我以高于市价两成的价格收购,另外,我之前跟你说的,匠人、战马、大船、好铁、牛筋,你们若是能帮我弄来,我也高价收购。”
  方腊、王庆、田虎眼睛全都是一亮,这的确是一条财路!
  而且,目前王庆和田虎手上就有多余的粮草,至于牲畜,他们回去之后就可以抢,然后送来李衍这里变现。
  至此,方腊、王庆、田虎终于完全相信,李衍真是要跟他们互通有无,并且也的确做到了让他们满意。
  就在这时,李俊提着两个袋子进来。
  等李俊将两个袋子扔到地上,李衍示意方腊、王庆、田虎去看这两个袋子里的东西。
  方腊、王庆、田虎相互看了看,最后还是田虎抽出腰中长剑,然后躬身一剑就割破了袋子!
  “哗哗哗……”
  细白如雪的精盐从田虎割破的洞口中流了出来。
  田虎差异道:“盐?”
  王庆蹲下抓了一把在手中捻了捻,差异道:“这盐好生精细,竟比极品盐还要精细!”,然后王庆又捻出一小撮盐放入嘴中品了品,道:“没有苦涩。”
  王庆直起身很肯定地说道:“这是极品盐。”
  李衍问:“王兄对盐这么了解,不妨再说不说这盐能卖多少钱一斤?”
  根据刚刚李衍一系列扶植他们壮大的举动以及李衍之前所说的为他们准备了两条财路,王庆怎么可能猜不到,李衍拿出这两袋盐来绝不会无的放矢,十有八九还是帮他们开辟财路。
  基于此,王庆故意压低了这盐的价格,道:“应该能卖到六十文上下吧。”
  既然卖盐,李衍又怎么可能不知道盐价?
  元祐年间,宋境的平均盐价大约是一席盐八贯二百文(一席盐约为一百一十六斤半宋斤),到了现在,盐价虽有变化,但还比较稳定,一直在五、七十文每斤之间徘徊。
  李衍这盐比极品盐还要好上一点,卖到七十五文一斤绝对没有问题。
  当然,这只是零售价格,如果是给中间商人,那么六十文左右倒也合理,毕竟,中间商人也需要利润空间。
  李衍并没有点破王庆故意压低价格,而是道:“如果让王兄你分销此盐,王兄认为多少钱合适?”
  王庆心道:“果然如此。”随后又盘算道:“也不知李衍这盐是从哪来的,有多少……不管了,总之将价格压到最低,准不会错。”
  念及至此,王庆道:“最高四十文,再高,为兄这就没多大赚头了,毕竟,为兄不可能一包一包去卖,只能将它们转卖给盐商,赚点差价。”
  王庆的确不可能自己去卖,但他能让手下人去卖,尤其是在他的地盘上,他还可以搞垄断。
  也就是说,王庆最少可以卖到每斤七十文,而在他的地盘上,卖多少钱一斤,则完全是他说得算。
  换而言之,如果王庆真能以四十文每斤的价格从李衍这拿到这种私盐,那他绝对能靠卖盐获得暴利。
  李衍只是稍作思考,便道:“可以。”
  “四十文每斤?”王庆忙追问道。
  李衍道:“四十文每斤。”
  王庆追又问道:“李老弟你有多少?”
  李衍道:“你要多少,我就有多少。”
  王庆大喜!
  一旁的方腊和田虎同样大喜!
  如果以四十文每斤的价格从李衍这拿到这种私盐,他们可就拥有了一个稳定且庞大的财源,这笔财源之旁大,等他们完全铺开了,应该足够支持他们养一支几万人的军队!
  方腊和田虎很有默契的看了彼此一眼,然后田虎道:“虽然四十文每斤的价格已经很优惠了,但我威胜地远偏僻,利润空间仍就不大,李老弟你莫不如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再降一些!”
  方腊随后道:“兄弟,你也知道,为兄连块底盘都没有,如果是四十文每斤的价格,为兄实是赚不了太多钱银,起事之日也就无法提前太多,若是兄弟能将价格低到三十五文每斤,为兄保证两年内我教必定起事!”
  李衍考虑了一会,道:“可以,李俊兄弟拿来的另外一袋是下等盐,我也可以给你们这么大的利润空间,也不限量,不过合作是相互给予的,我前前后后给你们让了这么多,你们是不是也让我有一点心理平衡?”
  李衍又让了五文利润给他们,确实是做出了很大的让步,再加上之前拿出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要是再不出一点血,也实在是不好看,方腊、王庆、田虎相互看了看,最后由方腊开口道:“兄弟要什么?”
  李衍道:“还是人。”
  此时,整个仓库之中,只有李衍、方腊、王庆、田虎以及李俊五人。
  因此,有些之前不能说的话,现在可以说了。
  王庆沉默了一会,道:“你看上谁了?”
  李衍道:“杜壆。”
  王庆道:“杜壆不能给你,那是我的统兵大将……我最多能把袁朗给你。”
  李衍也知道,王庆不可能把西阵主帅统领全军亦是王庆手下第一大将的杜壆给自己,因为这会让王庆伤筋动骨,因此能得到与霹雳火秦明斗一百五十合不分胜负的袁朗,李衍也知足了。
  李衍又看向方腊,问道:“方兄,你怎么说?”
  此时一穷二白的方腊,除了手上几个文臣武将,也实在是没有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因此,方腊沉默了一会,也道:“你看上谁了?”
  李衍道:“那个胖大和尚,还有一个叫吕将的书生。”
  方腊一怔,心道:“胖大和尚是邓元觉,吕将是谁?”
  李衍的反应很快!
  一见方腊迷惑,李衍立即想到,方腊不可能是因为邓元觉迷惑,因为邓元觉就在他带来的人之中,如此一来,方腊指定就是因为吕将而迷惑。
  “是了,吕将此时有可能还没投靠方腊。”李衍心道。
  有了这个猜测,李衍又补充道:“我要邓元觉,吕将是我求方兄你帮我找的人,他和邓元觉是同乡,方兄如果帮我找到吕将,就算我欠方兄一个人情。”
  ……
第一百六十七章
结盟又结拜
  王庆和方腊是怎么做通袁朗和邓元觉工作的,李衍不知道,反正最后袁朗和邓元觉乖乖的来找李衍报道。
  有人可能要问了,李衍难道不怕袁朗和邓元觉是王庆和方腊安排在李衍身边的眼线?
  说实话,李衍不怕。
  首先,这两个人的人品都极为过硬。
  先说袁朗。
  不论是田虎手下,还是王庆手下,都有不少人投降宋江,这其中包括卞祥、山士奇,也包括李衍很想得到的孙安。
  但袁朗没降,袁朗最后是被炸死的,死之前还在跟随李助的侄子李懹坚决抵抗。
  这样的人不太可能是两面三刀的小人。
  这也是李衍同意要袁朗的原因之一。
  再说邓元觉。
  纵观整个水浒,能比邓元觉人品还硬的人,真的不多。
  石宝与邓元觉上乌龙岭防守。
  邓元觉见石宝兵少无法抵挡宋江的攻击,主动到清溪县请方腊派救兵,被拒绝之后,又带着点睦州兵跑回来陪石宝同生共死。
  宋军寻访百姓找到小路,绕过乌龙岭,直插睦州。
  邓元觉得知后主张救援方腊,石宝拒绝,称既然方腊不派援军来,他也不去救应,只坚守此处关隘。
  后来邓元觉又独自率领五千人去救援方腊,结果被宋江和秦明诱上前,然后被花荣射死。
  纵观邓元觉的一生,恐怕只有邓飞等寥寥可数的几个人可以相比。
  所以,李衍愿意相信袁朗和邓元觉不是王庆和方腊的眼线。
  但话又说回来,相信归相信,李衍并不是一个意气用事之人,所以该防备的李衍也一定会防备。
  李衍已经想好了,过段时间就把袁朗和邓元觉,包括乔道清,全都派到济州岛上去。
  别看王庆和田虎,包括方腊,都能混得风生水起的,未来都聚集了一二十万大军,但他们与北宋相比,差的还是太远了,哪怕有李衍帮他们,只要北宋下定决心剿灭他们,他们多说也就能挺上三五年,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到那时,这些原来属于方腊、田虎、王庆的文臣武将,除了跟李衍一条路跑到黑,还能有什么别的选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9/7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