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校对)第1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2/721

  程万里组织了一下语言,道:“上山之后,为父一直在观察李衍,也在观察这梁山泊,结果为父发现,这李衍真乃人杰,这梁山泊也完全不同于其它贼寇,嗯……给为父的感觉,这梁山泊并非土匪,它有一股勃勃生气,为父听说,李衍将河北田虎、淮西王庆、江南方腊约来,扶植他们三家,如果此事是真,李衍和这梁山泊有可能就会暂时逃过围剿之劫全力发展,说不定……”,说到这里,程万里才发现程婉儿对他所说的好像并不关心,随即暗道:“还是这么淡然不关心世事,也不知是福是祸。”
  程万里语气一转,又道:“为父想跟你说的是,虽然咱家走投无路让你给李衍做了妾室,但这也并非完全是坏事,也许是塞翁失马也不一定。”
  程婉儿微笑道:“爹爹,我过的很好,他对我很好,姐姐们对我也很好,你今日不来,过几日我也会回去看你们的。”
  程万里问:“他不限制你自由了?”
  程婉儿道:“他从来就没限制过我,只是此前他一直在忙,顾不上我,我又不知他的态度,所以才一直没有去看你们,这几日他终于闲了下来,才在家里休息了几日,也才与我细说了些话。”
  程万里问:“他都说什么了?”
  程婉儿道:“也没什么,就是几条家规……他真的很好,跟我下棋,还让木匠做麻将牌教我们打麻将。”
  “打麻将?那是什么?”程万里不解。
  程婉儿眉开眼笑道:“很好玩的一种,嗯……一种游戏。”
  见程婉儿笑的真实,程万里终于相信,女儿过得的确挺幸福的。
  这让程万里暗松了一口气!
  当初,他将程婉儿送给李衍,真是不得已之举!
  如非逼不得已,他堂堂太守之女,如何能给人做妾?
  好在!
  错有错着,女儿从见到他时起,就满脸挂笑。
  这让程万里着实是安心了不少。
  这时,程万里忍不住又问:“女儿,你老实于我说,李衍一月在你房里宿几夜?”
  程万里不是不信程婉儿的话,他只是想进一步确认李衍到底有多宠爱他女儿?
  见程万里又问一遍此事,程婉儿心知,他父亲确是想知道此事。
  犹豫了一下,程婉儿道:“三……三夜。”
  一听只有三夜,程万里急道:“我的傻女儿呀,你刚入他门,正是新鲜……只有三夜,无论如何都说不上他宠爱于你……他去谁房里过夜次数最多?”
  程婉儿将头低得很低,用蚊子般的声音说道:“我。”
  “呃!”
  程万里听后一脸愕然!
  好一会,程万里才小心翼翼地问道:“去你房里次数最多?李衍他……不好女色?”
  程婉儿把头低得更低,犹豫了一下,然后轻轻的摇了摇头。
  程万里问:“是不好女色,还是我说错了?”
  见程婉儿仍是低头不语,程万里急道:“你倒是说啊,这可关系到你的一生!”
  被程万里逼问得急了,程婉儿只能用极小的声音说道:“官人他喜欢……喜欢把我们……把我们全都……全都叫到……叫到夫人的房间过……过夜……”
  程万里恍然大悟,随即暗道:“李衍竟如此荒银?”
  摇摇头,将此事从脑中驱除。
  风气使然。
  宋朝时的人,并不以男人风流为耻,反以为荣。
  因此,尽管程万里有些不喜李衍这样,但也没说什么,而是直接说起正事道:“你娘让我跟你说,子嗣对于一个女人而言才是最重要的,李衍虽然才有四房妻妾,但保不齐未来会妻妾成群,你一定要趁年轻时为李衍生下一儿半子。”
  程婉儿吞吞吐吐道:“你让娘不用……不用担心了。”
  程万里反应了一下,想到了一种可能,随即看着程婉儿的小腹问道:“你怀上了?”
  程婉儿用微不可察的声音说道:“嗯。”
  程万里心道:“这李衍也太……到底是年轻啊,当年我若是不一心考取功名,也不至于四十二岁才娶妻,更不至少四十五岁才有唯一一个女儿……”
  虽然心中思绪万千,但程万里嘴上却仍在叮嘱程婉儿道:“这段时间万万不可让李衍再碰你,明日我就将你原来的使女环儿和坠儿送过来给你做通房丫头。”
  程婉儿点点头“嗯”了一声,随后忍不住催促程万里道:“爹爹先见过官人,咱们再细说,可好?”
  程万里忍不住摇头:“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哎……”
  随程婉儿进房见到李衍,程万里当即拜道:“寨主!”
  李衍并没有托大,而是起身亲自将程万里扶起,然后请程万里坐下,并责怪道:“丈人怎恁地多礼。”给足了程万里和程婉儿面子。
  回去坐下了之后,李衍也不废话,直接开门见山道:“朝廷派张叔夜来担任济州府尹,你对这张叔夜可有了解?”
  李衍之所以将程万里叫来,主要是因为水泊梁山之中没人比程万里更了解大宋官场上的人,而李衍又对历史上剿灭宋江的张叔夜有些忌惮,所以才将程万里叫来问问张叔夜的底细。
  程万里道:“张叔夜出生于官宦世家,侍中徐国公张耆之后,少时就喜谈军事,长大后以祖荫入仕任兰州录事参军。兰州依恃黄河天堑为固,每年冬天黄河结冰时,都要处于戒备状态,以防羌人入侵,张叔夜认为长此以往不是办法,于是亲自过河勘察,发现有一个叫‘大都’的地方,是五路之间的要冲,羌人每次入侵,都先要在此地集结,张叔夜根据附近地势,夺得大都,在大都建了一座叫做西安州的可戍守的城池,以此扼守西北边境,张叔夜此举有力地遏止了羌人的侵袭,为朝廷缓解了边疆不安定的忧患,同时也免除了以往士卒濒河困守、累月不得解甲的劳顿之苦,从此兰州再也没有羌患。
  此后张叔夜担任过襄城、陈留知县,以及舒、海、泰三州知州。大观年间为库部员外郎、开封府少尹。不久后又赐进士出身,迁右司员外郎。
  张叔夜曾出使辽国,与辽人比射箭,首先命中目标。辽人惊诧,想查看他所引的弓。张叔夜以无前例为由拒绝。出使归来后,张叔夜画出辽国的山川、城郭、服器、仪范等资料,上呈官家。
  张叔夜从弟张克公曾弹劾蔡相公,使得蔡相公被迫下台,蔡相公因而与张氏结仇,并迁怒于张叔夜,暗中搜集张叔夜的过错,将张叔夜贬为西安草场监司。
  数年后,张叔夜被召回京师当秘书少监,后又升至中书舍人、给事中。当时的官吏因为怠惰,所以门下省出的命令都是预先签署职衔与姓名,之后遇事才填写具体内容,称为‘空黄’,张叔夜极力改革这种弊端,得以升任礼部侍郎。
  因其升迁太快,又见忌于蔡相公,以徽猷阁待制身份再次到海州任知州。
  不曾想,没几年他竟又来这济州任府尹!”
  顿了顿,程万里道:“那张叔夜能文能武,宰执之才,若非张家得罪了蔡相公,官家又只喜宠信那些溜须拍马之徒,他怕是早已名动天下了。”
  见程万里给张叔夜这么高的评价,李衍不禁对张叔夜更加忌惮!
  犹豫了一下,程万里道:“张叔夜执掌济州府,于寨主、于梁山泊,都绝非好事,寨主最好早做防备。”
第一百七十一章
恨不得从贼
  ……
  济州府,逍遥楼。
  一个五旬老者和两个三二十岁的青年坐在靠窗的位置。
  老者心不在焉的品着茶,像是在想什么事。
  年长一点的青年一直看着对面的府衙。
  年轻一点的青年,一忍再忍,实在是忍不住道:“爹你为什么不去上任,却带着我和兄长在这里坐着?”
  老者,也就是济州府新任府尹张叔夜,收回思绪,不答小儿子的话,反而问大儿子:“伯奋,你可知为父这是何意?”
  伯奋,也就是张叔夜长子张伯奋,道:“自打进入济州府地界,咱们这一路走来,所遇之人,大多都说李衍那贼寇的好话,有些恨不得前去从那贼寇,爹您想必是想搞清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吧?”
  张叔夜点点头,随后又摇摇头,道:“对,也不对。”
  张伯奋问:“哪里不对?”
  张叔夜道:“你所说的这些,为父已经有了一些判断,无非是土地兼并让穷苦之人没了活路,而反贼让他们看到了些许泡沫般的希望,所以他们才亲近反贼。”
  张叔夜的小儿子张仲熊一脸期待的看着张叔夜问道:“爹你有办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宋朝所实行的“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发展,但也导致了地主阶级和农民之间的尖锐矛盾。
  所谓土地兼并,其实就是占人口少数的权势阶层,利用自身的优势地位,通过购买和哄骗、胁迫等手段,大量获取农民手中的土地,造成土地高度集中的现象。
  这一现象的后果就是,失去了土地的农民,不得不依附于土地的拥有者,受到他们的剥削和压迫。
  矛盾长期积累,往往引起民变乃至起义,严重者还会导致现存的政权覆亡。
  而宋朝的土地矛盾是各个朝代中最为尖锐的。
  这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
  首先,赵匡胤上台后,总结了唐朝覆亡的教训,认为应当削弱地方军事长官的实力,因而通过著名的“杯酒释兵权”等手段,剥夺了石守信等开国将领的军事指挥权。作为补偿,赵匡胤对于这些高级官员对土地的大肆占有始终持放任态度。
  其次,宋代沿袭了唐代中期开始采用的两税制,按照土地而非人口收税。这样一来,土地兼并非但不影响政府的收入,反而降低了收税的难度。因此抑制兼并短期内并不会给政府带来太多利益。而且制定这一政策的赵匡胤认为,不管兼并者如何富有,只要在大宋国土之内,通过赋税,最终会归国家所有。
  再次,宋代农业生产力发展迅速,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在这种经济发达的形势下,土地自然要作为商品卷入市场。
  而宋代的权势阶层实现对土地的占有,主要是通过以下几条途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2/7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