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校对)第1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3/721

  一、合法的土地交易;
  二、诱骗——如向土地拥有者许诺可以免除赋税;
  三、非法放贷和胁迫——放高利贷导致农户破产,借机胁迫农户交出土地所有权。
  富者有财可以占田,贵者有力可以占田,而耕者、贫者只能带着一家老小为富贵者劳作。
  宋朝政府将农户分为“主户”和“客户”,主户拥有少量土地,需要纳税和维持公共秩序;而客户没有土地,亦不需纳税。但大地主阶级事实上不受此等级划分,也免于劳役和纳税,上述义务全由小农承担。
  总之,宋朝实行了“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允许土地在市场上自由流通,导致了土地高度集中在特权阶级手中。
  宋神宗时,王安石试图通过变法改变这一情况,但遭到保守派的反对,改革以失败告终。
  这是极为尖锐的矛盾,也是上千年来都无法解决的矛盾,不论是谁,如果能解决这个矛盾,一定能名垂千古。
  极度崇拜父新的张仲熊,很希望他父亲张叔夜就是这个人!
  张叔夜一脸苦笑,道:“神宗……”
  张叔夜想说:宋神宗那么英明,那么支持王安石,最终都失败了,就凭当今那个昏货,我怎么可能办成这么大的事?
  可话到嘴边,又被张叔夜咽了回去,然后转移话题道:“你们发现没有,咱们入得城来,所遇之人气色与咱们从海州一路走来所遇之人大不同?”
  张仲熊左右看看,道:“有吗?没觉得他们有什么不同啊。”
  张伯奋犹豫了一下,道:“爹,你是说,他们脸上的笑容多?”
  张叔夜没回答张伯奋,而是冲正好走过来的跑堂地说道:“小二哥,坐下来聊两句。”
  张伯奋拿出二钱银子推给跑堂的。
  跑堂的很机灵地说道:“几位贵客有什么想问的,尽管问,小人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说这话的同时,跑堂的将那二钱银子收起,然后别入腰间。
  张叔夜问道:“我听说你们这里前段时间被梁山贼寇洗劫了,可我们这一路走来,好像没有过这事一般……”
  店小二将刚刚收起的二钱银子掏出来放到桌上,然后道:“客官如果管梁山好汉叫贼寇,那小人不能收你们的赏钱,也只字不能跟你们说。”
  张仲熊一听,大怒,随即就要跳起呵斥这个不明是非的跑堂!
  不过张仲熊的屁股刚离开板凳,张叔夜就不着痕迹的从下面给了张仲熊一脚。
  看了张叔夜一眼,张仲熊又乖乖的坐了回去。
  与此同时,张伯奋将那二钱银子拿起,然后又摸出了二钱银子一并塞向跑堂的,再然后道:“我们只是想跟小二哥你打听一下那梁山贼……梁山好汉来本府借粮一事,我们父子三人从海州来,有意在本府落户,只想跟小二哥你打听一下本府的治安情况到底如何,也好决定在不在本府落户。”
  跑堂的有些怀疑的看着张叔夜父子,并不接塞来的钱。
  就在这时,突然有人道:“怎么回事?”
  跑堂的连忙道:“掌柜的,我……他们说梁山好汉是贼寇……”
  来人呵斥跑堂的道:“你要是再跟客人争辩梁山泊那伙人是好汉还是贼寇,就滚回家去,我这里不需要你这样的人。”
  跑堂的张了张嘴,最终只能心不甘情不愿地说道:“是,掌柜的!”
  来人道:“你下去吧,我来招呼这桌客人。”然后冲张叔夜父子一拱手,道:“三位客官好,小人是本店的掌柜韩伯龙……”
  ……
第一百七十二章
可以重用
  ……
  张叔夜父子请韩伯龙坐下了之后,张仲熊忍不住道:“这位小二哥好大的脾气,有赏钱都不要。”
  韩伯龙叹了口气,道:“哎,几位有无不知,那梁山贼……梁山那伙人,尤其是为首的李衍,已被本地的穷人奉为神明,如果公然叫他们贼寇,会被群起而攻之的。”
  张叔夜皱眉道:“神明?怎么如此荒唐?”
  韩伯龙道:“今岁大旱,诸位都知道吧?”
  张叔夜道:“自然,我们从海州一路走来,各处皆焦金流石,天不与农户活路,哎!”
  张仲熊接话道:“大宋还算好的,辽东路诸州大乱,至掠人充食。”
  张伯奋瞪了没规矩的张仲熊一眼!
  张仲熊仿佛没看到张伯奋的眼神,继续道:“各地皆是如此,想办法克服就是,我听说新任济州府尹已经为济州请赈灾粮了,不日就会有消息。”
  韩伯龙看了张仲熊一眼,然后继续之前的话题道:“有三处地方不如此。”
  张叔夜问:“哪三处?”
  韩伯龙道:“东平府,东昌府,还有咱们济州府。”
  张叔夜心中一紧,他有一个很不好的念头!
  没用张叔夜父子问,韩伯龙就道:“你们不是问济州府有没有被梁山那伙人洗劫过吗?我可以告诉你们,有,不过遭洗劫的只有那些官吏和大户,为富不仁的官吏和大户。
  那些穷苦之人,在那次洗劫当中,不仅没有遭到任何伤害,相反,他们每人还得到了两石救命粮,而且他们再也不用背负他们从出生时就开始背负的沉重债务,另外那些梁山那伙人还给他们报仇,让被欺辱了一辈子的他们终于出了一口气。
  就以刚刚那个伙计为例。
  他家七口人,得了梁山那伙人十四石粮食,这些粮食足够他家所有人在这灾年活下去,对比那些易子而食的逃荒饥民,你说他家人幸不幸福?
  而且,幸福的事还不止这一件。
  他爷爷年轻的时候跟牛大户家借过二两银子过河,结果,他们爷孙还了三代,不仅祖传的地没了,他的两个姨娘和一个姐姐还被牛大户家收去当使女,可即便是这样,他家还欠牛大户家十三两银子,他爹到死都没想明白,他们一家人给牛大户家干了两辈子,还搭上三个女人,这钱怎么就不仅没还上,还越欠越多?
  梁山那伙人来了以后,将牛大户推上了公审台砍了脑袋,将牛大户家欺辱过穷苦人的人也全都砍了脑袋,又将在牛大户家搜到的借据一把火烧了,地契收走,牛大户家的地免租子给他们村的人种。
  自那以后,他们一家人活得才有了盼头,从小便有些小机灵的他到我们逍遥楼当了跑堂的。
  对了,他的两个姨娘和姐姐也回家了,听说,家里正在给她们找人家,好像他的一个姨娘已经找好了一个人家。
  再有,现如今遍地都是强人流匪,人们都不敢出入,可是因为那梁山泊在咱们济州府,没有贼寇敢在济州府撒野,偶尔有那么一两个不开眼的小贼,梁山那伙人也会除了。
  另外,我听说那梁山泊四周支起了上百个救济点,到了那里就能吃上饱饭,梁山那伙人还给他们安排活路。
  现如今,咱们济州府俨然已经成了穷人的乐土。
  你说,那些穷人能允许别人管梁山那伙人叫贼寇吗?”
  听了韩伯龙之言,张叔夜冷汗直流,“李衍这是要挖大宋的根啊!”
  张叔夜万万没想到,此地的形势竟然比他之前料想的还要糟糕百倍!
  大宋在这里已经失去了大多数民心,而那一小部分本该支持大宋的人已经被李衍杀得七七八八的了,剩下的恐怕已经吓破了胆,不敢有跟李衍为敌的心,也没必要跟李衍为敌,因为李衍对他们也是秋毫无犯!
  他张叔夜纵然是再有手段,也改变不了这个形势。
  这不是他张叔夜能力不行,而是立场不同,他就是再爱民如子,也得维护大宋的根本国策,否则他张叔夜也是那个造大宋反之人,而只要他维护大宋的根本国策,就得保护那些权贵阶层的利益,那么他就得与穷苦人为敌,镇压穷苦人。
  这种情况下,让他张叔夜怎么挽回已经尝过甜头的穷苦人的民心?
  张叔夜当即就下定决心,一会就给官家上奏折,让官家停止围剿田虎、王庆,先全力剿灭李衍,“那二人只是普通的反贼,虽然为害一方,但却不足为患,李衍不剿,将来必成心腹大患!”
  这个决心下完,张叔夜看着韩伯龙问道:“掌柜的似乎对梁山那伙人不以为然?”
  韩伯龙笑道:“怎么会,我也领了梁山那伙人两石粮食,我们全家加起来一共领了近二十石粮食,怎么会不念梁山那伙人的好?”
  张叔夜笑道:“掌柜的没说实话,如果掌柜的也跟你那位伙计一样视梁山那伙人为神明,就不会称呼他们为那伙人,而会像你那位伙计一样称呼他们为好汉……我们父子是外地人,掌柜的没必要跟我们说假话。”
  韩伯龙犹豫了一下,然后左右看了看,再然后才道:“看在你们是外地人的份上,我就跟你们说实话吧,那伙贼寇分的那点粮食于我而言不算什么,我能差他们那点小恩小惠?他们这么一通乱砍乱杀,将我们酒楼的常客砍杀了大半,现在我们酒楼的生意都不如原来的三分之一,我在酒楼是有股份的,你说我对那伙贼寇能有好感嘛?”
  张叔夜这才信了韩伯龙的话,随后道:“掌柜的也不容易。”
  韩伯龙大倒苦水,道:“可不是嘛,还不敢跟人说,还得跟其他人一样夸赞那伙贼寇。”
  张叔夜笑笑,然后问道:“梁山那伙贼寇撤走了以后,谁在主政?”
  韩伯龙道:“何涛何观察。”
  张叔夜问:“可是本府的缉捕使臣?”
  韩伯龙道:“正是。”
  张叔夜又问:“怎么会让缉捕使臣来主政?”
  韩伯龙道:“你们有所不知,那伙贼寇杀入城来,所有人都不敢抵抗,唯有何观察捻枪向贼寇杀去,可惜寡不敌众被捉,后来何观察被推上公审台公审,清清白白,那伙贼寇不敢食言,就把他放了,等那伙贼寇走了,何观察又成了职位最高之官吏,加上他的胆识和人品折服了其他人,所以就被选举为代管济州府……多亏有何观察,要不然那伙贼寇离开了之后,济州府非出乱子不可。”
  张叔夜暗道:“这个何涛似乎不错,观察一段时间,如果没问题,可以重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3/7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