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校对)第1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9/721

  这么一想,坐看宋江他们发展起来也不是不能接受的。
  这也是李衍最终放过宋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在路上行了四五日,即将进入兖州境内,李衍等人来到了一地。
  此地地名唤对影山,两边两座高山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却是一条宽阔的驿路。
  正行进之间,众人突然听见前见有锣鸣鼓响。
  花荣断言:“前方必有强人。”
  不用过去看,结合此地的地名,李衍也能猜到,前面必是小温侯吕方和赛仁贵郭盛那两个各拥有一副好皮囊的水货中的一个或两个。
  要说这两人完全是水货吧,其实也不尽然。
  郭盛姑且不论,吕方在几年后可是能跟石宝打上五十回合然后全身而退的人。
  想到吕方还有点期盼,李衍道:“过去看看。”
  言毕,李衍就打马上前。
  陈丽卿、阮小七、马灵、王定六、花荣并亲卫营紧跟李衍身后也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奔去。
  李衍等人前行了半里多路,看到了一伙人马,大约一百多人,拥着一个一身红袍头戴三叉冠身穿百花袍胯下胭脂马手拿一杆朱红画杆方天戟的年少壮士。
  再看对面山冈子上,也有百余人,前面也拥着一个穿白年少的壮士,其打扮与那红衣年少壮士基本相同,只不过他这边全都是素白旗号,那边全都是绛红旗号。
  两人话不投机便战了起来。
  还别说,这两人的武艺虽然都不怎么样,但打得还挺漂亮,也挺热闹。
  戟来戟往,这两人一打就是三十几合,不分胜败。
  突然!
  两杆大戟上的金钱豹子尾和金钱五色幡搅做一团,怎么分都分不开。
  花荣见后张弓搭箭瞄准豹尾“飕”的射了一箭。
  巧合的是,陈丽卿也同时张弓搭箭瞄准豹尾“飕”的射了一箭。
  两枝箭同时射出又同时射中豹尾系在一起之处,豹尾立断,且掉下一小截在地上,两枝大戟立即分开!
  在场之人众人无不喝彩!
  不多时,吕方和郭盛纵马跑来,直到李衍等人马前,异口同声道:“原求教两位神箭大名?”
  花荣一请李衍,道:“这是我家哥哥,水泊梁山寨主李衍,那一箭是我家嫂嫂射的,我是便是清风镇知寨小李广花荣。”
  原本将注意力放在两名神箭手身上的吕方和郭盛,听见“李衍”大名,立即看向李衍!
  你道为何?
  只因为现如今的李衍在江湖上名气实在是太大了,尤其是李衍与方腊、田虎、王庆结拜之后,俨然成了绿林界的四大王天之一!
  所以,只要是江湖人,就没有不知道李衍大名的。
  听闻眼前之人乃是李衍,吕方和郭盛异口同声道:“久仰李寨主大名,恨不能追随!”
  说完,吕方和郭盛相视,随即同笑!
  连追随之言都说了出来,后面的事也就简单了。
  吕方和郭盛各自说了他们贩卖药材和水银的经历,两人又说了他们打斗的原因。
  李衍居中调和了一番,又向他二人抛出了橄榄枝。
  本事实在不济也没混出什么名堂的二人听闻李衍招募,全都欢天喜地,随即纳头便拜。
  一众人等在对影山休整了一日。
  吕方和郭盛将两山人马点起,收拾了财物,然后跟着李衍等人回到了水泊梁山。
  ……
  一路无话。
  回到水泊梁山之后,李衍令花荣组建一营马军,番号“马军独立二营”,又令武松、吕方和郭盛各组建一营步军,武松营、杨林营(将陈达营与杨林营对调,也就是让陈达营加入步二军)、杨春营、吕方营、郭盛营合组步三军,由武松担任统领,由杨林担任副头领。
  忙完扩军一事,李衍纳花宝燕和虽为妾却一直没有妾之名的程婉儿为妾。
  李衍宣布水泊梁山大庆三日。
  不过——
  老天仿佛成心不让李衍躺在温柔乡里休息一般。
  纳花宝燕和程婉儿为妾的第二日,一直发展的很顺利的济州岛突然传回了一条让李衍坐立不安的消息——高丽发现济州岛被外人占领了,一场无法预料规模的大战有可能一触即发。
  得知这一消息,李衍当即就将刘慧娘、闻焕章、亲自回来传递消息的孙静、朱武、林冲、卞祥、广慧、邓飞、武松、阮小二全都叫来开了一个时达三个时辰的作战会议。
  会后,李衍将刘慧娘、闻焕章、广慧、武松、阮小二留下,又叫来了花荣和史进。
  刘慧娘、闻焕章、广慧、武松、阮小二参加了作战会议,自是知道李衍留下他们的原因,李衍只对花荣和史进道:“济州岛一战关系到我梁山泊的后路,且是国战,只能胜不能败,所以,除了守备营、步三军、二郎的两营水军,以及你们这新组建的两营马军,我要将所有梁山军带走,包括那十营预备役。”
  听李衍这么说,史进当即请战道:“求哥哥带我去打国战,史进愿战死在国战的战场之上!”
  李衍道:“你营成立的时间太短,抓紧训练才是最关键的,且守卫咱们梁山泊同样重要,不,更重要,我们走后的梁山泊将是最虚弱时期,你们的任务重大,切记,这段时间绝不可鲁莽行事,凡事皆听闻军事的,若是军师不在,可找慧娘问策。”
  两日后,李衍亲率马步水炮亲等军登船,前往济州岛,参与国战!
第一百九十三章
登基当皇帝?
  ……
  两年多发展,连造带买再带抢,水泊梁山已经拥有载重五万石的大海船二十九艘,载重一万石的大船一百七十六艘。
  虽说江船入海有航速慢、抗风浪能力小、载重少等等缺点,但并不是说这些载重一万石的江船就不能入海。
  它们也是能入海的,尤其是在有大海船护航的情况下。
  这次水泊梁山动用了马一军、马二军(石宝营在济州岛上)、步一军、步二军(只有陈达营在,另外四营包括本应该换到步三军的杨林营都在济州岛上)、八营水军、两营炮军、一营亲卫军、一营走报机密特种营、十营预备役,总参战人数两万一千五百人马,单是这次乘船去济州岛的部队就有一万七千人马。
  再加上庞大的辎重。
  这么大量的运送,单靠大海船,一次指定是运不过去,与所以众人商议之后,李衍决定:只给水泊梁山留二十六艘大船,将其余船只全都带去济州岛。
  因为不确定这场大战什么时候开打,也可以说担心赶不上这场大战,李衍带着马一军、步一军、四营水军、两营炮军、一营亲卫军乘梁山泊造的三桅大海船先一步前往了济州岛。
  与李衍这个老海军不能比,很多第一次漂洋过海的人吐成了软脚虾,如果现在让他们下船去打仗怕是连七成可以参战的都没有——目前不到七成,但根据以往的经验,下了船以后,还将有一部分人腿肚子打颤。
  这不分小兵大将,就连丘岳都吐得站不起来了。
  基于这种情况,李衍考虑是不是建一军海军陆战队?如果有一军海军陆战队,有时候也许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战果。
  当然,现在不能叫这个名,别人也听不懂,应该叫水路两栖军。
  ……
  水泊梁山造的三桅大船的确快,目前最快的一艘,速度已经接近十七节,在这个时代应该是最快的船了。
  乘坐这些三桅大船的李衍等人只用了不到六天时间就在济州岛登陆了。
  果然,下船之后,又有一部分人腿肚子打颤,总减员人数接近四成。
  王伦等人显然早有这方面的准备,早早的就做好了应对措施,在第一时间就按排李衍带来的军队去休息休养。
  安排好了李衍带来的军队,王伦、鲁智深、石宝、欧鹏、程子明、韩滔、乔道清、邓元觉、袁朗、李资深一同来见李衍。
  李衍道:“诸位兄弟辛苦了。”
  鲁智深道:“洒家不辛苦,无非就是练练兵,早经习以为常,且乐在其中,他们这些文官才是真正辛苦。”
  石宝也道:“不错,我与鲁大师也就是换个地方练兵,王太守、仇通判确是辛苦了。”
  鲁智深和石宝都这么说,可见王伦、仇悆他们的确不容易。
  事实上也确是如此,这两年多时间,李衍陆续向济州岛送来了十四五万人。
  安置这么多人,又要带他们开荒建设,确是不实易。
  王伦微笑道:“也还好,哥哥慧眼如炬,不论是孙同知,还是仇通判,亦或是乔道长,皆是大才,有他们分担,也没那么累。”
  孙静笑道:“太守就别往小可脸上贴金了,我是一个惫懒的性子,出出主意还行,却吃不了辛苦,这济州岛能有今日光景皆你与仇通判的功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9/7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