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校对)第1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0/721

  乔道清也道:“不错,我与孙同知虽也能应急,但终究是耐不住寂寞的,不是守牧之才,济州岛这个大后方能有今日之光景多亏了王太守和仇通判。”
  乔道清这并不是不满意李衍对他的安排,因为李衍已经给他安排好职务了,跟朱武一样是随军军师,只不过那时刚打下济州、东平、东昌三府不久,李衍一口气给济州岛送来了七八万开荒人口,担心王伦等人忙不过来,加上那时没有什么军务,才把他给派过来帮王伦等人减压,所以他这是实事求是的夸赞王伦和仇悆。
  孙静和乔道清都夸王伦和仇悆,那就说明王伦和仇悆的确有让人佩服之处。
  王伦在这里,却不见仇悆,李衍问:“仇悆呢?”
  王伦道:“哥哥前段时间打破阳谷县不是又送来了一批人嘛,仇通判正在忙着安置他们,所以没过来,我代他给哥哥赔个罪。”
  李衍笑道:“无妨。”
  李衍心中跟明镜似的,仇悆忙不假,但绝不会忙到连见自己的时间都有,他不来见自己,原因只有一个——他不想见自己。
  李衍心道:“他这是还未完全归顺于我啊。”
  李衍又问:“呼延庆和郭永怎么样?有归顺咱们的意思么?”
  王伦摇摇头,道:“应该还没有,那个郭永还曾大骂过仇通判一次。”
  这事李衍还真不知道,道:“哦?有这事?”
  王伦道:“那是郭永第一次见到仇通判时发生的事,郭永骂仇通判不忠不义往为圣人子弟,骂得仇通判体无完肤。”——见过传国玉玺的王伦说这话的时候,眼中全是嘲弄!
  李衍问:“那仇悆怎么应对的?”
  王伦道:“仇通判什么都没说。”
  李衍沉默了少许,然后问鲁智深:“大师,你们步二军可堪用?”
  鲁智深极为自信道:“洒家在这孤岛上旁的事皆无,就剩练兵,若是还练不好兵,那洒家白白在西军混了五七年。”
  李衍又问:“那水战练得又如何了?”
  鲁智深苦笑道:“只能做到九成坐船不晕下船能战,洒家怕是也在那一成中。”
  李衍也知道,此事有些难为鲁智深这只旱鸭子了。
  可李衍也是没有办法,他手上并没有那种能精通水陆两栖作战的统兵将领,所以才撵鲁智深这只旱鸭子下水。
  这也是李衍期待呼延庆能投降的原因,因为他是最符合李衍想要的两水陆两栖军的统兵将领。
  李衍又问石宝:“石宝兄弟,你的马营如何?能上船么?”
  石宝很干脆地说道:“人马皆没有问题。”
  从石宝这自信满满的话语中,李衍听出了两层意思:
  一、石宝对他这营马军有绝对的信心。
  二、石宝渴战,也在请战。
  李衍心道:“看来,我将这位大才困得太久了,也是时候放他出来了。”
  李衍又转向邓元觉和袁朗问道:“胖和尚、袁朗兄弟,你二人在岛上休息了这么长时间,可想出来带兵?”
  邓元觉和袁朗都是被李衍硬要来的,也是被方腊和王庆卖了的,因此,他们虽然乖乖来李衍这报道,可那时却明显一肚子委屈、也一肚子气。
  另外,李衍也担心邓元觉和袁朗是方腊派来的卧底。
  所以,李衍便将邓元觉和袁朗送到济州岛上,一来让他们散散心,二来让他们看看水泊梁山硬实力和潜力以便收他们的心。
  袁朗有些不好意思道:“带兵最好。”
  邓元觉道:“和尚的修行不够,还放不下心中的屠刀和手中的戒刀。”
  拥有济州岛的水泊梁山,进可攻,退可守,战略回旋空间大大拓宽,战争潜力成倍增长,远不是方腊和王庆那种没根势力可比的,李衍如果愿意,甚至现在就可以在济州岛上登基当皇帝,带领水泊梁山的一众人等在济州岛上繁衍生息,可以说,水泊梁山几乎已经立于了不败之地,这种情况下,本就没有扛着借口的邓元觉和袁朗做出这个明智的选择很正常。
第一百九十四章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上)
  ……
  梁山府。
  王伦等人在济州岛上建立的城市,李衍命的名。
  济州岛位于中国、高丽和日本三国中间,地理位置极其重要,重要到不论到了什么时候李衍都不可能放手这块领土,更何况李衍等人还将它当成了大后方和后路。
  因此,自然是要在其上建一座城市的。
  所以,王伦等人在济州岛的正中心规划建了这梁山府。
  目前它已经初具一个城市的规模,城墙和四门都已经建好,甚至都可以用它御敌了。
  当然,因为时间尚短,其内部只有一横一纵两条主街道和府衙(就是原来的牧宫衙)、兵马司、学堂、医院等公共建筑物以及梁山嫡系的家宅,其余部分还需要时间来对它慢慢完善。
  在前往府衙的路上,王伦道:“我们将移来的民众按照耕地位置划分成二十个大村,至于城市人口,则得慢慢凝聚。”
  李衍道:“这个不用着急,只要商业发达起来,人会自觉涌入梁山府的。”
  王伦道:“是的,我们也是这么认为的。”
  李衍问:“有什么困难么?”
  王伦道:“缺少尽职尽责的都头、两院节级、押司、孔目、团头,也就是尽职尽责的吏员,尤其是维护治安的都头,现在人口多了,治安也就成了问题,之所以现阶段一直平安无事,全赖鲁大师积极配合我们,可鲁大师他们是正规军,早晚要去打仗,总不能一直为我们跑腿干杂活。”
  李衍道:“好,我给你留意一下,如果有好的人选就给你送过来。”
  说话间,一众人等就进入府衙之中。
  在王伦的引导之下,一众人等进入了议事厅中。
  众人全都坐好了之后,李衍道:“有人还不知道这次遇袭的经过,孙军师,你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孙静起身,然后冲李衍行了一礼,再然后道:“此事发生在十三天前,当时瞭望员通过瞭望塔观察到,有两艘载重五万石的大海船、十艘载重万石的大船和二十艘载重不足五千石的船只向咱们济州岛方向驶来,因为咱们济州岛无水军,我等商议之后决定将那些人放上岛打,那些船只上共两领两千余人,不过当时只有一千人登陆,留下了一千人守船,鲁都监和石副统领将那一千人诱到岛内深处,一战将其击溃,然后将其歼灭,守船那一千人见势不好,调转船头跑了。”
  顿了顿,孙静接着说道:“事后我们通过审问俘虏得知,他们是高丽水军,因这两年高丽朝廷先后向咱们济州岛派了三波巡查使无一人回去复命而引起了他们的怀疑,才派水军过来查看,我们商议后一至认定,不日高丽必举大军来攻打咱们济州岛,所以回去求援。”
  李衍示意孙静坐下,然后看向李资深问道:“李资深兄弟,你们对高丽最为了解,可知高丽有多少水军,有多少船只?”
  李济深可比与他一同被捉的金富辙醒目多了。
  这两年,李济深一直都非常配合,甚至还帮王伦他们教耽罗人说汉语。
  李衍的宗旨是海纳百川,也就是民族大融合,这是人类用几千年时间总结出来的壮大的捷径。
  因此,只要李济深配合,为李衍所用,李衍一点都不介意他加入自己这个势力,哪怕他目前只是虚与委蛇假意投效。
  听见李衍点他的名,李济深立即起身道:“禀报寨主,京水军五领,开京附近的州县水军也是五领,他们共有十五艘载重五万石的大海船,一百多艘载重万石的大船,小船三二百只,另外民间主要是豪商手上也有不少船只,那些船只加在一起比水军的船只只多不少。”
  李衍微微皱眉,道:“十领水军加到一起怎么是八千人?不应该是一万人么?”
  来济州岛的途中,孙静曾跟李衍说过,领是高丽军队的编制,一领大约是一千人。
  见李衍不懂,李资深为李衍解释道:“高丽的军队分为京军和州县军两部分,京军相当于宋国的禁军,隶属于京军的军队称之为正军,州县军相当于宋国的的厢军,隶属于州县军的军队称之为望军,正军一领有一千人,而望军一领只有六百人,这次来攻打咱们济州岛的水军隶属于高丽的京军,所以是正军,一领有一千人。”
  听了李资深的解释,李衍终于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了,然后李衍算道:“载重五万石的大海船最多能载五百人,十五艘最多能载七千五百人,载重万石的大船最多能载一百人,一百多艘大约是能载一万多人,小船一艘最多能载五十人,三二百艘最多能载一万五千人,如果不算从民间借船,高丽最多也就能派来三万多人,考虑到还要载粮草辎重攻城器具,高丽最多也就派两万五千人来攻打咱们济州岛……我这么分析可对?”
  孙静道:“必不止两万五千人。”
  李衍不解:“为何?”
  乔道清替孙静答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李衍皱眉道:“那会来多少人?”
  见孙静和乔道清都没再说话,朱武不答反而问李资深:“这伙水军驻扎在礼成港吧,左右有多少军队?”
  李资深道:“不错,这伙水军就驻扎在礼成港,礼成港离开京不远,因此那左右的军队不少,先说开京的京军,共有六卫二军,二军共分三领,鹰扬军一领,龙虎军二领,六卫分为四十二领,左右卫下有保胜十领、精勇三领,神虎卫下有保胜五领、精勇二领,兴威卫下有保胜七领、精勇五领,金吾卫下有精勇六领、役领一领,千牛卫下有常领两领,监门卫下有一领,二军都是侍卫军,六卫为战斗兵,但左右卫、神虎卫、兴威卫为京军的主力,负责守卫开京,或出征,防戌,平时负责守卫开京,每年轮流防戌边境重要地方,战时编为中、前、后、左、右五军投入战斗,所属保胜为步兵,而精勇为马军,金吾卫负责治安,千牛卫为侍从,监门卫负责宫禁城门。”
  顿了顿,李资深又道:“另外开京左右还有州县军四十五领,大概两万七千人,再加上水军的八,不,七千人,开京左右应该有八万军队。”
  听完李资深的盘数,朱武闭上眼睛想了一会,道:“不会少于四万,甚至有可能达到五万。”
  ……
第一百九十五章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下)
  ……
  高丽的朝堂之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0/7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