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校对)第2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6/721

  任命余呈为统领统带第一军的五千步军,受元仲良管制。
  任命陈丽卿、扈三娘、方百花、琼英为指挥各统带一营马军。
  剩下那营马军是铁浮屠,李衍还没找到合适的统带将领。
  另外,李衍在梁山所有马军中(包括那些预备役,包括新旧两只亲卫军)挑出五百最好的骑兵,又在梁山所拥有的所有马中选出一千匹最好的马,组建了一营最精锐的骑兵,赐名“天下第一营”,由杨再兴统带。
  也就是说,第一军共拥有三千马军。
  阮小七、马灵、王定六、焦挺、卞江和陈丽卿、扈三娘、方百花、琼英仍是李衍的亲卫,不过因为才能和年纪所限阮小七五人更多的是为李衍跑腿和统带李衍最贴身的一百名亲卫。
  顺便说一句,元仲良得知李衍让他统带梁山军中最精锐的步军,感激涕零,发誓将命卖给李衍了,昝仝美和余呈这两个重情重义的汉子跟元仲良差不多,也发誓定为李衍效死命。
  这也是李衍用元仲良、昝仝美、余呈的原因,至于他们的统带能力,反而次之,因为第一军真正的指挥不是他们,而是梁红玉、方百花、许贯忠以及李衍,他们只负责听命就行了。
  至于因组建第一军而给各军造成的空缺,李衍破例允许各军主将去预备役自己挑选优秀兵卒补充——李衍这么做。一来,是安抚各军主将,要知道,被李衍挑出来的,可全都是各军的精锐,全都是各军主将费心又费力培养出来的精锐,他们必然是要肉疼的。二来,是想让各军少减少一些战斗力,毕竟,将各军的精锐抽出来了之后,各军都得元气大伤。
  在组建第一军的同时,李衍又新建了几支军队,同时也对部分军官做了一些调整,并对个别军队的驻地进行了调换。
  先说组建的。
  组建:马六军,马七军,步十六军,步十七军,步十八军。
  马六军,统领孙安,副统领李天锡、刘克让,以一营原李衍的亲卫军和鳖祖山的精锐(鳖祖山的人整体进入梁山预备役系统经过杜迁整训,再由孙安、李天锡、刘克让筛选,最后经过梁山政治部考核,选出精锐。)为骨干组成,士卒则从预备役和改造良好的俘虏中选拔。
  马七军,统领王寅,副统领上官义、文仲容,以一营原李衍的亲卫军和回雁峰的精锐(回雁峰的人整体进入梁山预备役系统经过宋万整训,再由王寅、唐斌、文仲容筛选,最后经过梁山政治部考核,选出精锐。)为骨干组成,士卒则从预备役和改造良好的俘虏中选拔。
  步十六军,统领丘岳,副统领崔埜,以李衍的两都亲卫和步一军一营人马为骨架组建。
  步十七军,统领胡春,副统领乜恭,以李衍的两都亲卫和步二军一营人马为骨架组建。
  步十八军,统领周昂,副统领李忠(逃过呼延灼围剿之后,李忠跑来水泊梁山投奔史进。),以李衍的两都亲卫和步三军一营人马为骨架组建。
  至于孙安空下来的位置由唐斌顶替,丘岳、胡春、周昂空下来的位置则分别由鱼得源、桑英、呼延绰顶替(呼延绰是呼延灼的堂弟,延安廉访使出身,亦使双鞭,武艺统兵能力都不错,因上官刁难而杀了上官,然后亡命江湖,后来找到呼延灼,然后劝呼延灼一块投李衍。)。
  待马六军组建完毕,调马六军去汉城驻守。
  待马七军组建完毕,调马七军去东京(后世庆州)驻守。
  待步十六军组建完毕,调步十六军去济州岛驻守。
  调步二军去汉城驻守。
  待步十七军组建完毕,调步十七军去汉城驻守。
  待步十八军组建完毕,调步十八军去东京驻守。
  调费保任水四军的统领。
  调倪云任水一军的副统领。
  调狄成任水三军的副统领。
  组建新的水二军,统领张顺,副统领卜青,驻地台湾郡,统率五千人(水手一千、水兵四千)、载重五万石的大海船二十艘、载重万石的大船一百艘、载重不到万石的中小船若干。
  另外,水三军扩建到五千人、载重五万石的大海船扩到二十艘、载重万石的大船扩到一百艘。
  将原水二军正式命名为“日不落舰队”,李俊为都统制,危昭德为副都统制,童威、童猛、张经祖、刘悌、韩凯均为统领(每人统带五百名水军,两千名水军)。
  ……
  ……
  ps:改成天下第一军了,真是逼死我了,我将古今中外的有名番号查了个遍,真就没有合适的,而且叫别人起的命也不行,将来主角成为铁木真那样的人,自己的军队叫虎豹营天策军啥的也不合适,我自创的,大家又难以接受,就跟主角的绰号一样,起啥都不行,为表示我的诚意,我改一次,我真想不出合适的名了,就天下第一军了,狂就狂点了,章节名我就不改了,我本人改不了,找编辑又太繁琐了。
第三百零四章
我只能帮你这些了
  ……
  且说卢俊义寡不敌众被秦明、董平等人劫上山。
  宋江陪话道:“小可久闻员外大名,如雷贯耳,今日幸得拜识,大慰平生,刚刚众兄弟多有冒犯,万请恕罪!”
  吴用上前说道:“吴用也求员外原谅则个,实因想与员外共聚大义,才以卖卦为由,赚员外上山,万请恕罪!”
  卢俊义道:“不才无识无能,如今被捉,请求早死,不必相戏!”
  宋江陪笑道:“怎敢相戏,实是我和晁天王慕员外威德,如饥如渴,万望不弃鄙寨穷小,为山寨之主,我等必听员外号令。”
  卢俊义一口回绝道:“宁死不从。”
  吴用见状,道:“既是如此,改日再说。”并给宋江递了个眼色。
  宋江见状,吩咐道:“来人啊,置备酒食,我要与员外一醉方休。”
  酒筵备好,宋江一劝再劝,卢俊义推脱不过,只能一同饮了几杯。
  次日,宋江又杀羊宰马,大排筵宴,亲请卢俊义来赴席。
  卢俊义再三再四谦让,又推脱不过,只能又坐在宋江等人中间饮了几杯。
  席间,宋江又劝卢俊义一同聚大义,晁盖和一众头领也跟着相劝。
  卢俊义道:“诸位头领差矣!小可身无罪累,又有些家私,自是生为大宋人,死为大宋鬼,宁死实难听从。”
  宋江等人不听,继续劝说。
  宋江等人不劝还好,越劝,卢俊义的态度越是坚决。
  吴用见状,笑道:“员外既是不肯,咱们就算留得员外之人也留不得员外之心,不如留员外在山上住几日,就送员外下山吧。”
  毕竟落在二龙山众人之手,卢俊义也不好太过强硬,便道:“小可在贵寨待些时日倒也无妨,只恐家中老小不知我的消息担心。”
  吴用笑道:“这有何难,让李总管先回去说一声即可。”
  卢俊义无奈,只得吩咐李固先回去。
  待卢俊义吩咐完,吴用亲自送李固下山,并笑着对李固说道:“我在你家主人家里的墙上写下的那四句卦歌乃是一首反诗,每句首一个字连在一起乃是‘卢俊义反’四字,我会留你家主人在山上一二月……”,说到这里,吴用轻轻拍了拍李固的肩膀,然后道:“我只能帮你这些了。”
  李固仿佛没听懂吴用的意思,只顾拜谢二龙山不杀之恩。
  下了二龙山之后,李固便带着一众人等人望大名府头也不回的离去了。
  话分两头。
  暂且不说李固回去之后的所作所为,只说,宋江、吴用等人一留再留三留四留,以至于卢俊义在二龙山上一住就是三十五日。
  三十五日后,在卢俊义坚决的态度之下,宋江等人终于放卢俊义下山。
  宋江使人托出一盘金银相送。
  卢俊义拒绝道:“不是小可狂妄,小可家中确不缺金银,只求些盘缠即可。”
  最后,卢俊义说到做到只拿了一个银锭。
  离开了二龙山的卢俊义,归心似箭,恨不得能生出双翅飞回家中。
  不过,在路过梁山泊的时候,卢俊义的脚步还是停了下来。
  来时,卢俊义就看见梁山泊四周有无数施粥的棚子,在这些施粥的棚子附近还有很多医棚里面各坐着三五年轻的医师。
  当时,卢俊义就跟人打听清楚了,不论是谁,只要是到了这里,便可以吃饱饭,有病的,还可以为其治病,想找活路的,梁山泊可以为他们安排活路,不想背井离乡的,梁山泊也不勉强,这部分人可以为梁山泊干些力所能及的活赚钱粮,当然,梁山泊也不养闲汉,也没有人敢在梁山泊撒野。
  卢俊义叹道:“这几年,不是大旱,就是大涝,黄河又决堤为恶,若非有大都督,这河北山东的百姓,不知会饿死多少人,说来,大都督真乃天下一等一的豪杰!”
  就在这时,一个身材长大貌相魁宏双拳骨脸三叉黄须的汉子径直向卢俊义走来。
  来到卢俊义跟前,汉子问道:“足下可是河北玉麒麟卢员外?”
  尽管差异,可卢俊义还是抱拳还礼,道:“不知尊驾是?”
  汉子道:“在下是梁山泊朱贵。”
  卢俊义听名,连忙道:“可是旱地忽律?”
  朱贵笑道:“我们随大都督受了招安之后多已不用以前的绰号了。”
  卢俊义理解。
  江湖人之所以弄绰号,多是为了扬名,而像朱贵这样在江湖上早已名声大噪的,自然不再需要绰号,再者说,朱贵如今多半是官身,叫绰号,的确是不合适。
  卢俊义赔罪道:“是小可孟浪了。”
  朱贵笑道:“员外言重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6/7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