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校对)第2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2/721

  说到这里,梁中书又怒火中烧,骂道:“你们一个两个都是饭桶,竟然能让三二千二龙山的贼寇混入城中,还让他们休建了一座恁地坚固的院子,你们全都是大宋的罪人!”
  王太守在一旁陪着小心,道:“确是奇了,这伙贼寇到底是甚么时候混进来了的?”
  另一边。
  燕青对卢俊义道:“我跟大都督在双林镇分别,大都督就带人回了梁山泊,然后便下令让石秀哥哥和时迁哥哥带着他们的人化整为零进入大名府,小乙猜,那时大都督就已经决定攻打大名府了。”
  卢俊义道:“你是说,大都督早在两三个月前就谋大名府了?”
  燕青道:“应是如此。”
  卢俊义不解道:“大都督为何要打大名府?他可是大宋的臣子。”
  燕青看得比卢俊义透彻,道:“多半是因为钱粮。”
  卢俊义皱眉道:“钱粮?”
  燕青分析道:“主人你想,大都督有那么多军队要养,还广济天下灾民,有多少钱粮能够用?”
  经燕青这么一分析,卢俊义恍然大悟,也道:“不错,我从二龙山回来时,路过梁山泊,被大都督请上山待了三日,在他山上的营地,我看到了不下三五万人马,要养这么多人马,确实得不少钱银,还有山下的难民,怕不下一二十万,救济他们更是需要无数钱银。”
  燕青道:“仅梁山泊就有三五万人马,那大都督岂不是得有一二十万人马,乖乖,那加上养那些难民,大都督就是有一千万贯钱银、一千万石粮食怕也不够用,如此说来,大都督谋大名府也就不难解释了。”
  大名府在开封府以北四百里处,离辽国边界约八百余里,西临太行山东麓,东南北则是广阔的华北平原。
  黄河、漳河、御河三大河系构成了大名府十分发达的水道交通,成了漕粮运输的重要交通线。
  而大名府更是南方物资运往河北的集散地,被誉为河朔之咽喉。
  有着如此优越的地理环境,大名府的经济自然极为发达,商税和酒税都紧随东京开封府,名列整个大宋第二。
  除了经济地位突出,历朝历代大名府都被视为兵家必争之地——自从赵匡胤建国,辽国一直是宋国的头号威胁,每有战事,河北便成为宋辽之争的主战场,而大名府则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御辽国的指挥中心和物资转运中心。
  也正是因为如此,大名府囤积了外人无法想象的庞大物资。
  事实上,李衍攻打大名府主要也是为了大名府囤积的庞大物质。
  毫不夸张的说,大名府所囤积的物资比济州府、东平府、东昌府加到一起都要多。
  而虽不像燕青所猜的那样李衍手上的物资已经见底了,但拥有数块地盘需要供养的李衍,目前的消耗确实很巨大。
  长此以往只进不出,富裕如李衍也受不了。
  毕竟,李衍也不知道自己的地盘以后的收成到底怎么样,会不会真像自己想象的那么好。
  而且,未来几年之内,不是大旱,就是大涝,黄河泛滥更是常事,自然得多储备一些才保险。
  另外,大名府有的可不仅仅是钱粮,还拥有庞大的军需物资,这些东西可是有钱也买不到的。
  梁中书将情绪调整好,道:“大敌当前,还须宽慰百姓,安抚民心,王太守,此事乃你分内之事,你当尽心尽力。”
  王太府立即应道:“下官一会就去出告示安民!”
  梁中书又道:“将三班衙役组织起来上墙协防,命令庾家疃、飞虎峪、槐树坡三处营寨的厢兵全部弃寨退到城中协防……”
  闻达小心建议道:“恩相,如是恁地,咱们大名府可就成了孤城……”
  梁中书道:“我亦不想如此,可咱们大名府虽有六七千兵马,但其中有四五千是马军,只有两千步卒,守城马军无用,唯靠步卒,且城中还有那三二千贼寇,不用这四五千马军将他们看死,咱们如何能安心守城?”
  原来这大名府是河北第一重镇不假,但大名府毕竟不是前线府城,而主要是充当中转救急的,因此,主要兵力是机动性更佳的马军,步军反而不多。
  闻达也知道,梁中书说得是实情,可孤城不守……
  李成道:“贼兵临城,事态紧急,若是迟疑,必至失陷,恩相此举确是权宜之计……小人亦有三个建议,想供恩相参考。”
  梁中书道:“讲。”
  李成道:“恩相可修家书一封,差心腹之人,星夜前往京师,报与蔡太师知道此事,求蔡太师从中斡旋,让朝廷早早调遣精兵前来救应,此是上策;第二,发布行文,让邻近府县早早调兵接应,此是中策;第三,征集民夫上城同心协力守护城池,同时准备檑木炮石,踏弩硬弓,灰瓶金汁,晓夜提备,此是不得已之策。”
  梁中书道:“我已遣人回京报与太师知晓二龙山在攻打北京,亦行文相、磁、洺、恩、博、翼各州,叫他们速速发兵来救,至于广争民夫,王太守,此事亦有你负责!”
  王太守道:“是,下官必竭力征集民夫。”
  梁中书环视一圈,然后冷声道:“诸位,休怪本官没有提醒你们,这大名府乃是我大宋四京之一,河北边防重镇,地位举足轻重,若是被贼人攻破,我有丈人太师保命,你们可没有,若真有那一日,你们就等着为大名府陪葬吧!”
  王太守等人一听,全都一凛,心知梁中书此言不虚,到那时,他们可就是梁中书的替罪羊了,而梁中书最多也就是换个地方做官罢了。
  所以,王太守、李成、闻达等人齐声道:“敢不为恩相效死!”
  ……
第三百一十二章
污了清白
  ……
  “轰!”
  “希律律……”
  一声炮响过后,周谨胯下的马惊了,差点将周谨从马上掀下去!
  还好一旁的索超眼疾手快一把抓住缰绳,然后同周谨一块将周谨胯下的战马安抚了,要不然周谨可就丢大人了!
  等将战马安抚好,周谨强自镇定道:“这是什么鬼东西,响声震天,吓坏了我的火碳马!”
  索超看了看那些被炸飞了的人马,又看向那七窍流血的人马,道:“这应该就是梁山军的飞雷炮了。”
  周谨也顺着索超的目光看去,道:“这就是师父你常说的那威力巨大的利器?”
  索超道:“应该是了,我听围剿过田虎的一个兄弟说,这飞雷炮所轰炸的地方,人马都会被炸飞,许多被炸倒的人身上往往还找不到任何伤口,却七孔流血。”
  周谨干咽了口口水,道:“恁地可怕!”
  索超大喊道:“再后退几丈,我们接到的命令是锁住里面的贼寇,不让他们出来,没必要上前挑衅他们,平白牺牲。”
  听了索超的命令,一众马军立即后退了十几丈远,然后结防御阵型。
  周谨又凑了过来,道:“这二龙山怎么会有梁山军的武器?莫不是这二龙山也是李大都督一伙的?”
  索超道:“谁知道,不仅二龙山有这飞雷炮,田虎、王庆也有,听说江南的方腊似乎也有。”
  周谨愤愤道:“偏我们没有!”
  索超道:“是啊……我跟天王提了两次,天王也报上去了,可惜都如石沉大海,没了音讯。”
  周谨道:“官家和朝堂上的那些相公怎会关心这等事,他们只关心自己享乐。”
  索超暗自一叹,没说什么。
  周谨又道:“那杨志,师父可还记得?”
  索超道:“如何能忘,那人可是一个好武艺。”
  周谨道:“师父武艺并不输他。”
  索超没否认,道:“无端提他作甚?”
  周谨道:“那厮如今交了好运,你猜他现在甚么官衔?”
  索超问:“甚么官衔?”
  周谨道:“统领,武功大夫,正七品!”
  宋朝武官升迁资序:武阶官共有三等七级六十阶,由于横班副使十二阶一般不作武阶官升迁之必经梯级,武官的升迁官径也就是共四十八阶——升武官最高阶太尉,还要再加上遥郡官五级、正任官六级。
  包括都(队)的军头、十将、将虞候、承局和押官,都属于无品阶尉勇八阶,无品。
  初级武官:正将、副将、准备将、部将、队将等,都属于小使臣八阶,从八品到从九品。
  初级武官:正将、副将(当了超过五年的),属于大使臣两阶,正八品含从八品阁门祇候。
  低级武官:同统制、统领、正将等,诸司副使八阶,从七品。
  从诸司副使八阶升到头,是最高级武功大夫,才到正七品。
  冷兵器时代,战场上的冲锋陷阵在最先的中低级武官无疑是风险最高的职业,而正七品的武官就可以不用再自己冲锋陷阵了。
  宋朝武将品阶普遍不高,正七品已经非常厉害了,再往上基本上就属于可以“横行”的武官了,它的授予,必须颁布特旨才行,是属于皇帝亲自掌控的中央管理高级武官。
  索超目前才勉强算是初级武官,正九品,如果靠熬资历,熬到杨志目前的位置,最少也得十年八年的,至于周谨,那就更是遥遥无期了。
  索超不无羡慕道:“恁地,杨志确是交了好运。”
  周谨道:“何止杨志,跟大都督的那些人,全都升官发财了,真应了那句话,若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早知道那边那么好升官,我也跟杨志一块上山落草了,听说打下高丽之后,跟李衍的老兄弟大多都分到不少高丽妻妾,甚至就连士卒都有份,啧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2/7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