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校对)第2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3/721

  索超道:“终归不是正途。”
  周谨道:“师父太过迂腐,若走正途,咱们到死,怕也升不到大使臣。”
  周谨又道:“我本事不济,混吃等死也就罢了,师父你有这等好武艺傍身,何不去投大都督,天下谁人不知,大都督最是慧眼如炬,定能厚待于师父。”
  索超呵斥周谨道:“休说浑话!梁山军的飞雷炮,二龙山有,田虎有,王庆有,方腊也有,偏偏咱们没有,这说明甚么,这说明大都督必有异心,我若投他,他日他反了,我不也跟着污了清白?”
  周谨小声道:“总好过碌碌一生。”
  索超假装没听见,而是看向远方。
  与此同时,卢俊义也对燕青道:“大都督如此行径,哪有归顺之心,我若是追随他,他日他若是反了,我不也跟着污了清白?”
  燕青道:“主人如今难道还有别的路可走?”
  “这……”
  卢俊义无言以对。
  燕青小心翼翼道:“不管这兵是二龙山发的,还是梁山泊发的,总归是因主人而起,兴起刀兵,按大宋的律法,主人的九族怕是都难逃诛杀。”
  卢俊义将眼睛一闭,一脸痛苦。
  燕青又道:“主人名震京师,朝堂之上的那些相公们却偏偏不用主人这等英雄豪杰,这朝廷小乙算是彻底看明白了,是断断容不得有真才实学的刚直之士,不用就不用,不容也就不容吧,大不了做一辈子平民,可主人明明是忠良之民,却差一点蒙冤而死,若非大都督让石秀哥哥救了主人,主人死得该有多冤,而李固那厮和……却可以逍遥快活,一众贪官污吏却可以分润主人的家财……”
  卢俊义忍不住道:“小乙!”
  燕青其实也憋着一肚子火,所以破例没听卢俊义叫停,而是接着道:“大都督兵强马壮,又有名主之资,比朝堂上那个只会任用奸臣、只知享受、只知修道成仙的昏君不知强多少倍,将来或许能取那个昏君而代之,小乙实在是想不明白,主人还有甚么好犹豫的,难道不投名主而屈死?”
  卢俊义大声道:“小乙!”
  燕青第一次没有退缩,而是迎着卢俊义的目光与卢俊义对视!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卢俊义要败下阵来之时,外面突然大哗!
  卢俊义和燕青立即停止对视,然后不约而同道:“大都督来了。”
  ……
第三百一十三章
各安天命
  ……
  梁中书、王太守等人往城下一看,腿差点没吓软了!
  城下竟密密麻麻的排着上万人马!
  按说,一万兵力其实也不算多,梁中书和王太守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断然不会如此不济。
  可关键是,这一万兵力竟然全都是马军——精锐马军,不论是军士的纪律,还是人马装备,亦或是马匹的雄健程度,无一不证明他们是天下一等一的精锐!
  而且,向来没有靠马军攻城的,因此,这支马军后面必然还跟着步军——人数绝不会少的步军!
  如此一来,这次攻打大名府的最少有两三万兵马!
  梁中书和王太守同时想到:“大名府危矣!”
  李成观察了一会,断言道:“此绝不是二龙山的贼寇!”
  闻达也道:“不错,二龙山绝不可能有这等精锐,下面这一万马军,怕是连西军都比不上。”
  梁中书看向李成和闻达,问道:“你二人确定?”
  李成道:“他们胯下之马,多为北地马,此等好马,朝廷都没有这么多,那二龙山怎么可能有这么多?”
  闻达道:“据小将所知,除了辽国和金国能有这么多北地马,怕就只有一个地方能有这么多北地马。”
  梁中书其实已经猜到了李成和闻达想说什么,但他还是问道:“何地?”
  李成和闻达异口同声道:“高丽!”
  王太守忍不住道:“你们的意思是,下面的兵马,乃是大都督的?”
  此话一出口,王太守就后悔了!
  李衍的身份太特殊了。
  他是赵佶最耀眼的政绩。
  他是汉人的骄傲。
  谁敢说李衍是反贼,谁又敢将李衍逼反?
  不要命了?
  梁中书、李成、闻达全都没有说话。
  王太守见此,赶紧把嘴闭上!
  很快,城下的一万马军就一分为四,其中一支留在原地没动,另外三支全都围绕着大名府呼啸而去,不用看,梁中书等人也能猜到,那三支马军必是封锁另外三座城门去了。
  没过多久,就证实了梁中书等人的猜测——大名府被锁死了。
  梁中书恼羞成怒!
  哪有这么干的?
  到底懂不懂攻城?
  不知道围三缺一,留个缺口供敌突围?
  看过《孙子兵法》没有?
  孙子云,围师必阙!
  这“阙”,便是“缺口”之意,强调包围敌人时虚留缺口。
  你这连个缺口都不给我们留,让我们怎么跑?
  就在这时,一个长大的汉子纵马出列,朗声道:“吾乃二龙山托塔天王晁盖,今大宋滥官当道,污吏专权,殴死良民,涂炭百姓,卢俊义乃忠义豪杰之士,前番我请他上山一同替天行道,他不愿,礼送下山,如何妄徇奸贿,杀害善良?他家奷仆李固,趁机占主人家私,谋主人老婆,十恶不赦。现令汝等献出银妇奸夫,将相关贪官污吏擒下交由吾等处置,再八抬大轿礼送卢俊义出城,吾无侵扰;倘若敢有一条不依从,大兵到处,玉石俱焚,剿除奸诈,殄灭愚顽,天地咸扶,鬼神共佑,谈笑入城,并无轻恕,所有豪门贵胄皆上公审台接受公审。另,义夫节妇,孝子顺孙,好义良民,清慎官吏,切勿惊惶,各安职业,我二龙山不扰良民。”
  “晁盖?”
  “这是二龙山的人马?”
  梁中书等人面面相觑!
  梁中书小声道:“怎么办?”
  王太守乃是个善懦之人,听了晁盖之言,抢先道:“二龙山这一伙兵强马壮,咱们这一郡之力,如何能抵挡,万一将他等惹怒,朝廷救兵不迭,那时悔之晚矣!若依下官愚意,咱们不如先行个权宜之计打发他们离开,然后一面写表,申奏朝廷;二即奉书呈上蔡太师恩相知道;三者可教周围府县兵马拱卫北京,如此,才可保北京无事,军民不伤。”
  梁中书似笑非笑道:“知府打算施何权宜之计?”
  王太守硬着头皮道:“那李固乃是小人,贾氏更是银妇,他二人死不足惜,卢俊义已被他二龙山的人保护起来,我等莫不如送个顺水人情放他离去,至于他要的官吏……”
  王太守抬眼看了梁中书那笑得更灿烂的脸一眼,道:“可捉几个污吏送去充数,顺便也可还我大名府一片朗朗乾坤。”
  这回,梁中书笑得是真灿烂,道:“既然知府条理如此清晰,那就请知府代表咱们大名府与那贼寇谈一谈吧。”
  王太守听言,脸色一白,忙道:“下官……”
  梁中书根本就不给王太守推却的机会,直接就道:“来人啊,送知府前去与贼寇谈判。”
  听了梁中书的命令,立即有梁中书的心腹上来,将王太守押了下去,然后送出了城。
  王太守这个气呀,既气他自己多嘴,又气梁中书过分,他好歹也是一郡太守,梁中书竟然如此对他!
  可想想位高权的蔡京,王太守最终还是忍了!
  高举双手,来到阵前,然后被两名军士押到中军大账。
  王太守很醒目的直接跪倒在地,口称:“大王!”
  李衍也不叫王太守起来,直接问道:“城中有多少兵马?”
  王太守二话不说,就道:“九营马军,四营步军,近千衙役公差,四三千厢军,另外还有一万多民夫。”
  听王太守所说的跟时迁他们探到的差不多,李衍又问道:“你大名府有几处马场,有多少马匹,这些马场都在何处?”
  王太守迟疑了一下,道:“不算九营马军所骑的五六千好马,我大名府还有三处马监,分第一、第二监和洺州监,第一监放马四千到四千五百匹,第二监三千到三千五百匹,洺州广平马监在三千匹上下……大宋十八坊马监近九万匹官马,我大名府占了近两成……”
  李衍又问:“有多少兵甲?”
  王太守道:“本府甲仗库承担着整个河北路禁军的补给,此时储备有盔甲五万套左右,兵刃弓弩无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3/7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