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校对)第3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2/721

  岳飞布了些拒马桩、床弩、没良心炮,能挡一挡辽军,让盾牌兵的伤亡少一点。
  不过也就是挡一挡,少一点。
  只带了一万预备役(充当民夫)的岳飞军,根本无法携带太多拒马桩,就是床弩和没良心炮加到一起也只不过才一千架。
  再者说,马军机动性强,完全可以绕过或是跳过拒马桩、床弩、没良心炮。
  所以,最后还得盾牌兵用命来给马军减速……
  ……
第四百一十四章
大捷(下)
  ……
  盾牌兵付出了近千的伤亡,终于让辽军的前军停了下来。
  王贵看准时机率领重步兵迎了上去。
  这时已经没有甚么计策和花招了,就是比凶斗狠。
  梁山的重步兵,人甲全都是由近两千枚铁质甲叶用皮条或甲钉连缀而成,属于典型的札甲,其防护范围包括全身,总重量达近六十斤。
  而梁山重步兵的武器通常是七尺长的斩马刀配一把短斧(很多时候还配有弓弩),还有些力大的将士则干脆使用重斧。
  经过不断研制总结,如今的梁刀绝对是这个时代最先进的,以斩马刀为例,对方无甲,一刀下去,不论是人,还是马,俱为两半,对方有甲,也能砍伤对方。
  可以说,重步兵不仅防御力惊人,攻击力同样惊人。
  在王贵的指挥下,重步兵分成十组,每组三百人,三千斩马刀、重斧都倒拖于地,以一堵墙之势向着被盾牌兵逼停下来的辽军杀了上去。
  能被选进重步兵的士卒,没有不强壮的,不强壮也无法装备这近百斤重的装备,也没有不果敢的,不果敢也进不了这每每与敌人的骑兵甚至是重骑兵正面对敌的重步兵营中,可以说,他们是各个步军的精锐。
  王贵虽然是第一次临敌,但也有大将之风,他沉着下令道:“准备!”
  他的这一声厉喝,让全场都听得清清楚楚!
  耶律佛顶听到这声大呵以后心头微震,随即隐隐冒出了一丝不安:“这三千多人,只怕不是普通步兵!”
  但这时已经太迟了,他和王贵之间只差七八步,这七八步的距离虽然有时间让他勒马,但他却没法在众目睽睽之下怯战!
  冷笑一声,耶律佛顶使劲一夹马腹冲了过去!
  恰好,耶律佛顶迎上的正是王贵!
  双脚钩紧马镫,在马背上熟悉地俯身,大刀拦腰向王贵斩来!
  耶律佛顶这一击一气呵成,足可以看出他娴熟的武艺。
  如果对付的是一个普通的步兵,耶律佛顶这一招已经足以克制住了对方,甚至是杀死对方。
  然而,他的对手是王贵——大将王贵。
  一片雪亮的光芒闪动,耶律佛顶坐下战马的马头就飞了出去,耶律佛顶也从马上滚了下去,紧跟着便是附近部属近乎惨叫的惊呼:“将军!”
  耶律佛顶刚想爬起,他身上突然多出了一只大脚,脖子上多出了一柄还在滴血的长刀。
  这时,王贵放声狂笑:“哈哈哈……这就是曾经战无不胜的辽军?给我宰光他们!”
  刀光如雪,风轮一般劈砍着对面的骑兵!
  关键是,这些重步兵身边还有不少拿着猛火油柜的火兵。
  猛火油柜喷出的火焰能溅射,可附着持续燃烧,被击中的人不会立即死亡,而是在燃烧中喊叫着痛苦死去,对周围的士兵造成巨大的心理震慑。
  这么说吧,仅这重步兵和火兵其实就已经将辽军击败了。
  坐在马上指挥战斗的岳飞,对王贵的表现非常满意,心道:“没给我们相州人丢脸!”
  见敌军的后军终于不动了,并且似乎有调转马头逃跑之势,岳飞冲史文恭道:“史将军,你做准备吧。”
  史文恭一提手中的铁枪,道:“早就准备好了。”
  岳飞也不废话,直接下令给鄂全忠:“扔轰天雷!”
  接到岳飞下达的命令,鄂全忠对手下一万两千多人(其中八千多是冲当民夫的预备役)下令道:“一会我喊冲,你们就给我冲到重步兵的屁股后面去,然后在三息之内,扔完手中的五棵轰天雷,谁他娘要是扔不完,我就要谁的脑袋……现在,一,二,三,冲!”
  听到鄂全忠下达的“冲”的命令,这一万两千人“呼”的就冲了出去。
  虽说有八千多人是民夫,可他们也是经过长时间训练的预备役,换上装备就能上战场的预备役,因此这么简单的事自然能做到。
  一万两千多人,每人五棵轰天雷,那就是六万棵轰天雷。
  这威力,想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言而简之,数千辽军将士死在这拨轰天雷雨之下,黑烟将这片区域都笼罩上了。
  拐子马右军一分为三,苏定带领一千马军从左面包抄,马劲带领一千马军从右面包抄,史文恭和滕戣带着一千马军从中间重步兵故意留的出口杀出。
  辽军已经被轰天雷炸蒙了,关键是很多马毛了,甩下主人独自逃跑了。
  至于那些控制住了自己胯下战马的辽军战士,也无心恋战了,主帅都被人擒下了,对方还会喷妖火,最关键的是己方莫名其妙就死了一多半人,这仗怎么打——所有辽军将士的心里都崩溃了!
  那些侥幸活下来的、反应快的、求生欲望强的辽军将士,拼命打马,想要逃出战场。
  可这时,拐子右军已经杀了上来。
  剩下的其实就是毫无悬念的生命收割……
  而直到这时,耶律佛顶布下的两千奇兵才出现在战场上。
  岳飞见之,下令两指挥重步兵退出收割的战场,迎战这两千突然出现的骑兵。
  可惜,这两千骑兵根本没给岳飞对战的机会,他们在远处徘徊了一会,就离开了战场。
  岳飞表面看着神色如常,其实心里后怕不已——如果这支奇兵早一会到达战场,他们可就麻烦了,至少战果不会这么大。
  “还好,此战很快就分出了胜负!”
  这也给岳飞上了一课,让岳飞不敢再这么孤注一掷了。
  拐子右军一路掩杀,一直追到了应州城下,最后只有不到二百辽军逃进了应州城中。
  战后一统计,此战击杀了五千多辽兵,俘虏了一千多,缴获了三千多匹好马、六千多匹伤马和死马。
  岳飞并没有满足这小小的胜利,一打扫完战场,就带着大军杀到了应州城下。
  埋锅造饭,轮番休息。
  子时一过,岳飞叫醒所有将士,然后动用飞桥和钢轮火柜一举攻破了应州城。
  岳飞知道李衍最缺甚么、最担心甚么,所以,城破了之后,他立即命人去保护粮草辎重。
  因为城破得实在是太快了,也因为岳飞反应的实在是太快了,应州城内的人根本就来不及烧粮草。
  战后,岳飞让人匆匆一统计,应州城内的粮草竟然有一百二十万石之多,足够二十万大军吃大半年的了。
  另外,岳飞又在应州城中找到了五千匹良马、兵甲辎重若干。
  大捷!
  岳飞亲自执笔给李衍写捷报,然后派人快马加鞭给李衍送去……
  ……
第四百一十五章
有钱能使鬼推磨
  ……
  河东之地,山河表里,关险重重,易守难攻。
  太原府、代州等地的驻军,构成了河东路第一个南北纵向深度防御体系。
  而太原城就是这个防御体系的核心。
  李衍亲率大军一到了这里,就停止不前,哪怕赵佶三番五次的下旨催促,哪怕河东经略使兼太原知府薛嗣昌几次来求,李衍就是裹足不前。
  有人可能不解,李衍为甚么不前进,难道是畏战或是不敢亲涉险地?
  当然不是,岳飞、吴玠等人之所以能在前面打仗,得说完全得益于李衍在太原城坐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2/7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