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校对)第3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3/721

  打仗,打的不光是军队,还有粮草辎重、武器、物资。
  而这个时代,运送这些东西是非常费劲的,否则李衍能带六万民夫,动用上万辆马车、两万辆公鸡车来运送粮草辎重、武器、物资?而且这还不算来回倒运的水一军和在梁山泊装船的吴璘的那两万多人。
  可即便是李衍劳师动众,截止到目前为止,李衍要带的粮草辎重、武器、物资连三分之一都没运到太原城。
  这其实还不是最关键的。
  最关键的是,李衍不放心自己的粮草辎重、武器、物资从宋国境内走,担心赵佶君臣从自己背后捅刀子劫下自己的粮草辎重、武器、物资。
  不用想,李衍也知道,赵佶君臣现在恨不得自己这个乱臣逆贼被辽人或是金人砍成肉酱,好少一个心腹大患。
  而只要李衍的大军不被锁在云地,就没有人敢打李衍的粮草辎重、武器、物资的主意。
  所以,不在云地找到一个稳妥的落脚之地,不将自己想带的物资全都运到云地,李衍是绝不会离开太原城的。
  就在李衍准备死赖在太原城不走之时,岳飞的捷报送回来了。
  李衍看过之后,大喜!
  一百多万石粮食,李衍真不缺,可关键是这一百多万石粮食已经在云地了,少了运送的麻烦,这就太难得了,要知道,太原城往北就没有运河了,不论运甚么东西,都得用人运,相当费劲,要运这一百多万石粮食,十万人少说也得运上一个多月,而这指的还是从太原城运去应州城。
  更何况,岳飞还为李衍打下了应州城,给李衍在云地找了一个落脚的地方。
  李衍不吝夸奖道:“鹏举这仗打得不错,先是大败了一万辽国马军,又一举打下了应州城,打出了咱们梁山军的威风,打出了咱们第一军的威风!”
  李衍火线提拔从未打过仗的岳飞担任代统制,又让岳飞担任先锋,别人不可能没有想法。
  如今,岳飞用事实证明,李衍的眼光依旧准确无误,让那些微词消失的一干二净。
  许贯忠进言道:“燕云之地割给契丹已接近二百年,燕地百姓与契丹皇帝岂能不产生君臣父子之情?咱们要想在燕云之地站住脚,就一定要对民众秋毫无犯,并且有肯确的政治主张。”
  李衍深以为然,然后在一众文臣中扫视了一遍,最后将目光停留在刘子羽身上,道:“彦修,你过来。”
  刘子羽听言,越众上前,拜道:“不知大都督有何吩咐?”
  李衍道:“我让你去主持应州,你可敢接这个差使?”
  刘子羽听言,大喜,道:“刘子羽敢!”
  李衍道:“好,不过你要记住以下几点:一、万万不可扰民,将士如果扰民,严惩不贷,不论是谁。”
  刘子羽应道:“是。”
  李衍道:“二、契丹、渤海、奚、汉民,一视同仁,不要搞特殊化。”
  刘子羽应道:“是。”
  李衍道:“三、要尊重各个民族的信仰,不要去干涉。”
  刘子羽应道:“是。”
  李衍道:“四、切记,咱们不可能争取到所有阶层的支持,咱们梁山泊的基础是普通民众,所以,在公审时,对于那些劣迹斑斑的豪门贵胄不要手软,不需要考虑政治或者其它因素,当然,对于那些良善的豪门贵胄,也要做到秋毫无犯,另外,不要因为咱们的粮食得来不易,就心疼粮食不给民众分粮,要跟从前一样,不分男女老幼,不分契丹、渤海、奚、汉民,只要他肯要,就分他两石粮食。”
  刘子羽非常郑重的应道:“是。”
  “……”
  “……”
  李衍交代了刘子羽很多,然后给刘子羽配足了官吏,尤其是公审经验丰富和分粮经验丰富的官吏,之后让一千马军护送刘子羽等人去应州。
  刘子羽前脚刚走,薛嗣昌后脚就来道喜:“恭喜大都督击败辽军打下了应州城!”
  李衍不去云地,赵佶就寝食难安,要知道李衍手上可是有二十万大军,这要是调转枪头杀向东京汴梁,那该如何是好?
  所以,赵佶一边暗令西军严防死守,一旦李衍有南下的意思,就果断出兵阻止李衍,一边则不断催促李衍北上,而且,赵佶不仅自己下旨催,还让薛嗣昌天天来求。
  因此,李衍知道,薛嗣昌根本不是来道喜的,而是来求自己北上的。
  李衍笑道:“薛知府是来问我甚么时候北上吧?”
  说起来,这薛嗣昌对北伐燕云十六州是很热切的,他不仅向赵佶表示支持北伐,还带着经过他加工润饰的辽国谍报亲自跑回京城面见赵佶,“议论北事,辄请兴师,多至涕泣”,而且他还委托代州守臣王机“探刺辽人之隙,陈攻取之策”。
  所以,薛嗣昌对于李衍还是很有好感的。
  而且,薛嗣昌知道,李衍并不是故意赖在太原城不走,实是因为粮草辎重、武器、物资没运完,不能走。
  薛嗣昌道:“皇命难违,还请大都督见谅。”
  现在有落脚之地了,也就没有再拖着薛嗣昌的必要了,因此,李衍很干脆地说道:“你帮我雇五十万民夫,将我的粮草辎重、武器、物资全都送到应州城,我就起兵北上。”
  李衍终于答应走了,让薛嗣昌心下一松!
  不过又听李衍要五十万民夫,薛嗣昌的脸一下子就苦了起来,道:“大都督您就别难为下官了,整个太原城才二十万人,让我去哪给您弄五十万民夫啊?”
  李衍道:“我出三倍工钱,并且先付,而且我会将钱全都交到民夫的手上,有这么优越的条件,你要是还给我弄不来五十万民夫,你就是无能,说不得我得去官家那里参你一本,另外我的粮草辎重、武器、物资一天不全都送到应州城,我就一天不走,你自己看着办吧。”——太原城是只有二十万人口,可太原城外还有一两百万人口,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没人从中间贪污,民众肯定愿意来赚这笔意外之财。
  听李衍这么说,薛嗣昌只能应承下来,他总不能让李衍参他“无能”吧,而且赵佶那里可还急等着他将李衍撵走呐。
  ……
第四百一十六章
都统制
  ……
  应州城。
  被钢轮火柜炸毁的那段城墙还没修好,就有哨探来报,“远处来了一支大军,足有两万多人!”
  岳飞听罢,赶紧组织兵马防御。
  可没过多久,就有一队马军来到城下,冲城上的守军喊道:“通知你家岳将军,就说我家杨将军和张将军随后就到……”
  听了手下小校的禀报,岳飞才知道,不是敌军来了,而是杨再兴和张宪领军来援。
  确定来人真是杨再兴和张宪,岳飞和史文恭赶紧带人迎了出来。
  一见面,张宪就笑道:“恭喜岳将军得此大捷!”
  岳飞道:“全赖大都督庇护、兄弟们拼死,岳飞何功之有。”
  其实,张宪来援,岳飞不意外,可杨再兴也来援,就让岳飞很意外了,要知道,第一营可是从不离李衍左右的,岳飞真没想到李衍会将第一营也派来!
  岳飞心道:“大都督真是英明,知道马军在这雁北平原的重要性,竟然连亲卫马军都派给我们了。”
  虽然杨再兴也是统制,看起来跟岳飞、张宪、史文恭同级,实则不然。
  首先,杨再兴是名副其实的统制,岳飞三人只是代统制。
  其次,杨再兴的军衔是少将,岳飞三人的军衔只是上校。
  再次,虽然杨再兴比岳飞和张宪大不了多少,但杨再兴的资历却比岳飞三人老,参加的战斗也比岳飞三人多。
  总而言之,杨再兴的地位比岳飞三人高。
  因此,岳飞先跟杨再兴打招呼道:“见过杨将军。”
  史文恭随后也招呼道:“杨将军。”
  杨再兴先冲史文恭点点头,然后冲岳飞道:“我们第一营此次北上,是有任务的,不过,大都督有令,在去执行我们第一营的任务之前和完成我们第一营的任务之后,第一营受你节制。”
  虽然巧取豪夺了多年,可李衍也只不过才攒下了不到四万马军,而其中大部分被李衍分给了各支边军,第一军一共才一万五千多马军,全都是李衍的宝贝疙瘩,而第一营又是宝贝疙瘩中的宝贝疙瘩。
  因此,岳飞真没想到,李衍会将第一营交给他节制!
  看出了岳飞的疑惑,张宪道:“大都督说,你是先来的熟悉应州这个战场,所以我们都受你节制。”
  “张宪也受我节制?”
  岳飞没想到李衍这么看重他,竟然让才十八岁的他暂代都统制实职——他一个人节制四军,是实打实的都统制之职。
  这让岳飞满心感激的同时,不禁又感到责任重大!
  张宪又道:“另外,大都督还有命令,让你审时度势伺机北上攻取辽西京。”
  岳飞没怎么想就道:“兵贵神速,自然是越快北上越好,我想明日就带军出征……只是这应州城……”
  张宪笑道:“我来守。”
  岳飞听罢,道:“这……”
  张宪伸手阻止岳飞说下去,道:“这是大都督的命令,你莫要谢我……大都督说,单论攻坚,你岳鹏举有可能是梁山军第一,大都督从来没有看错过人,你千万别成这个例外。”
  岳飞似发誓道:“只有战死的岳飞,绝没有让大都督失望的岳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3/7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