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校对)第3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7/721

  因此,见高庆裔拿出来了完颜宗翰的令牌,尽管脸涨得通红,可乌歇还是老老实实的坐了回去。
  见此,呼延庆也慢慢坐了回去,同时道:“既然你们狼主愿意无条件带着你们退出云中,那咱们两家还是能谈的。”
  高庆裔道:“我家狼主已经知道了,你家大都督之所以让我们出云地,是因为阿适纠集了七万大军直奔西京而来,其实你家大都督大可不必这样,咱们两家完全可以联手击败阿适,然后捉了阿适,一劳永逸。”
  呼延庆道:“你不要再白费力气了,你家狼主不无条件带着你们撤出云中,换而言之,我家大都督不得到整个云地,是绝不会跟辽主开战的。”
  天祚帝这次纠集的七万大军全都是马军,如果用好了,完全可以相当于二十万大军,若非如此,也不能有那么多人觉得天祚帝能复国了,金人也不能急得跟火烧眉毛似的。
  不过天祚帝这七万大军厉害归厉害,但对于已经彻底占领了云左地区的李衍而言,却是无需担心。
  为何?
  因为云左地区有飞鸟难过的天险和坚固的长城以及极为完善的防御工事,再加上擅守的吴玠和数万梁山精锐,只要云地内部不出现大问题,任何势力都别想从云左进入云地。
  另外,骑兵也不擅长攻城。
  所以,李衍如果不想跟天祚帝开战,天祚帝只能干瞪眼。
  这也是金国一众高层最担心的。
  如果李衍不肯跟天祚帝打,时间久了,天祚帝势必会带着这七万大军撤离云左,然后很可能会去骚扰金国的占领区。
  李衍是抢了天祚帝的妻女和辽国的皇室之女让自天祚帝以下的辽国皇亲贵族皆成了活王扒不假,可这一切的一切皆是因为女真人造反才引发的,也就是说,女真人才是罪魁祸首,而且女真人攻破了上京府之后,烧杀抢掠无所不干,甚至将契丹先祖的坟墓都一一掘了、将契丹的宫室和庙像全都放火烧了。
  可以说,如果在李衍和女真人之间选择一个更恨的,天祚帝十有八九会选择更恨女真人,更恨女真人建立的金国。
  至于天祚帝为甚么不先找女真人报仇而先来找李衍报仇,可能是被女真人打怕了的天祚帝等人觉得李衍比较弱吧。
  而一旦不能找李衍报仇,天祚帝很可能会去找女真人报仇,最不济也会去骚扰金国的占领区。
  金国的占领区可没有天险和长城以及防御工事,所以他们只能跟天祚帝硬碰硬。
  这是目前兵很少的金国高层最不愿意面对的事。
  另一方面,金国高层尤其是女真人还得赶紧除掉天祚帝,因为只要天祚帝在,金国的占领区就会叛乱不断,那些辽人甚至是辽国降臣就会想着复国。
  总而言之,金国高层是真想跟李衍联盟,然后彻底除掉天祚帝这个后患。
  见呼延庆还是坚持让他们无条件滚蛋,高庆裔知道,这条指定是没有得谈了。
  高庆裔只能道:“我家狼主带领我们撤出云中可以,但咱们两家得联兵跟阿适决战。”害怕呼延庆准确说应该是害怕呼延庆背后的李衍不答应,高庆裔又道:“这对你家也有好处,如果不彻底解决阿适,云地也会跟前段时间一样叛乱不断,而且还得时时防着阿适带人来骚扰你们。”
  高庆裔说得没错,有天险、长城以及完善的防御工事,李衍虽然不用担心天祚帝,但天祚帝的存在的确让云地有隐患——这半年来,云地之所以不断有辽人起来叛乱,有很大程度都跟天祚帝还在并时不时的就弄出来点动静有关。
  而且,李衍的目标是燕地,而欲得燕地,就要跟金国、宋国、北辽以及燕地的地方实力搏弈,不全力以赴是不行的。
  所以,李衍也想彻底将西边的天祚帝、西夏以及蒙古诸部打服,让他们不敢来骚扰云地,至少在短时间内不敢来骚扰云地。
  这些,作为李衍全权代表的呼延庆全都知道,所以,只是稍作思考,呼延庆便道:“可以。”
  见呼延庆答应了,高庆裔暗松了一口气,然后道:“那请你家大都督借一条道路给我家狼主,我家狼主好率领我们去天德军迎战阿适。”
  呼延庆连想都没想,就道:“不行。”
  这回,高庆裔也有些怒了,道:“不借道给我们,咱们两家怎么联军?”
  呼延庆道:“你们退出云中,然后从关外绕道去天德军,我们会出兵云内州,届时再寻找战机跟辽主决战。”
  高庆裔道:“从关外绕道,得多走大半个月,而战机稍纵即逝,你们如果坚持让我们先退出云中,然后从关外绕道去天德军,我们会怀疑你们结盟的诚意。”
  呼延庆道:“我最后再说一遍,你们如果不撤出云中,我家大都督是绝不会跟辽主开战的,至于结盟甚么的,就更不用提了,而且我家大都督会以武力将你们请出云中。”
  “你家大都督也太霸道了!”高庆裔气道。
  呼延庆慢慢起身,同时道:“能说的我都已经跟你们说了,怎么决定,你们自己看着办,一会我还有一个很重要会议要参加,就不送你们了。”
  言毕,呼延庆就起身离开了。
  见呼延庆,准确说是呼延庆背后的李衍,态度如此强硬,乌歇怒不可遏,道:“我非请狼主与他们一战不可!”
  高庆裔嘴上没说,心理却冷冷一笑:“白痴!他们这分明是已经看透了我大金国的底牌,或者是有恃无恐,才这么寸步不让……而不管他们是看透了我大金国的底牌,还是他们有恃无恐,都得说他们选对了时机,现阶段我大金国真不能跟他们开战,否则,就是在拿我大金国的国运冒险了。”
  高庆裔看着呼延庆的背影,又用只有他自己才能听见的声音说道:“这李衍和安东都护府绝不可能成为我大金国的盟友,而且还很可能成为我大金国的心腹大患,我当提醒陛下和狼主小心李衍和安东都护府……”
  ……
第四百六十章
赶紧滚
  ……
  乌歇和高庆裔当天就返回了奉圣州。
  次日,杨沂中和王彦就分别陈兵于前线。
  完颜宗翰和完颜希尹知道,李衍这是叫他们赶紧滚。
  完颜宗翰很想跟李衍置一置这个气跟杨沂中打一仗,然后再撤离云地,奈何他的底气实在是太不足了——虽然这段时间斜也给完颜宗翰和完颜希尹派了一万援军,可即便是这样,完颜宗翰和完颜希尹的兵加到一起,也才只有两万,都不如杨沂中和王彦任意一方的马军多,更关键的是,双方对峙了小半年,完颜宗翰和完颜希尹早已经确认杨沂中和王彦所辖的皆是精锐,敢战、闻战而喜的精锐,而杨沂中和王彦虽然名声不显,但都是稳重之将没有一丝一毫的空子让他们钻。
  最终,完颜宗翰和完颜希尹只能很不甘的带着各自的兵马离开了云地。
  而杨沂中、刘敏、房学度、李懹、方七佛则率领所辖大军一直“护送”完颜宗翰和完颜希尹过了野狐岭,才停止“护送”。
  在这之后——
  由刘敏负责攻打武州,然后全面收复武州,并重新布置防御(武州以北由刘敏和房学度一块负责防御)。
  由房学度负责攻打新州,然后全面收复新州,并重新布置防御。
  由李懹负责攻打妫州(也就是可汗州),然后全面收复妫州,并重新布置防御,另外伺机夺取居庸关。
  由方七佛负责攻打儒州(位于山后的部分),然后全面收复儒州(位于山后的部分),并重新布置防御,另外伺机收复整个儒州。
  由王彦负责收复蔚州全境,并重新布置防御,另外伺机收复飞狐口(也称飞狐陉),最好能将紫荆关也收复了。
  由许贯忠暂代云右都统制,节制王彦军、刘敏军、房学度军、李懹军、方七佛军。
  由乐和暂代云右安抚使,总管云右一切政事,受赵鼎节制。
  而杨沂中则带着本部兵马、第一营、铁浮屠、拐子左军、拐子右军返回云中府。
  与此同时,李衍下了对天祚帝的备战令,准备跟天祚帝一战定胜负。
  虽然这仗不打也可以,毕竟云左地区有飞鸟难过的天险、坚固的长墙以及极为完善的防御工事,只要放权给善守的吴玠,天祚帝和西夏以及蒙古诸部绝不可能越雷池一步。
  但李衍仔细想了想,还是决定打这一仗。
  首先,最好的防守是进攻,如果不跟天祚帝、西夏以及蒙古诸部亮一亮自己强健的肌肉,他们该以为自己好欺负了,至少该以为自己比金国好欺负,进而很可能时不时的就来骚扰自己一下,这可不是李衍杞人忧天,要知道大家现如今已经是邻居了,难免要有些摩擦,而且游牧民族向来喜欢抢劫农耕民族,不将他们打疼了、打怕了、打服了,必然后患无穷。
  其次,强军从来就不是练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北宋每年花费三四千万贯养军,军费是辽国的十几倍、是西夏的几十倍、是女真人的几百倍,结果除了一直跟西夏打的西军以外,几乎就全都是酒囊饭袋,李衍可不想自己的军队也变成这样,李衍宁可将自己的军队全都打残了,然后辛苦重建,也绝不让他们养尊处优最后变得不堪一击。
  再次,收复燕地,对李衍而言实在是太重要了(如果不能将燕地收复了,那么李衍有可能就得被困在小小的云地当一个人口不足百万的小国的国王。反之,李衍如果能收复燕地,那对李衍而言,可就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有可能整个世界都将是他李衍的。),所以,李衍必须全力以赴以保不管出现甚么样的情况燕地都尽归自己所有,而李衍要想全力以赴,就得将天祚帝、西夏以及蒙古诸部都打服了,至少是暂时都打服了。
  最后,还有一个很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的原因,李衍得断了萧贵哥等辽国皇室之女的念想,让她们知道天祚帝等人就是一群没有用的废物,不值得她们寄以希望,进而让她们死心塌地的跟自己过日子。
  ……
  数日之后,李衍将杨沂中和娘子军留下保护云中府,然后亲自带着第一营、铁浮屠、解烦马军、拐子左军、拐子右军、契丹军、渤海军、溪军、岳飞军、韩世忠军以及踏白军、奏报机密特种军、神机军、两栖军等特种军和参谋部、政治部、情报部、医务军、通讯军等特殊部门前往朔州。
  在路过寰州的时候,李衍特意将刘锜带上,让刘锜手下大将郭浩暂代刘锜守卫寰州。
  说起来,也不知是刘锜的幸运,还是刘锜的不幸。
  寰州被朔州、应州、以及云中府包围在中间,如此地势决定寰州根本就不是一个多事之地,以至于,不仅收复寰州城的时候,刘锜一仗没打,后来收复寰州全境的时候,刘锜也一仗都没打。
  满打满算,刘锜也就在石碣谷打了一仗,可那仗还算是吴玠打的,跟他关系不大。
  最早进入云地的岳飞、吴玠、韩世忠、张宪,哪个没打过一两场大仗、无数场小仗,就连在刘锜之后进入云地的将领甚至就连刚刚才成军没多久的方七佛打得仗都比刘锜多。
  这让刘锜的心理很不是滋味,将军不打仗,好意思当将军么?也许有人好意思,但他刘锜绝不是这样的人。
  刘锜知道,这不怨李衍,李衍栽培他绝不比栽培任何人少,早早的就让他独力领兵进入云地,是他运气不好,到哪哪投降,这才让人管他叫“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刘四厢”。
  这个称号让刘锜感到非常非常非常刺耳,虽然一般人都是打趣的成分居多没有嘲笑他的意思,可刘锜还是不愿意别人这么称呼他,尤其是在他没打过大胜仗的情况下。
  刘锜一直憋着一股气,他要找个机会打一场大胜仗,来证明他自己,拿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刘四厢”这个称号。
  让刘锜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机会会来得这么快,而且还是一个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大机会!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7/7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