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校对)第3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5/721

  近来,燕京不断有消息传出说,萧普贤女准备大规模屠杀汉官。
  消息传得沸沸扬扬,让郭药师心惊肉跳。
  这些天,郭药师每天都在密切关注着燕京的动向。
  闻听易州高凤降宋,郭药师心中不禁一动。
  郭药师觉得,这大概是他唯一可选的道路,毕竟涿州离云地较远,投降的难度要大上许多,再者说,李衍毕竟还没立国,他怎好去相投?
  正当郭药师心里酝酿着降宋但又迟疑不定之时,萧干忽然要从燕京来涿州。
  这让郭药师大吃一惊!
  郭药师想:“此时此刻,萧干来涿州干什么?莫非他要来逮捕我?”
  郭药师赶紧召集张令徽、刘舜仁、甄五臣等心腹爱将来到密室商议。
  郭药师说:“萧干此来,不知是何用意,你们看该如何应对?”
  刘舜仁说:“萧干来涿州肯定没有甚么好事,我觉得他很有可能是执行萧太后的密旨前来捉咱们的。”
  张令徽说:“以我看,咱们干脆一不做二不休也像易州高凤那样,降宋献城,既可以保命,也可以保官,何乐而不为?”
  众人一齐望向郭药师,等他做出决定。
  郭药师见时机已经成熟,低声说:“不是我们不忠于大辽,实在是形势所迫。”
  见郭药师同意降宋,众人大喜!
  甄五臣说:“咱们可在宴请萧干时,逼迫他一起降宋,他如果不肯,就将他囚禁起来,然后将他作为见面礼送给大宋,大宋皇帝肯定会很高兴,而燕京卢沟河防线也会因为失去萧干的指挥而瘫痪,这对宋军收复燕京也很有意义。”
  众将都赞成,只有郭药师摇头,说:“你们也知道,萧干于我有恩,让我加害于他,我真下不了手,这样吧,到时候视情况而动,都听我命令行事。”
  郭药师在涿州最豪华的酒楼设宴款待萧干。
  郭药师向萧干连敬三杯酒,然后道:“恩公是郭某的再生父母,郭某至死不忘。”
  萧干微微一笑,道:“郭将军言重了,只要郭将军肯死保我大辽的江山社稷,就不枉费我为你所做的一切。”
  郭药师说:“恩公既然提到江山社稷,那属下也说说属下的看法。现如今,天祚帝弃国而逃,天锡帝染病归天,萧太后政纲混乱,我看大辽内忧外患气数已尽,社稷江山即将不存,不如恩公带领我等一起投靠大宋,另寻出路,恩公以为如何?”
  萧干听罢,大怒,指着郭药师的鼻子骂道:“真没想到你郭药师也是反复的小人,我真是瞎了眼,保你性命,又向朝廷举荐你!”
  郭药师低头不语,任凭萧干劈头盖脸一顿训斥。
  甄五臣两眼一直盯着郭药师的脸色,只要郭药师一个暗示,他布下的伏兵立刻就会一拥而上捉了萧干。
  萧干这次来涿州,带兵不多,仅有百十号。
  手上无兵,心里发毛,尤其看见甄五臣眼中全是赤裸裸的杀气之后,萧干心道:“郭药师既已生叛变之心,此地万万不能再待了。”
  念及至此,萧干说:“你们好自为之吧!”
  言毕,萧干就离开了酒楼。
  萧干一行人骑马来到城门下,令守门士兵打开城门。
  可守门士兵竟拒不执行,只说:“我们只听郭将军的将令!”
  萧干脸色铁青,圆眼怒睁,随即就想下令夺门。
  可就在这时,城中大道上驰来了几匹快马。
  到了近处,有人大声喊道:“郭将军有令,开门送客。”
  萧干一听,心想,“郭药师总算还有一点点良心。”
  守城士兵这才打开城门,放下吊桥,让萧干一行人出了城。
  不一会儿,郭药师悄悄的来到了城门楼上瞭望,只见四野一片漆黑,茫无涯际。
  郭药师在心里默默说道:“萧大王,你的恩,今夜郭某已报,今后,如果战场相遇,你我就各为其主吧。”
  事已至此,郭药师已经没有了退路。
  回到军中,郭药师立即召集部将开会,道:“天祚帝失国,萧太后政纲混乱,内盗外寇,天下瓜分。宋天子以好生之德,吊民伐罪,命虎臣拥重兵,下易州,压吾境,此勇男子取金印大如斗之时也。大宋以高官厚禄,邀请吾辈,如果我们强项不进,则国破家亡之时,噬脐何及!你们以为应当如何?”
  张令徽领头大声喊叫道:“归顺大宋!”
  于是众人高声喧乎,无不回应。
  郭药师遂派人将监军萧余庆囚禁起来,同时,派团练使赵鹤寿携带降表连夜出发,去往雄州拜见童贯。
  赵鹤寿当即出发,第二天天亮就来到了雄州,然后他代表郭药师向童贯呈上一份降表。
  郭药师降表原文如下:
  伏闻番汉之人实为异类,羊狼之伍,不可同居。自生夷狄之乡,未被衣冠之化,常思戴日,和啻望霓!一昨天祚皇帝怠弃銮舆,越在草莽,万姓无依栖之地,五都有板荡之危,虽宣宗嗣国,旋至奄忽,女后摄政,尤难抚绥,诚天命之有归,非人力所能致。臣药师等,虽属多难,莫生异心,盖所居父母之邦,不可废臣子之节。今契丹自为戎首,窃稔奸谋,燔烧我里庐,虔刘我士女,报之以怨,抚乃以仇。臣药师等,以是竞思戴舜以同心,不可助纣为虐,今将所管押马步军,用申恳悃,伏愿皇帝陛下,副兹多望,悯此哀鸣,特开天地之恩,许入风云之会,实所愿也,非敢望焉。臣药师等无任瞻天慕圣,激切屏营之至,谨奉表以闻。臣药师等诚惶诚恐,稽首顿首谨言。
  童贯将降表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两遍,心里大喜。
  易州和涿州是拱卫燕京南边的两道屏障,如今这两道屏障全都落到他们大宋的手上,燕京就跟一个一丝不挂的女人站在大宋这个“雄壮”的男人面前一样。
  这实在是太出乎童贯的意料,对大宋而言,对童贯而言,这无异于天上掉下来一个大大大馅饼。
  童贯抑制住内心的喜悦,问赵鹤寿:“你们常胜军现有多少兵马?”
  赵鹤寿回答说:“有八千精兵,其中铁骑(重骑兵)五百,现全部归顺大宋,所有将士都愿在太师麾下听命。”
  八千骑兵,其中还有五百重骑兵,这绝对是一支非常强大的军事力量,所以,童贯听了之后更喜,然后又问:“那辽军有多少人马?”
  赵鹤寿回答说:“大约有两万多,不足三万,目前主要兵分两路,一路在居庸关布防,由耶律大石统领,防御梁山军;另一路驻扎在卢沟河沿岸,由萧干统领,防御咱们宋军。”
  童贯接着问:“那目前燕京城内的情况如何?”
  赵鹤寿回答说:“现在燕京城内人心惶惶,人人恐惧不安,都知道燕京迟早会失守,有人愿意归于咱们大宋,也有人愿意归于女真和水泊梁山,还有人主张与燕京共存亡,局势相当混乱。”
  童贯听后更喜,他沉思了一会,然后说:“郭将军的这份奏表,我将马上安排快马飞报朝廷。你饭后速回涿州,请郭将军将八千精兵和五百铁骑开进易州,副都统何灌现在正在易州,由他负责接收。另外请郭将军本人前来雄州宣抚司,共商进军燕京大计。”
  童贯想:“不管你郭药师是真投降,还是假投降,只要你的军队开进易州,你本人来到雄州,就将在我的掌控中。”
  这里得说,童贯还是很老谋持重的。
  郭药师倒也干脆,转天给甄五臣留下三千兵马,让其守卫涿州,而他则直接率领其余将士向易州进发,并顺利到达易州。
  郭药师没有拖泥带水,直接就将五千人马交给何灌,然后一人南下雄州去见童贯。
  来到雄州宣抚司见到童贯,郭药师连忙跪拜说:“药师乃僻远之人,猥猥琐琐地守在涿州,早就想投靠大宋,可是一直没有机缘,直到近来,闻听王师已开始北伐,谨率领同属,请求效命于宣抚使麾下。”
  童贯越看郭药师越喜欢,遂上前将他扶起来,说:“快快请起,早就闻听郭将军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郭将军能识时务,回归大宋,共图大业,实乃英雄之壮举,某家钦佩。”
  说着,童贯便向郭药师出示了赵佶的手诏。
  赵佶在诏书中任命郭药师为恩州观察使、知涿州,张令徽为左武大夫、洮州防御使,刘舜仁为武功大夫、秦州防御使,甄五臣为武翼大夫、怀州刺史,赵鹤寿为右武大夫、恒州刺史。
  大宋连下两州,燕京近在咫尺,形势越来越好……
  ……
第五百零二章
求和
  ……
  萧干逃出涿州,连夜骑马驰回燕京,然后直接进宫将此事报告给了萧普贤女。
  萧普贤女听过之后,沉默了很长时间,然后道:“你不是说郭药师不会降宋吗?”
  萧干很惭愧,道:“是臣看走眼了,没想到郭药师也是一只养不熟的白眼儿狼!”
  萧干是真没想到郭药师也会背叛大辽。
  现在,涿州已失陷,燕京的南大门彻底打开,燕京城真是岌岌可危了。
  萧普贤女长叹了一口气,说:“明天上朝再议吧。”
  第二天,在元和殿里,萧普贤女对文武百官说:“梁山军已经囤积在居庸关下,很快就要叩关,攻打燕京。易州高凤和涿州郭药师又先后降宋,宋军已挺入易州和涿州,很快也将兵临城下。咱们大辽目前的形势十分严峻,可以说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时。诸位爱卿有何妙计,不妨畅所欲言。”
  宰相左企弓说:“以老臣之见,可向金国或水泊梁山遣使称臣,因为现在来看,大金和水泊梁山如日之初升,军队所向披靡,顺之则生,逆之将亡。我大辽已千疮万孔,气息奄奄,不依一方强者恐怕难以保存。”
  左企弓这年已经七十二岁,但耳聪目明,头脑很是清醒。
  干文阁待制韩昉则提出不同看法,道:“臣以为,向金国和水泊梁山称臣不如向大宋称臣。我大辽与大宋有百年信誓,有良好的历史基础,再者说,大宋乃文明大国,富庶之国,而金国起于边鄙之地,水泊梁山起于寇匪,二者皆是一群豺狼罢了,与之为伴,迟早会成为他们的盘中之餐。”
  韩昉是十年前的科举状元,为人和善,一贯主张向大宋靠近,以保社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5/7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