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校对)第4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2/721

  慢慢的,燕云汉人开始对宋国失望,甚至是绝望,认为宋国不仅比水泊梁山差远了,可能都不如金国、西夏!
  ……
第五百五十四章
得而复失
  ……
  宣和五年四月初,完颜宗望从金国南京(平州)派出使者,来宋国河东宣抚司找谭稹,请求借军粮二十万斛。
  金使说,“这是前任宣抚司曾答应的事。”
  谭稹对此感到很为难!
  如今宋国的日子也不好过。
  去年,秦、凤旱,河北、京东、淮南饥,几处地方都需要赈济。
  这也就罢了,关键是燕地。
  燕地久经战火,以至于燕民好几年没有种地了,又不像云地一样,曾被水泊梁山占据一年多,因此休养生息了一年多——水泊梁山只占据了燕地几个月时间,而且还是从正月到三四月,根本没法劝农。
  如今,燕地已经成为重灾区,所需一切粮食、物资都得从河北、河东、山东运。
  为此,宋朝廷诏西京、淮、浙、江、湖、四川、闽、广等地各组织民夫各数十万(欲免调者每夫须纳钱三十贯,违者从军法。)往燕地运粮、运物资。
  可问题是,这么多民夫从南往北调人吃马嚼的,本身也是一种巨大的消耗,而且因为赵佶所用非人,动用几百万民夫运粮一事组织的极差,进而导致这数百万民夫运的粮食他们自己在路上就得消耗九成,只有一成能运到燕地。
  而且,因为把西京、淮、浙、江、湖、四川、闽、广等地的青壮征集起来当民夫,西京、淮、浙、江、湖、四川、闽、广等地的很多地都没有人种了。
  宋国费了这么大的劲运来了的粮食,自然是弥足珍贵的,因此,谭稹真有些舍不得借给完颜宗望,所以回答说:“二十万斛粮食不是那么容易搞到的。再说,自我来宣抚司,就从没看到答应借给你们军粮的片纸只字,所以这件事很难办。”
  金使解释说:“借粮之事是贵朝使者赵直阁在去年四月亲口答应的。”
  谭稹一听是赵良嗣口头答应的,便没好气地说:“口头答应岂能为凭?那你们去找赵良嗣要吧。”
  金国如今的确缺粮。
  这些年,金国一直在打仗,之前又不善于经营建设,如果不是连战连捷抢了不少东西,金国早就崩溃了。
  可最近这一两年,金国虽然也在打,但地盘却没能再扩张,进而也就导致金国的收入大减。
  偏偏,这两年年谷不登,民间饥荒严重,以至于都有易子相食的惨况。
  所以,完颜宗望是真心希望谭稹能借他点粮食。
  不成想,谭稹竟然一推二六五,根本不认前任宣抚司曾答应的事。
  完颜宗望对谭稹的态度极为震怒!
  完颜宗望觉得,宋国一而再、再而三的出尔反尔,不断戏弄他们女真人,像这样的邻国是不可能成为友好邻邦的,应该好好教训宋国一下。
  七月中旬,在金国的暗中授意下,西夏首先出兵,同时进攻武、朔二州。
  对于云中地区,西夏早就有觊觎之心,因为这里繁荣、先进,得之,可以大大提升西夏的国力。
  如今,有金国在背后支持,宋国又是那么不堪一击,如此天赐良机,西夏怎么可能不把握?
  谭稹此前对此毫无防备。
  直到西夏大军已经攻来,他才急忙令李嗣本率义胜军迎战。
  可惜!
  交战数次,虽然双方各有胜败,但西夏兵一直不肯撤退。
  西夏此次出兵,是从金肃州(后世的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北)、河清军(后世的内蒙古东胜北)渡过黄河,一路攻占了天德军(后世的内蒙古额尔登布拉格苏木北)、云内州(后世的内蒙古土左旗西北)以及河东八馆(即兜答、厮刺、曷董、野鹊、神崖、榆林、保大、裕民八馆,在后世山西西北部一带)。
  西夏这次出兵之前,完颜宗翰就秘密使人向西夏传话:“汝可尽陷其地。”也就是,西夏可以尽可能抢夺宋国的领土。
  宋国对于这些情况似乎一无所知,或者是有所知而无所备,所以显得处处被动。
  八月初,完颜宗翰突然出兵云中,而完颜宗望也从南京出兵,他们合力赶跑了武州耿守忠、朔州孙团练、寰州张团练、新州沈团练和应州节度使苏京,杀死蔚州守臣陈翊,驻守云中府的李嗣本率义胜军迎战金军,结果是不堪一击,一触即败,然后也狼狈逃窜。
  金军先后夺取了武、新、云、寰、朔、应、蔚七州,接着又相继攻陷了妫、儒二州以及飞狐与灵邱,尽得云地。
  此时,谭稹正坐镇太原。
  此前,他对西夏军和金军的动向缺乏清醒的认识,以至于现在坐视西夏军和金军攻城掠寨而束手无策。
  事实上,谭稹根本无心这些政事、军事,他一直忙于搜罗奇珍异宝、金银珠玉以饱私囊。
  许多人认为,谭稹“久之事不成,怯弱退败,尤玷中国威灵”。
  赵佶听闻,云地被金国夺去了,大惊!
  要知道,由于水泊梁山之前在云地的经营,那里是目前北面唯一一个不缺粮的地方,而且,在自保之余,还能救济一下燕地。
  如今,云地被金国夺去,宋国失了一片重要关隘、一片富饶之地不说,还失去了一个粮仓,维系燕京将更加艰难,更为重要的是还跟西夏和金国开战了。
  赵佶赶紧让人将前因后果调查清楚,以便应对。
  其实不用赵佶派人去调查。
  很快,完颜宗望就派人给谭稹送来了一份文牒,对谭稹大加指责,其主要指责有以下三点:
  一、招纳叛人张觉;
  二、收留原辽国外逃人口与职官;
  三、拒不给付曾许诺的二十万斛军粮。
  其实,这些全都是借口,金国之所以攻打云地,只是因为,附近地区只有云地和辽东有粮,他们不敢惹李衍,自然只能打云地弄粮,解决金国日益严重的缺粮问题。
  这也是完颜吴乞买同意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攻打云地的最主要原因。
  云地得而复失,让宋国上下痛惜不已的同时,又让宋国上下全都陷入不安当中。
  童贯与蔡攸看准机会,入宫进言,建议罢免谭稹。
  对于金人所指责的三件事,责任到底在谁,赵佶君臣其实都很清楚。
  第一件和第二件事全都是赵佶所主张的,第三件事谭稹也是在为宋国、为赵佶着想,否则谭稹也不可能赖前任宣抚司曾答应借的粮,毕竟对方可是可怕的金人。
  可赵佶想来想去,还是只能让谭稹来做这个替罪羊。
  于是,宋朝廷以谭稹“处置无方”为由,免去其太尉与宣抚使职务,贬为顺昌军节度副使。
  赵佶将责任全都推到了谭稹身上,还处置了谭稹,希望这么做能消除金人对大宋的怨恨。
  接着,赵佶重新起用童贯,让他重领枢密院事,继续担任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以太原知府张孝纯为宣抚副使。
  赵佶令童贯立即启程,赶赴太原,赶紧想办法缓和与西夏和金国之间的紧张局面,努力要回云地。
  另外,赵佶还交给童贯一个外人无从知晓的秘密使命——寻找机会,迎候天祚帝来大宋。
  ……
第五百五十五章
杀生石
  ……
  那须野(后世栃木县那须郡周边),一块巨石之上。
  李衍和玉藻前正用千里镜观看日军的布置情况。
  此前,梁山军与日军已在那须野打过两仗了。
  第一战。
  那时,右路军刚到那须野,李衍派遣的十五万援军还在路上。
  当时,右路军只有五万多人马——右路军本来有十五六万人马。可杀敌一万,自损三千,右路军一路打来,其实也死伤了三四万人马。除了死伤的,右路军又分出去了不少兵马清理已得之地的残军和地方武装(仅九州地方就留下了三万多人马,还有中国地方和四国地方,也各留下了两三万人马。)
  在那须野领主须藤権守贞信的请求下,白河法皇和鸟羽上皇准备趁右路军立足未稳,将右路军击败,进而取得谈判筹码。
  因此,白河法皇和鸟羽上皇命令编成讨伐军,任命三浦介义明、千叶介常胤和上总介广常为将军,阴阳师安倍泰成为军师,派遣十三万五千由武士和僧兵组成的大军出征那须野。
  当时,右路军虽然只有五万多人马,但大部分是马军,而且还有第一营、铁浮屠、拐子左右军这样的王牌马军。
  而日本方面,出动的虽然也是主力部队,可这些主力之前已经是被右路军击败过数次,然后补充的预备役,战力早已大大将低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2/7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