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校对)第4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3/721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日本到底有多少兵力,怎么能弄出上百万人马?
  其实,日本各地方的武士加到一起也就三四十万,之所以能弄出来上百万兵力,主要是因为白河法皇将僧兵聚集起来,又组织各个地方招募六十五岁以下的男子充当预备役。
  在佛教传入日本之后不久的七世纪(相当于初唐时期),当时的天皇就下令禁止食用牛、马、犬、猿、鸡。
  经过两百年的反复强调,到了九世纪以后的平安时代,日本的公卿贵族就已经养成了基本不吃肉类的习惯。
  而到了白河法皇时期,觉得光是不吃肉还不够虔诚,又颁布了一项加强的法令,进一步禁止食用鱼虾贝类,也就是,除了素食甚么都不准吃!
  与白河法皇比起来,中国就算是那位因为崇佛而亡国的梁武帝(最早制定了僧侣不得食荤戒律的那个皇帝),简直都算不上虔诚,因为梁武帝只是让僧人们吃素,而白河法皇却弄到了全民食素的程度……
  白河法皇之所以如此虔诚,除了因为他本人信佛以外,还因为日本佛教在九世纪后取得了国教的地位,佛教寺院到处林立,寺院不仅代表一股巨大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力量,甚至取得了绝对的统治地位,白河法皇正是靠着这些寺院的支持,才成为日本的最高统治者,而且一统治就是几十年。
  总而言之,这个时代的日本,有十几万甚至超过二十万的僧兵。
  而且,一些宗派的僧兵进攻另一些宗派的寺院,会把它们洗劫一空,所以僧兵其实已经变得与世俗封建主的武装分子无异。
  另外,这个时代的日本已经有近千万人口。
  单从人口数量上来看,日本在世界都是名列前茅的。
  因此,各地方的预备役加起来有个大几十万,是很正常的。
  不过——
  日军的兵力虽然不少,但兵员素质可就差远了,不说那些临时招募的预备役,就算是那些僧兵,战力也很有限。
  日本武士要好一点,但因为身体素质、配合默契程度、装备上的差距、战法上的先进程度、敢战精神等等方面,三个日本武士勉强也就能跟一个梁山军士卒打平。
  所以,尽管兵力连日军的一半都不到,可岳飞还是果断跟日军决战。
  最后,那十三万五千日军毫无悬念的被击溃。
  那一战,十三万五千日军只逃回去了不到两万,日本武士和僧兵的血将李衍和玉藻前脚下的巨石都染红了,后来人们管这块巨石叫“杀生石”,还说它是玉藻前所化。
  第二战。
  很快,白河法皇和鸟羽上皇又组织了三十万武士和僧兵,并去请全国各地的高僧大师来相助。
  那时,李衍所派的援军,只有王彦所率领的三万选锋军到了那须野。
  七万梁山军对战三十万日军。
  依靠奔雷车、没良心炮、床弩、轰天雷、神臂弓、精锐马军等等先进武器和先进战法,经过一番苦战,梁山军再一次将日军南溃,杀死、杀伤了十几万日本武士和僧兵,其余日本武士和僧兵则又溃逃回了近畿地方。
  如今这是第三战,也将是最后一战。
  此战如果是梁山军赢了,那么李衍就可以将日本纳入水泊梁山的版图,进而得到八个大郡,战略纵深将大大提升,也将拥有一个稳固的大后方,进而得到横扫天下的实力,而日本将彻底成为历史,日本的那些公卿贵族全部都将成为阶下囚,任李衍宰割。
  而此战如果是日军赢了,那么日军势必要趁势将梁山军撵出中国地方和四国地方,然后据周防、长门天险和四国岛而守,那样的话,日本就能保住近畿地方、中国地方、四国地方,进而保住日本的元气、保住日本公卿贵族奢靡的生活,未来他们兴许还能夺回日本也不一定,而李衍在日本的地盘就会被隔成南北两部分,而且有被侵扰的隐患。
  因此,此战不论是对水泊梁山,还是对日本,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战。
  所以,不论是水泊梁山,还是日本,全都全力以赴。
  水泊梁山方面。
  李衍和玉藻前亲率十二万援军到达战场,参加了此战,梁山军共出动十九万大军与日军决一死战。
  日本方面。
  白河法皇和鸟羽上皇将除了守卫三关的日本武士、僧兵以及预备役全都调来,总兵力五十万,而且白河法皇和鸟羽上皇这对祖孙也御驾亲征——事实上,亲征的只有白河法皇,鸟羽上皇之所以也来了,那是因为白河法皇害怕他离开之后鸟羽上皇夺走他的统治权,因此才硬将鸟羽上皇也带了过来。
  双方从三天前就开始布置,如今都已准备妥当。
  大战一触即发!
  ……
第五百五十六章
卑鄙无耻贪婪
  ……
  此前,李衍对于日军的情况也有所耳闻。
  不过,之前听到的和现在见到的之间的感观差差的还真不是一般的大。
  通过千里镜仔细观看过日军的情况之后,李衍的下巴都快惊到了地上。
  让李衍没想到的是,日本的铠甲虽然是唐制的,但却是用竹子制做的!
  一旁的许贯忠给李衍介绍道:“大化改新以后,日本的铠式向咱们唐朝学习,不过因为日本这个国家资源不足,故多用竹制,这种竹制铠甲的防护能力很有限,唯一的好处就是制作容易。”
  当然,日本那边穿的也不全都是竹甲,也有一些武士和僧兵穿的是铁甲,而这些武士和僧兵应该就是日军的精锐。
  除了这种唐制铠甲以外,日本还有一种电影、电视、动漫里经常出现的大铠。
  这种大铠非常华丽,穿在身上显得很是威武,唯一的问题就是,这大铠好像不太实用——既笨重,防御力好像也不行。
  而这种大铠毫无疑问的全都穿在那些日军的将军们身上。
  除了大铠以外,那些日军将军们带的头盔,同样吸引人的目光。
  眉庇(额前象帽舌的部件)、吹返(类似护耳的部件)、しころ(日造汉字,左革右每,即护项)、面当或颊当(遮蔽面部或面颊的部件)、喉轮(保护咽喉的部件)这些就不说了,毕竟有点用处。
  这些有用处的东西以外,他们竟然还弄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像支起两只鹿角,像在胄前弄个月牙铲,像挂些珠宝等小配饰,等等……
  而且,这些头盔有星胄、头形胄、桃形胄、唐冠胄、一之谷胄、乌帽子形兜、日根野兜等等不下数百款。
  款式多样,再加上千变万化的饰物,使得这些盔式非常华丽美观,极具观赏性。
  不过,李衍怎么看,怎么觉得华而不实。
  而日军华而不实的东西何止大铠和头盔,还有很多,比如不少日军将军手上拿的团扇和铁扇。
  这些团扇和铁扇,大多是用皮或薄铁制成的,或是由镀金属加固过的折叠扇,上面画带有金刚界大日如来种子梵文的圆阵、十二天支地支、二十八星宿等图像,许贯忠说,这是日本军师用来推算吉凶方位的工具,后来演变为大将所持,有一定的指挥效果。
  可李衍怎么看,都觉得这军配团扇和铁扇除了扇凉以外别无特殊用途。
  而日军的武器更是五花八门,除了扇子以外,还有煙管(烟杆,许多煙管都是用金属制成的,长度为三尺左右,一些甚至还装有护手,就像剑一样。)、鎌(就是镰刀,鎌这种武器在低级武士中很受欢迎,战时是武器,平时可用于劳动生产。)、分铜锁(有时也被称为万力锁或锁十手等等,实际上就是一条铁链、两端装有两个铁条。),等等……
  当然,以上这些兵器的使用者虽多,但大多都不是主力军的兵器,应该是那些预备役所使用的装备。
  至于日军主力武士和僧兵所使的,大多都是刀、枪、剃刀、弓箭。
  刀并不是后世的日本刀,而是一种仿唐刀。
  枪又名鑓,种类很多,形制多样,如菊池枪、十文字枪、毗沙门枪、素鑓、泽泻枪……等等,是合战的主兵器。
  剃刀多为僧兵所使用,有点类似于中国的长柄大刀,但刀身很窄。
  弓是两米多长的长臂弓,这种弓是不久前日本改良的三枚打弓,以竹从前後包裹著木芯所制成的合成弓。
  在不久之前,日军所使的都是伏竹弓,也就是粗略地配合木与竹制作的合成弓。
  仅看日军主力部队的武器装备,其实也还可以,不过这样的部队指定不超过二十万,甚至也就十五万左右。
  而就算是这些主力部队的武士和僧兵,其实也远远无法跟梁山军的将士相比。
  所以,观看完了之后,李衍心下大定。
  不过,李衍还是跟此战总指挥岳飞说:“鹏举啊,这是你第一次指挥这种敌我双方七十万大军参战的大战,像这样的大战,就是白起、韩信都没打过几场,所以你一定不可以轻敌。”
  岳飞恭恭敬敬的应道:“诺!”
  老实说,谁也没想到,李衍会指派年仅二十一岁的岳飞指挥这场至关重要的大战。
  要知道,岳飞虽然能打,也参加过不少战役,可他并没有指挥大规模会战的经验,而此时就在右路军中的许贯忠、朱武、刘锜明显都比岳飞更适合指挥这样的大会战、大决战。
  可李衍最终就是选择了年仅二十一岁的岳飞来担任此战的总指挥。
  岳飞对此甚么都没说,只是比从前更尊敬李衍了。
  李衍也不喜欢说废话,叮嘱了岳飞一句之后,就道:“你去准备吧,我来给你压阵。”
  岳飞恭恭敬敬一拜,然后就下去做准备了。
  此战与清水河一战不同。
  清水河那战,梁山军是防守反击。
  此战,梁山军是主动攻击一方。
  两者虽然都是会战,但其实还是有不小的差别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3/7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