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校对)第5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2/721

  一直暗中想尽办法维持自己年轻的萧普贤女,既安慰萧贵哥,又安慰她自己,道:“放心吧,你我也只不过才比他大两三岁而已,就凭你我原来的身份,十年之内他不会对咱们不感性趣的。”
  虽然说是这么说,可男人向来都喜欢年轻的,她们离四十越来越近,关键是李衍的女人越来越多,因此,她们越来越没自信,以至于她们不得不主动用她们年轻的女儿和各种各样的手段勾住李衍的心。
  这么说吧,萧普贤女和萧贵哥,一方面希望李衍越来越强大,这样才能保护她们,一方面又担心李衍越来越强大,因为这就意味着李衍的女人越来越多,她们要跟更多的女人分享一个男人。
  所以,萧普贤女和萧贵哥是李衍的女人中最矛盾的。
  其实,不仅刘慧娘、李师师、萧普贤女、萧贵哥,李衍的其她女人,也都感慨万千,心情复杂无比,毕竟她们的男人要当皇帝了,要当中原之主了。
  ……
第六百五十二章
赏罚分明
  ……
  东京城是十二世纪初期全球最繁华的大都市,富丽甲天下。
  虽然今冬下了很多场大雪,东京城又打了好几个月的仗,可通衢大道上如今还是一尘不染,连一片雪花都看不见。
  不用想,李衍也知道,肯定是有人打扫过这里。
  李衍勒马,然后问身旁的李助和唐恪等人:“是谁打扫的街道?”
  李助道:“是王时雍王大人想到的此事,徐秉哲徐大人亲自带人打扫的。”
  李衍点点头,道:“回头让他们二人单独来见我。”
  就在不远处的王时雍和徐秉哲听了此言,就都是一喜,他们卖力为李衍和新朝“尽忠”,终于得到了相应的回报。
  有些时候,你不得不承认,汉奸也有汉奸的好处,尤其是那些有能力的汉奸。
  就拿王时雍和徐秉哲来说。
  在柴进、陈希真、武松等人奇取汴梁城之后,王时雍和徐秉哲对保住汴梁城、稳定汴梁城的局面,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更别提,王时雍还帮李衍逼原宋臣站队,为李衍招揽了无数人才。
  而且,王时雍非常聪明的将原本要进献给金人的法驾卤簿、金银绢帛、奇珍异宝等物全都进献给了李衍——这是很大一笔财富,甚至至少足够李衍打一两年仗用的了。
  另外,王时雍还送给李衍一份大礼。
  王时雍按照内藏元丰库、大观库簿籍之记载,顺藤摸瓜,将大内诸库中的珍宝全部找到,然后一件不少的全部封存造册,全都进献给了李衍。
  同时,王时雍又十分大胆的来到龙德两宫,将赵佶平时收藏的珍宝奇物也全部封存造册,全都进献给了李衍。
  大内诸库中的珍宝太过繁杂,就不说了,只说赵佶所收藏的珍宝。
  众所周知,赵佶平时好玩珍宝,但他具体玩些什么珍宝,人们大都无从知道,即使有司与宰相,也不知道。
  直到王时雍带人搜找出来这些宝物,将名册上报给了李衍,李衍才知道,赵佶的收藏有多惊人。
  名人字画数千张——在和平年代,这些字画中最便宜的一张,也得价值万金。
  西海夜珠、王中正陈抟烧金之类,以及其它真珠、美玉、珊瑚、玛瑙、琉璃、花犀、玳瑁之属,各以千计。
  王时雍粗略的统计一下:
  真珠四百二十三斤,玉六百二十三斤,珊瑚六百斤,码瑙一千二百斤,北珠四十斤,西海夜珠一百三十个,朱砂二万九千斤,水晶一万五千斤,花犀二万一千八百四十斤,象牙一千四百六十坐,龙脑一百二十斤,金砖一百四十叶,王先生烧金、陈抟烧金、高丽进奉生金、甲金头盔各六副,金鞁、金马杓、金杵刀、金作子四百二十五副,玉作子六百副,花犀带、金带、金朿带、玉朿带、镀金带、金鱼袋等,上皇合分金钱四十贯、银钱八十贯,皇帝合分金钱二十贯、银钱四十贯,皇后合分金钱十一贯、银钱二十二贯,银火炉一百二十只,金火炉四只,金桌子百二十只,银交椅二十只,金合大小四十只,金水桶四只,金盘盏八百副,金注碗二十副,金银匙筯不记数,金汤瓶二十只,琉璃盏一千二百只,琉璃托子一千二百只,珊瑚托子四百只,码瑙托子一千二百只,真珠扇子四百合,红扇一百合,蓝扇一百合,行鸾扇三百五十合,大扇六十合,扇车一百辆。
  可以说,有了这些东西,未来李衍再也不用为赏赐大臣、武将、妃嫔而发愁了。
  王时雍这人的人品虽然不怎么样,但他所立之功却是实实在在的,而且是极为耀眼的。
  李衍早已不是当初刚穿越来时的那个小愤青。
  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李衍已经是一个非常成熟的政治家。
  因此,李衍不可能再以一个官员的史评,而任用官员。
  赏罚分明可不只是说说的。
  尤其是在这种时刻。
  现在,有很多人都盯着表现最为突出的王时雍,想看看,李衍怎么回报王时雍的“忠心”。
  如果李衍不重用王时雍,肯定会寒了不少新投之人的心,肯定无人再敢向李衍“表忠心”,进而有可能就会横生变故。
  总之,李衍必须得重用王时雍、徐秉哲等人,至少目前阶段必须得这样。
  皇城位于汴梁城中心稍偏西北,是宋王朝的中枢神经所在。
  其面积并不大,周长仅五里,内有大小宫殿四十余座。
  与汉、唐以及明、清皇城相比,北宋皇城的确显得有些狭小。
  皇城从南往北大致可分为南、中、北三个区。
  南区有中书省、枢密院、都堂、门下省、修国史院等中央政府办公机构,共有房屋约三千间。
  中区有辉煌巍峨的大庆殿(朝廷举行大典的地方),有文德殿(皇帝日常上朝视政的宫殿),还有紫宸殿、垂拱殿、崇政殿、集英殿、保和殿、睿思殿等等,各宫殿都有各自不同的使用功能。
  北区是后宫禁区,即皇帝与后妃们的生活区,外人不允许踏足。
  皇城正门朝南,称宣德楼,楼门前是一个广场,可以举行大型集会活动。
  此刻,这个广场上密密麻麻的站满了原宋朝的文武百官与僧道军民社会各界代表。
  这些人,现在还没有资格去迎接李衍,只能在这里等候。
  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李衍用不用他们这些人,还是两说的事。
  李助小声跟李衍介绍了这些人之后,李衍冲他们朗声道:“我既到来,必再无人敢侵扰我汉人,你等今后尽可以安居乐业。宋朝灭亡,皆因君主昏庸无能,做不到掘选优秀人才治国,我不会犯这个错误,原宋朝官吏,我会根据你们以往的功绩和风评,酌情重新启用,另外,如今百废待兴,急需人才,所以我决定,一个月后,开一恩科,三个月后加开一恩科,半年之后再加开一恩科,为国家选拔人才……今日天色已晚,我又新至,大家暂且回去,不日便有明确榜文告示尔等。”
  听李衍说,准备启用旧宋官员,又连开三次恩科选拔人才,那些有心仕途之人,心下大定。
  宋朝已经亡了,李衍又是目前最适合成为新皇之人,而且李衍又这么通情达理,关键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不是那种能为赵宋陪葬之人。
  所以,原宋朝的文武百官与僧道军民社会各界代表纷纷行礼谢恩。
  政策这种东西,也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
  再者说,皇城近在咫尺,李衍不想,也不可能,在这里耽误太多时间——事实上,李衍的心已经飞进皇宫之中,飞到了他的龙椅之上了。
  所以,李衍准备让原宋朝的文武百官与僧道军民社会各界代表免礼,然后就入主皇城。
  可偏偏就在这时候,一个极不和谐的声音出现:“大王,秦桧有一言相劝!”
  ……
第六百五十三章
谁比我李衍更适合当这个皇帝?
  ……
  “秦桧?”
  这个一定会吸引到李衍的名字,让李衍不禁向秦桧看去。
  历史是复杂的,政治高层的勾心斗角更复杂,要想在朝堂上站住脚,光凭借一身正气,只能成为悲情英雄,绝对成不了事,历史上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政策下,会在奸臣和忠臣之间不断变换角色,这也充分证明,奸臣和忠臣的判断标准是完全动态的,是根据政治需要和政治背景来决定的。
  这个道理,多年担任最高领导人的李衍,早就知道。
  所以,李衍才能以平常心对待王时雍和徐秉哲。
  可李衍的平常心却很难用在秦桧身上,哪怕,以李衍目前的眼光看,秦桧的确是有大才的,对于赵氏和南宋是有大功的,他帮赵构稳定了赵家的江山,在他的主持之下,只偏安一偶的南宋的经济同样很发达,从某种程度上说,他让赵宋缓亡了二百年,算是一个很有能力也很称职的宰相。
  然而——
  这些却不能让李衍不讨厌秦桧。
  有一年,李衍出差去临安,路过一个油条摊,发现那里生意异常火爆。
  出于对美味的猎奇心理,李衍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长队,才买到了几根那家的油条。
  结果,吃过之后,李衍发现,那味道就是寻常的油条。
  带着好奇心打听了一下,李衍才知道,那个油条摊之所以生意火爆,就是因为那个小滩的老板固执的将油条叫做“油炸桧”,还弄了一个秦桧的跪像放在锅旁供人唾弃。
  由此可见,人们对秦桧的恨,哪怕是过了上千年,都不曾消减。
  受后世各种各样宣传的影响,李衍真的无法公平看待秦桧这个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2/7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