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校对)第5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9/721

  李至忠的话,说得很是硬气,可细细一品味,就能看出西夏对这次结盟的态度,那就是很希望这次结盟成功!
  折彦文和折知常不着痕迹的互换了一下眼神,然后面带笑意的跟上了夏使的脚步……
  ……
第七百四十六章
以后咱们就是邻居了
  ……
  因为全程参与了宋金的海上之盟以及之后交割燕京等外交事宜,在与梁山、金、辽的交涉过程中又都能做到不卑不亢,最终在宋军表现极其拙劣的情况下宋国还能得到燕云,马扩应该说是出力很多。
  也正是因为如此,燕云十六州交割完毕之后,马扩被从承节郎提拔为遥郡防御使,成为北宋的中级武官。
  但此后,马扩可以说是历经坎坷。
  他先是被同僚诬陷为勾结金人,坐了自己人的大牢。
  后来,他趁着金军南下的混乱才逃了出来,然后在西山和尚洞建立基地组织抗金。
  但不久之后,他组织的那伙义军,就遭到了金人的攻击,他战败被俘,又被金人软禁。
  再后来,中军北上收复太原,刘锜才将他救了出来。
  之后,他被刘锜派人送到了东京汴梁。
  那时,大中问鼎中原之势已经显现了出来,而南宋最多也就是偏安一偶的命运。
  在这种情况下,李衍亲自与马扩谈了一次,然后许以四品鸿胪寺卿的高官。
  又有早已投了大中的马政等人从旁相劝。
  经历颇多相比几年前成熟了许多的马扩,很快便走马上任了。
  而马扩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与西夏建交。
  这是鸿胪寺成立了之后的第一个任务。
  因此,马扩对这个任务非常用心,想要借这个任务为鸿胪寺打开局面。
  多方面考虑之后,马扩跟朝廷请求,派两个府州折家的人来给他当副手。
  不久之后,折彦文和折知常就来到了东京汴梁。
  马扩之所以要府州折家的人前来,一是,折家人最了解西夏,二是,他可以用折家人来试探一下西夏对此次建交的态度。
  这就是为甚么会出现之前的一幕的原因。
  李衍给马扩的任务是跟西夏建交暂时稳住西夏,不是让马扩耍大中的威风。
  所以,试探一下夏使的态度可以,但这事可一却不可二。
  因此,马扩亲自到都亭西驿外接李至忠等人,然后亲自安排李至忠等人食宿。
  整个过程,虽然说不上奢华,但却可以称得上是中规中矩,关键是,马扩的态度,虽然谈不上热情,但却足够礼貌。
  这让担心了一路的李至忠等人,暗松了一口气,心道:“大中还是有谈的意向的。”
  双方短暂的交锋过后,终于坐下来进行第一次试探性的谈判。
  李至忠率先抛出话题道:“我来之前,贵国的军队常常侵扰我夏境,有几次还造成了我方的人员伤亡,你我双方本无太大的仇怨,应该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免得徒生仇怨,影响你我两国和平共处。”
  马扩道:“竟有此事?可不应该呀,没听说我军的哪支部队出境作战了……请问大使,不知我军在哪里伤到了贵方的人员?”
  李至忠道:“在环州和定边军。”
  马扩听罢,笑了,道:“陕北何时成了你们夏境了?”——从名义上来说,陕北目前应该还是宋土,从实际上来说,陕北目前被中、宋、金三国瓜分,跟西夏没有半毛钱关系?
  李至忠听言,不慌不忙的拿出一份文书副本递给马扩,道:“此乃大金给我国的国书,马大人一看便知。”
  马扩没有接李至忠递过来的国书,而是道:“我大中与金国目前是敌对状态,所以,金国所许诺的一切,我大中均不承认。”
  李至忠的眼皮微微一挑,心道:“都说这马扩在外交上厉害,如今看来,果然名不虚传!”
  你道,李至忠不知道,金国答应的事,在中国不管用吗?
  李至忠对此太清楚了。
  清楚,李至忠还拿出金国签署的国书给马扩看,其实就是想告诉马扩:“大金为了笼络我们大夏,给出了这么优厚的条件,如今我们弃大金而投奔你们大中,你们是不是也给我们这样的条件?”
  而马扩正是因为看出了李至忠的打算,才没有接李至忠递来的国书,并明确告诉李至忠:金国是金国,我大中是我大中,跟我大中谈,拿金国给的条件没用。
  虽然对马扩的意思,李至忠心里跟明镜似的,可李至忠还是装作不知地说道:“马大人既然不愿看,那我就说给马大人听好了,这里面有大金将陕西北部约数千里之地划给我大夏的凭据,所以陕北可以是我大夏的领土。”
  李乾顺乘金兵进攻宋朝的机会,派兵将原来宋朝在西夏边境修筑的城堡陆续攻占,然后他又根据金朝对西夏的许诺,进占天德、云内、武州及河东八馆地带,以及宋边境震武城,之后再攻占宋朝西安州、麟州建宁砦、怀德军,乘胜攻克天都寨,围兰州。
  不久之后,金将完颜宗弼又派兵抢回了天德、云内等州。
  李乾顺向金国提出质问。
  当时,金军在战场上的形势已经急转直下。
  金人考虑到,此时不能交恶夏人,免得将夏人逼到大中一边去,另外最好把西夏也带进这个漩涡之中,将水搅得更浑,以便他们大金浑水摸鱼,于是把陕西北部约数千里之地划给西夏,以此作为天德、云内等地的抵偿。
  马扩虽然没有看李至忠递过来的国书,但他对此事其实早已了如指掌,因为折家早已将这其中的来龙去脉打探得清清楚楚,并上报给了朝廷。
  马扩道:“这陕西本是宋土,甚么时候由得金国借花献佛了,经过我大中的同意了嘛,笑话!”
  李至忠道:“是原为宋土,可大宋已亡,陕北大部分地区被金人所占,而金人又愿意将陕北给我大夏,若是贵国也愿意将陕北让给我大夏,那陕北不就是我大夏的了吗?”
  马扩毫不犹豫也毫不含糊地说道:“我大中不愿意,也不可能让你西夏占了陕北。”
  李至忠不动声色地问道:“为何?”
  马扩道:“因为宋国已经将陕中和陕北送给我大中作为我大中皇帝建立大中的贺礼了,所以,陕中和陕北已是我大中不可分割的领土。”
  李至忠听罢,瞳孔猛得一缩,问道:“贵国跟南宋议和了?”
  马扩身体一正,道:“正式通知贵国一声,从今以后咱们两国就是邻居了,所以咱们得好好谈一谈国界的划分……”
  ……
第七百四十七章
英雄落幕(上)
  ……
  中山府城门前,此刻站满了人。
  为首之人,一个是岳飞留下来锁住中山府的庞荣,另一人是中山府步将沙振。
  而中山府的城墙上,现在挂满了中军的战旗。
  没错。
  中山府已经破了,河北最后一块抵抗之地,如今也属于大中了。
  不过——
  这中山府并不是中军打下来的,而是沙振献出来的。
  这话还得说回到,当初岳飞北上打到中山府。
  当时,陈遘据城而守,坚不投降,岳飞无奈,留下庞荣和一万大军锁住了中山府城,然后亲率大军继续北上。
  岳飞走后,庞荣一边清扫河北的反抗势力、一边锁住中山府。
  随着时间的推移,庞荣尽复河北之地,包括以前跟中山府一样坚守的河间府,而岳飞也相继收复了雄州、霸州、易州、涿州、平滦营三州和蓟州,兵锋直指燕京,更重要的是,中军已经打通了海上运输渠道,不用再费劲巴力的从陆地上运送粮草辎重了。
  如此一来,在朝廷的命令下,庞荣将锁住中山府城的军队后撤了十里。
  而中山府中,岳飞留给城中军民的粮食,早就被满城军民吃光了。
  饿得发慌的人,甚么事都敢干。
  慢慢的,就有中山府中的军民从城中溜出来找吃的。
  结果——
  这些人发现,外面已经从战火中走了出来,到处都有赈济点,到处都有稠糊糊的米粥喝,还有免费为人看病的医棚,而他们就算是被中军将士碰到,甚至是认出来,也没有人捉他们,还很好心告诉他们,哪有赈济点,哪能看病,而且还告诉他们:你们吃饱喝足了,还可以回到府城,没有人会抓你们。
  很快,整个中山府的人全都知道了这些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9/7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