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校对)第6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5/721

  大中承认大夏为一国,双方平等交往,为兄弟之邦(大中为兄,大夏为弟),李衍与李乾顺结为异姓兄弟(李衍虽然年纪小,但仍为兄,李乾顺虽然长李衍八岁,但为弟),也就是说,大中比大夏要高那么一点点。
  夏军从陕西撤出,归还之前占领的震武城、西安州、麟州建宁砦、怀德军、天都寨、兰州。
  大中承认,天德、云内等长城以外诸州为夏土。
  最重要的一条,中军从横山撤出来,将横山让与大夏,双方以衡山-天都山为国界——其实,中军在衡山并没有甚么军队,只有府州折家还把守着几个要地,另外,宋西军还占着一些衡山地区。
  此外,出于政治和经济上的需要,双方开设榷场,开展贸易,并将已经被西夏切断了一百多年的丝绸之路再次打开,中西方的贸易自此全面展开。
  可以说,这是西夏外交使上少有的巨大胜利。
  在此之前,西夏从未得到过如此高度的承认,如此高的名义地位。
  更别说,大中将对西夏最为重要的衡山给了西夏。
  也正是因为如此,西夏对此次结盟非常积极,给李清露、梁仙仙、梁诗诗三位公主陪送了大量的嫁妆——牛、马各万,另外,还有大量的西夏特产,像滩羊皮十万张,西夏瓷器十万件,极品贺兰石一万斤,等等……总之,是诚意满满。
  除了这些,西夏还派出三万精兵攻打目前由金军占领的天德、云内等地。
  当然了,这里面其实也没有表面上看着的这么简单。
  西夏之所以倒向大中,除了大中更强更凶以外,还因为金人违约,将当初许给西夏的天德、云内等地又抢了回去,然后抛给西夏一块四战之地,也就是陕北,想将西夏拉进战局,将水搅得更浑,这使得双方结下了很大的仇怨,这也是促使西夏跟大中结盟的原因之一。
  不成想,李衍根本不在乎名义上的得失,直接承认西夏为一国,而且肯付出实实在在的东西(西夏人最看中的衡山),然后与西夏结盟。
  中夏结盟,西夏获得的好处就不多说了,像保存了西夏,拥有了一个实力强大的盟友,得到了大国的身份,可以跟大中贸易,可以安全发展几年,等等,好处实在是太多了。
  而于大中而言,与西夏结盟,其实也很重要。
  首先,大中暂时稳住了自己的西边,可以将西边的一部分军队抽调出来。
  其次,大中得到了夏军的策应,这不论是从实力上,还是从威慑上,都增加了不少。
  再加上,之前大中与南宋议和,南边暂时也稳住了,也可以将南边的一些军队抽调出来。
  现在,大中终于可以放手跟大金一决雌雄确定燕云的归属了。
  李衍很快下令,从南线和西线各调五万大军增援北线,并将大中现有的十万预备役全都调到北线补充东路军和西路军的战损。
  另外,李衍给兵部下令,再招募二十万预备役,准备打持久战。
  从李衍摆出来的这个阵势,任谁都能看出来,对于燕云,李衍是势在必得!
  也就在这个当口,金国的使节来到了东京汴梁城……
  ……
第七百五十四章
陛下已经输了
  ……
  最近这段时间,李衍一直夜宿西夏宫。
  李衍之所以流连西夏宫,除了出于政治上的需要以外,也是因为梁仙仙和梁诗诗真让李衍很迷恋。
  套用李衍的原话就是,她们两个,真像是只妖精,一不小心,就着了她们的道,然后销魂而死。
  与梁仙仙和梁诗诗这两只妖精相比,还未长成的李清露,就显得太过青涩和太过稚嫩了。
  不过——
  李清露也有李清露的优势。
  首先,李衍的食谱太杂——李衍既喜欢梁仙仙和梁诗诗这样的妖精,也喜欢李清露这样的半大萝莉。
  其次,通过接触,李衍发现,李清露很善良,而李衍一向不欺善,甚至还很喜欢保护善良的人(当然,前题是没有厉害冲突),所以,从内心深处来讲,李衍更愿意保护李清露。
  再次,李清露陪嫁来的十个使女很有意思,个顶个的聪慧无比,并且相貌都是上上之选。
  最后,李清露的背后有一个西夏,这是她最大的优势。
  所以,虽然李衍这段时间一直夜宿西夏宫,但更多时候还是睡在李清露那里,而不是梁仙仙和梁诗诗那里。
  如今,中夏结盟已经尘埃落定。
  李衍又有上万亩良田要浇灌,不能总浇西夏这几块田。
  所以,今日下了朝之后,李衍没再去西夏宫,而是来到了坤宁殿。
  很不凑巧,李衍到坤宁殿时,刘慧娘没在宫里——她去蕃衍宅看李存去了。
  现如今,李存也已经十三岁了。
  在这个时代,十三已经是成年人了,在一些家庭甚至都娶妻生子担当顶梁柱了。
  不仅李存,李衍的不少儿子如今都已经超过十岁了。
  按照礼法,他们全都得搬出皇宫居住。
  这也方便他们独立。
  而蕃衍宅正是他们的住处。
  这蕃衍宅,位于外城,通过一条夹道与皇城相连,原来是赵佶的皇子们居住的宅邸,是政和年间由童贯主持建造的——那时,赵佶的儿子们也渐渐长大,宜就外居,于是,建了诸王宅邸。
  据说,当时由于郓王赵楷最受赵佶宠爱,所以他的宅邸建造的最为宏大,有人据此猜测,郓王赵楷将来很可能会取代太子赵恒。
  为了避免类似事情发生,李衍命人将当初赵桓居住的宅邸扩大了三倍(为此还将旁边的两座宅邸推倒了),然后才让李存入住。
  也就是说,李衍很明确的告诉天下人:别看朕的儿子众多,但将来继承朕皇位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朕的长子李存。
  除了明确李存的太子之位以外,李衍在李存的教育方面,也是极为用心的——李衍可不想自己建立的王朝像秦王朝一样,只经历两代,就灭亡了。
  就以给李存选老师为例。
  李衍思前想后之后,并没有让闻焕章、赵鼎、许贯忠等人品高绝的人当李存的老师,而是让有孙刺猬之称的孙静当李存的启蒙老师。
  另外,李衍准备,等李存再大一点,就亲自教导他。
  (几年后,李存得了一场大病,差点没能挺过去,李衍考虑到这个时代的人的生命实在是太脆弱了,于是又从自己的一众儿孙中,选了一些资质不错的,用相同的方式培养,用以充当李存的备胎,不过这是后话,暂且不谈。)
  见刘慧娘没在,李衍也不急。
  后宫有规定,出宫探望子女的,不得超过两个时辰,而且,还必须得有十名随即的女侍卫陪同。
  不用说了,这是为了防止后宫女人出轨的。
  这个规定是刘慧娘制定的,刘慧娘不会带头不尊守。
  所以,用不了多久,刘慧娘准会回来。
  因此,李衍并没有就此离去,而是在坤宁殿里闲逛了起来……
  不知不觉间,李衍来到了一座庭院当中。
  在这座庭院的正中间,有一个凉亭,里面背对着李衍坐着一个女子。
  观女子的背影,李衍发现,她身材高挑,绰约多姿。
  李衍近距离接触过的美女实在是太多了,再加上李衍的感官比寻常人强出无数倍,以至于李衍现在仅凭背影就能判断出一个女人是不是美女。
  就以亭中的这个女子为例,李衍敢说,她是绝世美女的可能性非常大。
  而且,亭中的这个女子,身上散发着一股浓浓的书卷气息。
  这种书卷气息,李衍只从一个女人身上看到过。
  这个女人就是李清照。
  而眼前的这个女子明显不是李清照——她比李清照要高一点,而且,李衍知道,刚刚才跟自己分开的李清照,现在不在宫中,而是去了大典修纂所。
  其实,这些都不是这个女子最吸引李衍注意力的地方。
  最吸引李衍注意力的是,这个女子身上穿着的竟然是只有李衍的妃子才能穿的宫服!
  李衍的妃子虽然不少,但也不过几十之数——妃子不等同于妃嫔,妃子的地位仅次皇后,一般人根本不够格当李衍的妃子,就像那些亡国公主和帝姬,现在绝大多数也只不过是些二、三等的昭仪、昭容、修媛、修仪、修容、充媛、婉容、婉仪、顺容、贵仪、婕妤。
  自己的这几十妃子,李衍闭着眼睛都能判断出来她们谁是谁。
  所以,李衍敢肯定,亭中背对自己的这个妃子,自己一定没有见过。
  这不禁勾起了李衍的好奇心。
  于是乎,李衍抬腿向那个凉亭走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5/7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