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校对)第6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2/721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朱武道:“鹏举啊,你今日之事做对了,你可知,官家要赐你‘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有多少人反对?”
  岳飞道:“怕是满朝文武都反对吧?”
  朱武点点头,道:“你猜对了,满朝文武全都不同意授你‘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可官家为了让你能全力以赴的伐掉南宋,还是顶住所有压力下了让你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圣旨。”
  杨沂中道:“官家亲自建立了中军,亲自统兵南征北战,亲自领兵平定燕云、高丽、日本等地,深知不能明确将令的危害,且官家为人大气,胸怀广阔,敢于用人,否则,绝不会有这‘天下兵马大元帅’一职出现。”
  顿了顿,杨沂中又道:“不过,就算官家任命了‘天下兵马大元帅’,对官家也绝不会有任何影响,谁敢动官家的江山,不管他是谁,都要问我杨沂中和天下第一军的数十万将士答不答应!”
  朱武多人精,哪能听不出来,杨沂中这话有警告岳飞之意?
  岳飞也听出来了杨沂中的警告之意,可岳飞问心无愧,所以很平静地说道:“也要问我岳飞答不答应!”
  朱武将话拉回来,道:“凭官家如今的威望,任命‘天下兵马大元帅’,对官家而言,自然没有影响,可对鹏举你而言,影响可就大了。”
  不等岳飞和杨沂中细问,朱武就接着说道:“咱们大中一朝,并不像宋朝那样,重文轻武,但文人的心理优越性已经被宋朝养成,岂会在这么短时间内就彻底改变?所以,你如果真敢接‘天下兵马大元帅’一职,一定会成为他们的眼中钉、肉中刺,难保他们不会像对付面涅将军一样对付你,到那时,就算有官家保护你,恐怕你也有可能再也无法掌兵了。”
  岳飞听言,脸上露出后怕不已之色,道:“岳飞还真没想这么多,岳飞只是觉得由岳飞担任‘天下兵马大元帅’一职不合适,此职只能由亲王在天下危急之时担任,所以才坚决请辞这‘天下’二字。”
  杨沂中喝了口酒,然后说道:“那些文人还真有可能干出这样的事,可惜了面涅将军这样的大英雄,没能死在沙场上,却死在了文人的口舌之下,可悲,可叹!”
  朱武摇摇头,道:“其实不只是文人,武人,包括我与枢相,都不同意授你‘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
  顿了顿,朱武看着岳飞,说道:“原本这宣旨这一职并不是由我担任的,后来,枢相再三请求,官家才同意,让我来担任这一职务……鹏举,你可知为甚么枢相非要我来宣旨?”
  岳飞摇头道:“岳飞不知。”
  朱武神情一肃,道:“现在我不妨明告诉你,如果你真接受了‘天下兵马大元帅’这一职,枢相就会力荐我为天下兵马副元帅,然后由我来节制你。”
  说到这里,朱武顿了顿,然后一字一顿的又道:“如果真是这样,我一定会牢牢的盯住你,不给你一丁点逾越的机会!”
  岳飞听言,冷汗瞬间就流了出来!
  朱武看了岳飞一会,才道:“如今最好,天下人都看到了官家对你的器重,应该无人敢再抵抗你的调动,而你也守住了臣子的本分,主动辞去了这‘天下’二字,这是最好的结局。”
  岳飞听言,摇摇头,然后说道:“这不是结局,而是开始,官家顶住这么大压力给岳飞这么大的权力,是让岳飞伐掉南宋,为官家完成大一统,岳飞无论如何都不能辜负官家的皇恩浩荡。”
  朱武点点头,道:“你能说出这样的话,我也就放心了,明日我便回京复旨。”
  岳飞忙道:“还求相公留下来帮帮岳飞!”
  朱武听言,不置可否道:“哦?你想我怎么帮你?”
  岳飞推心置腹道:“虽然官家将这天下之兵都交给岳飞来统调,可岳飞毕竟年轻,且在军中的资历也不够深,因此,难免有些将领会轻视岳飞,进而阳奉阴违。”
  顿了顿,岳飞又道:“岳飞的个人荣辱,无关紧要,怕只怕他们会耽误了官家的一统大计。”
  然后,岳飞看着朱武,很诚恳的接着说道:“所以,还请枢相务必要助岳飞一臂之力!”
  你道李衍为何要执意给岳飞封“天下兵马大元帅”一职?
  实是因为,李衍比任何人都清楚,如果不如此,岳飞很难让所有部队都听他调遣。
  这里面的原因太多了,有岳飞所说的,年龄和资历的问题,也有其它原因。
  像,水陆两军向来是楚河汉界分明,互不统属。
  像,有不少将士和官员是李衍在梁山当山大王的时候就跟随李衍的老兄弟。
  像,有些将领和官员,是李衍的大舅哥,甚至是李衍的丈人。
  等等,等等,等等……
  所以,李衍才给岳飞封了“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想尽量将内耗降到最低。
  而岳飞将朱武留下这一招,太高明了。
  岳飞所缺的那些,像年龄,资历,功绩,朱武全都有。
  而且,朱武这个人,随和,人缘特别好,跟谁相处得都很不错,关键是他是宰执之臣,因此,绝大多数人都得给朱武几分薄面,所以,如果有朱武帮岳飞协调各军,那一定会让岳飞省不少力气。
  最难得的是,朱武不喜欢揽权,这也就不会妨碍到岳飞决断。
  总而言之,如果朱武能留下来帮岳飞,对岳飞而言,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朱武为人是随和,但并不是说,朱武就没有理想,尤其是在大中即将完成大一统的情况下,他怎能不想为大中的大一统尽一分力?
  所以,朱武也没有假意推脱,而是直言道:“你如果真愿意留我,我愿意同你联名奏请官家准我留在你这里。”——朱武用“你这里”三个字表明了他自己不会妨碍岳飞的立场。
  岳飞听言,立马道:“岳飞焉有不愿之理,咱们现在就联名给官家上奏折!”
  岳飞说干就干,当即命人取来笔墨,然后同朱武联名给李衍上了一道奏折,恳求李衍让朱武留下给岳担任副手!
  岳飞和朱武都对李衍很有信心,相信他们的奏请,李衍一定会批的。
  所以,奏折一写完,朱武就进入了副手的角色,问岳飞道:“大帅有计划了没有?”
  岳飞道:“相公就别打趣岳飞了,岳飞在旁人面前当得起‘大帅’之称,在相公面前哪还能当得起‘大帅’一称,相公还是叫岳飞鹏举吧。”
  说这话的同时,岳飞引朱武来到地图和沙盘边上,然后说道:“我现在正用心理战瓦解宋军的抵抗意志,在相公到来之前,驻防江宁的吕颐浩已经派其堂弟吕应问来见我,称愿意带领其手下兵马投效咱们大中,而且,他还愿意帮咱们策反刘光世。”
  朱武一听,眼睛就是一亮,道:“如果此事能成,那可就是天助陛下了!”
  杨沂中道:“如果不出苗刘兵变一事,南宋也许还有那么一点不灭亡的机会,如今,南宋应该是在劫难逃了。”
  岳飞道:“越是这样,咱们越不能大意。”
  朱武赞成岳飞道:“对,这样千载难逢的天赐良机,可能再也不会有了,所以,咱们一定要一举灭掉南宋。”
  岳飞道:“我跟相公英雄所见略同。”
  朱武问道:“你们有甚么具体计划?”
  岳飞用碳笔在地图上荆南西部地区圈出来了一片区域,道:“这里是李成的占领区。”然后又在下面圈出来了一片区域,道:“这里是钟相义军的占领区。”之后又指了指大理国,道:“这里是大理国。”
  用碳笔将这三块区域圈出来了之后,岳飞拿出数十面小旗一一放在地图上的各个地区,然后说道:“咱们看准时机,在这些地区同时出兵,除了李成的占领区、钏相义军的占领区以及大理国以外,一举尽复东南地区……”
  ……
第七百九十九章
失控了
  ……
  失控了!
  全都失控了!
  一切都失控了!
  潘太后以为南宋需要她,需要她这个刘娥第二。
  可事实却是,几乎所有大臣都反对她当政——南宋的文武大臣,要么请潘太后还政给赵构,要么就是沉默不语,而张俊、刘光世、杜充、吕颐浩等领兵将领,要么就是劝她赶紧还政于赵构,否则就带兵回来平叛,要么她送去的圣旨就跟石沉大海一般,没有任何音讯,无一人尊她的圣旨回来商量国事。
  而赵构还想方设法的给她送来消息,跟她说:“中军不可敌,临安不可守,为今之计,唯有南逃,才能续存南宋,才能保证咱们一家无忧,快放我出来,我带你一块南逃……”
  潘太后是无脑、无见识、无大局观还不知天高地厚,可她并没有蠢到家,她清楚的知道,自从她穿上龙袍的那一刻起,她就没有回头的可能了,一旦赵构重新掌权,她就是不被赐死,也得终身住在冷宫之中。
  所以,说甚么,潘太后都不可能还政给赵构!
  因此,潘太后防着赵构复辟就如当初赵桓防赵佶复辟一样。
  潘太后不仅将当初苗傅、刘正彦他们给赵构留的十五名宦官全都换成了她的亲信,还差点听从苗傅、刘正彦他们的建议邀赵构游览南方,也就是将赵构弄出临安城,甚至不乏杀掉赵构的可能。
  后来,此事被朱胜非给阻止了。
  当然,这也是因为,潘太后很怕赵构离开她的眼皮子底下,生出幺蛾子。
  目前,潘太后的政权,全都靠着苗傅和刘正彦的武力支持。
  不过,问题是,这苗傅和刘正彦以及他们手下的人也都很不靠谱。
  苗傅、刘正彦他们这些人,根本就不想着怎么维持他们的政权,也不想怎么去抵御中军入侵,他们一门心思搜刮金银珠宝,大抢王渊、康履等宦官的家财。
  潘太后甚至还听说,为了抢金银财宝,苗傅、刘正彦下面的人还曾大打出手。
  这哪有一丁点枢密使、副枢密使的样子?
  再来说宰相朱胜非。
  潘太后问甚么,朱胜非才说甚么,不问,朱胜非就甚么都不说,完完全全就是得过且过,一点都没有为她们母子效力的意思。
  主政了才几天时间,潘太后就感觉心力憔悴,甚么都不受她控制。
  潘太后只能将希望寄托在他派去大中请和的使团上,如果他们能说服大中同意议和,说服大中皇帝同意册封他儿子赵旉,那她就可以继续执掌南宋,成为刘娥第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2/7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