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逐鹿传(校对)第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8/721

  当年当兵的时候,李衍来埕口盐场执行过任务,在埕口盐场足足待了十几天。
  建于一九五八年的埕口盐场,对于李衍这个连军舰都会简单维护的人而言太简陋了,以至于李衍没费多大劲就明白了其中的原理。
  而目前建晒盐场最大的困难就是水泥。
  这几个月李衍之所以忙得连纳妾的时间都没有,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李衍凭自己对水泥粗浅的记忆合刘慧娘和汤隆等工匠之力在烧制水泥。
  幸好!
  半个月前,被李衍等人成功烧制出了这个世界的第一批水泥!
  这也是李衍决定此行的原因之一。
  在这个时代,比盐的利润还大的买卖不多,因此李衍其实早就打算介入私盐买卖,只不过,之前李衍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加之李衍本身的实力也不够,才一直等到现在才来埕口填建晒盐厂。
  ……
  ……
  PS:由于田虎的原型有可能是张迪,大鸟这本书就抹去了张迪这个角色。至于王庆的原型王则,则是几十年前的人物,影响不大,所以就不为他做人物上的删减了。
第九十七章
找谁七星聚义
  ……
  将晒盐场规划好,李衍和李俊一边在晒盐场上行走、李衍一边对李俊说:“这得盐之法乃是九天仙女娘娘教于我的,名为日晒之法,其流程一般分为纳潮、制卤、结晶、收盐四大工序,纳潮是在涨潮时将海水沿引潮沟进而引入盐田……盐田分成两部分——蒸发池和结晶池,将海水引入蒸发池,经日晒蒸发水分到一定程度变成饱和卤后,过滤,这部由为重要,这关系到盐的质量,切记一定要用我教你之法,过滤后的饱和卤引入结晶池,继续日晒,就会逐渐析出食盐来。”
  看着李衍规划的一望无际的盐田,李俊仿佛看到了上面堆积着一座座金山!
  李俊由衷道:“哥哥真乃天选之人,竟能得此法!”
  李衍没接这个话茬,而是道:“此法消耗很小成本极低,有了它,咱们可以轻松垄断鲁地之盐,另外我准备联系方腊、王庆、田虎共同做这买卖,今后这里的盐将是我梁山泊最主要的财源之一,它也将关系到我梁山泊在绿林的地位,因此,不将它交给一个我信得过的精细之人,我万难放心,我将咱们梁山泊的兄弟一一想过,唯有兄弟你最合我心意,所以我才一直没安排你与童威、童猛兄弟做其它事,专等带你等来此地。”
  听了李衍之言,情商和智商都极高的李俊立即想到,李衍这是让他总管梁山盐的产销,并且让他作为李衍的代表与方腊、王庆、田虎这三个大佬接触。
  这已经不是器重了,而是抬举,大大的抬举!
  李俊一拜在地道:“李俊必为哥哥办好此事!”
  李衍将李俊扶起,道:“此法我已经讲与你听,一会你随我回船上,我将图册拿于你,在我们走后,你照着图册将其余盐场建好,除了童威、童猛兄弟,我还会将陶宗旺兄弟和他的工程营留给你,协助你建造盐场,切记保密,不可被外人得去此法,我会将马麟兄弟及马麟兄弟那都步军留给你,听你指挥。”
  李俊道:“哥哥放心,我晓得轻重。”
  李衍又道:“此次寻找神话之岛于我梁山泊至关重要,我不能在这耽搁太长时间,一会你去我那,有什么不懂的你就问,待你学会建造之法,我等便离开。”
  李俊道:“哥哥放心,我一定尽快学会这盐厂的建造之法。”
  李衍想了想,补充道:“九天玄女娘娘还教了我一套制作极品盐之法,可惜我只记得大半,忘了一些关键地方,回头我将这大半制作极品盐之法也教授于你,你找些技艺精湛又头脑灵活的盐工补足制作极品盐之法,恁地一来,我梁山盐将更加所向睥睨。”
  李衍所说的极品盐制作之法其实就是精盐的制作之法。
  精法的制作方法的基本原理李衍是知道的,可具体怎么操作,李衍就不清楚了,李衍只能将自己所知道的告诉给李俊,然后由他们慢慢摸索。
  ……
  在埕口镇滞留了大半个月后,李衍带着一众好汉出海寻找济州岛。
  与此同时,东溪村中。
  打发雷横离开后,吴用拽上书斋门,锁上,然后同晁盖、刘唐到了晁家庄上。
  晁盖请吴用和刘唐入后堂深处。
  随后众人分宾主而坐。
  吴用问:“保正,此人是谁?”
  晁盖道:“江湖上好汉,姓刘,名唐,东潞州人氏。他有一桩富贵,特来投奔于我……”
  随后,晃盖就将刘唐夜里醉倒在灵官庙里,被雷横捉了,然后拿到他庄上,他因认刘唐做外甥,刘唐方得脱身,说给吴用听。
  之后,晁盖将刘唐带来的有关生辰纲的消息说给吴用听。
  最后,晁盖又说起,他昨夜梦见北斗七星,坠落在他家屋脊上,斗柄上另有一颗小星,化道白光去了,也说给吴用听。
  吴用听后,笑道:“小生见刘兄赶得来跷蹊,也猜个七八分了。此一事却好,只是一件,人多做不得,人少又做不得。宅上空有许多庄客,却是一个也用不得。如今只有保正、刘兄、小生三人,便是保正与刘兄十分了得,也担负不下。这事须得七八个好汉方可,多也无用。”
  晁盖道:“莫非要应梦之星数?”
  吴用道:“兄长这一梦非同小可,莫非北地上再有扶助的人来?”
  晁盖想了想,问:“学究可有相识的好汉?”
  吴用一叹,道:“若是此事早一年来到,我这里倒有三位相熟的好汉,他们义胆包身,武艺出众,敢赴汤蹈火,同死同生,若有他们加入,此事必成,可惜……”
  晁盖问:“哪三位好汉得学究你恁地推崇,又可惜甚么?”
  吴用倒也没有隐瞒,道:“我那三位相熟之人便是石碣村的立地太岁阮小二、短命二郎阮小五、活阎罗阮小七。”
  晁盖诧异道:“可是水泊梁山的三位水军头领?”
  吴用道:“那阮小七现在是至尊宝的亲随头领,阮小二和阮小五各自统带四五百水军上百艘船,哥仨好不风光,这等小买卖他们怕是不屑于再做了。”——吴用这话中不知不觉间已经带出了一丝酸味、一丝怨念!
  晁盖道:“他们如今发迹了,是不能再干此事,那……学究可还有别的相熟好汉可以托付大事?”
  吴用寻思了半晌,眉头一纵,计上心来,说道:“有了!我有两个好友可做此大事!”
  晁盖问:“这两个却是甚么样人?姓甚名谁?何处居住?”
  吴用道:“他们中的一个姓金,名大坚,这人是中原一绝,开得好石碑文,剔得好图书、玉石、印记;亦会枪棒厮打。因为他雕得好玉石,人都称他做玉臂匠。他现在就在济州城里居住。”
  顿了顿,吴用又道:“另一个姓萧,名让。因他会写诸家字体,人都唤他做圣手书生;又会使枪弄棒,舞剑抡刀。他也在济州城里居住。”
  晁盖道:“既是学究好友,何不使人请他们来商议?”
  吴用笑道:“着人去请,他们如何肯来?小生必须自去那里,凭三寸不烂之舌,说他们入伙。”
  晁盖道:“恁地最好……只是,你、我、刘唐加上萧让和金大坚也只有五人,尚缺二人,该去找谁七星聚义?还有那北斗上的白光……”
  ……
第九十八章
但有反抗,格杀勿论
  ……
  一个风和日丽的清晨。
  李衍睁开眼睛,发现怀中只有陈丽卿一人,李师师已经不在了。
  轻轻将手臂从陈丽卿的头下抽出,下床穿上衣服,然后离开自己的房间。
  来到船头,李师师果然在这里吹海风。
  李衍来到李师师身后,将随手拿出来的一件李师师的衣服给李师师披上,道:“早间的海风阴凉,吹久了,会留下病患。”
  李师师向后轻轻一躺靠到了李衍怀中,轻声道:“嗯~”
  李衍将李师师抱在怀中,将下巴支在李师师的肩上,问:“后悔随我出来了吗?”
  在海上长途行船是一件很枯燥的事。
  起初刚见到大海时兴许还能对一望无际的大海生出一丝感慨,渐渐地,周围除了海水和天空的蓝色以及白云和浪花的白色之外,几乎再没有别的颜色了,那时,任何人都会感到枯燥!
  除了枯燥,还有危险,就像前两日,李衍他们碰到了暴风雨,不仅船差点被打翻,一行人还差点迷失了航线,幸好李衍手上戴有机械航海手表,才最终化险为夷。
  李师师摇摇头,道:“没有,如果不跟官人出来,奴家怕永远也不会知道大海如此浩瀚。”
  的确如此!
  站在海边,人是感受不到海洋到底有多么浩瀚的,只有在海水中间,才会觉得再大的船都显得那么渺小,渺小到那么不堪一击。
  李师师又道:“官人真乃勇士,敢来征服这浩瀚的大海!”
  这也是李师师招人喜欢的原因之一,她总是去夸赞男人满足男人的虚荣心。
  李衍笑笑,刚想说话,就听见瞭望台上有人大喊:“岛,好大的岛!”
  李衍听言,立即松开抱着李师师的手,然后抬起手腕默算了一下,暗道:“到了。”
  李衍用袖子将手表重新盖好,随后喊道:“打旗语通知另外三艘船上的头领过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8/72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