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精校校注)第1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3/177

宋江道:“马军头领,都被损伤。步军头领,谁敢捉这张清?”只见部下刘唐手拈朴刀,挺身出阵。张清见了大笑,骂道:“你那败将,马军尚且输了,何况步卒!”刘唐大怒,径奔张清。张清不战,跑马归阵。刘唐赶去,人马相迎。刘唐手疾,一朴刀砍去,却砍着张清战马。那马后蹄直踢起来,刘唐面门上扫着马尾,双眼生花,早被张清只一石子,打倒在地。急待挣扎,阵中走出军来,横拖倒拽,拿入阵中去了。
宋江大叫:“哪个去救刘唐?”只见青面兽杨志便舞刀直取张清。张清虚把枪来迎。杨志一刀刺去,张清镫里藏身,杨志却砍了个空。张清手拿石子,喝声道:“着!”石子从肋罗里飞将过去。张清又一石子,铮的打在盔上,吓得杨志胆丧心寒,伏鞍归阵。宋江看了,转转寻思:“若是今番输了锐气,怎生回梁山泊!谁与我出得这口气?”
朱仝听得,目视雷横说道:“捉了刘唐去,却值甚的!一个不济事,我两个同去夹攻。”朱仝居左,雷横居右,两条朴刀,杀出阵前。张清笑道:“一个不济,又添一个!由你十个,更待如何!”全无惧色,在马上藏两个石子在手。雷横先到,张清手起,势如招宝七郎
(9)
,石子来时,面门上怎生躲避,急待抬头看时,额上早中一石子,扑然倒地。朱仝急来快救,脖项上又一石子打着。
关胜在阵上看见中伤,大挺神威,轮起青龙刀,纵开赤兔马,来救朱仝、雷横。刚抢得两个奔走还阵,张清又一石子打来,关胜急把刀一隔,正打着刀口,进出火光。关胜无心恋战,勒马便回。
双枪将董平见了,心中暗忖:“吾今新降宋江,若不显我些武艺,上山去必无光彩。”手提双枪,飞马出阵。张清看见,大骂董平:“我和你邻近州府,唇齿之邦,共同灭贼,正当其理。你今缘何反背朝廷?岂不自羞!”董平大怒,直取张清。两马相交,军器并举。两条枪阵上交加,四双臂环中撩乱。约斗五七合,张清拨马便走。董平道:“别人中你石子,怎近得我!”张清带住枪杆,去锦袋中摸出一个石子,手起处直如流星掣电,石子来吓得鬼哭神惊。董平眼明手快,拨过了石子。张清见打不着,再取第二个石子,又打将去,董平又闪过了。两个石子打不着,张清却早心慌。那马尾相衔,张清走到阵门左侧,董平望后心刺一枪来。张清一闪,镫里藏身,董平却搠了空,那条枪却搠将过来。董平的马和张清的马两厮并着,张清便撇了枪,双手把董平和枪连臂膊只一拖,却拖不动,两个搅做一块。
宋江阵上索超望见,轮动大斧,便来解救。对阵龚旺、丁得孙两骑马齐出,截住索超厮杀。张清、董平又分拆不开,索超、龚旺、丁得孙三匹马搅做一团。林冲、花荣、吕方、郭盛四将,一齐尽出,两条枪、两枝戟来救董平、索超。张清见不是头,弃了董平,跑马入阵。董平不舍,直撞入去,却忘了提备石子。张清见董平追来,暗藏石子在手,待他马近,喝声道:“着!”董平急躲,那石子抹耳根上擦过去了。董平便回。索超撇了龚旺、丁得孙,也赶入阵来。张清停住枪,轻取石子,望索超打来。索超急躲不迭
(10)
,打在脸上,鲜血进流,提斧回阵。
却说林冲、花荣把龚旺截住在一边,吕方、郭盛把丁得孙也截住在一边。龚旺心慌,便把飞枪摽将来
(11)
,却摽不着花荣、林冲。龚旺先没了军器,被林冲、花荣活捉归阵。这边丁得孙不敢弃叉
(12)
,死命抵敌吕方、郭盛,不提防浪子燕青在阵门里看见,暗忖道:“我这里被他片时连打了一十五员大将!”手中弃了杆棒,身边取出弩弓,搭上弦,放一箭去,一声响,正中了丁得孙马蹄,那马便倒,却被吕方、郭盛捉过阵来。张清要来救时,寡不敌众,只得拿了刘唐,且回东昌府去。
太守在城上看见张清前后打了梁山泊一十五员大将,虽然折了龚旺、丁得孙,也拿得这个刘唐,回到州衙,先把刘唐长枷送狱,却再商议。
张清神手拨天关,暗里能将石子攀。
一十五人都打坏,脚瘸手跛奔梁山。
且说宋江收军回寨,把龚旺、丁得孙先送上梁山泊。宋江再与卢俊义、吴用道:“我闻五代时,大梁王彦章
(13)
,日不移影,连打唐将三十六员。今日张清无一时连打我一十五员大将,真是不在此人之下,也当是个猛将。”众人无语。宋江又道:“我看此人,全仗龚旺、丁得孙为羽翼。如今手足羽翼被擒,可用良策捉获此人。”吴用道:“兄长放心。小生见了此将出没,已自安排定了。虽然如此,且把中伤头领送回山寨,却教鲁智深、武松、孙立、黄信、李立,尽数引领水军,安排车仗船只,水陆并进,船骑相迎,赚出张清,便成大事。”吴用分拨已定。
再说张清在城内与太守商议道:“虽是赢得,贼势根本未除,暗使人去探听虚实,却作道理。”只见探事人来回报:“寨后西北上,不知哪里将许多粮米,有百十辆车子,河内又有粮草船,大小约有五百馀只。水陆并进,船马同来,沿路有几头领监管。”太守道:“这厮们莫非有计?恐遭他毒手。再差人去打听,端的果是粮草也不是?”
次日,小军回报说:“车上都是粮,尚且撒下米来。水中船只,虽是遮盖着,尽有米布袋露出将来。”张清道:“今晚出城,先截岸上车子,后去取他水中船只。太守助战,一鼓而得。”
太守道:“此计甚妙!只可善觑方便。”叫军汉饱餐酒食,尽行披挂,捎驮锦袋。张清手执长枪,引一千军兵,悄悄地出城。
是夜,月色微明,星光满天。行不到十里,望见一簇车子,旗上明写“水浒寨忠义粮”。张清看了,见鲁智深担着禅杖,皂直裰拽扎起来,当头先走。张清道:“这秃驴脑袋上着我一下石子!”鲁智深担着禅杖,此时自望见了,只做不知,大踏步只顾走,却忘了提防他石子。正走之间,张清在马上喝声:“着!”一石子正飞在鲁智深头上,打得鲜血迸流,望后便倒。张清军马一齐呐喊,都抢将来。武松急挺两口戒刀,死去救回鲁智深,撇了粮车便走。张清夺得粮车,见果是粮米,心中欢喜,不来追赶鲁智深,且押送粮车,推入城来。太守见了大喜,自行收管。
张清道:“再抢河中粮船。”太守道:“将军善觑方便。”张清上马,转到南门,此时望见河港内粮船不计其数。张清便叫开城门,一齐呐喊,抢到河边。只见阴云布满,黑雾遮天,马步军兵回头看时,你我对面不见。此是公孙胜行持道法
(14)
。张清看见,心慌眼暗,却待要回,进退无路,四下里喊声乱起,正不知军兵从哪里来。林冲引铁骑军兵,将张清连人和马都赶下水去了。河内却是李俊、张横、张顺、三阮、两童八个水军头领,一字儿摆在那里。张清便有三头六臂,也怎生挣扎得脱,被阮氏三雄捉住,绳缠索绑,送入寨中。
水军头领飞报宋江,吴用便催大小头领连夜打城。太守独自一个怎生支持得住?听得城外四面炮响,城门开了,吓得太守无路可逃。宋江军马杀入城中,先救了刘唐,次后便开仓库,就将钱粮一分发送梁山泊,一分给散居民。太守平日清廉,饶了不杀。
宋江等都在州衙里聚集,众人会面,只见水军头领早把张清解来。众多兄弟都被他打伤,咬牙切齿,尽要来杀张清。宋江见解将来,亲自直下堂阶迎接,便陪话道:“误犯虎威,请勿挂意。”邀上厅来。
说言未了,只见阶下鲁智深,使手帕包着头,拿着铁禅杖,径奔来要打张清。宋江隔住,连声喝退:“怎肯教你下手!”张清见宋江如此义气,叩头下拜受降。宋江取酒奠地
(15)
,折箭为誓:“众弟兄若要如此报仇,皇天不祐,死于刀剑之下!”众人听了,谁敢再言。
也是天罡星合当聚会,自然义气相投。昔日老郎有一篇言语
(16)
,赞张清道:
祖代英雄播英武,义胆忠肝咸若古。
披坚自可为干城,佐郡应须是公辅。
东昌骁将名张清,豪气凌霄真可数。
阵云冉冉飘征旗,劲气英英若痴虎。
龙鳞铁甲披凤毛,宫锦花袍明绣补。
坐骑一匹大宛驹,袖中暗器真难睹。
非鞭非简亦非枪,阵上陨石如星舞。
飞来猛将不能逃,中处应令倒旗鼓。
感人义气成大恩,此日归心甘受虏。
天降罡星大泊中,烨烨英声传水浒。
宋江在东昌府州衙堂上折箭盟誓已罢:“众弟兄勿得伤情!”众皆大笑。人各听令,尽皆欢喜,收拾军马,都要回山。只见张清在宋公明面前举荐:“东昌府一个兽医,复姓皇甫,名端。此人善能相马,知得头口寒暑病症,下药用针,无不痊可,真有伯乐之才
(17)
。原是幽州人氏,为他碧眼黄须,貌若番人
(18)
,以此人称为紫髯伯。梁山泊亦有用他处。可唤此人带引妻小,一同上山。乞取钧旨。”宋江闻言大喜:“我虽在中原,不晓其理。若果皇甫端肯去相聚,大称予怀。”张清见宋江相爱甚厚,随即便去唤到兽医皇甫端来,拜见宋江并众头领。大小众将看了,尽皆欢喜。有篇七言古风诗,道皇甫端医术:
传家艺术无人敌,安骥年来有神力。
回生起死妙难言,拯惫扶危更多益。
鄂公乌骓人尽夸
(19)
,郭公
来渥洼
(20)

吐蕃枣骝号神驳
(21)
,北地又羡拳毛
(22)


皆经见,衔橛背鞍亦多变。
天闲十二旧驰名,手到病除能应验。
古人已往名不刊,只今又见皇甫端。
解治四百零八病,双瞳炯炯珠走盘。
天集忠良真有意,张清鹗荐诚良计。
梁山泊内添一人,号名紫髯伯乐裔。
宋江看了皇甫端一表非俗,碧眼重瞳
(23)
,虬须过腹
(24)
。皇甫端见了宋江如此义气,心中甚喜,愿从大义。
宋江大喜。抚谕已了,传下号令,诸多头领,收拾车仗、粮食、金银,一齐进发。鞍上将、鞭敲金镫响,步下卒、齐唱凯歌声。把这两府钱粮,运回山寨。前后诸军都起,于路无话,早回到梁山泊忠义堂上。宋江叫放出龚旺、丁得孙来,亦用好言抚慰,二人叩首拜降。又添了皇甫端,在山寨专工医兽。董平、张清亦为山寨头领。
宋江欢喜,忙叫排宴庆贺,都在忠义堂上,各依次席而坐。宋江看了众多头领,却好一百单八员。宋江开言说道:“我等弟兄,自从上山相聚,但到处并无疏失,皆是上天护佑,非人之能。今来扶我为尊,皆托众弟兄英勇。一者合当聚义,二乃我再有句言语,烦你众兄弟共听。”吴用便道:“愿请兄长约束
(25)
,共听号令。”
宋江对着众头领,开口说这个主意下来。正是,有分教:三十六天罡临化地,七十二地煞闹中原。
毕竟宋公明说出甚么主意?且听下回分解。
--------------------
(1)
 没羽——古箭名。此借以形容飞石之用力而准确如箭,不必羽也。
(2)
 虎骑出身——犹言原是勇猛的骑兵。
(3)
 好眉目——此指有面子。
(4)
 匹夫——此乃对敌方的骂词,犹言你这家伙、东西,多指无知无识、有勇无谋之辈。
何足——犹言哪里值得。
(5)
 抖搂——谓振作,打起。
(6)
 威——指威风、威势。
(7)
 割袍为誓——谓割断战袍发誓。
(8)
 得宠——此指受到宠爱。
(9)
 招宝七郎——神名。一说乃招财神,一说乃护法神,又一说为护船神。不得详知。
(10)
 躲不迭——犹躲不及。迭,及。
(11)
 摽——即投掷。
(12)
 弃义——犹言不讲道义,背离信义。
(13)
 王彦章——字子明,五代郓州寿张(今山东范县以东)人。骁勇有力,持铁枪,驰聘如飞,军中称王铁枪。最终战败被擒,拒降遭杀。
(14)
 行持——犹言施用。
(15)
 奠地——即以酒浇地。古人发誓时常有此举,以示天地作证、真诚无欺。
(16)
 老郎——此指书会中年老的编写者或说书人。
(17)
 伯乐——春秋秦穆公时人,姓孙,又名阳。以善相马闻名于世。
(18)
 番人——旧时指少数民族或外国人,因其相貌之不同。
(19)
 鄂公——即初唐人尉迟恭,字敬德,朔州善阳人。隋末从军,以武勇著称。后降唐,从太宗击败王世充等。后因功封鄂国公,省称鄂公。新、旧《唐书》有传。
(20)
 郭公——指郭子仪。唐华州郑人。玄宗时为朔方节度使,平安史之乱有功。吐蕃、回纥同时分道来犯,子仪以数十骑出,见其大酋。回纥下马而拜。遂与回纥合力破吐蕃。以一身系时局安危凡二十年。累官至太尉、中书令,封汾阳郡王,号“尚父”,世称郭令公,省称郭公。新、旧《唐书》有传。
——良马名。昔周穆王尝有八骏之一。以其毛色为名号。
渥洼——水名。在今甘肃安西县境。传说乃产神马之地。
(21)
 枣骝——即枣红马。
(22)
 拳毛
——唐太宗爱马之一,亦良种骏马。
(23)
 碧眼重瞳——绿色的眼睛里有两个瞳仁。常视为贵相。
(24)
 虬须——卷曲的胡须。
(25)
 约束——此乃管束之意。
第七十一回 忠义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诗曰:
光耀飞离土窟间,天罡地煞降尘寰。
说时豪气侵肌冷,讲处英风透胆寒。
仗义疏财归水泊,报仇雪恨下梁山。
堂堂一卷天文字,付与诸公仔细看。
话说宋公明一打东平,两打东昌,回归山寨忠义堂上,计点大小头领共有一百八员,心中大喜,遂对众兄弟道:“宋江自从闹了江州,上山之后,皆赖托众弟兄英雄扶助
(1)
,立我为头。今者共聚得一百八员头领,心中甚喜。自从晁盖哥哥归天之后,但引兵马下山,公然保全
(2)
,此是上天护佑,非人之能。纵有被掳之人,陷于缧绁,或是中伤回来,且都无事。被擒捉者,俱得天佑,非我等众人之能也。今者一百八人,皆在面前聚会,端的古往今来,实为罕有!如今兵刃到处,杀害生灵,无可禳谢大罪。我心中欲建一罗天大醮,报答天地神明眷佑之恩!一则祈保众兄弟身心安乐;二则惟愿朝廷早降恩光,赦免逆天大罪,众当竭力捐躯,尽忠报国,死而后已;三则上荐晁天王早生仙界,世世生生,再得相见。就行超度横亡恶死,火烧水溺,一应无辜被害之人,俱得善道
(3)
。我欲行此一事,未知众弟兄意下若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3/1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