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精校校注)第1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7/177

原来这十路军马,都是曾经训练精兵。更兼这十节度使,旧日都是在绿林丛中出身,后来受了招安,直做到许大官职,都是精锐勇猛之人,非是一时建了些少功名。当日,中书省定了程限,发十道公文,要这十路军马如期都到济州,迟慢者定依军令处置。
金陵建康府有一支水军,为头统制官唤做刘梦龙
(14)
。那人初生之时,其母梦见一条黑龙飞入腹中,感而遂生。及至长大,善知水性,曾在西川峡江讨贼有功
(15)
,升做军官都统制,统领一万五千水军,棹船五百只,守住江南。高太尉要取这支水军并船只,星夜前来听调。又差一个心腹人,唤做牛邦喜,也做到步军校尉,教他去沿江上下,并一应河道内,拘刷船只,都要来济州取齐,交割调用。高太尉帐前牙将极多,于内两个最了得:一个唤做党世英,一个唤做党世雄,弟兄二人见做统制官,各有万夫不当之勇。高太尉又去御营内,选拨精兵一万五千,通共各处军马一十三万。先于诸路差官供送粮草,沿途交纳。高太尉连日整顿衣甲,制造旌旗,未及发程。有诗为证:
匿奸罔上非忠荩
(16)
,好战全违旧典章。
不事怀柔服强暴
(17)
,只驱良善敌刀枪。
却说戴宗、刘唐在东京住了几日,打听得备细消息,星夜回还山寨,报说此事。宋江听得高太尉亲自领兵,调天下军马一十三万,十节度使统领前来,心中惊恐,便与吴用商议。
吴用道:“仁兄勿忧!昔日诸葛孔明用三千兵卒,破曹操十万军马。小生也久闻这十节度的名,多与朝廷建功。只是当初无他的敌手,以此只显他的豪杰。如今放着这一班好弟兄,如狼似虎的人,那十节度已是背时的人了
(18)
,兄长何足惧哉!比及他十路军来,先教他吃我一惊。”宋江道:“军师如何惊他?”吴用道:“他十路军马都到济州取齐,我这里先差两个快厮杀的,去济州相近,接着来军,先杀一阵。这是报信与高俅知道。”宋江道:“叫谁去好?”吴用道:“差没羽箭张清、双枪将董平,此二人可去。”
宋江差二将各带一千军马,前去巡哨济州,相迎截杀各路军马。又拨水军头领,准备泊子里夺船。山寨中头领,预先调拨已定,且不细说,下来便知。
再说高太尉在京师俄延了二十馀日,天子降敕,催促起军。高俅先发御营军马出城,又选教坊司歌儿舞女三十馀人
(19)
,随军消遣
(20)
。至日祭旗,辞驾登程,却好一月光景。时值初秋天气,大小官员都在长亭饯别。
高太尉戎装披挂,骑一匹金鞍战马,前面摆着五匹玉辔雕鞍从马,左右两边排着党世英、党世雄弟兄两个,背后许多殿帅统制官、统军提辖、兵马防御、团练等官,参随在后。那队伍军马,十分摆布得整齐。怎见得?
飞龙旗缨头飐飐,飞虎旗火焰纷纷,飞熊旗彩色辉辉,飞豹旗光华衮衮。青旗按东方甲乙,如堆蓝叠翠遮天;白旗按西方庚辛,似积雪凝霜向日;红旗按丙丁前进,火云队堆满山前;皂旗按壬癸后随,杀气弥漫阵后;黄旗按中央戊己,镇太将台散乱金霞。七重围子手,前后遮拦;八面引军旗,左右招飐。一簇枪林似竹,一攒剑洞如麻。嘶风战马荡金鞍,开路征夫披铁铠。却似韩侯临魏地,正如王剪出秦关。
那高太尉部领大军出城,来到长亭前下马,与众官作别。饮罢饯行酒,攀鞍上马,登程望济州进发。于路上纵容军士,尽去村中纵横掳掠,黎民受害,非止一端。
却说十路军马,陆续都到济州。有节度使王文德,领着京兆等处一路军马,星夜奔济州来,离州尚有四十馀里。当日催动人马,赶到一个去处,地名凤尾坡,坡下一座大林。前军却好抹过林子,只听得一棒锣声响处,林子背后,山坡脚边,转出一彪军马来,当先一将拦路。那员将顶盔挂甲,插箭弯弓,去那弓袋箭壶内,侧插着小小两面黄旗,旗上各有五个金字,写道:“英雄双枪将,风流万户侯
(21)
。”两手搦两杆钢枪。此将乃是梁山泊第一个惯冲头阵的勇将董平,因此人称为董一撞。
董平勒定战马,截住大路,喝道:“来的是哪里兵马?不早早下马受缚,更待何时!”这王文德兜住马,呵呵大笑道:“瓶儿罐儿,也有两个耳朵。你须曾闻我等十节度使,累建大功,名扬天下,上将王文德么?”董平大笑,喝道:“只你便是杀晚爷的大顽
(22)
!”王文德听了大怒,骂道:“反国草寇,怎敢辱吾!”拍马挺枪,直取董平。董平也挺双枪来迎。两将斗到三十合,不分胜败。王文德料道赢不得董平,喝一声:“少歇再战!”各归本阵。王文德分付众军,休要恋战,且冲过去。王文德在前,三军在后,大发声喊,杀将过去。
董平后面引军追赶。将过林子,正走之间,前面又冲出一彪军马来。为首一员上将,正是没羽箭张清,在马上大喝一声:“休走!”手中拈定一个石子打将来,望王文德头上便着。急待躲时,石子打中盔顶,王文德伏鞍而走,跑马奔逃。两将赶来,看看赶上,只见侧首冲过一队军来。王文德看时,却是一般的节度使杨温军马,齐来救应。因此董平、张清不敢来追,自回去了。
两路军马,同入济州歇定。太守张叔夜接待各路军马。数日之间,前路报来,高太尉大军到了。十节度出城迎接,都参见了太尉,一齐护送入城,把州衙权为帅府
(23)
,安歇下了。高太尉传下号令,教十路军马,都向城外屯驻,伺候刘梦龙水军到来,一同进发。这十路军马,各自都来下寨,近山砍伐木植,人家搬掳门窗,搭盖窝铺,十分害民。高太尉自在城中帅府内,定夺征进人马。无银两使用者,都充头哨出阵交锋;有银两者,留在中军,虚功滥报。似此奸弊,非止一端。有诗为证:
无钱疲卒当头阵,用幸精强殿后军。
正法废来真可笑,贪夫赃吏竞纷纷。
高太尉在济州不过一二日,刘梦龙战船到了,参见太尉。高俅随即便唤十节度使都到厅前,共议良策。王焕等禀复道:“太尉先教马步军去探路,引贼出战,然后即调水路战船去劫贼巢,令其两下不能相顾,可获群贼矣。”高太尉从其所言。当时分拨王焕、徐京为前部先锋,王文德、梅展为合后收军,张开、杨温为左军,韩存保、李从吉为右军,项元镇、荆忠为前后救应使。党世雄引领三千精兵,上船协助刘梦龙水军船只,就行监战。诸军尽皆得令,整束了三日
(24)
,请高太尉看阅诸路军马。高太尉亲自出城,一一点看了,便遣大小三军并水军,一齐进发,径望梁山泊来。
且说董平、张清回寨说知备细。宋江与众头领统率大军,下山不远,早见官军到来。前军射住阵脚
(25)
,两边拒定人马
(26)
。只见先锋王焕出阵,使一条长枪,在马上厉声高叫:“无端草寇,敢死村夫,认得大将王焕么?”对阵绣旗开处,宋江亲自出马,与王焕声喏道:“王节度,你年纪高大了,不堪与国家出力。当枪对敌,恐有些一差二误,枉送了你一世清名。你回去罢,另教年纪小的出来战。”王焕听得大怒,骂道:“你这厮是个文面俗吏,安敢抗拒天兵!”宋江答道:“王节度,你休逞好手。我这一般儿替天行道的好汉,不到得输与你
(27)
!”王焕便挺枪戳将过来。
宋江马后早有一将,銮铃响处,挺枪出阵。宋江看时,却是豹子头林冲,来战王焕。两马相交,众军助喊。高太尉自临阵前,勒住马看。只听得两军呐喊喝采,果是马军踏镫抬身看,步卒掀盔举眼观。两个施逞诸路枪法。但见:
一个屏风枪,势如霹雳;一个水平枪,勇若奔雷。一个朝天枪,难防难躲;一个钻风枪,怎敌怎遮!这个枪使得疾如孙策,那个枪使得猛似霸王。这个恨不得枪戳透九霄云汉,那个恨不得枪刺透九曲黄河。一个枪如蟒离岩洞,一个枪似龙跃波津。一个使枪的雄似虎吞羊,一个使枪的俊如雕扑兔。这个使枪的英雄盖尽梁山泊,那个使枪的威风播满宋乾坤。
王焕大战林冲,约有七八十合,不分胜败。两边各自鸣金,二骑分开,各归本阵。
只见节度使荆忠到前军,马上欠身,禀复高太尉道:“小将愿与贼人决一阵,乞请钧旨。”高太尉便教荆忠出马交战。宋江马后銮铃响处,呼延灼来迎。荆忠使一口大杆刀,骑一匹瓜黄马。二将交锋,约斗二十合,被呼延灼卖个破绽,隔过大刀,顺手提起钢鞭来,只一下,打个衬手
(28)
,正着荆忠脑袋,打得脑浆迸流,眼珠突出,死于马下。
高俅看见折了一个节度使,火急便差项元镇骤马挺枪,飞出阵前,大喝:“草贼,敢战吾么?”宋江马后双枪将董平撞出阵前,来战项元镇。两个斗不到十合,项元镇霍地勒回马,拖了枪便走。董平拍马去赶,项元镇不入阵去,绕着阵脚,落荒而走。董平飞马去追,项元镇带住枪,左手拈弓,右手搭箭,拽满弓,翻身背射一箭。董平听得弓弦响,抬手去隔,一箭正中右臂,弃了枪,拨回马便走。项元镇挂着弓,拈着箭,倒赶将来。呼延灼、林冲见了,两骑马各出,救得董平归阵。高太尉挥指大军混战。宋江先教救了董平回山,后面军马遮拦不住,都四散奔走。高太尉直赶到水边,却调人去接应水路船只。
且说刘梦龙和党世雄布领水军,乘驾船只,迤逦前投梁山泊深处来。只见茫茫荡荡,尽是芦苇蒹葭,密密遮定港汊。这里官船樯篙不断,相连十馀里水面。正行之间,只听得山坡上一声炮响,四面八方小船齐出。那官船上军士,先有五分惧怯,看了这等芦苇深处,尽皆慌了。怎禁得芦苇里面埋伏着小船齐出,冲断大队,官船前后不相救应,大半官军弃船而走。
梁山泊好汉看见官军阵脚乱了,一齐鸣鼓摇船,直冲上来。刘梦龙和党世雄急回船时,原来经过的浅港内,都被梁山泊好汉用小船装载柴草,砍伐山中木植,填塞断了,那橹桨竟摇不动。众多军卒,尽弃了船只下水。刘梦龙脱下戎装披挂,爬过水岸,拣小路走了。
这党世雄不肯弃船,只顾教水军寻港汊深处,摇动了行去。不到二里,只见前面三只小船,船上是阮氏三雄,各人手执蓼叶枪,挨近船边来。众多驾船军士,都跳下水里去了。党世雄自持铁槊,立在船头上,与阮小二交锋。阮小二也跳下水里去,阮小五、阮小七两个逼近身来。党世雄见不是头,撇了铁槊,也跳下水去了。只见水底下钻过船火儿张横来,一手揪住头发,一手提定腰胯,的溜溜丢上芦苇根头。先有十数个小喽啰躲在那里,挠钩套索搭住,活捉上水浒寨来。
却说高太尉见水面上船只,都纷纷滚滚乱投山边去了,船上缚着的尽是刘梦龙水军的旗号,情知水路里又折了一阵,忙传钧令,且教收兵回济州去,别作道理。五军比及要退,又值天晚,只听得四下里火炮不住价响,宋江军马不知几路杀将来。高太尉只叫得:“苦了也!”正是:欢喜未来愁又至,才逢病退又遭殃。有分教:一枚太尉,翻为阴陵失路之人
(29)
;十路雄兵,变作赤壁鏖兵之客
(30)
。只教步卒无门归大寨,水军逃路到华胥
(31)

毕竟高太尉并十路军兵怎地脱身?且听下回分解。
--------------------
(1)
 周围八百里——据称梁山泊至明代已成平陆,仅馀遗风而已。
(2)
 叠桥——谓一层一层地用石头木材垒桥。
(3)
 三十六——指梁山泊替天行道旗下的三十六员天罡星。
(4)
 比到——犹言将到。
(5)
 宸聪——此谓皇帝的听闻。帝居称宸,取此辰之意。
(6)
 不伏水土——意谓不适应其地域的自然条件和生活环境。
(7)
 任便——意为听从自便。
(8)
 丹墀——古时宫殿前的红色石阶。
(9)
 玉阶——喻指朝廷,以有玉石砌成的台阶。
(10)
 关房——指掌管公文出纳事宜的办事机构。
(11)
 鬼方国——泛称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
(12)
 西夏——宋时称少数民族党项族拓跋氏在公元1038年建立的大夏王国为西夏,共传十主,其领地在今宁夏、陕西北部、甘肃西北部、青海东北部、内蒙古西部一带,公元1227年为元监国所灭。
(13)
 大金——女真族完颜阿骨打在公元1115年建立金朝,共传九帝,1125年灭辽、1126年灭北宋,统辖整个中国北部。1234年灭亡。
大辽——契丹族耶律阿保机在公元916年创建,共传九帝,辖中国北部,1125年为金所灭。
(14)
 为头——即为首,第一位。
统制——官名。北宋时将不专兵,不把持兵权,作战时在将官中选拔一人给予都统制名义,以节制兵马。
(15)
 西川峡江——指四川重庆府,自瞿塘而下的峡江一带。
(16)
 匿奸罔上——谓隐藏罪恶,欺骗君上。
(17)
 怀柔——是统治者的一种政治手段,意在笼络对方以安抚其敌意,归服自己。
(18)
 背时——此谓不合时宜、不走运之意。
(19)
 教坊司——古时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专门管理供娱乐之俗乐,如舞蹈、百戏等等的教习、排练和演出的事。
(20)
 随军消遣——唐代诗人高適有《燕歌行》云:“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即写女乐随军消遣事,宋时亦然。
(21)
 万户侯——指食邑万户之侯,以此喻高官显位之气势。
(22)
 晚爷——称母亲再婚之后夫,即继父。
大顽——指顽固不化的人。
(23)
 州衙——州府衙门。
权为——犹言临时当做,暂且作为。
(24)
 整束——即整顿装备。
(25)
 射住阵脚——谓摆定战阵的最前方。
(26)
 拒定人马——安排定战阵里的人马。
(27)
 不到得——犹言不至于。
(28)
 衬手——犹顺手。
(29)
 阴陵失路——楚汉相争之时,楚霸王项羽被汉王刘邦打败后,在阴陵(今安徽定远县西北)迷失了路。
(30)
 赤壁鏖兵——三国时,孙权和刘备联合作战,在赤壁(今湖北蒲圻西)火烧曹军战船,一举大败曹操。
(31)
 华胥——语见《列子·黄帝》,其云:“黄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华胥氏之国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盖非舟车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斯,离,距离。后作梦境之代称,指理想安乐和平之境。这里借指败军已无路可逃。
第七十九回 刘唐放火烧战船
宋江两败高太尉
《西江月》:
软弱安身之本,刚强惹祸之胎。无争无竞是贤才,亏我些儿何碍!
钝斧锤砖易碎,快刀劈水难开。但看发白齿牙衰,惟有舌根不坏。
(1)
话说当下高太尉望见水路军士,情知不济,正欲回军,只听得四边炮响,急收聚众将,夺路而走。原来梁山泊只把号炮四下里施放,却无伏兵。只吓得高太尉心惊胆战,鼠窜狼奔,连夜收军回济州。计点步军,折陷不多;水军折其大半,战船没一只回来。刘梦龙逃难得回,军士会水的逃得性命,不会水的都淹死于水中。高太尉军威折挫,锐气衰残,且向城中屯驻军马,等候牛邦喜拘刷船到。再差人赍公文去催,不论是何船只,堪中的尽数拘拿
(2)
,解赴济州,整顿征进。
却说水浒寨中,宋江先和董平上山,拔了箭矢,唤神医安道全用药调治。安道全使金枪药敷住疮口,在寨中养病。吴用收住众头领上山。水军头领张横解党世雄到忠义堂上请功,宋江教且押去后寨软监着。将夺到的船只,尽数都收入水寨,分派与各头领去了。
再说高太尉在济州城中,会集诸将商议收剿梁山之策。数内上党节度使徐京禀道:“徐某幼年游历江湖、使枪卖药之时,曾与一人交游。那人深通韬略,善晓兵机,有孙、吴之才调,诸葛之智谋,姓闻名焕章,见在东京城外安仁村教学。若得此人来为参谋,可以敌吴用之诡计。”
高太尉听说,便差首将一员,赍带段匹鞍马,星夜回东京,礼请这教村学秀才闻焕章,来为军前参谋。便要早赴济州,一同参赞军务。那员首将回京去不得三五日,城外报来:“宋江军马,直到城边搦战。”高太尉听了大怒,随即点就本部军兵,出城迎敌,就令各寨节度使同出交锋。
却说宋江军马见高太尉提兵至近,急慌退十五里外平川旷野之地。高太尉引军赶去,宋江军马已向山坡边摆成阵势。红旗队里捧出一员猛将。怎生披挂?但见:
戴一顶插交角、嵌金花、光挣挣铁幞头,拴一条长数尺、飞红霞、云彩彩红抹额
(3)
;披一副黑扑扑、齐臻臻、退光漆、烈龙鳞、戗金乌油甲,系一条攒八宝、嵌七珍、金雀舌、双獭尾、玲珑碧玉带;穿一领按北方、如泼墨、结乌云、飘黑雾、俏身皂罗袍,着一对绿兜根、金落缝、走云芽、盘双凤、踏山麂皮靴;悬一张射双雕、落孤雁、鹊画宝雕弓,攒一壶穿银盔、透铁铠、点钢凿子箭;捥两条苍龙梢、排竹节、水磨打将鞭,骑一匹恨天低、嫌地窄、千里乌骓马。正是:斜按铁枪临阵上,浑如黑杀降凡间。
认旗上写的分明,乃是“双鞭呼延灼”。兜住马,横着枪,立在阵前。高太尉看见,道:“这厮便是统领连环马时,背反朝廷的!”便差云中节度使韩存保出马迎敌。
这韩存保善使一枝方天画戟。两个在阵前更不打话,一个使戟去搠,一个用枪来迎。使戟的不放半分闲,使枪的岂饶些子空。两个战到五十馀合,呼延灼卖个破绽,闪出去,拍着马望山坡下便走。韩存保紧要干功,跑着马赶来。八个马蹄翻盏撒钹相似
(4)
,约赶过五七里,无人之处,看看赶上,呼延灼勒回马,带转枪,舞起双鞭来迎。两个又斗十数合之上。用双鞭分开画戟,回马又走。韩存保寻思:“这厮枪又近不得我,鞭又赢不得我,我不就这里赶上捉了这贼,更待何时!”抢将近来,赶转一两山嘴,有两条路,竟不知呼延灼何处去了。
韩存保勒马上坡来望时,只见呼延灼绕着一条溪走。存保大叫:“泼贼,你走哪里去!快下马来受降,饶你命!”呼延灼不走,大骂存保。韩存保却大宽转来抄呼延灼后路,两个却好在溪边相迎着。一边是山,一边是溪,只中间一条路,两匹马盘旋不得。呼延灼道:“你不降我,更待何时!”韩存保道:“你是我手里败将,倒要我降你!”呼延灼道:“我漏你到这里
(5)
,正要活捉你。你性命只在顷刻。”韩存保道:“我正来活捉你!”两个旧气又起。韩存保挺着长戟,望呼延灼前心两胁软肚上,雨点般戳将来。呼延灼用枪左拨右逼,捽风般搠入来
(6)
,两个又斗了三十来合。
正斗到浓深处,韩存保一戟望呼延灼软胁搠来,呼延灼一枪望韩存保前心刺去,两个各把身躯一闪,两边军器都从胁下搠来。呼延灼挟住韩存保戟杆,韩存保扭定呼延灼枪杆,两个都在马上你扯我拽,挟住腰胯,用力相挣。韩存保的马后蹄先塌下溪里去了,呼延灼连人和马也拽下溪里去了,两个在水中扭做一块。那两匹马践起水来,一人一身水。呼延灼弃了手里的枪,挟住他的戟杆,急去掣鞭时,韩存保也撇了他的枪杆,双手按住呼延灼两条臂,你揪我扯,两个都滚下水里去。那两匹马迸星也似跑上岸来,望山边去了。两个在溪水中,都滚没了军器,头上戴的盔没了,身上衣甲飘零。两个只把空拳来在水中厮打,一递一拳,正在深水里,又拖上浅水里来。
正解拆不开,岸上一彪军马赶到,为头的是没羽箭张清。众人下手活捉了韩存保。差人急去寻那走了的两匹战马。只见那马却听得马嘶人喊,也跑回来寻队,因此收住。又去溪中捞起军器还呼延灼,带湿上马,却把韩存保背剪缚在马上,一齐都奔峪口。有诗为证:
两人交战更跷蹊,脱马缠绵浸碧溪。
可惜韩存英勇士,生擒活捉不堪题。
只见前面一彪军马,来寻韩存保,两家却好当住。为头两员节度使,一个是梅展,一个是张开。因见水渌渌地马上缚着韩存保,梅展大怒,舞三尖两刃刀直取张清。交马不到三合,张清便走,梅展赶来。张清轻舒猿臂,款扭狼腰,只一石子飞来,正打中梅展额角,鲜血迸流,撇了手中刀,双手掩面。
张清急便回马,却被张开搭上箭,拽满弓,一箭射来。张清提马头一提,正射中马眼,那马便倒。张清跳在一边,拈着枪便来步战。那张清原来只有飞石打将的本事,枪法上却慢。张开先救了梅展,次后来战张清,马上这条枪,神出鬼没。张清只办得架隔
(7)
,遮拦不住,拖了枪便走入马军队里躲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7/1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