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精校校注)第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177

知客引了智深,直到方丈,解开包裹,取出书来,拿在手里。知客道:“师兄,你如何不知体面
(101)
?即目长老出来
(102)
,你可解了戒刀,取出那七条、坐具、信香来
(103)
,礼拜长老使得
(104)
。”智深道:“你却何不早说?”随即解了戒刀,包裹内取出片香一炷、坐具、七条,半晌没做道理处
(105)
。知客又与他披了袈裟,教他先铺坐具。知客问道:“有信香在哪里?”智深道:“甚么信香?只有一炷香在此。”知客再不和他说,肚里自疑忌了。
少刻,只见智清禅师两个使者引着出来,禅椅上坐了。知客向前打个问讯,禀道:“这僧人从五台山来,有真禅师书在此,上达本师。”清长老道:“好,好!师兄多时不曾有法帖来
(106)
。”知客叫智深道:“师兄,把书来礼拜长老。”只见智深先把那炷香插在炉内,拜了三拜
(107)
,将书呈上。清长老接书,把来拆开看时,上面写道:
“智真和尚合掌白言贤弟清公大德禅师
(108)
:不觉天长地隔,别颜睽远
(109)
。虽南北分宗
(110)
,千里同意。今有小浼
(111)
:敝寺檀越赵员外剃度僧人智深,俗姓是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帐前提辖官鲁达,为因打死了人,情愿落发为僧
(112)
。二次因醉闹了僧堂
(113)
,职事人不能和顺。特来上刹,万望作职事人员收录。幸甚!切不可推故。此僧久后正果非常,千万容留。珍重
(114)
,珍重!”
清长老读罢来书,便道:“远来僧人且去僧堂中暂歇,吃些斋饭。”智深谢了,收拾起坐具、七条,提了包裹,拿了禅杖、戒刀,跟着行童去了
(115)

清长老唤集两班许多职事僧人,尽到方丈,乃言:“汝等众僧在此。你看我师兄智真禅师好没分晓
(116)
!这个来的僧人,原来是经略府军官,为因打死了人,落发为僧,二次在彼闹了僧堂,因此难着他。你那里安他不的,却推来与我。待要不收留他,师兄如此万千嘱付,不可推故;待要着他在这里,倘或乱了清规,如何使得!”
知客道:“便是弟子们看那僧人,全不似出家人模样。本寺如何安着得他
(117)
?”都寺便道:“弟子寻思起来,只有酸枣门外退居廨宇后那片菜园
(118)
,如常被营内军健们并门外那二十来个破落户时常来侵害
(119)
,纵放羊马,好生啰唣
(120)
。一个老和尚在那里住持,哪里敢管他。何不教智深去那里住持,倒敢管的下。”清长老道:“都寺说的是。教侍者去僧堂内客房里,等他吃罢饭,便唤将他来。”
侍者去不多时,引着智深到方丈里。清长老道:“你既是我师兄真大师荐将来我这寺中挂搭
(121)
,做个职事人员。我这敝寺有个大菜园,在酸枣门外岳庙间壁,你可去那里住持管领
(122)
。每日教种地人纳十担菜蔬,馀者都属你用度。”智深便道:“本师真长老着小僧投大刹讨个职事僧做,却不教俺做个都寺、监寺,如何教洒家去管菜园?”首座便道
(123)
:“师兄,你不省得!你新来挂搭,又不曾有功劳,如何便做得都寺?这管菜园也是个大职事人员了。”智深道:“洒家不管菜园,俺只要做都寺、监寺。”
首座又道:“你听我说与你。僧门中职事人员,各有头项
(124)
。且如小僧,做个知客,只理会管待往来客官僧众。假如维那、侍者、书记、首座,这都是清职
(125)
,不容易得做。都寺、监寺、提点、院主
(126)
,这个都是掌管常住财物。你才到的方丈,怎便得上等职事?还有那管藏的唤做藏主
(127)
,管殿的唤做殿主
(128)
,管阁的唤做阁主
(129)
,管化缘的唤做化主
(130)
,管浴堂的唤做浴主
(131)
,这个都是主事人员
(132)
,中等职事。还有那管塔的塔头,管饭的饭头,管茶的茶头,管菜园的菜头,管东厕的净头
(133)
,这个都是头事人员
(134)
,末等职事。假如师兄你管了一年菜园,好,便升你做个塔头。又管了一年,好,升你做个浴主。又一年,好,才做监寺。”智深道:“既然如此,也有出身时,洒家明日便去。”
话休絮繁。
清长老见智深肯去,就留在方丈里歇了。当日议定了职事,随即写了榜文,先使人去菜园里退居廨宇内挂起库司榜文,明日交割
(135)
。当晚各自散了。次早,清长老升法座,押了法帖,委智深管菜园。智深到座前领了法帖,辞了长老,背上包裹,挎了戒刀,提了禅杖,和两个送入院的和尚直来酸枣门外廨宇里来住持。
且说菜园左近
(136)
,有二三十个赌博不成才、破落户泼皮,泛常在园内偷盗菜蔬
(137)
,靠着养身。因来偷菜,看见廨宇门上新挂一道库司榜文,上说:
“大相国寺仰委管菜园僧人鲁智深前来住持,自明日为始掌管,并不许闲杂人等入园搅扰。”
那几个泼皮看了,便去与众破落户商议道:“大相国寺里差一个和尚,甚么鲁智深来管菜园。我们趁他新来,寻一场闹
(138)
,一顿打下头来,教那厮伏我们。”数中一个道
(139)
:“我有一个道理。他又不曾认的我,我们如何便去寻的闹?等他来时,诱他去粪窖边,只做恭贺他,双手抢住脚,翻筋斗
那厮下粪窖去
(140)
,只是小耍他。”众泼皮道:“好,好!”商量已定,且看他来。
却说鲁智深来到廨宇退居内房中,安顿了包裹、行李,倚了禅杖,挂了戒刀。那数个种地道人都来参拜了,但有一应锁钥,尽行交割。那两个和尚同旧住持老和尚,相别了尽回寺去。
且说智深出到菜园地上,东观西望,看那园圃。只见这二三十个泼皮,拿着些果盒酒礼,都嘻嘻的笑道:“闻知和尚新来住持,我们邻舍街坊都来作庆。”智深不知是计,直走到粪窖边来。那伙泼皮一齐向前,一个来抢左脚,一个来抢右脚,指望来攧智深
(141)
。只教智深:脚尖起处,山前猛虎心惊;拳头落时,海内蛟龙丧胆。正是:方圆一片闲园圃,目下排成小战场
(142)

那伙泼皮怎的来攧智深?且听下回分解。
--------------------
(1)
 剪径——拦路抢劫财物。
赤松——杉树。有红杉树、黑杉树。
(2)
 昏了——漫漶,模糊不清了。
(3)
 崩损——残缺损坏。
(4)
 “释迦”句——相传菩萨坐禅,入定神凝,地生草穿菩萨肉上生长而不知觉,人唤之也不闻。这里是形容瓦罐寺毁坏的景象。
(5)
 雪岭——即雪山。传说释迦牟尼成佛前,曾在印度北部喜马拉雅诸山一带苦行,后以此借指佛教圣地或僧侣居所。
(6)
 观世音——佛教菩萨名。慈悲大度的化身,救苦救难之神。省称观音。
(7)
 诸天——即诸神。
(8)
 帝释——佛教护法神之一,又称“帝释天”。佛家称其为三十三天之主,居须弥山顶善见城。
(9)
 龙华台——相传弥勒得道为佛时,坐于龙华树下,其树花枝如龙头,笼罩四十里。是弥勒菩萨开法会、度人出世之地。故称龙华台。以上皆为比喻形容瓦罐寺毁损之惨象。
(10)
 知客寮——寺院里接待客人的住所。
(11)
 壁落——墙壁与篱笆。
(12)
 香积厨——寺院里供僧众用餐的厨房。
(13)
 监斋使者——寺院香积厨里供奉的神。
(14)
 讨饭——要饭,乞食。
顿——量词。用于吃喝的次数。犹言次。
(15)
 合当——应当,应该。
(16)
 争奈——怎奈。
(17)
 这等——这样,这么。
大去处——大地方。
(18)
 非细——不小,不一般,不寻常。
(19)
 十方常住——佛教语。四种常住(常住常住、十方常住、现前现前、十方现前)之一,是接待往来僧众的寺院,也是接受各地信众都来礼拜的佛寺,其中饮食来源于信众布施,是众僧共有之物,亦供众僧及游僧使用,故称十方常住的庙产。
(20)
 云游——游历四方。
(21)
 量——限量。是个限度。犹言就算是。
(22)
 生铁——铸铁,比喻强硬。
(23)
 小乙——即小一。
(24)
 飞天夜叉——佛教传说里一种能在天空飞翔的天神,叫天夜叉。另一种在陆地的,叫地夜叉。夜叉是神名。
(25)
 绿林——原指西汉末的绿林军,后泛指聚集山林间反抗官府或抢劫财物的团伙。
(26)
 影占——遮蔽,掩护之意。
(27)
 踅——指来回转来转去地走。
(28)
 钵头——饭碗。钵,原误为“铃”,形近之讹,今改。
(29)
 掇(duō多)——用两手端起。山东方言。
(30)
 抄化——化缘募集。
(31)
 胡乱——此为凑合之意。
(32)
 嘲歌——顺口唱出的歌,带有嘲讽戏谑意味。
(33)
 眉如漆刷——喻眉黑如刷墨。
(34)
 肐
的——形容身体上的肌肉突起硬块,疙里疙瘩的样子。
(35)
 撒泼——放肆、放荡。
(36)
 排告——告发、排挤之意。
(37)
 消乏——消耗殆尽,以至衰败。
(38)
 角门——此指寺院后面的小门。
(39)
 必剥——象声词。以咬牙声形容人愤怒的样子。
(40)
 浑如——完全像,很像。
(41)
 梁武忏——即梁皇忏,《慈悲道场忏法》之别称。相传梁武帝即位后,尝夜梦亡妻妒妇郗氏化为蟒,为了替她忏悔生前罪孽,乃集录佛经语句为忏法,借以超度亡灵。
(42)
 法华经——佛经名。即《妙法莲华经》的简称。
(43)
 掣杖——举杖。
(44)
 摘脚儿——鼎足而立呈三角形。
(45)
 生力——气力。
(46)
 猛恶——凶险可怕。
(47)
 唾——唾沫,口水。啐口水,多有逢凶化吉之意愿。
(48)
 撮鸟——骂人语。
(49)
 等买卖——等机会打劫。
(50)
 道——以为,认为。
 不利市——不得利,没便宜可赚。
(51)
 发落——发洩,排遣。
(52)
 一发——一同,一起。
(53)
 生嗔——生气,发怒。
(54)
 只办得——只做到,只能是。
走路——此指逃跑。
(55)
 三战吕布——指张飞三战吕布。前有注。
(56)
 四座天王——佛经称帝释外臣四大武将,分别居须弥山四边,各护一方,因称护世四天王。东方持国安民天王(名提头赖吒),身白色,持琵琶;南方增长免难天王(名毗留勒叉),身青色,持宝剑;西方广目杂语天王(名毗留博叉),身红色执羂索;北方多闻天王(名毗沙门),身绿色,执宝叉。各领二鬼守护。寺庙山门两旁多塑有身形高大、面目狰狞的四大天王像,又称四大金刚。
(57)
 间深里——紧张激烈、难解难分之时。
(58)
 肐肢肐察——象声词。此乃形容动刀之声。
(59)
 南柯梦——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写淳于棼醉梦至槐安国,封太守,娶公主,荣华富贵。后率军出战失利,公主死,被国疑忌遣回,梦乃醒,一切皆空。后以此故事比喻人生如梦,富贵无常。
(60)
 无幸——不走运,倒霉。
(61)
 缚——捆绑。
(62)
 风紧——风大,刮得厉害。
(63)
 刮刮杂杂——象声词。火烧杂物爆烈之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1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