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精校校注)第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8/177

(30)
 净室——此指清静、洁净、可供休息的房间。
(31)
 本师——此指跟从受业的老师。
(32)
 容易得晚——此指太阳落山的进程快。
(33)
 黄芽——亦称“黄牙”。道教称从铅里炼出的精华。
(34)
 松鹤——以松鹤为轩命名,乃取其延年之意。
(35)
 朝真——犹言朝拜神主。
(36)
 云床——道士修神养性时的坐具。
(37)
 起居——此乃问安之意。
(38)
 八极——谓八方极远之地。
(39)
 “踏魁罡”句——即“步罡踏斗”,此乃道士礼拜星宿、召遣神灵的一种动作。据说其步行之线路,恰好对应上天罡星斗宿之所在。
(40)
 无漏——道教语。此指炼养精、神、魂、魄,意无外漏。即以精在肾而不从耳漏,以神在心而不从口漏,以魂在肝而不从眼漏,以魄在肺而不从鼻漏,以意在脾而不从四肢孔漏,故曰无漏。(参《金丹四百字·序》)
(41)
 碧眼方瞳——犹言绿色的眼睛、方形的瞳孔。古人以为此乃长寿之相。
(42)
 三岛十洲——皆仙人所居之地。三岛,蓬莱、方丈、瀛洲。又称三壶、三仙山。十洲,祖洲、瀛洲、聚窟洲、玄洲、炎洲、长洲、元洲、流洲、生洲、风麟洲,皆在巨海之中,人迹稀绝,仙人所居。
(43)
 洞天福地——道教对神仙及道士所居的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的合称。
(44)
 火坑——喻指恶境。
(45)
 左侧——犹言左右、前后之意。
(46)
 玉枢宝经——道教经典。一卷。今存有唐人吕嵓
解本,见《半亩园丛书》、《重刊道藏辑要斗集》。
(47)
 白血——即白色的血。
(48)
 童男子——指没有性交经历的男人。
(49)
 元阳真气——俗谓男子的精气。
(50)
 料得——犹预料到,估计到。
精魂——精神与魂魄。
碧落——道教语。谓青天,天空,上天。
(51)
 养性——道士修行的一种,也称入定。
(52)
 疙疸——指身体皮肉被撞击出的硬块。
(53)
 磨难——犹受折磨,遭苦难。
(54)
 黄巾力士——道教传说是在上界神仙居地值勤的神将。
(55)
 坐衙——指官长坐在公堂上理事。
(56)
 法物——道人、术士施法时所用的器物。
(57)
 倒陪告——犹谓反而要陪着小心去诉说、劝解。
(58)
 理法——指伦理规范、礼法。
(59)
 下土——指人间,天下。
作业——作孽,造孽。山东方言。
(60)
 纵横——犹言横竖,反正。
(61)
 雕蹾靴——又作“吊蹾靴”,即高跟靴。
(62)
 罪业——即罪孽。山东方言。
(63)
 戒性——指改掉恶习,调好性情。
(64)
 吃——此乃连接词。犹言因为,由于。
(65)
 噇——此谓大吃大喝。山东方言。
(66)
 伴当——此指随从的差役、仆人。
(67)
 云房——道人所居的房屋。
(68)
 阆苑——传说中的仙人之居。
(69)
 满还——犹言满心还去。亦或是“满怀”之讹。皆通。
第五十四回 入云龙斗法破高廉
黑旋风探穴救柴进
诗曰:
奉辞伐罪号天兵,主将须将正道行。
自谓魔君能破敌,岂知正法更专精!
行仁柴进还存命,无德高廉早丧生。
试把兴亡重检点,西风搔首不胜情。
话说当下罗真人道:“弟子,你往日学的法术,却与高廉的一般。吾今传授与汝五雷天罡正法
(1)
,依此而行,可救宋江,保国安民,替天行道。休被人欲所缚,误了大事,专精从前学道之心。你的老母,我自使人早晚看视,勿得忧念!汝应上界天闲星,以此容汝去助宋公明。吾有八个字,汝当记取,休得临期有误!”罗真人说那八个字,道是:“逢幽而止
(2)
,遇汴而还。”公孙胜拜受了诀法
(3)
,便和戴宗、李逵三人拜辞了罗真人,别了众道伴下山。归到家中,收拾了道衣,宝剑二口,并铁冠、如意等物了当
(4)
,拜辞了老母,离山上路。
行过了三四十里路程,戴宗道:“小可先去报知哥哥。先生和李逵大路上来,却得再来相接。”公孙胜道:“正好。贤弟先往报知,吾亦趱行来也。”戴宗分付李逵道:“于路小心伏侍先生,但有些差池,教你受苦!”李逵答道:“他和罗真人一般的法术,我如何敢轻慢了他!”戴宗拴上甲马,作起神行法来,预先去了。
却说公孙胜和李逵两个离了二仙山九宫县,取大路而行,到晚寻店安歇。李逵惧怕罗真人法术,十分小心扶侍公孙胜,哪里敢使性。两个行了三日,来到一个去处,地名唤做武冈镇。只见街市人烟辏集。公孙胜道:“这两日于路走的困倦,买碗素酒素面吃了行。”李逵道:“也好。”却见驿道傍边一个小酒店,两个入来店里坐下。公孙胜坐了上首,李逵解了腰包,下首坐了。叫过卖一面打酒,就安排些素馔来与二人吃。公孙胜道:“你这里有甚素点心卖?”过卖道:“我店里只卖酒肉,没有素点心。市口人家有枣糕卖。”李逵道:“我去买些来。”便去包内取了铜钱,径投市镇上来,买了一包枣糕。
欲待回来,只听得路傍侧首有人喝采道
(5)
:“好气力!”李逵看时,一伙人围定一个大汉,把铁瓜锤在那里使,众人看了喝采他。李逵看那大汉时,七尺以上身材,面皮有麻,鼻子上一条大路
(6)
。李逵看那铁锤时,约有三十来斤。那汉使的发了
(7)
,一瓜锤正打在压街石上,把那石头打做粉碎,众人喝采。李逵忍不住,便把枣糕揣在怀中,便来拿那铁锤。那汉喝道:“你是甚么鸟人,敢来拿我的锤!”李逵道:“你使的甚么鸟好,教众人喝采?看了倒污眼!你看老爷使一回教众人看!”那汉道:“我借与你,你若使不动时,且吃我一顿脖子拳了去
(8)
!”李逵接过瓜锤,如弄弹丸一般。使了一回,轻轻放下,面又不红,心头不跳,口内不喘。那汉看了,倒身便拜,说道:“愿求哥哥大名。”李逵道:“你家在哪里住?”那汉道:“只在前面便是。”引了李逵到一个所在,见一把锁锁着门。那汉把钥匙开了门,请李逵到里面坐地。
李逵看他屋里都是铁砧、铁锤、火炉、钳、凿家火,寻思道:“这人必是个打铁匠人,山寨里正用得着,何不叫他也去入伙?”李逵又道:“汉子,你通个姓名,教我知道。”那汉道:“小人姓汤名隆。父亲原是延安府知寨官来,因为打铁上遭际老种经略相公,帐前叙用。近年父亲在任亡故,小人贪赌,流落在江湖上,因此权在此间打铁度日。入骨好使枪棒
(9)
,为是自家浑身有麻点,人都叫小人做金钱豹子
(10)
。敢问哥哥高姓大名?”李逵道:“我便是梁山泊好汉黑旋风李逵。”汤隆听了,再拜道:“多闻哥哥威名!谁想今日偶然得遇。”李逵道:“你在这里几时得发迹!不如跟我上梁山泊入伙,教你也做个头领。”汤隆道:“若得哥哥不弃,肯带携兄弟时,愿随鞭镫
(11)
。”就拜李逵为兄。有四句诗单题着汤隆好处:
铜筋铁骨身躯健,炉冶钳锤每用功。
原是延安知寨后,金钱豹子是汤隆。
当时李逵认汤隆为弟。汤隆道:“我又无家人伴当,同哥哥去市镇上吃三杯淡酒,表结拜之意。今晚歇一夜,明日早行。”李逵道:“我有个师父在前面酒店里,等我买枣糕去吃了便行。担阁不得!只可如今便行。”汤隆道:“如何这般要紧?”李逵道:“你不知。宋公明哥哥见今在高唐州界首厮杀
(12)
,只等我这师父到来救应。”汤隆道:“这个师父是谁?”李逵道:“你且休问!快收拾了去。”汤隆急急拴了包裹盘缠银两,戴上毡笠儿,挎了口腰刀,提条朴刀,弃了家中破房旧屋、粗重家火,跟了李逵,直到酒店里来见公孙胜。
公孙胜埋怨道:“李逵,你如何去了许多时!再来迟些,我依前回去了。”李逵不敢做声回话,引过汤隆拜了公孙胜,备说结义一事。公孙胜见说他是打铁出身,心中也喜。李逵取出枣糕,叫过卖将去整理。三个一同饮了几杯酒,吃了枣糕,算还了酒钱。李逵、汤隆各背上包裹,与公孙胜离了武冈镇,迤逦望高唐州来。
三个于路,三停中走了二停多路
(13)
。那日早却好迎着戴宗来接。公孙胜见了大喜,连忙问道:“近日相战如何?”戴宗道:“高廉那厮近日箭疮平复,每日领兵来搦战
(14)
。哥哥坚守不敢出敌,只等先生到来。”公孙胜道:“这个容易。”
李逵引着汤隆,拜见戴宗,说了备细,四人一处奔高唐州来。离寨五里远,早有吕方、郭盛引一百馀骑军马迎接着。四人都上了马,一同到寨。宋江、吴用等出寨迎接。各施礼罢,摆了接风酒,叙问间阔之情
(15)
,请入中军帐内,众头领亦来作庆。李逵引过汤隆来参见宋江、吴用,并众头领等,讲礼已罢,寨中且做庆贺筵席。
次日,中军帐上宋江、吴用、公孙胜商议破高廉一事。公孙胜道:“主将传令,且着拔寨都起,看敌军如何,贫道自有区处
(16)
。”当日宋江传令:各寨一齐引军起身,直抵高唐州城壕,下寨已定。次日早五更造饭,军人都披挂衣甲。宋公明、吴学究、公孙胜三骑马直到军前,摇旗擂鼓,呐喊筛锣,杀到城下来。
再说知府高廉在城中箭疮已痊,隔夜小军来报知宋江军马又到,早晨都披挂了衣甲,便开了城门,放下吊桥,将引三百神兵并大小将校出城迎敌。两军渐近,旗鼓相望,各摆开阵势。两阵里花腔鼍鼓擂
(17)
,杂彩绣旗摇。
宋江阵门开处
(18)
,分十骑马来雁翅般摆开在两边
(19)
。左手下五将:花荣、秦明、朱仝、欧鹏、吕方;右手下五将是林冲、孙立、邓飞、马麟、郭盛。中间三骑马上,为头是主将宋公明。怎生打扮?
头顶茜红巾,腰系狮蛮带
(20)
。锦征袍大红贴背,水银盔彩凤飞檐。抹绿靴斜踏宝镫,黄金甲光动龙鳞。描金
随定紫丝鞭,锦鞍鞯稳称桃花马
(21)

左边那骑马上,坐着的便是梁山泊掌握兵权军师吴学究。怎生打扮?
五明扇齐攒白羽
(22)
,九纶巾巧簇乌纱。素罗袍香皂沿边,碧玉环丝绦束定。凫舄稳踏葵花镫,银鞍不离紫丝缰。两条铜链挂腰间,一骑青骢出战场。
右边那骑马上,坐着的便是梁山泊掌握行兵布阵副军师公孙胜。怎生打扮?
星冠耀日,神剑飞霜。九霞衣服绣春云,六甲风雷藏宝诀。腰间系杂色短须绦,背上悬松文古定剑
(23)
。穿一双云头点翠皂朝靴,骑一匹分鬃昂首黄花马。名标蕊笈玄功著
(24)
,身列仙班道行高。
三个总军主将,三骑马出到阵前。
看对阵金鼓齐鸣,门旗开处
(25)
,也有二三十个军官簇拥着高唐州知府高廉出在阵前,立马于门旗下。怎生结束?但见:
束发冠珍珠镶嵌,绛红袍锦绣攒成
(26)
。连环铠甲耀黄金,双翅银盔飞彩凤。足穿云缝吊墩靴,腰系狮蛮金鞓带。手内剑横三尺水,阵前马跨一条龙。
那知府高廉出到阵前,厉声高叫,喝骂道:“你那水洼草贼
(27)
!既有心要来厮杀,定要分个胜败,见个输赢,走的不是好汉!”
宋江听罢,问一声:“谁人出马立斩此贼?”小李广花荣挺枪跃马,直至垓心
(28)
。高廉见了,喝问道:“谁与我直取此贼去?”那统制官队里转出一员上将,唤做薛元辉,使两口双刀,骑一匹劣马,飞出垓心,来战花荣。两个在阵前斗了数合,花荣拨回马望本阵便走。薛元辉不知是计,纵马舞刀,尽力来赶。花荣略带住了马,拈弓取箭,扭转身躯,只一箭,把薛元辉头重脚轻射下马去。两军齐呐声喊。
高廉在马上见了大怒!急去马鞍前鞒取下那面聚兽铜牌,把剑去击。那里敲得三下,只见神兵队里,卷起一阵黄砂来,罩的天昏地暗,日色无光。喊声起处,豺狼虎豹怪兽毒虫,就这黄砂内卷将出来。
众军恰待都走,公孙胜在马上早掣出那一把松文古定剑来,指着敌军,口中念念有词,喝声道:“疾!”只见一道金光射去,那伙怪兽毒虫,都就黄砂中乱纷纷坠于阵前。众军人看时,却都是白纸剪的虎豹走兽,黄砂尽皆荡散不起。
宋江看了,鞭梢一指,大小三军一齐掩杀过去。但见人亡马倒,旗鼓交横。高廉急把神兵退走入城。宋江军马赶到城下,城上急拽起吊桥,闭上城门,擂木炮石,如雨般打将下来。宋江叫且鸣金,收聚军马下寨,整点人数,各获大胜。回帐称谢公孙先生神功道德,随即赏劳三军。
次日,分兵四面围城,尽力攻打。公孙胜对宋江、吴用道:“昨夜虽是杀败敌军大半,眼见得那三百神兵退入城中去了。若是今日攻击得紧,那厮今夜必来偷营劫寨。今晚可收军一处,直至夜深,分去四面埋伏。这里虚扎寨栅,夜间教众将只听霹雳响,看寨中火起,一齐进兵。”
传令已了。当日攻城至未牌时分
(29)
,都收四面军兵还寨,却在营中大吹大擂饮酒。看看天色渐晚,众头领暗暗分拨开去,四面埋伏已定。却说宋江、吴用、公孙胜、花荣、秦明、吕方、郭盛上土坡等候。
是夜,高廉果然点起三百神兵,背上各带铁葫芦,于内藏着硫黄焰硝、烟火药料
(30)
,各人俱执钩刃铁扫帚,口内都衔芦哨
(31)
。二更前后,大开城门,放下吊桥,高廉当先,驱领神兵前进,背后却带三千馀骑奔杀前来。离寨渐近,高廉在马上作起妖法,却早黑气冲天,狂风大作,飞砂走石,播土扬尘。三百神兵各取火种,去那葫芦口上点着,一声芦哨齐响,黑气中间,火光罩身,大刀阔斧滚入寨里来。
高埠处,公孙胜仗剑作法,就空寨中平地上刮剌剌起个霹雳。三百神兵急待退步,只见那空寨中火起,光焰乱飞,上下通红,无路可出。四面伏兵齐赶,围定寨栅,黑处偏见。三百神兵不曾走得一个,都被杀在寨里。高廉急引了三十馀骑,奔走回城。
背后一支军马追赶将来,乃是豹子头林冲。看看赶上,急叫得放下吊桥,高廉只带得八九骑入城,其馀尽被林冲和人连马生擒活捉了去。高廉进到城中,尽点百姓上城守护。高廉军马神兵,被宋江、林冲杀个尽绝。有诗为证:
虎略龙韬说宋江,高廉神术更无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8/1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