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精校校注)第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177

老人道:“客官问别人定不知,多有人不认的他。老汉和他是邻舍。他只有个老母在堂。这个先生一向云游在外,比时唤做公孙一清。如今出姓
(16)
,都只叫他清道人,不叫做公孙胜。此是俗名,无人认得。”戴宗道:“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
(17)
,得来全不费工夫!”戴宗又拜问丈丈道:“九宫县二仙山离此间多少路?清道人在家么?”老人道:“二仙山只离本县四十五里便是。清道人他是罗真人上首徒弟
(18)
。他本师如何放他离左右。”戴宗听了大喜,连忙催趱面来吃。和那老儿一同吃了,算还面钱,同出店肆,问了路途。戴宗道:“丈丈先行。小可买些香纸,也便来也。”老人作别去了。
戴宗、李逵回到客店里,取了行李包裹,再拴上甲马,离了客店,两个取路投九宫县二仙山来。戴宗使起神行法,四十五里片时到了。二人来到县前。问二仙山时,有人指道:“离县投东,只有五里便是。”两个又离了县治,投东而行。果然行不到五里,早望见那座仙山,委实秀丽。但见:
青山削翠,碧岫堆云。两崖分虎踞龙蟠
(19)
,四面有猿啼鹤唳。朝看云封山顶,暮观日挂林梢。流水潺湲,涧内声声鸣玉珮;飞泉瀑布,洞中隐隐奏瑶琴。若非道侣修行,定有仙翁炼药。
当下戴宗、李逵来到二仙山下。见个樵夫,戴宗与他施礼说道:“借问此间清道人家在何处居住?”樵夫指道:“只过这个山嘴,门外有条小石桥的便是。”两个抹过山嘴来
(20)
,见有十数间草房,一周遭矮墙。墙外一座小小石桥。两个来到桥边,见一个村姑提一篮新果子出来。戴宗施礼问道:“娘子从清道人家出来,清道人在家么?”村姑答道:“在屋后炼丹。”戴宗心中暗喜。有诗为证:
半空苍翠拥芙蓉,天地风光迥不同。
十里青松栖野鹤,一溪流水泛春红。
疏烟白鸟长空外,玉殿琼楼罨画中
(21)

欲识真仙高隐处,便从林下觅形踪。
戴宗、李逵两个立在门前,戴宗分付李逵道:“你且去树背后躲一躲,待我自入去见了他,却来叫你。”
戴宗自入到里面看时,一带三间草房,门上悬挂一个芦帘。戴宗咳嗽了一声,只见一个婆婆从里面出来。戴宗看那婆婆,但见:
苍然古貌
(22)
,鹤发酡颜
(23)
。眼昏似秋月笼烟
(24)
,眉白如晓霜映日。青裙素服,依稀紫府元君
(25)
;布袄荆钗,仿佛骊山老姥
(26)
。形如天上翔云鹤,貌似山中傲雪松。
戴宗当下施礼道:“告禀老娘:小可欲求清道人相见一面。”婆婆问道:“官人高姓?”戴宗道:“小可姓戴名宗,从山东到此。”婆婆道:“孩儿出外云游,不曾还家。”戴宗道:“小可是旧时相识,要说一句紧要的话,求见一面。”婆婆道:“不在家里。有甚话说,留下在此不妨,待回家自来相见。”戴宗道:“小可再来。”就辞了婆婆。却来门外对李逵道:“今番须用着你。方才他娘说道不在家里,如今你可去请他。他若说不在时,你便打将起来。却不得伤犯他老母
(27)
,我来喝住你便罢。”
李逵先去包裹里取出双斧,插在两胯下,入的门里,叫一声:“着个出来
(28)
!”婆婆慌忙迎着问道:“是谁?”见了李逵睁着双眼,先有八分怕他,问道:“哥哥有甚话说?”李逵道:“我是梁山泊黑旋风。奉着哥哥将令,教我来请公孙胜。你教他出来,佛眼相看。若还不肯出来,放一把鸟火,把你家当都烧做白地!莫言不是,早早出来!”婆婆道:“好汉莫要恁地!我这里不是公孙胜家,自唤做清道人。”李逵道:“你只叫他出来,我自认得他鸟脸!”婆婆道:“出外云游未归。”
李逵拔出大斧,先砍翻一堵壁。婆婆向前拦住。李逵道:“你不叫你儿子出来,我只杀了你!”拿起斧来便砍,把那婆婆惊倒在地。只见公孙胜从里面走将出来,叫道:“不得无礼!”有诗为证:
李逵巨斧白如霜,惊得婆婆命欲亡。
幸得戴宗来救护,公孙方肯出中堂。
戴宗便来喝道:“铁牛如何吓倒老母!”戴宗连忙扶起。李逵撇了大斧,便唱个喏道:“阿哥休怪!不恁地你不肯出来。”
公孙胜先扶娘入去了,却出来拜请戴宗、李逵。邀进一间静室坐下,问道:“亏二位寻得到此。”戴宗道:“自从师父下山之后,小可先来蓟州寻了一遍,并无打听处,只纠合得一伙弟兄上山。今次宋公明哥哥因去高唐州救柴大官人,致被知府高廉两三阵用妖法赢了。无计奈何,只得叫小可和李逵径来寻请足下。绕遍蓟州,并无寻处。偶因素面店中,得个此间老丈指引到此。却见村姑说足下在家烧炼丹药,老母只是推却,因此使李逵激出师父来。这个太莽了些,望乞恕罪!哥哥在高唐州界上度日如年,请师父便可行程,以见始终成全大义之美。”公孙胜道:“贫道幼年飘荡江湖,多与好汉们相聚。自从梁山泊分别回乡,非是昧心,一者母亲年老无人奉侍,二乃本师罗真人留在座前听教。恐怕山寨有人寻来,故意改名清道人,隐居在此。”戴宗道:“今者宋公明正在危急之际,师父慈悲,只得去走一遭。”公孙胜道:“干碍老母无人养赡
(29)
,本师罗真人如何肯放。其实去不得了。”戴宗再拜恳告。公孙胜扶起戴宗,说道:“再容商议。”公孙胜留戴宗、李逵在净室里坐定
(30)
,出来叫个庄客安排些素酒素食相待。
三个吃了一回,戴宗又苦苦哀告公孙胜道:“若是师父不肯去时,宋公明必被高廉捉了。山寨大义,从此休矣!”公孙胜道:“且容我去禀问本师真人
(31)
,若肯容许时,便一同去!”戴宗道:“只今便去启问本师。”公孙胜道:“且宽心住一宵,明日早去。”戴宗道:“哥哥在彼一日,如度一年,烦请师父同往一遭。”
公孙胜便起身引了戴宗、李逵离了家里,取路上二仙山来。此时已是秋残冬初时分,日短夜长,容易得晚
(32)
。来到半山腰,却早红轮西坠。松阴里面一条小路,直到罗真人观前,见有朱红牌额上写三个金字,书着“紫虚观”。三人来到观前,看那二仙山时,果然是好座仙境。但见:
青松郁郁,翠柏森森。一群白鹤听经,数个青衣碾药。青梧翠竹,洞门深锁碧窗寒;白雪黄芽
(33)
,石室云封丹灶暖。野鹿衔花穿径去,山猿擎果引雏来。时闻道士谈经,每见仙翁论法。虚皇坛畔,天风吹下步虚声;礼斗殿中,鸾背忽来环佩韵。只此便为真紫府,更于何处觅蓬莱。三人就着衣亭上,整顿衣服,从廊下入来,径投殿后松鹤轩里去
(34)
。两个童子看见公孙胜领人入来,报知罗真人;传法旨,教请三人入来。当下公孙胜引着戴宗、李逵到松鹤轩内,正值真人朝真才罢
(35)
,坐在云床上养性
(36)
。公孙胜向前行礼起居
(37)
,躬身侍立。戴宗、李逵看那罗真人时,端的有神游八极之表
(38)
。但见:
星冠攒玉叶,鹤氅缕金霞。神清似长江皓月,貌古似泰华乔松。踏魁罡朱履步丹霄
(39)
,歌步虚琅函浮瑞气。长髯广颊,修行到无漏之天
(40)
;碧眼方瞳
(41)
,服食造长生之境。三岛十洲骑凤往
(42)
,洞天福地抱琴游
(43)
。高餐沆瀣,静品鸾笙。正是:三更步月鸾声远,万里乘云鹤背高。都仙太史临凡世,广惠真人住世间。
戴宗当下见了,慌忙下拜,李逵只管着眼看。罗真人问公孙胜道:“此二位何来?”公孙胜道:“便是昔日弟子曾告我师,山东义友是也。今为高唐州知府高廉显逞异术,有兄宋江特令二弟来此呼唤。弟子未敢擅便,故来禀问我师。”罗真人道:“吾弟子既脱火坑
(44)
,学炼长生,何得再慕此境?自宜慎重,不可妄为!”戴宗再拜道:“容乞暂请公孙先生下山,破了高廉,便送还山。”罗真人道:“二位不知。此非出家人闲管之事,汝等自下山去商议。”公孙胜只得引了二人,离了松鹤轩,连晚下山来。
李逵问道:“那老仙先生说甚么?”戴宗道:“你偏不听得?”李逵道:“便是不省得这般鸟则声。”戴宗道:“便是他的师父说道,教他休去。”李逵听了,叫起来道:“教我两个走了许多路程,千难万难寻见了,却放出这个屁来!莫要引老爷性发,一只手捻碎你这道冠儿,一只手提住腰胯,把那老贼倒直撞下山去!”戴宗瞅着道:“你又要钉住了脚?”李逵道:“不敢,不敢!说一声儿耍。”
三个再到公孙胜家里,当夜安排些晚饭吃了。公孙胜道:“且权宿一宵,明日再去恳告本师。若肯时,便去!”戴宗至夜,叫了安置,两个收拾行李,都来净室里睡了。两个睡到三更左侧
(45)
,李逵悄悄地爬将起来,听得戴宗齁齁的睡着,自己寻思道:“却不是干鸟气么!你原是山寨里人,却来问甚么鸟师父!明朝那厮又不肯,却不误了哥哥的大事!我忍不得了,只是杀了那个老贼道,教他没问处,只得和我去。”李逵要害真人。有诗为证:
欲请公孙去解围,真人不肯着他为。
李逵夜奋英雄力,斧到应教性命危。
李逵当时摸了两把板斧,悄悄地开了房门,乘着星月明朗,一步步摸上山来。到得紫虚观前,却见两扇大门关了。傍边篱墙苦不甚高,李逵腾地跳将过去,开了大门,一步步摸入里面来。直至松鹤轩前,只听隔窗有人看诵玉枢宝经之声
(46)
。李逵爬上来舐破窗纸张时,见罗真人独自一个坐在云床上,面前桌儿上烧着一炉名香,点起两枝画烛,朗朗诵经。李逵道:“这贼道却不是当死!”一踅,踅过门边来,把手只一推,呀地两扇亮槅齐开。李逵抢将入去,提起斧头,便望罗真人脑门上劈将下来,砍倒在云床上,流出白血来
(47)

李逵看了,笑道:“眼见的这贼道是童男子身
(48)
,颐养得元阳真气
(49)
,不曾走泻,正没半点的红。”李逵再仔细看时,连那道冠儿劈做两半,一颗头直砍到项下。李逵道:“今番且除了一害,不烦恼公孙胜不去。”便转身出了松鹤轩,从侧首廊下奔将出来。只见一个青衣童子拦住李逵,喝道:“你杀了我本师,待走哪里去!”李逵道:“你这个小贼道,也吃我一斧!”手起斧落,把头早砍下台基边去。二人都被李逵砍了。有诗为证:
李逵双斧白如霜,劈倒真人命已亡。
料得精魂归碧落
(50)
,一心暗地喜非常。
且说李逵笑道:“只好撒开!”径取路出了观门,飞也似奔下山来。到得公孙胜家里,闪入来,闭上了门。净室里听戴宗时,兀自未觉。李逵依然原又去睡了。
直到天明,公孙胜起来,安排早饭,相待两个吃了。戴宗道:“再请先生同引我二人上山恳告真人。”李逵听了,暗暗地冷笑。三个依原旧路,再上山来。入到紫虚观里松鹤轩中,见两个童子,公孙胜问道:“真人何在?”道童答道:“真人坐在云床上养性
(51)
。”李逵听说,吃了一惊!把舌头伸将出来,半日缩不入去。
三个揭起帘子入来看时,见罗真人坐在云床上中间。李逵暗暗想道:“昨夜莫非是错杀了?”罗真人便道:“汝等三人又来何干?”戴宗道:“特来哀告我师慈悲,救取众人免难。”罗真人道:“这黑大汉是谁?”戴宗答道:“是小可义弟,姓李名逵。”真人笑道:“本待不教公孙胜去,看他的面上,教他去走一遭。”戴宗拜谢。李逵自暗暗寻思道:“那厮知道我要杀他,却又鸟说!”
只见罗真人道:“我教你三人片时便到高唐州如何?”三个谢了。戴宗寻思:“这罗真人又强似我的神行法。”真人唤道童取三个手帕来。戴宗道:“上告我师,却是怎生教我们便能够到高唐州?”罗真人便起身:“都跟我来!”三个人随出观门外石岩上来。先取一个红手帕铺在石上,道:“吾弟子可登。”公孙胜双脚踏在上面,罗真人把袖一拂,喝声道:“起!”那手帕化做一片红云,载了公孙胜,冉冉腾空便起,离山约有二十馀丈。罗真人喝声:“住!”那片红云不动。却铺下一个青手帕,教戴宗踏上,喝声:“起!”那手帕却化作一片青云,载了戴宗,起在半空里去了。那两片青红二云,如芦席大,起在天上转,李逵看得呆了。
罗真人却把一个白手帕,铺在石上,唤李逵踏上。李逵笑道:“却不是耍!若跌下来,好个大疙疸
(52)
!”罗真人道:“你见二人么?”李逵立在手帕上,罗真人喝一声:“起!”那手帕化做一片白云,飞将起去。李逵叫道:“阿也!我的不稳,放我下来!”罗真人把右手一招,那青红二云,平平坠将下来。戴宗拜谢,侍立在面前。公孙胜侍立在左手。李逵在上面叫道:“我也要撒尿撒屎,你不着我下来,我劈头便撒下来也!”
罗真人问道:“我等自是出家人,不曾恼犯了你,你因何夜来越墙而过,入来把斧劈我?若是我无道德,已被杀了。又杀了我一个道童。”李逵道:“不是我,你敢错认了!”罗真人笑道:“虽然只是砍了我两个葫芦,其心不善。且教你吃些磨难
(53)
!”把手一招,喝声:“去!”一阵恶风,把李逵吹入云端里。只见两个黄巾力士押着
(54)
,李逵耳边只听得风雨之声,不觉径到蓟州地界,唬得魂不着体,手脚摇战。忽听得刮剌刺地响一声,却从蓟州府厅屋上骨碌碌滚将下来。
当日正值府尹马士弘坐衙
(55)
,厅前立着许多公吏人等,看见半天里落下一个黑大汉来,众皆吃惊。有诗为证:
李逵唬得大痴呆,忽向云端落下来。
官吏见来俱丧胆,只疑妖怪降庭阶。
话说马知府见了,叫道:“且拿这厮过来!”当下十数个牢子狱卒,把李逵驱至当面。马府尹喝道:“你这厮是哪里妖人?如何从半天里吊将下来?”李逵吃跌得头破额裂,半晌说不出话来。马知府道:“必然是个妖人!”教去取些法物来
(56)
。牢子、节级将李逵捆翻,驱下厅前草地里。一个虞候掇一盆狗血,劈头一淋。又一个提一桶尿粪来,望李逵头上直浇到脚底下。李逵口里、耳朵里都是尿屎。李逵叫道:“我不是妖人!我是跟罗真人的伴当。”原来蓟州人都知道罗真人是个现世的活神仙,因此不肯下手伤他,再驱李逵到厅前。早有吏人禀道:“这蓟州罗真入是天下有名的得道活神仙,若是他的从者,不可加刑。”马府尹笑道:“我读千卷之书,每闻今古之事,未见神仙有如此徒弟,即系妖人。牢子,与我加力打那厮!”众人只得拿翻李逵,打得一佛出世,二佛涅槃。
马知府喝道:“你那厮快招了妖人,便不打你!”李逵只得招做“妖人李二”。取一面大枷钉了,押下大牢里去。李逵来到死囚狱里,说道:“我是值日神将,如何枷了我?好歹教你这蓟州一城人都死!”那押牢节级、禁子,都知罗真人道德清高,谁不钦服,都来问道:“你这个端的是甚么人?”李逵道:“我是罗真人亲随值日神将,因一时有失,恶了真人,把我撇在此间,教我受些苦难,三两日必来取我。你们若不把些酒食来将息我时,我教你们众人全家都死!”那节级、牢子见了他说,倒都怕他,只得买酒买肉请他吃。李逵见他们害怕,越说起风话来。牢里众人越怕了,又将热水来与他洗浴了,换些干净衣裳。李逵道:“若还缺了我酒食,我便飞了去,教你们受苦!”牢里禁子只得倒陪告他
(57)
。李逵陷在蓟州牢里不提。
且说罗真人把上项的事,一一说与戴宗。戴宗只是苦苦哀告,求救李逵。罗真人留住戴宗在观里宿歇,动问山寨里事务。戴宗诉说晁天王、宋公明仗义疏财,专只替天行道,誓不损害忠臣烈士、孝子贤孙、义夫节妇,许多好处。罗真人听罢甚喜。一住五日,戴宗每日磕头礼拜,求告真人,乞救李逵。罗真人道:“这等人只可驱除了罢,休带回去!”戴宗告道:“真人不知,这李逵虽然愚蠢,不省理法
(58)
,也有些小好处。第一,耿直,分毫不肯苟取于人。第二,不会阿谄于人,虽死,其忠不改。第三,并无淫欲邪心、贪财背义,敢勇当先。因此宋公明甚是爱他。不争没了这个人,回去教小可难见兄长宋公明之面。”
罗真人笑道:“贫道已知这人是上界天杀星之数,为是下土众生作业太重
(59)
,故罚他下来杀戮。吾亦安肯逆天坏了此人?只是磨他一会。我叫取来还你。”戴宗拜谢。罗真人叫一声:“力士何在?”就鹤轩前起一阵风,风过处,一尊黄巾力士出现。但见:
面如红玉,须似皂绒。仿佛有一丈身材,纵横有千斤气力
(60)
。黄巾侧畔,金环耀日喷霞光;绣袄中间,铁甲铺霜吞月影。常在坛前护法,每来世上降魔。脚穿抹绿雕蹾靴
(61)
,手执宣花金蘸斧。
那个黄巾力士上告:“我师有何法旨?”罗真人道:“先差你押去蓟州的那人,罪业已满
(62)
。你还去蓟州牢里取他回来,速去速回!”力士声喏去了。
约有半个时辰,从虚空里把李逵撇将下来。戴宗连忙扶住李逵,问道:“兄弟,这两日在哪里?”李逵看了罗真人,只管磕头拜说道:“铁牛不敢了也!”罗真人道:“你从今以后,可以戒性
(63)
,竭力扶持宋公明,休生歹心!”李逵再拜道:“敢不遵依真人言语!”戴宗道:“你正去哪里走了这几日?”李逵道:“自那日一阵风,直刮我去蓟州府里,从厅屋脊上直滚下来,被他府里众人拿住。那个马知府道我是妖人,捉翻我捆了,却教牢子狱卒把狗血和尿屎淋我一头一身。打得我两腿肉烂,把我枷了,下在大牢里去。众人问我是何神从天上落下来,只吃我说道罗真人的亲随值日神将
(64)
,因有些过失,罚受此苦,过三二日,必来取我。虽是吃了一顿棍棒,却也诈得些酒肉噇
(65)
。那厮们惧怕真人,却与我洗浴,换了一身衣裳。方才正在亭心里诈酒肉吃,只见半空里跳下这个黄巾力士,把枷锁开了,喝我闭眼,一似睡梦中,直扶到这里。”
公孙胜道:“师父似这般的黄巾力士有一千馀员,都是本师真人的伴当
(66)
。”李逵听了,叫道:“活佛!你何不早说。免教我做了这般不是!”只顾下拜。戴宗也再拜恳告道:“小可端的来的多日了,高唐州军马甚急,望乞师父慈悲,放公孙先生同弟子去救哥哥宋公明,破了高廉,便送还山。”罗真人道:“我本不教他去。今为汝大义为重,权教他去走一遭。我有片言,汝当记取!”公孙胜向前跪听真人指教。
只因罗真人说了那几句话,传授秘诀。有分教:额角有光,日中无影。炼丹在石屋云房
(67)
,飞步去蓬莱阆苑
(68)
。正是:满还济世安邦愿
(69)
,来作乘鸾跨凤人。
毕竟罗真人说教公孙胜怎地下山?且听下回分解。
--------------------
(1)
 天眼——古人有日月乃天之眼睛之说。以此喻时光。
(2)
 汤泼雪——形容即刻化为乌有。汤,热水。
(3)
 倘来——谓不应得而得或意外得到。
(4)
 神捷——犹言神速。
(5)
 撞天屈——冲天的冤屈,天大的冤枉。
(6)
 疔疮——中医谓发病急速,连带有全身症状的毒疮。
(7)
 云车风驾——形容毫不费力,如风驾云车。
(8)
 绾——此乃控制之意。绾,如挽。
(9)
 通神——通达神灵。形容其法术极高明,本领极大。
(10)
 消耗——此指音信。
(11)
 脑揪——即揪住后脑勺的头发或绾扎的头巾。
(12)
 素面——用瓜菜之类配制的面条。
(13)
 壮面——犹今日之抻面,粗而硬的面条。
(14)
 不济事——此乃不顶事,不充饥之意。
(15)
 丈丈——旧时对尊者、长者的敬称。
(16)
 出姓——指僧道出家后免去本姓。
(17)
 “踏破铁鞋”以下两句——形容花很大力气去寻而没找到,却在无意之中碰上了。
(18)
 上首——即首席,谓最满意的高足弟子。
(19)
 虎踞龙蟠——也作“龙盘虎踞”。此乃形容地势雄伟险要。
(20)
 抹过——犹言转过,弯过。
山嘴——谓山脚伸长的尖端。
(21)
 罨画——谓色彩鲜明的绘画。
(22)
 苍然古貌——谓苍老古朴的形貌。
(23)
 鹤发酡颜——谓白发红红的脸色。
(24)
 眼昏——喻指眼力不好。
笼烟——形容模糊不清。
(25)
 紫府元君——道教称仙人居所之女仙。
(26)
 骊山老姥——传说殷周之际有骊山女,尝为天子,后人以为女仙。以上两句意在形容老妇之神情气度。
(27)
 伤犯——犹伤害,侵犯。
(28)
 着个——犹言叫一个,教一个。
(29)
 干碍——犹言关系、涉及之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17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