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权力(精校)第3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8/855

  这么迫不及待地跳出来,而且开宗明义,张口就是“我赞成”,毫无疑问是向尤利民表忠心来了。
  哼哼,你可知道,眼下这青山省,未必就是尤利民一个人说了算!
  关于任命你邱明山为彦华地委书记的文件,还是荣书记签发的呢。
  对于这些人的不满,邱明山毫不在意。本质上,他就不是那种谨小慎微的人,不然当初也不会听了范鸿宇这个年轻人的“一面之词”,就敢下“大赌注”,将所有政治前程一股脑全押下去。
  尤利民脸上又浮现出微笑,静待下文。
  “尤省长,各位领导,我谈谈我的看法……我认为,尤省长刚才阐述的重大意义完全正确。要想富先修路这句口号,相信在座的同志们都耳熟能详。这是有事实依据的。彦华地区前几年的交通状况,非常不好,省道二号线三号线作为贯穿全区的交通大动脉,路况简直是一塌糊涂。尤其是三号线,全区绝大部分矿产资源和国营大矿,都集中在三号线附近。因为三号线路况极差,下雨天几乎没办法通行卡车,矿产资源开采出来,运不出去,堆积如山。所有矿山企业,不要说扭亏为盈,连最基本的生产都难以维持下去。现在三号线翻修竣工,情况立即全面改观。矿产资源能够及时运出去,急需的机器设备,生产原料能及时运进来,一下子就把这些矿山企业都盘活了。虽然有一部分企业还在亏损,但相比两年前,情况有了极大的好转,部分企业已经开始扭亏为盈,创造效益。由此可见,一个发达的陆路交通网络,对于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现在省里提出来,要修建洪南高速公路,我完全赞成。这条高速公路如果能顺利建成,全线贯通,对于我们全省的经济发展,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但沿途县市会受益匪浅,其他地市也能跟着受益。仅仅在建设过程之中,就能带动一大批产业蓬勃发展,带动一大批群众发家致富。虽然投资是很大,但比较而言,利还是远远大于弊。我认为这是一个振兴全省经济的绝佳契机。把这条高速路修起来,联通目前全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岭南省,将我们的人力资源和物产资源输出去,把他们的技术,人才,管理模式和资金输进来,那就全盘皆活了。”
  “邱书记,基本上,我很赞同你的意见。”
  邱明山的发言一结束,分管副省长于伟光便接过了话头,微笑说道,随即向尤利民,常务副省长韦春晖和高兴汉颔首致意,礼节周到。
  在座的领导虽多,只有这三位是省委常委班子的成员。
  于伟光五十岁出头,在目前的副省长之中,相对较为年轻,也是得益于中央大力提拔使用年轻干部的大环境,在这几年里快速升迁上来的,在省政府班子里排名靠后。但这只表示他资历较浅,不代表别的。
  事实上,于伟光是袁留彦最看重的干部。
  袁留彦在齐河担任市委书记之时,于伟光就是常务副市长,深得袁留彦的信任。
  因为袁留彦在青山省极其强势,于伟光不但提拔极快,副省长也做得相当风光,在省政府颇有话语权。
  邱明山便很礼貌地微微一笑,表示感谢。
  不过,大家都清楚,于伟光这不过是官场上惯用的“语言方式”而已,先肯定,不得罪人,“但是”之后的内容,才是他想要表达的真实意愿。
  “修路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邱书记刚刚说得对,修建洪南高速公路的重要意义,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这条路一旦建成,全省都要受益匪浅。现在国家正在规划修建京海铁路,也是出于这种考虑。但是,同志们,修高速公路真的不简单啊。最关键的就是资金问题。刚才交通厅的同志也谈到了,修建洪南高速公路,初步总预算将近二十个亿,我们青山省内的路段是大头,要十三四个亿。实际上,交通厅还漏了一点,那就是未来几年内的通货膨胀问题。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的物价水平也在不断上涨。修这么长的一条的高速公路,绝非朝夕之功,最起码要做五年规划。现在总预算二十个亿,五年之后呢,会是多少?我看可能二十五个亿都不止,也许更多。落在我们头上的,可能要十七八个亿,甚至二十个亿。这还只是平均水平。我们青山,大部分地区是丘陵地带,沟壑纵横,天南山脉横亘在两省之间。这样复杂的地质条件,很多地方都要打洞子,架高架桥,这都是额外的成本,全都没有计算进去。把这一项加上去,那又得增加多少预算?乌日新同志,你们仔细计算过吗?”
  乌日新没想到于伟光忽然会点他的名,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红着脸,嗫嚅着说道:“于省长,时间紧迫,我们还没得及进行更详细的估算,只做了一个基本的预算……”
  对于这位强势的分管副省长,乌日新内心相当畏惧。
第367章
三巨头“排座次”
  于伟光顿时板下脸来,轻“哼”一声,不悦地说道:“乌日新同志,干工作要认真。尤其是技术性的工作,更加来不得半点虚假。交通厅要为省政府提供正确的工程总预算。你们这样大概加估计,就拿来给省里做参考,这是想要误导省政府吗?”
  乌日新额头上大汗淋漓,良好的心态被破坏殆尽,连声说道:“于省长,我们不敢,绝不敢误导省政府,于省长批评得对,都怪我们工作做得不够细致……”
  掏出手绢拼命擦汗,悄悄地以眼神的余光向范鸿宇那边望去。
  交通厅的人事安排,作为分管副省长,于伟光也有一定的话语权,如果于伟光坚持不同意提拔乌日新,恐怕就算是尤省长,也不好勉强。
  乌日新连眼睛的余光都不敢瞥向尤利民,只敢向范鸿宇“求援”。目前在乌日新心里,范处长就是他的“组织”了,尤省长他一时三刻还够不上。
  范鸿宇视若无睹。
  实话说,于伟光瞧不上乌日新,范处长只有更加瞧不上。只不过现在这种情况,为了大局,范处长不得不给乌日新一些指点。总不能省交通厅连一位向尤利民“誓死效忠”的副厅长都没有,这工作就很难推动了。
  范鸿宇不能亲自出手敲打乌日新,由于伟光代劳也是可以的。今后如果要继续用这个人,乌日新还得有大改变才行,不然范处长迟早要“过河拆桥”。就现阶段而言,于伟光对乌日新越是疾言厉色,乌日新就越是会向自己靠拢,这是自然而然的选择。
  邱明山微笑说道:“于省长,通货膨胀的因素,确实应该考虑在内。不过在社会大局稳定的前提下,引发通货膨胀的诱因,一般都是因为经济高速发展,引发物价上涨。今后几年,物价上涨了,但经济也同样在发展,财政收入会增加。”
  因为通货膨胀而导致总预算增加,财政收入的增长可以抵消这个不利因素。
  于伟光笑了笑,说道:“这也很有道理,关键我们青山的地质条件太复杂,修高速路成本太高,财政负担不起啊。就好像刚才邱书记说的,彦华境内的三号省道线翻修,都拿不出钱来,必须要招商引资,结老外的钱来修路……如果洪南高速公路也能引进外资修建就好了,我们的压力就会减轻许多。”
  于伟光这话,听上去又是在附和邱明山,但内里的意思,谁都明明白白。
  邱书记,您别在这里站着说话不腰疼。
  你彦华地区是个什么底子,难道我不清楚吗?你们翻修一条省道几十公里,都没钱,要向外国人化缘,现在你有什么底气支持洪南高速公路的建设?修这条高速路,你们彦华地区能掏多少资金?
  至于修高速公路引进外资,那就是一句玩笑话。
  彦华地区三号省道线之所以能够引进外资,前提条件是将矿山的开采权优先考虑国外矿业公司。洪南高速公路,没有这样的优惠条件,外国人又不是傻的,会无缘无故给你们砸钱修路?
  邱明山便沉吟起来。
  于伟光这个话,不是没有道理。修建洪南高速公路,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资金压力巨大,也是显而易见的,估计现在连尤利民也没有万全之法。
  将近二十个亿的资金,对于青山省这样经济极其落后的省份而言,就是个天文数字。
  邱明山这位地委书记,手里能够拿得出来的资金,绝不超过五百万。
  这个时候,高兴汉开口了,微笑说道:“如果仅仅只是资金问题,还是可以想办法的。贷款修路,收费还贷,也是一条门路。”
  于伟光嘴唇翕动了一下,没有吭声。
  在邱明山面前,于伟光没有什么心理压力,毕竟邱明山是地委书记,而他是副省长,是邱明山的上级。但高兴汉就不一样了,高兴汉是省委常委,两人一起上报纸,高兴汉的排名铁定在他前面。省委常委和普通副省长在高层大人物心目中的分量,亦是截然不同,更不用说高兴汉这种兼任省会城市市委书记的省委常委,更是扎扎实实的“一方诸侯”。
  块块里的一把手和条条里的一把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省委书记心目中,一位县委书记的分量要大于普通省厅的副厅长。
  尤其要紧的是,高兴汉并没有明显的“阵营”,据说高兴汉在首都有些背景,前不久的风波过后,高兴汉因为措施得力,入了高层大人物的法眼,得以顺利提拔。
  市长到市委书记,看似只有半个台阶,但在高兴汉这里,却是扎扎实实的一大步。严格意义上来说,洪州也是地级市。由地级市市长一步跨到省委常委的位置上,简直比范卫国由县长一步跨到常务副专员位置上还要令人惊讶。毕竟层级不一样。层级比较低的时候,破格提拔还不大引人注目,越到高层,破格提拔越是艰难。
  于伟光不是乌日新,对省里的局势了如指掌。这回修路,实际上已经不是纯经济领域的问题,隐隐有省委三巨头“排座次”的意思,甚至还涉及到了高层“路线”,今后怎么走,是个问题。到了荣启高,尤利民,袁留彦这样的实权正省部级干部,这才是首要考虑的重点。
  以于伟光分管副省长的身份而论,他应该是最坚定的“赞成派”。修建这么一条高速公路,于他就是硬邦邦的政绩。而且任谁都知道,如此巨大的工程,主事者的好处绝对少不了。
  但于伟光不能如此单纯,身为副省长,“路线”也是他首要考虑的问题。
  袁留彦是他的“组织”,在这个事上,他只能按照袁书记的指示行事。
  正因为如此,他不能轻易反驳高兴汉的话。
  三巨头“排座次”,高兴汉这样重量级的省委常委,正是各方都要全力争取的对象。在这里,他一不小心将高兴汉得罪了,就此“推向”尤利民的“阵营”,只怕袁留彦会因此怪责。
  常务副省长韦春晖微笑说道:“高书记,收费还贷,确实是个好办法。怕就怕贷款太多,收的费不够还贷。这个帐,要好好算一算才行。”
  韦春晖成为省委常委的时间比高兴汉早,排名也在高兴汉之前。今天在座这么多领导干部,除了尤利民,就该数他职务最为显赫,话语权最重。
  见韦春晖借口,于伟光暗暗舒了口气。
  看来,荣书记也不大赞成修高速路的传闻是真的,不然韦春晖不会是这个态度。于伟光的“组织”是袁留彦,韦春晖的“组织”就是荣启高。
  现阶段,各省市“地方实力派”的话语权很强,省委书记可谓是真正的“封疆大吏”。大规模干部交流的风气尚未形成,空降下来的干部不但人数较少,通常还会受到地方实力派的制约。很多时候,省委书记真的能决定副省部级干部的去留。
  高兴汉笑着说道:“是要好好算算账。如果银行方面能够解决大头,资金筹措就有把握多了。这条公路,在洪州境内的里程虽然不是最长,但建成之后,对洪州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还是非常明显的。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资金。只要能够筹措到足够的资金,我认为这条路还是应该修。早一日修起来,全省就早一日受益。洪州就能进一步发挥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
  这话说得颇合身份。
  高兴汉刚刚出任洪州市委书记,想要大展宏图,正在情理之中。
  韦春晖点点头,说道:“确实如此。不过现在银行的钱也很紧张,全国都银根紧缩。修路基本是纯政府行为,想要从银行贷到太多的款子,不大容易。全省的经济状况都不容乐观,到处都是伸手要钱的。如果地方上不能筹集到足够的资金,完全由省财政来承担这个担子,困难太大了。”
  他是常务副省长,分管财政,说这话倒不算僭越。
  高兴汉笑笑,身子微微后靠,表示已经发言完毕。他只要表述清楚自己的意见就可以了,暂时还不想卷入到争论中去。
  今天这个会议,他不是主持者。
  这事怎么弄,最终还要尤利民来拿主意。
  尤利民笑了笑,说道:“研讨会嘛,同志们都谈谈意见吧,畅所欲言,把问题想细致一点,深入一点,搞懂搞透,对工作有好处。”
  随即便开始以眼神“点名”。
  既然把省政府常务会议的成员都拉过来了,可也不能光坐着看热闹,不然要闹笑话。
  省长点了名,大伙自不能再老僧入定,一个个笑呵呵地开了口,基本上都讲些不着边际的套话,硬态一个不表。实在也不敢乱表态。
  只有南山地委书记的态度比较明朗,支持修路。毕竟如果这条高速公路修成了,在南山地区境内的里程是最长的,南山地区受益也最为明显。他不表态支持,实在说不过去。
  不知不觉间,就到了下班时间。
  尤利民笑着说道:“事关重大,一个下午时间不够,今晚上好好休息,泡泡温泉,放松放松,明天继续讨论!”
  看来尤利民也是下定决心要搞出个结果来。
第368章
天子,兵强马壮者当为之!
  晚餐之后,看完《新闻联播》,尤利民站起身来,说道:“走,去泡温泉。”
  心态倒是相当良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8/85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