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校对)第2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0/699

  曼苏尔目光冷漠地望着这座有近六百年历史的神庙,在两个月前,这座神庙的长老以谎言欺骗他,暂时保住了神庙,而今天,就是他们谎言报应的时侯到了。
  “开始!”曼苏尔冰冷的唇间迸出了拆毁神庙的命令。
  五千士兵缓缓开动了,他们举起铁棒一步步向神庙走去,信徒们毫不畏惧地迎了上去,他们用身体阻挡军队前行,迎来的却是暴风骤雨般的打击,头破血流,骨断筋折,信徒们被打翻在地,士兵们踏着他们的身体继续向前,两名年迈的长老都被打翻在地,鲜血从他们脸庞流下,几名圣女将他们抢扶到一边,他们呼天抢地,悲怆地向太阳呼喊:“阿胡拉马兹主神啊!救救你的神庙吧!”
  就在这时,广场上发出了一阵惊呼,军队停下来了,只见在神庙的平台上出现了一名身着白色圣袍的年轻圣女,她手中高高举着一块红色的宝石,宝石中隐隐有火焰升腾。
  “啊!阿胡拉马兹主神之眼。”
  广场上所有的信徒都跪倒了,向突然出现的圣石虔诚膜拜,两名长老瞪大了眼睛,她怎么又回来了?
  曼苏尔心中一阵激动,不由自主地向前走了几步,他看到了哈里发指明要的圣石,为了这块圣石,他已经被哈里发责怪了。
  广场上安静下来,俱兰深深吸了一口气,让起伏的胸膛平静下来。
  “让曼苏尔亲王上前应话!”她高亢的声音被风飘送到广场的每一角落。
  曼苏尔缓缓走上前,阴沉着脸道:“我便是曼苏尔,你说吧!”
  俱兰美丽的眼睛注视着他,一字一句道:“我是撒马尔罕神庙第十二圣女,我的手中的圣物就是光明之眼,我以阿胡拉马兹主神的名义,命令你们停止对圣庙的戮害。”
  曼苏尔的嘴角浮起一丝淡淡的笑意,“如果我不答应呢?”
  “你不答应,你就得不到光明之眼。”
  这时,一名撒马尔罕的官员低声对曼苏尔说了几句,曼苏尔点了点头,微微笑道:“原来你是塔什干的俱兰公主,你慎重考虑一下,你会为此失去生命。”
  “我失去生命之前,光明之眼也会粉身碎骨!”俱兰针锋相对道。
  曼苏尔脸色一变,冷冷道:“你敢威胁我!”
  俱兰一眼不发,她紧咬嘴唇向后退了一步,高高举起了火焰宝石,宝石在太阳的照射下,发出一种夺目的光彩,广场上顿时一片惊呼。
  曼苏尔眼珠一转,笑道:“好吧!我答应你,立即停止对圣庙的拆毁。”
  “不!我要你发誓,终你一生一世,任何人都绝不会拆毁撒马尔罕圣庙。”
  曼苏尔脸色大变,他是伊斯兰教徒,也是哈里发的继承人,他怎么可能随意发誓。
  “你做梦!”曼苏尔咬牙道。
  俱兰从腰间抽出一把锋利的匕首,当年李庆安与她被突骑施人包围在石林地时,李庆安把这把匕首送给她防身,时光过去了多年,这把匕首一直被她珍藏在身边,而今天这把匕首指向了她的胸膛。
  “你不发誓,我就摔碎光明之眼!”
  这一刻,广场上的空气似乎凝固了,时间也停止了前进,近万双眼睛注视着这位阳光下美丽圣洁的光明神圣女。
  曼苏尔脸色铁青,目光凌厉地注视着她,俱兰也毫不畏惧,冷冷地回视着曼苏尔,这是一场意志和决心的较量。
  “我数三声,你不答应,我立刻摔碎光明之眼,一!”
  广场上鸦雀无声,曼苏尔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仿佛根本不为所动,但俱兰手中的匕首已经刺破了她的胸膛,鲜血染红了她的白色圣袍。
  “二!”
  她的手臂举得更高了,力量开始在她手中蓄积,曼苏尔从她眼中看到了一种甘愿粉身碎骨的决心。
  “好吧!我答应你。”曼苏尔终于让步了。
  他缓缓转过身,用一种低沉的声音对广场上所有人宣布,“从此刻起,我眼前的撒马尔罕神庙将永久保存,我和我的子孙都不会再拆毁它,这是我,阿拔斯王朝哈里发继承人曼苏尔的诺言。”
  广场上顿时一片沸腾,信徒激动得拥抱在一起,两名长老也忍不住相对而泣,神庙终于保住了。
  曼苏尔转过身对俱兰道:“塔什干公主,你赢了!”
  他眼睛里也忍不住闪过一丝敬佩之色。
  俱兰轻轻松了口气,她面对太阳跪了下来,心中默默地祈祷,“无比神圣的阿胡拉马兹主神,为了保住圣庙,我不得不将您的圣物交给敌人,但我的心没有半点不洁,没有半点对你的不敬,主神啊!我愿接受您的一切惩罚,保佑你的信徒吧!”
  她站起身,转身对曼苏尔伸出了手,红色的火焰宝石在她手掌上熠熠闪光。
  “你拿去吧!”
  “不!”
  曼苏尔缓缓摇头,“我要你亲手把宝石献给阿拔斯哈里发陛下!”
  ……
  在粟特九国中,距离石国最近的并不是康国,而是东曹国,它是粟特九国中的一个小国,人口不足十万,在大食人的东扩中,它也不例外地被征服了。
  这次唐军西进便是以药杀河为界,药杀河以东以北被唐军控制了,而以西以南则是大食人的势力范围。
  而东曹国便是位于紧靠药杀河的大食势力范围内,是撒马尔罕前往石国的必经之路,另外,在东曹以南的波悉山,有着倭马亚王朝著名的波悉银矿,它所产的银占倭马亚王朝铸银币所需的两成。
  阿拔斯王朝取代了倭马亚王朝,这座银矿也成为了它的重要财政来源,因此在波悉山脚下大食人修建了一座城池,当地人称为波悉城,而大食人则称它为银城,那里驻扎着两千大食军,监督着近五万奴隶替他们开采银矿。
  唐阿战争爆发,为了保住这座重要的银矿,阿布·穆斯林又向银城增兵三千,使它的总兵力达到五千。
  在秋收节这一天,东曹国也同样得到了唐军的礼物:一尊阿胡拉马兹主神的雕像,但不久也同样被大食士兵毁掉了。
  这种刚刚得到便失去的感受给东曹国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一连几天,来自四面八方,数以万计的国民聚集在王宫前,以沉默来抗议正王对大食的投降。
  王宫里,东曹国正王苏提那正在接待两名特殊的客人,一个是石国国王特勒的弟弟费尔恩,而另一个则是唐军大将白孝德。
  费尔恩是受石国国王特勒的派遣,来劝说苏提那投降大唐。
  “国王殿下,你应该也看到了,你的臣民聚在你的王宫旁已经三天了,他们在诉说他们对大食的愤怒和对你的不满,我兄长希望你能效仿石国,重新向大唐天可汗效忠,这是你的一次机会,大唐会以它博大的胸怀饶恕你过去的不忠。”
  在大食东扩前,东曹国实际是石国的附属国,他们国王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必须去拓枝城向石国国王表示效忠,尽管大食东扩后,东曹国摆脱了石国的控制,但历史渊源使石国对它依然有着强大的影响力。
  苏提那今天近六十岁了,年纪渐老使他变得更加胆小,他对大食充满了畏惧,这种畏惧在他心中已经根深蒂固,以至于臣民的抗议和费尔恩的劝说都没有什么效果,他低着头一声不吭。
  这时,一旁一直沉默的白孝德看出了这个老国王心中的顽固,他不想再多说什么了,便站起身对费尔恩道:“既然国王不肯投降大唐,我们也不必再勉强他了,我们这就回去复命吧!”
  费尔恩叹了一口气,又忍不住再劝他道:“国王殿下,这是你最后的机会了,你悔改吧!”
  苏提那缓缓摇了摇头,用一种很低微,但又十分坚定的语气道:“我的军队已经效忠撒马尔罕,我没有选择余地了,你们走吧!”
  苏提那的最终拒绝给东曹国带了另一种结局,两天后,两万唐军先锋抵达了距离东曹约一百五十里的另一个小国俱战提,俱战提国王不战而降,两万唐军从俱战提渡过了药杀水,浩浩荡荡杀向东曹国,与此同时,大食军先锋大将齐雅德也率领三万混合军,从撒马尔罕赶到了东曹国。
  唐阿战争的第一场战役即将爆发。
第二百四十二章
深入虎穴
  一支约三百人组成的唐军骑兵在山峦之间的沟壑中奔驰,波悉山是外阿赖山的一部分,延绵千里,南面便是吐火罗诸国,而北面则形成了著名的费尔干盆地。
  波悉山盛产白银,南北都有大银矿,埋藏浅、品级高,易于开采,是大食最主要的银矿来源。
  此刻唐军飞驰在波悉山的最西面,两边低缓的山坡上是浓密的森林,秋意染尽,丛林呈现出一派色彩斑斓的迷人景象,但唐军却没有心思去欣赏这美丽的秋色,他们快马加鞭,向银城方向疾驰而去。
  斥候校尉秦海阳是这次任务的执行者,他的任务便是探查银城的驻防情况,为唐军拿下银城做前期准备。
  “校尉!”
  一名熟悉地形的石国士兵飞驰来禀报:“前面二十里便是骆驼山哨卡,过了哨卡便到哨卡再向前五十里便到矿山。”
  “可有烽火台?”
  “去年我经过这里,那时没有烽火台。”
  秦海阳沉吟了片刻,去年唐军还没有进军石国,大食军没有任何威胁,那时是没有必要建立烽火台,可现在情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食军已增兵银城,这个时候建立烽火台的可能性已经大大增强了,一旦自己被烽火台发现,那探查银城的计划就将化为泡影。
  想到这,秦海阳立刻命令两名斥候道:“去探查前方敌情,看看有没有峰火台存在。”
  两名斥候答应一声,催马前去了,秦海阳转身命令其他人道:“就地下马休息等候。”
  唐军们纷纷下马休息,秦海阳休息了片刻,又吃了点干粮,他看了看周围的山势,从他的经验来说,这种山体应该不止一条路才对。
  他将一名石国士兵招来,在一块平整的石头上展开地图问道:“从这里到银城只有这一条路吗?”
  这名石国士兵都是猎户出身,对这一带的路十分熟悉,他摇摇头,道:“倒是还有两条小路,但山高坡陡,道路艰绝,人可走,马难行。”
  他话音刚落,前方突然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本来都躺在地上休息的唐军纷纷跳了起来,张弓搭箭,紧张地注视着前方。
  片刻,拐弯处出现了两个黑影,渐渐走近,正是刚才去探路的两名唐军,众人一颗心放了下来,两名斥候飞驰上前禀报道:“前方悬崖上有哨塔,也有烽火台,过去必然被发现。”
  “那晚上过去如何?”
  斥候摇摇头道:“密林中藏有活动暗哨,晚上也难过去。”
  秦海阳眉头皱成一团,这可怎么办?这时,石国士兵忽然想起一事,急道:“校尉,还有一条路可以过去,就是远了一点,需要绕行密水,比从这边直走银城要远两百里,好处就是没有巡哨。”
  秦海阳想了想,便断然下令道:“那好,就走远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0/6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