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校对)第6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2/699

  高尚走进帐坐下,他接过亲兵递来的热茶,痛快地喝了一口,驱逐身体内的寒气,他才对眼巴巴望着他的安庆绪笑道:“小王爷想先听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先生先说坏消息。”
  “嗯!王爷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小王爷的建议,坚决不肯把军权转给小王爷,说给谁都可以,就是不给小王爷,这是他的原话,后来还派人追杀我。”
  安庆绪眼中露出一丝失望之色,父亲竟然这么固执,自己掌军权已是大势所趋,为了父子间不翻脸,他才派高尚去劝说父亲,没想到他还是不肯答应,居然给谁都不给自己,安庆绪的心被刺痛了,他不由捏紧拳头,暗暗咬牙道:“父亲,你不要逼我,逼急了我,父子关系我也不认!”
  “小王爷不想听听好消息吗?”高尚微微一笑提醒。
  安庆绪一下子反应过来了,他连忙道:“先生请说,我险些忘了。”
  “好消息就是安永真已经表态,愿意考虑投靠小王爷。”
  刚才高尚给安永真说了一个谎,实际上另外两个太保并没有投靠安庆绪,他们都还没有接触,安远国驻军在南面,但他们过来时却绕过了安远国的军营,安永真没有想到这竟是假消息,上了高尚的当。
  安庆绪大喜,安永真掌三千军,就是他父亲的禁卫军,如果他愿意投靠自己,那就大事可济,说实话,他父亲最后五千多精锐的战斗很强,他也没有把握用武力拿下。
  “这是我的意外收获。”
  高尚便将他路劝安永真的经过详细说了一遍,最后道:“这件事不能拖,一旦他和安契对质,就会发现我在说谎,从而怀疑到殿下的诚意,我们今晚上就要行动,接收安永真的三千军,控制住王爷!”
  安庆绪默默点了点头,他一样也是急不可耐了。
  “我们天黑后就行动,我的人正好今晚在南门当值。”
  ……
  十一月的天黑得很早,没有太阳,天空阴云密布,夜幕降临了,夜晚非常黑,几十步外便看不清情形,借着夜色的掩护,安庆绪的一万军在严寒中出发了,他们走得很慢,天寒地冻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行军速度。
  一直到亥时,他们才走到了柳城县南门,黑暗中,有人去叫门了,今晚在南门当值的守将叫做程新,是一名郎将,是五太保安契手下的一名将领,此人已经被安庆绪重金收买,安庆绪率军来营州,就是想通过他的内应杀进城去夺权。
  今晚正好轮到他率领二百人守南门,他白天已经得到了安庆绪的约定,程新站在城头,见城外黑压压的安庆绪军队果然来了,便立刻下令道:“开门!”
  城门缓缓开了,安庆绪的大军开始进城,程新跑下城来单膝跪下行礼,“末将参见小王爷!”
  安庆绪笑着点点头,又问道:“安契今晚来巡逻了吗?”
  “没有,刚刚听说,五将军好像病倒了。”
  安庆绪几乎要笑出声了,真是老天助他啊!两个太保,一个想投降,一个病倒了,那今晚还有什么悬念?
  “好!传我命令,直接进军燕王府。”
  黑暗中,一万大军浩浩荡荡向燕王府开去……
  安庆绪大军夜间进城,惊动了住在城门旁季胜等人,他们纷纷透过院墙向外察看,季胜的眉头皱成一团,他认出了这是安庆绪的军队,他也知道安庆绪吞掉三万新军,和安禄山的矛盾很深,难道是他们父子和解了吗?可如果是和解,有必要晚上进城吗?还不敢点火把,鬼鬼祟祟。
  季胜的直觉,这是安庆绪要趁夜夺权了。
  “将军,要不要我们去浑水摸鱼。”
  身旁的一名弟兄悄声建议,季胜想了想,情况还不明,能摸到什么鱼也不知道,不过这确实也是一个好机会,说不定能挑起双方的争斗,他的心中也热了起来,若有机会,他向来不会放过。
  他手一招,将第一队的十名弟兄都叫到自己身边。
  “咱们分头行事,罗四,你带七名弟兄去燕王府附近寻找机会放火,千万不要勉强,不要被发现,其余两人跟着我,咱们穿上燕军盔甲混进去。”
  十名斥候的动作非常迅速,季胜带着两名弟兄穿上燕军盔甲很快便混进燕军队伍之中,这是燕军的新军,大部分都是汉人,黑暗中没有人会注意到身边多出了三人。
  ……
  燕王府,一万军队将王府团团围住,王府内只有五百士兵当值,其余军队都驻扎在王府西面的一座军营内。
  尽管安庆绪的军队已经包围了燕王府,但军营内依旧静悄悄的,没有军队出来保护安禄山。
  主将安永真已经决定投靠小王爷,他已经得到了安庆绪的亲笔信,他们只是兵谏王爷,绝对保证王爷的人身安全,得到这个保证,安永真便下令军队不准妄动,留在军营内。
  燕王府门前火光猎猎,数百名近卫士兵堵在大门前,警惕地望着对面骑在马上的小王爷,尽管这是小王爷,但一万军队包围了王府,让他们十分担忧。
  “王爷来了!”
  有人喊了一声,士兵们纷纷闪开,只见几名侍卫抬着安禄山的坐榻从府内出来了,后面跟着张通儒,他神情十分紧张,他害怕安庆绪的军队杀进府去,便劝安禄山出来教训逆子,在他的怂恿和隐瞒下,安禄山大发脾气,亲自出来了。
  “逆子在哪里?”
  安禄山一出来便厉声大喊,他看不见外面的情形,张通儒告诉他,安庆绪只带了五百甲士入城。
  但安禄山立刻感觉到了不对,不像是只有五百人,他心中也开始打鼓,便回头问张通儒,“外面到底有多少人?”
  周围都是亲卫,张通儒不敢当面扯谎,便道:“我也不清楚,外面人好像很多,我不知道哪些是小王爷的人,哪些是三将军的人。”
  “父亲!”
  骑在马上的安庆绪开口了,他离安禄山很近,只有二十几步远,“我是来请父亲去平州养病,这不仅是我的意思,也是所有燕军将士的心愿,安永真、安契、安远国他们三人都赞成了,请父亲收拾一下,随我动身吧!”
  安禄山一愣,他随即勃然大怒,竟然敢投降了,“安永真在哪里?让他来见我!”
  一名亲卫禀报道:“王爷,三将军还在军营,没有过来。”
  “什么?”安禄山有些意识到不妙了,他连忙问道:“逆子带来了多少人。”
  “回禀王爷,至少一万人,已经将王府团团围住了。”
  安禄山大吃一惊,一万人,那岂不是大势已去,他心中的怒火顿时熄灭了,他第一个反应就是该如何保住自己的性命,心中有点害怕起来。
  季胜就站在第二排,面前有一个空挡,他选的这个位置可以很清晰地看见安禄山,安禄山被侍卫用盾牌团团围住,惟独脖子以上露在外面。
  季胜没有端弩瞄准,那样会被被周围人发现,但他还有另一种秘密武器,那就是微型手弩,被他的披风遮住。
  这种手弩当年李庆安曾在长安明德门洞中使用过,射进了马的肛门,狠狠教训了嚣张的杨家,后来又几经改进,用精铁打造,成为一种颇具威力的秘密暗杀武器,三寸长的小箭矢可以射出五十步,有效杀伤距离三十步,不在于箭矢杀人,而是箭矢上涂有剧毒。
  此时,他离安禄山的直线距离是二十五步左右,可以使用手弩,他已经准备好了,就在等待机会。
  这时,他忽然发现东王府上空开始有火光出现,他的手下得手了,机会来了,他立刻给身旁两名掩护他的手下使了个眼色,一名手下立刻指着王府东面大喊,“大家快看啊!王府失火了。”
  所有人都向东面望去,只见东王府上空火光冲天,就在所有人被转移注意力的一瞬间,季胜出手了,从队伍的黑暗处忽然射出一支弩箭,弩箭很短,箭矢快疾得让人看不清,只见一点绿光闪过,‘噗!’的一声,箭矢射进了安禄山肥硕的脖子。
  安禄山大叫一声,拼命挣扎,肥硕的身体像一只大肉球般从坐榻上滚落,一直滚下台阶,趴倒在雪地上,他两只手拼命抓住雪团,痛苦万分,突然他双腿一蹬,手上抓紧的雪慢慢松开了。
  王府外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惊呆了,愣愣地望着身体渐渐僵硬的安禄山,没有一个人敢上前去察看,眼前的情形,来得实在是太突然。
  一代枭雄安禄山就此死去,死得不明不白,但所有人都认为,他是死在儿子安庆绪的手中。
第六百九十六章
谈婚论嫁
  清晨,一辆式样古朴的马车驶出了务本坊,向西市方向缓缓驶去,马车周围有一百多名骑兵护卫着,显示着马车主人的身份不凡,很多路人见了这辆马车,都会停下来,向它行一个瞩目礼。
  务本坊的很多人都知道,这辆马车是赵王妃的马车,此时马车的主人独孤明月就坐在车上,她倚靠在车窗旁,透过薄薄的绣花车帘注视着车外的情形,车外都是她非常熟悉的情形,虽然目光似乎很出身,但她的目光中却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她是回独孤府,这几天她一直在反反复复考虑一件事,那就是她妹妹明珠的终身大事,自从明珠跟了李庆安去了江南后,明月便知道,她不可能再反对妹妹的选择了。
  妹妹愿意,她母亲也坚持,甚至昨天晚上,丈夫也正式提出了这件事,表示愿意纳娶明珠,几乎所有人都支持明珠,明月觉得自己再坚持下去,只能是伤了所有人,昨晚她几乎一夜未眠,反反复复在考虑这件事,她觉得自己有必要和母亲再好好谈一谈,最后才能确定下这件事。
  马车走了一刻钟,进入了延寿坊,在独孤府前停了下来,早有家人先来禀报,府门前,裴夫人已经带领十几个丫鬟在台阶上等候了。
  马车缓缓在台阶前停下来,几名丫鬟迎上来,将明月从马车里扶下来,台阶上,裴夫人在注意女儿的一举一动,注意她穿着打扮,注意她的每一个细节,她发现女儿在扶车门把手时,只会用三个手指,无名指和小指微微翘起,再加上她修长白皙的手,更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美感。
  女儿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但她肌肤晶白而富有弹性,完全没有生个两个孩子后的松弛和苍老感。
  她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已有一种雍然大气,她的衣着打扮,也是艳丽而不庸俗,高贵而不逼人,是一种含蓄的、不彰显的贵气,想着女儿将母仪天下,成为万民景仰的皇后,裴夫人的眼睛有点湿润了,她感到一种骄傲,一种由衷的喜悦。
  裴夫人听丈夫说,最近朝廷内外已经有很多人提议小皇帝退位,小皇帝才三岁,担不起大唐复兴的重任,言外之意,就是在为李庆安登基做准备了。
  而是长安市井也公认李庆安登基只是早晚之事,这让裴夫人无限感慨,八年前,她第一次见到李庆安时,她还觉得不满意,有点嫌他官职太低,只是个小小的中郎将,可谁曾想到,他竟然是宗室,还会有一天登基为帝,如果八年前有谁告诉她,她怎么也不会相信,可现在,她也不得不感慨命运之神的奇妙了。
  这是命运之神对独孤家的眷顾,谁能想到,当年独孤老爷子的一个心血来潮,让李庆安来相亲,竟然改变了独孤家的命运,这是命运的安排,比裴家的后知后觉占尽了优势。
  “母亲!”
  明月向母亲微微施礼,裴夫人连忙上前拉住她,又向后看了看笑道:“我的两个外孙怎么没带来?”
  “檀儿前天有点受寒,身体不适,所以不让他出门。”
  “要紧吗?”
  裴夫人担心地问道:“有没有请御医?明月,可不能有半点大意啊!”
  她显得有点紧张,两个孩子可是明月的立身之本,可不能大意,明月笑了笑,“母亲,没事的,就是玩雪略感风寒,昨天下午已经好多了,今天再调养一天就没事了。”
  明月挽着母亲的手,两人一边谈笑,一边走进了府内,在内室她们坐了下来,一名丫鬟给她们上了茶。
  裴夫人摆摆手,让身边所有的侍女都下去,她将门关上,这才回来低声问女儿道:“大郎之事,到底准备什么时候?”
  “母亲指的是什么?”明月没有听明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2/6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