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文魁(校对)第1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8/360

  倘若是勋不是连病了好几天,他一到临沅就游说刘睿,然后召长沙军西进,那无论刘表还是刘磐都来不及派兵防堵。可惜是勋这一病,就耽搁了时间啦,因为距离的制约,襄阳刘表或许才刚得到消息,尚无应对之计,江陵刘磐却来得及先把黄忠给派出来。
  黄忠此来,是为使者以说潘濬拒张呢,还是直接带兵过来防堵的?其实这也很好猜:若为使者,何必盔甲鲜明?那定然是领了兵来的呀。就不知道他是攻进了孱陵城呢,还是潘濬主动打开城门放进来的?
  初闻黄忠报名,是勋几乎就想掉过头去,仓皇而逃,好在大病已愈,脑袋不昏,理智告诉他:你跑又有啥用了?人黄忠一伸胳膊就能把你象拿小鸡一样给提溜回来,到时候不但逃不走,还彻底丢了脸,何苦来哉?怎么着也得先跟他周旋几句,然后大摇大摆地望外走,那黄忠要再逮你,是他无礼,非你无胆也。
  当下强自镇定,微微一笑:“原来是黄将军,不知何日到的孱陵?”黄忠看到他是这般表现,倒不禁微微一愕,随即抱拳道:“不敢,末将昨日入城,只比侍中早了一日。”
  是勋点一点头:“原来如此,不是才到……”突然把脸一板,眉毛一挑,厉声喝问:“既非初至,如何敢披甲来见吾?汝欲谋反,挟杀天使乎?!”
  黄忠大惊,急忙辩驳:“末将不敢……”
  其实他没啥不敢的,他根本就早有预谋——虽然不是真想杀害是勋。当日张羡兵发益阳,一驻数日(是在等是勋病愈)的消息传到江陵,刘磐就召集将吏商议,谋士金旋一针见血地指出:“是欲北上孱陵,以攻我也。”刘磐说先发制人,后发为人所制,那不如我先派一支兵过去助守孱陵,再把消息通报叔父,请他定夺吧——“谁人愿往?”
  黄忠当即就站出来请令,说我跟孱陵长潘濬曾有数面之缘,愿意率军前往。刘磐大喜,当即便命黄忠统其本部兵马南下。等黄忠到了孱陵,这时候潘濬已经接到了荆洚晓送来的公文,正在惊疑,闻讯赶紧派人去问黄忠,你带着兵过来,是何用意啊?
  黄忠说我听闻长沙兵要来谋夺孱陵,因此奉刘将军之命赶来助守,你要是放我进城去呢,我便巩固城防,休养部众,待张羡来可一举击溃之也。你要是不放我进城呢,那我就被迫要动武啦,我先杀一场,张羡来了再杀一场,先不说你老兄的下场,孱陵的老百姓又会如何遭遇?“知君爱民若子,然当此乱世,如郑、宋之在晋、楚间也。吾军先到,故君当附吾,请君熟思之。”
  这话要换是勋来说,他可以用个更简单的成语——“朝秦暮楚”,你这小小的孱陵县根本没有独立自主的可能,只好哪方派兵来就依附哪方,周边大势力是先到先得。只可惜这年月还没有这个成语,事儿虽然说的是春秋、战国,成语却到宋代才始出现。
  黄忠这么一威吓,潘濬就怂了,只好打开城门,放黄忠和荆州兵进来。黄汉升进来一打问,什么,临沅有公文过来,让孱陵迎接长沙兵?那不用问啊,刘睿也上了张羡的贼船啦!急忙巩固城防,同时派人快马去传报给刘磐知道——倘若荆南四郡联兵前来,我可守不住,你得赶紧派增援过来。
  结果今天一大早,是勋的使者也到了,说侍中大人亲至,要县长出城相迎。潘濬去跟黄忠商量,黄忠说是侍中啊,我听说过,他从前到荆州来大扫了州牧的面子,似乎最近还跑过一趟宛城,给张绣撑腰。不用问啊,煽动张羡反叛,说服刘睿跟从,那肯定是他那张利口的功劳。这么着吧,你就当什么事儿都没发生过,去把他接进城来,我穿盔戴甲在县署里等着,吓他一吓,直接把他吓跑了完。
  所以刚才他一报名,是勋若是掉头就逃,黄汉升肯定不会追——目的就是要吓跑你啊。可谁想到是勋不但不逃,反而喝问黄忠,你既然不是才到,完全有时间脱卸盔甲,换成公服,为什么胆敢这般模样来见我?你是想要造反吗?!
  黄忠心说怪不得,这位是侍中敢一个人跑荆州来煽风点火,果然不光有文才,有利口,还有胆量。话说刘表虽然暗中勾结袁绍,终究还没有正式起兵呼应——就算起兵呼应,那敌人也是曹操,不是朝廷——就名义上来说,是勋跟黄忠还算是一国的。一国之将、相,上下有别,而且名位差得十万八千里,黄忠又不是刚到孱陵还来不及卸甲,也不是逢有战事不敢卸甲,他就理当穿着公服来觐见是勋啊。这要在太平时节,堂堂侍中就可以当面责其无礼,喝令拿下,然后行文刘表:你的部下如此这般的不象话,你给个说法吧,是我直接收拾了呢,还是交给你来处置?
  当然今时不同往日,是勋即便身为朝官,也不能轻易对诸侯的部将下手。但他虽然不敢有什么举措,嘴头上反倒更为强横,先问黄忠你是想要造反吗?再问黄忠,你是打算挟持还是擅杀天使?!
  他这一横,黄忠就必然得软——终究黄汉升是有节操的,不象故长沙太守孙坚,或者生死不知的笮融,完全一副乱世武夫相,根本不把传统秩序放在眼里。黄忠只好推金山、倒玉柱,单膝跪倒:“末将不敢,骤闻侍中到来,一时未及卸甲,侍中恕罪。”
  看到黄忠软了,是勋不禁长舒一口气,把高高吊起的一颗心给放下了——看起来,这家伙不敢劫持或者谋害我啊。于是他也不理黄忠,却转过头去问潘濬:“乃承明请黄将军来,或黄将军自来?所部多少军马?”
  潘濬瞟一眼黄忠,心说你不是号称能吓跑这位侍中大人吗,怎么自己就先怂了?你有兵马撑腰,不怕他收拾,我可不成啊,这要是把火儿都撒到我头上来,我小胳膊小腿的,如何承受得起?汉升啊汉升,害我不浅!赶紧躬身回复是勋:“非小吏相召,乃黄将军自来,所部千余,昨日入城。”
  是勋本打算随便跟潘濬搭几句话,然后就大摇大摆往外走,会合了自家部曲以后,赶紧退出城去。可是这一听,啥,黄忠才带来了一千多人……这一千多兵说少不少,真要拒城而守,张羡短时间内就未必拿得下来,可是说多也不多,自己有三百多精锐部曲,保全性命还是不难的。
  随即就感觉自己想岔了,因为完全不清楚黄忠这千余兵都是什么成色,这要全都是黄汉升的部曲,名将带锐卒,就他手底下那三百来人,瞬间就能让人给踩烂了。但是黄忠名位不高,所以是勋估计他的部曲不会很多,这一千多大部分是拨隶麾下的普通荆州兵——究竟能打不能打呢?自己究竟是逃还是留呢?
  他要是这会儿一逃,行百里半九十九,此前的种种筹划,跟长沙和武陵的连番耍嘴皮子,那就彻底泡汤啊。当下又是担忧,又是不甘,不禁脑筋一转,想出个不是法子的法子来,转过身望向黄忠:“吾欲检视汝部,可乎?”
  黄忠听了这话就是一愣——你想检阅我的兵马,这又是玩儿的哪一出啊?他知道是勋不仅仅为朝中重臣,还挂着天使的头衔——虽然不是奉命出巡孱陵的——那么跑到地方上要求检阅军队,程序上倒也挑不出错来。黄汉升能征惯战,然而出身不高,对于官场上的事儿并不明戏,一时间找不出什么拒绝的借口来,犹豫了好一会儿,只得点头:“敢不从命?”
  是勋心说好啊,那我就先瞧瞧你的兵究竟如何,再作打算。
第二十六章、我天子使
  孱陵是个小县,城内守兵还不到三百,哪怕遭遇敌袭,把城内和附近乡村能战之士全都武装起来,估计也到不了两千。所以黄忠率千余正规军倏尔开至,潘濬也就只有开门接纳的份儿。
  张羡想要占据孱陵,以威胁南郡,怕的是刘睿羞恼,召聚蛮兵抄自己的后路,所以才请是勋先赴临沅交涉。倘若仅仅以夺取孱陵为目的,根本就不必要那么麻烦啊。
  且说黄忠所部进城以后,便立刻控制县署和城内通衢,以及四方城门,做防御战的准备。但他并没有特意打出自己的旗号来,而且江陵兵和孱陵兵的身形、体貌、服装也都差不多,顶多也就装备略好一些罢了,故而是勋进城之际,竟然并未察觉。
  黄忠没有料到是勋竟然带了数百部曲过来,若是早有预见,肯定不会放他们进城。可是既然已经把这几百人放进来了,而自己又没有做好包围、伏击的准备,那便只有请潘濬把是勋单独诱进县署大堂,以便擒贼擒王。他的本意,是想威吓是勋,一般文官见势不妙,第一反应肯定是逃至堂外,去跟自己的部曲会合。会合之后,就此逃蹿最好,若敢返身来战,乃以为黄汉升腰下之刀不利乎?
  他可没想到,是勋不但不跑,还摆出侍中的官威来,说要检阅他的军队。若说作战,黄忠谁都不憷,论起法度,他便欠缺经验了,惶惑之间,别无他计,只好勉强答应。
  因为刘表在荆州,虽然专权跋扈,还僭越天子仪仗,却并没有弱化传统的权威,虽然不大瞧得起献帝刘协,也尽量不废职贡。刘表那意思,天下若无变,我即以州牧的身份长镇荆襄,若生大变,即可以宗室的身份延续汉统。他确实是有篡位的野心,但这野心是建立在汉室延承的基础上的,他才不肯单竖反旗,直接称王称帝呢。所以他这种心态也直接地影响了属下将吏——原本历史上曹操下荆州,州内绝大多数将吏都主张投降,即为明证,此非降曹也,乃归汉也——倘若黄忠是什么李傕、郭汜的手下,哪怕是袁绍兄弟的手下,都未必肯俯首听从是勋的指令。
  ——朝廷本就是个空架子,朝官又算个鸟了?老子想逮就逮,想杀就杀!
  然而黄汉升不敢,他虽说出身不高,也是安陆黄氏支族的子弟,生于士人家庭,对于传统秩序、朝廷权威,那还是仰之弥高的。故而没有办法,只好下令把军队都集中起来,拉到校场上,请是勋检阅。
  是勋这会儿就已经跟自家的部曲会合上啦,郭淮劝他穿上甲胄,以免跟江陵军起了冲突,却被他摆摆手拒绝了。是勋心说对方有一千多人,真要打起来,我穿上铠甲就能保证毫发无伤吗?对面可是黄汉升啊!这几年此君还声名不显,但我可是了解的,正史里说他“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陶弘景《古今刀剑录》里还说他“于汉中击夏侯军,一日之中,手刃百数”。怕起冲突?真要起了冲突,我穿不穿甲有区别吗?就算你郭伯济也未必就能保得住我呀!
  所以他就高冠博带,一身公服,跨马来至江陵军阵前。打眼一瞧,这千多人盔明甲亮,刀矛并举,排列得整整齐齐——嗯,黄汉升确实训练得不错,就跟我的部曲有得一拼。
  其实黄忠对自己的部队很有自信,他骑马跟在是勋旁边儿,斜着眼关注对方的表情,心说如今可知我荆州步卒亦不可轻侮了吧?他期待看到震惊的表情,然而是勋面沉似水,毫不动容——对于见过两千年后国家正规军,尤其是仪仗兵的是勋来说,就这算个屁啊,“整齐”这词儿,不同历史背景下要求是绝然不同的,一在天壤,一在泥涂。黄忠多少有点儿失望。
  是勋缓缓带马,自一侧行至队伍中央,清了清嗓子,便高声言道:“吾乃朝廷侍中也……”
  黄忠失望,他同样失望,就见那些江陵兵脸上露出的都是疑惑之色,而毫无尊敬之意。想想也是,这些乡下小子,你跟他说县令、县长、太守,或许还能明白,却哪里知道侍中是啥玩意儿了?于是长吸一口气,把声音又尽力提高了八度:
  “偌大的荆州,若论官职,除刘牧外,唯我最高!”
  “刷”,江陵兵全体动容——在他们看起来,皇帝不用说是最大的,皇帝下面那就是刘州牧呀,排第三是俺们刘将军(刘磐),这会儿突然跳出来个小白脸儿,说他只比刘州牧低?娘耶,这是真的吗?全都转头去望黄忠。是勋趁机就挥起鞭子来,一指黄忠:“且叫汝等中郎将证之,刘磐将军位高,还是我位高?”
  黄忠是老实人,没有办法,只好回答:“侍中比刘将军为高……”理论上刘磐并无正经官职,“将军”二字也只是荆州军中俗称,其实连杂号都没有一个。刘磐、黄忠,都是独立于朝廷体系外的刘表的私人部属,真要论起官职,他们甚至还比不上潘濬……
  是勋微微而笑,然后继续往下说:“汝等当知天子,世间至尊至高唯有天子……昔高祖斩白蛇而灭暴秦,世祖……光武皇帝起自南阳,灭王莽而复兴炎汉,传承至今。吾等皆是汉人,即必遵从汉室天子。万物非主,唯有天子,而我是他的使者!”嗯,这句话篡改以后仍然是那么给力呀。
  江陵兵的眼神瞬间三变,从疑惑到尊敬又到惶恐。是勋这嘴皮子一活动开了,那就再刹不住车啦,继续说道:“汝等中郎将虽尊,不敢冒犯刘将军;刘将军虽尊,不敢冒犯刘州牧;刘州牧虽尊,不敢冒犯天子。刘州牧不听天子,天子可斩其首;刘将军不听刘州牧,刘州牧可斩其首;黄中郎将不听刘将军,刘将军可斩其首;汝等不听黄中郎将,黄中郎将可斩汝等之首……”
  估计有一半儿的兵都让他这几句话给绕晕了,是勋干脆说得更白一点儿:“汝等若敢不听命于天子,不但必然被斩,而且罪及……要连累妻儿,连累亲眷,所谓三族并诛!我为天子使者,汝等若不欲三族诛灭,则必听我!”
  江陵兵的队列有点儿乱啦,不少人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黄忠也觉出不对来了,赶紧催马上前,一揽是勋的缰绳,高声道:“都向侍中行礼,然后退下……”话音未落,却见是勋猛然间双眉倒竖,细眼暴睁,朝着黄忠大喝一声:“咄!我为天子使,汝何物也,焉敢阻吾?!”转过身去又呵斥那些江陵兵:“有敢退下者,必诛三族!”
  这些小兵懂得啥?他们自打从军以来,就被教导要听从长官的号令,所以黄忠发话,原本不敢不从,然而眼前这位什么侍中,官位比黄忠甚至比刘磐都高,还说不听他的要诛灭三族。小兵们当下无从适从啊,瞧瞧黄忠,又瞧瞧是勋,有几个挪了挪脚步,想要闪人,可是看左右同伴都不敢动,只好又低着头蹩回来了……
  黄忠懂的自然比这些小兵为多,然而也不敢跟是勋硬扛。原本他以为不过朝廷派来个文官,我诈唬两声他就跑了,所以才敢顶盔贯甲,端立在县署中等是勋,可是随即就被是勋几声斥喝,把气焰给打掉了,被迫跪倒听命。身在体系中的人,最讲究秩序,是勋以官位相压,他肩膀再宽也扛不住,气焰一被打掉,心态自然而然地放低,再想挺起来就不容易啦。
  此际他又遭是勋一喝,不自禁地就朝后一缩,但手仍然揪着是勋的缰绳,不肯松开。是勋瞪着眼睛,压低声音,急速地对他说道:“汝今犯我,朝廷降罪,即刘景升亦不可保。非止汝也,刘磐御下不严,岂无罪乎?”
  黄忠愕然,手终于松了。
  他是松了缰绳,是勋却突然转过头去,再又呵斥一句士兵们:“都站直了,既然从军,便要有兵士模样,安敢交头接耳?!”全场被他这一喝,瞬间便鸦雀无声。是勋一伸手,反倒捞住了黄忠的缰绳,一边继续催马向前,一边继续低声糊弄黄忠——
  “吾奉天子命往赴长沙,使张羡北上,以夺孱陵,汝以为何故也?为使刘景升悬崖勒马,勿与袁绍勾结,勿犯朝廷之威。以张羡之力,能奈刘景升何?不过牵绊之也。汝今占据孱陵,使张羡不得北上,则刘景升必以为得计,将犯朝廷之威。斯时篡逆之形彰于天下,四方唾骂,乃丧晚节,汝为从恶,三族必诛。汝欲立功耶?汝实寻死也。汝忠于刘景升耶?汝实陷主于不义也。”
  他也不跟黄忠玩什么虚的,张嘴闭嘴还是那一套,我这不是为了害刘表,我这是要挽救刘表。天下事,正说反说全都有理,但若想最有理,就必须先站稳了脚跟——我为天子使,我就是要为朝廷谋利益,只要刘表不明着反朝廷,你就不能说我错了。
  黄忠听得是一愣一愣的,不由自主地就跟着是勋,并马前行。是勋又跟他说:“汝为战将,非可威压朝官者也,何不退至油水北岸,以阻张羡涉渡,则南郡自然无忧。若仍留此,可斩我头以献刘磐!恐吾今日死,则明日刘磐死,后日刘表亦亡,且三族诛灭,遗臭万年!”
  说着话,两人就已经来到了队列的另一侧啦,是勋突然转身,马鞭一指:“我奉天子命诏汝等,即随我出城屯扎,不得再留于城内!”随即马鞭兜转,朝着黄忠马屁股上就是狠狠一记,两马相并,一起朝前奔出……
第二十七章、思虑操劳
  是勋深切地明白,无论何种情况下,空口白话都是唬不了人的,想说服对方,就要有足够的实力。这实力可以是武艺,但强不强的,得打过了才知道;可以是智慧,但深不深的,得斗过了才明白。只有一种实力不必任何较量过程,自可一目了然,那就是——名位。
  所以他特意不穿戴盔甲,仍然一身公服,跨马去检阅黄忠所部江陵兵。头上梁冠,腰间印囊,能不能唬住那些无见识的小兵不好说,但肯定能给黄忠带来相当的心理压力——名位这种东西,比什么“王霸之气”都要好用多了。他忽而与黄忠语,忽而与小兵语,完美地控制着唬骗的节奏,最终就靠着那三寸不烂之舌,把江陵兵给赶出了孱陵城。
  这倒并不见得是勋本人有多强,而是对手太弱了。这年月的士兵大多没啥文化,将领们喜欢召这样的兵,因为便于管理,也便于煽动,但结果就是,士兵们毫无信仰和理念,你可以煽动,别人也可以煽动,东来风则西倒,西来风则东倒……
  黄忠不傻,他明白自己在孱陵城内确实是呆不下去啦,因为军心已乱,就看是勋身后还跟着雄纠纠、气昂昂的数百部曲呢,此时再开仗,那是必败无疑啊。即便他个人武艺再强,领着一群随时可能崩溃的小卒,又能济得甚事?只是这时候再后悔,也已经来不及了……
  他倒是可以奋起一刀,把是勋斩于马下,但那又有什么用了?正如是勋所说,既然刘表还没正式跟朝廷翻脸,擅杀朝官就是死罪,刘表不但不会保他,甚至还可能因为他连累到刘磐。想当初马日磾等持节关东,后来赵岐奉使荆襄,各路诸侯听不听话的另说,但表面上谁不是毕恭毕敬的?只有李傕、郭汜那种出身极低的粗鲁军头,才敢劫持甚至杀害公卿哪,刘表可还要脸。
  是勋把黄忠和他的部队全都领出了孱陵北门,然后朝黄忠一点头:“汝可即渡油水,毋得自误。”说完话一拨马头,转身返回城内。秦谊建议,咱赶紧关上城门吧。是勋说不用——“此时闭城,是自示以弱也。吾便在城门处立,看谁还敢入城?!”
  话音才落,就见黄忠也一拨马头,返身而回。是勋吓了一大跳,心说这家伙还不死心,难道打算单人独骑过来擒我吗?可是他话才出口,不好在门客面前食言而肥,只好硬着头皮强撑着,继续跟城门口这儿立马不动。
  好在黄忠并没有过来擒他或者杀他的意思。双方马头相距三尺,黄汉升就马上一揖:“还请侍中书一道令,命忠移驻油水之北,也好向刘将军交代。”
  是勋微微点头,不错,黄汉升果非一勇之夫也。既然黄忠是这种态度,那他也就没啥可怕的了,当下把马鞭一扬:“既如此,汉升暂且随某回县署吧。”
  于是领着黄忠返回县署——三百多部曲和郭淮他们也紧紧跟随着,是勋不怕黄忠再出什么妖蛾子——下马入堂,就案后坐下,命潘濬取了笔墨来,自家门客自行囊中取出麻纸,书下一道旨令,然后就腰间摘下侍中的紫绶金印来盖了。随即又命从行囊中取一份《讨袁绍檄》来——他随身带着好几份儿抄本,随时找机会散发——站起身,一起递给黄忠。
  黄忠毕恭毕敬,双手接过。却不料是勋突然一把攥住了他的手腕,言辞恳切地说道:“汉升为荆州栋梁,望能善辅刘景升,为朝廷保安地方,方不负卿之高才,及某之厚望也。”
  他刚才跟黄忠一直“汝”啊“汝”的,摆足了上官的架子,毫不客气,这会儿不但称呼其字,而且换了“卿”来指代了,就显得那么亲热,仿佛二人为契交好友一般。黄忠既有点儿受宠若惊,又不禁暗暗苦笑,赶紧抽出手来,后退半步,深深一揖:“不敢,忠今拜别。”
  黄忠终于走了,是家门客全都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秦谊、董蒙当即谀词喷涌而出,盛赞是勋口舌之能。郭淮则问:“主公似颇看重此将也。”是勋点头:“黄汉升名位虽不甚高,却为荆州首将,骁勇过人,伯济异日若在沙场相遇,须得小心。”在原本的历史上,这二位后来也是照过面的,对峙于阳平关南,郭淮为夏侯渊之司马,而黄忠则临阵斩杀了夏侯渊。
  尘埃落定,门客们全都踏实了,是勋也终于放下心来,却觉得身上发凉,又有些头目森森,赶紧命人唤许柯过来诊脉。许柯按了会儿是勋的寸关尺,又让张开嘴,瞧了瞧舌苔、咽喉,然后皱眉道:“侍中病体初愈,不肯安卧静养,却自临沅驰来孱陵,又感风寒,加之悚然惊惧……”突然抬头,瞧是勋的眼色有点儿不豫,赶紧改口:“加之思虑操劳,故而有所反复也。”
  是勋心说行,这小子改口改得挺快,不是华佗那种光会治病却缺乏情商的货色。于是收敛起了凶狠的目光,由得他施针、用药。许柯劝道您可别再劳累了,就跟孱陵这儿多歇几天吧,是勋首肯——反正他也要等张羡的长沙兵过来呀。
  等待的时间倒是不长,三天以后,袁龙率领的三千长沙兵就进了孱陵。张羡没有亲自领兵前来,他得防着黄祖从北线攻打长沙,但是让袁龙通知是勋,已经跟零陵、桂阳二郡打过招呼了,他们也将各派遣一两千兵马北上增援——因为距离太远,所以不可能派出更多兵马了,顶多也就是往长沙输送点儿粮草,以备战事之需。
  长沙是荆南大郡,户口数超过二十万,有了零陵、桂阳的粮秣资助,张羡要是搞总动员,轻易两三万人马还是拉得出来的——当然啦,品质不可能有多好,可刘表的兵马本身也未必有多强悍啊,似黄忠所部,能有几支?
  既然袁龙到了,而且是勋的健康再次基本恢复,也便不想在孱陵多呆——你们是就此对峙啊,还是正经开打,我可管不了啦,而且完全不想掺和——又居留了两日,即率领门客、部曲,启程返回长沙。行前他还拉着潘濬的手说:“承明大才,不当屈居小县,待某返都,必向朝廷荐举。”倒把潘濬感动得热泪盈眶,倒头便拜。
  其实是勋也就是随口说说,惠而不费罢了,虽然人才不嫌多,但无论他还是曹操,真不缺潘濬这档次的。
  自孱陵南下,乃入澧水,入长江,转洞庭,再顺湘水而至临湘——这时候已经进入二月份了。临湘城内兵士往来纵横,确有大举之意。张羡率桓阶等来迎接是勋,同时向他介绍了两个新人——
  “此为零陵主记刘子初也;此为桂阳督邮史伯阳也。”
  刘子初名巴,为荆南名士,刘表数征不从,后北上归曹,奉命镇定三郡,却不料为刘备先得,刘巴乃远遁交趾,又入益州,然后……还是让刘备给逮着了,没办法只好听命,在蜀汉一直做到尚书令的显职。所以是勋对此人高看一眼,虽说这会儿不好挖零陵的墙角,也先混个脸儿熟,方便日后重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8/3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