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文魁(校对)第1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9/360

  史伯阳名郃,这人是勋没啥印象——史书所载,史郃后来在刘备麾下做到南郡太守,夷陵之战中随黄权归降曹魏,受封侯爵,就这么一丁点儿事迹,他要能记住那才有鬼了。
  是勋向张羡询问北方的形势,张羡说他调集大兵以后,陆续开向益阳,既方便增援孱陵,也可以北上罗县,但为了避免刺激黄祖,所以就先不往罗县增兵啦,故而黄祖目前也还并没有什么举动。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江夏黄祖之于刘表,就好比臧霸之于曹操,存在着很严重的半独立倾向——所以后来黄祖父子都为江东所杀,刘表要赶紧派儿子刘琦去江夏抢班夺权——未必会主动帮刘表咬人。
  是勋心说这就行了,只要主战场不在东线,那么南郡受到的压力一大,刘表肯定要从北面调兵回防,张绣便安全了——没有文聘的策应,刘备就未必有能力攻克宛城。荆州八郡,原本户口最繁盛的是南阳,其次长沙,第三零陵,南郡不过十余万户而已;虽说近年来中原士人南迁,入南郡者极繁,但也到不了二十万户,刘表要想光靠南郡来挡张羡,难度还是相当大的。
  这也是原本历史上张羡在后方一起烽烟,刘表就不敢插足中原争霸的主要原因。
  是勋在临湘城里又休息了三日,然后便辞别张羡、桓阶等人,带上小妾甘氏,乘船北归。过了沙羡以后,他没有再弃舟登岸,去西陵跟黄祖打照呼,而是继续顺着江水东下,一帆风顺驶离了荆州,进入扬州地界。
  长江在流入扬州以后,就成为多郡之郡界,首先是庐江和豫章。这时候庐江为曹操所控制,由太史慈镇守,豫章郡则大半落入孙策手中。是勋打算在庐江的寻阳县境内下船,先拐去舒县,见见老朋友太史子义的,谁想到船方靠岸,突然有军士遥遥一指:“有大舟来了!”
  是勋举目望去,只见水天之间一片帆影,少说也有二、三十条,而且都比自己的坐船要大。他心里就不禁一哆嗦,赶紧询问左右:“可能看得清旗号么?”有那眼尖的回复道:“是个周字。”
  啊呀,莫非是柴桑的周瑜来了?!是勋赶紧下令:“速速上岸,列阵相迎!”
第二十八章、江南俊才
  是勋不怕刘表,可是怕孙策,不怕黄祖、黄忠,然而却怕周瑜。一则孙家跟刘表不同,是正经跟曹军见过仗的,即便最近几个月各安本境,还算太平,敌对态势可一直没变。二则刘表是宗室加名士,关起门来无所不为,在朝官面前还多少要讲点儿规矩——比方那日赵岐一掉车,他就立码撤了九旒龙旂——孙策却是个混不吝的熊孩子。上有所好,则下必从焉,刘表尊重传统权威,则黄祖、黄忠就不怎么敢跟是勋奓毛,孙策一心打破传统,独立自强,他麾下周瑜等人也未必就会给是勋好脸色瞧。
  所以是勋一听说周瑜的船队来了,心里多少有点儿慌乱,心说我这才离开荆州多远啊,你怎么就能探查到我的动向,竟然从柴桑调船过来呢?你打算干嘛,要擒我,要杀我?赶紧下令加快登陆北岸的速度,而且部曲一上了岸,立刻要列阵待敌——虽然不知道周瑜带来多少兵,但好歹这儿是庐江地界,我只要预先做好了防备,打不过总跑得过吧。
  而且是勋带着甘氏先上岸了,至于那些门客,暂时管不了你们。等到脚踏了实地,他心里才略微宁定一些,转过头去再望江上。就见那些大船逐渐驶近,随即放下一叶小舟来,逆水奋桨,倏忽来至岸边。小舟上有人以手笼在嘴边,高声唤道:“是侍中可在舟内?我主乃讨逆将军麾下护军,求见侍中。”
  孙策如今的名号是讨逆将军,袭父爵为乌程县侯,周瑜被他任命为“中护军”。然而“中”这个字眼儿不是可以随便用的,乃指朝廷中枢也,所以对外宣称,只能把这个字给咽了,独称“护军”。
  是勋叫一个大嗓门的部曲高呼答复:“侍中已登岸矣,请即至岸相见。”
  小舟划回去了,时候不大,又再返回,徐徐近岸。这会儿功夫,是家门客、部曲也都已经上了岸啦,郭淮约束部众,左右排开,列圆阵相迎。是勋背着双手,在部曲的拱卫下翩然而立,远望过去,就见小舟靠岸,下来三个人——后两个都是八尺大汉,应为护卫,前一个却轻裘缓带,是士人装扮……
  啊呀,这便是周公瑾了么?
  是勋注目打量周瑜,只见他跟自己年龄相仿,都是二十出头。窄面瘦颔,肤色如同冠玉;挑眉细眼,目光仿若朗星;唇吻略薄,显其心之多诈;鼻梁甚直,见其志之宏远;髭细而翘,傲气凌人;须垂而齐,诚以报主。是勋这几年也自信心逐渐提升,就觉得以自己的年纪、功绩,以及在士林中的名望,形之于外,风度绝对为一时之翘楚啊,可是见了周瑜,就未免有点儿自惭形秽。
  周瑜的相貌远胜是勋,那不必说了,光说他的风仪,竟然不输荀彧、远过杨修,况且还比荀、杨更多一分英武之气,不是整天枯坐书斋的主儿。是勋觉得自己仿佛是邹忌,终于得见城北徐公——“熟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正在比较着呢,就见对方脚步沉稳地已经来至面前,躬身施礼:“余在江上,不及更衣,乃常服以见,侍中宽宥。末将乃讨逆将军麾下,庐江周瑜也。”
  周瑜穿得很随便,素衣小冠,外面还套了一件毛裘,当风而立,似乎不胜其寒。是勋宁定心神,浅浅还礼道:“久闻公瑾之名,今日得见,何幸如之——勋亦常服也,不必拘礼。”他当然不可能坐在船上还整天穿着公服,如今也不过常服而已,质地、色泽都比周瑜要强,然而……就是出不来周瑜那股子潇洒劲儿。
  周瑜微微而笑:“侍中为朝廷重臣、经学宗师,天下仰望,不意识得贱名……”是勋指一指自己的鼻子:“吾,子敬友也。”
  鲁肃和周瑜已经碰过面了,当年他安居东城,周瑜经过求粮,他就按照原本历史的脚本送了一囷,二人就此结交,不想随即是勋央告陈登横插一杠,彻底改变了鲁子敬的人生。周瑜自从孙策,在江东站稳脚跟以后,也打算遣人去征召鲁肃的,可惜到了东城一打听,才知道鲁肃已经上京去了。鲁肃这时候在朝中做到六百石的治书侍御史,周瑜这护军是虚的,并非正式朝官序列,真要论起来,他脑袋上还顶着个丹扬郡春谷县长的衔儿,四百石,比鲁肃还差一级。况且立朝的御史,跟外县的县长,那又不可相提并论,鲁肃目前的身份,给个县令都是不换的(除非是畿县之令)。
  所以周瑜一方面为鲁肃高兴——“子敬大才,得遇而识之,可喜可贺。”一方面也激起了他的好胜之心——“待吾主兼并江东,总牧一州,即求相授郡守,乃不下于子敬也。”他倒不清楚,鲁肃其实就是被眼前这位是侍中给拐走的。
  当下听是勋说自己是鲁子敬的朋友,周瑜大喜,急忙探问鲁肃的近况。是勋添油加醋描述了一番,完了说:“子敬高才,六百石亦颇屈矣,假以时日,外可牧州郡,内可掌兰台(御史台)也。”说着话,突然一转折:“公瑾何不见贤思齐,随勋进京,荐以高位?强似于边郡为人护军。”
  周瑜捋须而笑:“侍中高义,瑜铭感五内。然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行计从,祸福共之,实慰平生,即高官显爵,无可易也。”是勋心说啥,你跟孙策这就“内结骨肉之恩”了?难道桥公二女,已尽入汝二人之彀中矣?
  大小桥啥时候跟的孙策、周瑜,是勋记不清了,也就随便这么一走神儿,随即就干脆明白地劝说周瑜:“天下之道,分久必合,混一之势不可逆也。以北向南,无有不克,欲以舟楫与骑马抗衡,不亦难乎?卿既爱孙将军,何不劝其奉献江东,入朝归化,则其勋、位不在窦安丰(窦融)之下也,卿亦得赴许都与故人相见,不亦乐乎?”
  周瑜轻轻摇头:“天下事,正未可知,舟楫北上,固无以与骑马争胜,然长江之上,亦足纵横。吾主青春,无因循苟且之心,但知奋发自强,即瑜亦不能劝,且不欲劝也。今日得见侍中,甚感光彩,异日相见或为敌国,侍中其慎。瑜告退。”
  周瑜这回过来,还真是听到消息,打算来捉拿是勋的,否则目前孙策还在平定江东的过程当中,暂不愿与荆州交战,他驻军柴桑,轻易也不肯靠近两州的边境,以免闹出误会来。可是这年月通讯水平很差,他紧赶慢赶,还是晚了一步,没在江上截住是勋,上岸陆战吧,难保胜算,所以干脆孤身前来,跟是勋见上一面而已。这一见面,就觉得人言不虚,是侍中果能言者也,我见也见过了,再听他喷唾沫星子也毫无意义,不如这就闪人了吧。
  是勋当然也没想着三言两语就能说服周瑜,让周瑜再去说服孙策归降,或者直接把周瑜给掳了去,既然周瑜要闪,自然拱手放行。可是周瑜退出去三步,突然又停住了,作揖道:“久闻侍中善诗能文,瑜今得以拜见,岂可空手而归?请赐一篇,以解渴怀。”
  呦,周公瑾竟然跑我这儿求诗来了,这倒新鲜啊。是勋微微而笑,背起双手,左右踏了几步:“吾前日南下,见洞庭湖色绝美,因得一诗,这便抄于公瑾,以为相赠吧。”
  于是命从人取纸笔来,即倚马一挥而就,递给周瑜。周瑜双手接过,高声诵读道:
  “洞庭曾为野,陆沉见漭沆。琼田三万顷,玉界十亿丈。素月分其辉,明河共其影。表里俱澄澈,怡然与之並。尽挹西江水,即以北斗度。沉醉极昏晓,万象为宾客。肝胆实冰雪,稳泛沧溟阔。扣舷而独啸,今夕竟何夕?”
  他这正是篡改了张孝祥的《念奴娇?洞庭青草》,把词给改成五言诗。当日泛舟洞庭湖上,凭舷而吟,先被孙资求诗,就琢磨着,我既能篡改东坡词,难道就不能篡改于湖词(张孝祥号于湖居士,有《于湖居士文集》四十卷、《于湖词》一卷传世)吗?暗中早就打开了草稿。这回既然周瑜有所请,乃最终定稿,抄写下来,送给周瑜。
  周瑜诵毕,旁边孙资、董蒙等无不喝彩。周瑜也挺激赏,再揖谢过,并且一指自己的胸口:“余肝胆之中,亦实以冰雪,乃与侍中共勉之。”揣好诗稿,扬长而去。
  是勋远远地目送周瑜离开,直到江东的大船隐没在水天之间,这才不禁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就听孙资在旁边说:“不想南人之中,尚有如此俊才,惜乎为朝廷之患也。”
  是勋轻轻摇头:“朝廷之患,非止周公瑾也,实亦孙伯符尔,况且……”抬手一指:“卿等见其舟楫,即逆水而来,亦迅捷如同奔马,吾若尚在江上,必为所擒——朝廷若不能破其舟师,以逾大江,终难底定江左,不可不虑也!”
  转身上马:“待吾返都,必再谏曹公。”
  【万象为宾客之卷十终】
拔剑击大荒之卷十一
第一章、如有勋在
  从建安四年岁末至建安五年开春,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同时爆发了多场战役,但大多都以难分轩轾,最终各自撤兵而落下帷幕。
  首先是林虑之战,袁、曹各调大军隔洹水对峙,曹军曾多次试图渡河发起攻击,却均为沮授所阻。五年正月,郭图献计,由大将淳于琼向东绕至洹水中游,突然渡河奇袭荡阴,首先占据了荡阴北方的羑里古城——据说当年周文王即被商纣囚禁于此,乃厄而推演八卦。然而曹操使部将蔡扬助守荡阴,淳于琼连攻三日皆不能克,只得悻然后撤。
  二月初,因为运输线比起袁军来太过于漫长,大司农郑玄、尚书令荀彧联署书信,奉请罢兵,且候今秋大举。曹操把来信传给属下们观看,荀攸捋着长须微笑道:“可退矣。”
  护军韩浩表示反对:“河东、河内,尚无消息传来,此时若退,袁绍必移师西向……”郭嘉笑道:“据吾侦知,袁绍前在官渡丧败,士气未振,仓促而至洹北,人心皆思归也。则我遽退,彼等亦散,散而复集,不亦难乎?无忧也。”
  最终曹操采纳了荀攸、郭嘉等人的建议,留蔡扬守荡阴、李典守林虑,自率大军返回许都。
  第二处战场是在常山。此前公孙瓒、张燕杀出井陉,战败吕翔,包围真定,恰逢官渡之战结束,曹操也匆忙退兵去淮南攻打袁术、刘备,袁绍乃使张南为将,审配为监军,率师往救。两军即在真定城下鏖战,公孙瓒所部虽众,多为黑山黄巾与所挟裹来的百姓,纪律性极差,结果被审配设计,三战三北,被迫退至石邑,转攻常山国治元氏。
  此时袁绍所署的常山相,乃为前庐江太守、名士范式之裔范年,深得国内人心,笼城固守,公孙瓒百计竟不能克。时曹操又与袁绍在林虑相峙,召公孙瓒前往会合,于是公孙瓒绕过元氏,自城西沿太行山麓南下。行不多远,忽闻张南在后抄其辎重,欲夺井陉,无奈只得反身杀回,即于井陉山南石邑下阵。审配见状,劝告张南暂且收兵,返回真定。
  第三处战场在汉阳。前一年,吕布军入北地,攻陷富平,生缚郡守索湛,随即自鹯阴渡过黄河,直取金城。韩遂、马腾急忙挥师来迎,初战即败,但随即固守金城、媪围、允街等县,四方羌骑源源而合,吕布被迫引军归去。
  第四处战场在南阳。刘备按照是勋的建议,不断派遣使者前往襄阳,请刘表给他增益军士、粮秣,说否则不足以攻破张绣。刘表心说本来就没寄望你这一军就打败张绣啊,只是先让你们去撞一撞,文聘就好从侧翼发起夹击,我再派蔡瑁率军跟进……因而对刘备的请求打个对折,缓缓地往前线送,并且再次催促进兵。
  到了翌年正月,刘备终于再也拖不下去了,于是离开新野,北上育阳。张绣遣子张泉往救,为关羽所破,遂失育阳。继而刘备又夺取了棘阳县,在南就聚与张绣、曹豹的主力见阵,鏖战数场。他数次遣使催促文聘自平氏西进,但是这个时候,刘表已经听说张羡兵进孱陵啦,急忙召文聘还救南郡,文聘给了刘备一个空头许诺,然后就转身闪人了。
  刘备最终得讯,关、张等都大骂刘表无信。于是刘备派简雍去跟张绣打商量,我退给你棘阳县,咱们各自撤兵吧。张绣说我粮食不够吃的,既然你最近接到刘表不少补给,那就拿出三万石来交换育阳县吧,刘备欣然允诺,双方就此罢兵。
  然而,真正的战事,其实才刚开始……
  是勋出使长沙归来,先拐了趟舒县,跟太史慈故友重逢,互叙别情,各自唏嘘垂泪。太史慈设宴款待是勋,使夫人抱出年仅四岁的儿子太史享来,给是勋磕头,口称“叔父”,说:“若无宏辅,吾今或在故乡为一小吏,安得将兵万千,镇守大郡耶?”
  是勋心说别傻了,要没有我,你这会儿在江东那也是不次于周瑜的上将……
  魏延时镇居巢,闻讯也快马赶到舒县来与是勋相见,感谢他在许都照应老娘之恩。是勋就跟太史慈和魏延说啊,我来时得见江东的大舟,樯橹高耸入云,我方若是没有足够的水军,将来难以控扼长江,想要渡江作战就很困难。太史慈说:“吾亦在枞阳训练水师,奈何钱粮不足,无可大行。”是勋说我回去就跟曹公建议,给你拨钱拨粮,咱必须要把朝廷的水军给建设起来才成。
  辞别太史慈、魏延以后,他便继续北上,几乎跟曹操前后脚地返回了许都。先入宫觐见天子,缴还天使仪仗,当晚就被迫又去司空府上吃麦饼、喝菜汤。曹操详细地询问了他出使的过程,又跟是勋聊了聊林虑的战事,是勋轻声而叹:“惜乎此番不得灭袁也。”
  当然他也明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袁家不可能一推就倒——哪怕在原本的历史上,官渡之战只是扭转了强弱态势而已,曹操也并没有乘胜追击,直接把邺城给端了,还得苦熬多年,直到袁绍咽气,诸子内讧——只是可惜这回林虑之战打了个平手,没能更有力地削弱袁家势力罢了。
  然而曹操却狡黠地一笑,取过地图来铺在案上:“无忧也。吾行前已遣乐文谦自白陉、子孝自太行陉入上党矣……”
  原来袁、曹两军在林虑对峙,袁绍因为士气低落,被迫从东西两线抽调兵马,其中来自并州方面的援军不下一万五千人。曹操发现并州空虚,即派遣军中最耐苦战的乐进率五百敢战士,悄悄地突破白陉,直取羊头山;同时将曹仁秘密遣返河内,出太行陉以攻天井关,前指高都。
  两军促起不意,东、南夹击,攻下天井关乃至高都、泫氏二县,并不为难,就此可以在上党郡内站稳脚跟。同时曹操还下令给司马懿,让他尽起河东郡兵,配合夏侯兰、南匈奴呼厨泉部,进扰太原,以牵制高幹。曹操在林虑,袁军不敢从前线调兵去救上党;曹操这一退兵,正如郭嘉所说,袁绍本部散而难聚,增援林虑的并州军还得长途跋涉赶回去,也不会再剩下什么战斗力,因此——“上党乃在曹某掌中矣。”
  是勋手按着地图,瞧了老半天,心中暗暗喝彩。此时袁强曹弱的态势……哦,在这一世,或许应该说袁、曹相拮抗的态势已经根本转变,曹家稳占上风,所以曹操在林虑才有力量分兵去攻上党,袁绍就没这能耐分散抵御。随即白陉和太行陉、河内和河东,环环相扣,一套联动,就足够把高幹打个半身不遂啦。倘若真如曹操所料,乐进、曹仁也没掉啥链子——是勋压根儿不担心司马仲达会不会掉链子——那上党郭援就必败无疑。进而上党一失,太原危殆,袁家的左右两翼全都崩溃,袁绍再想复振,难度便相当之大。熬到今秋,曹家再起大军,邺城不足定也!
  真可惜,这次大规模行动没我什么事儿,倘若吾仍在河东,即便兵权主要在夏侯兰手中……
  他刚想夸曹操几句,顺便抒发一下自己被剥夺兵权的不满——被调离河东倒没啥不满的,救张绣、阻刘备,比打高幹重要——可是突然想起一件事来,不禁轻轻“咦”了一声。
  曹操觉出了是勋的表情不对,就问他:“有何疏漏?宏辅可直言不讳。”
  是勋心说你要是拍电报、打电话来给远方战场下指令,那完全没啥疏漏啊,就算有,以我的水平也瞧不出来,然而……抬起头来瞥一眼曹操:“主公欲得上党耶,欲得太原耶?”
  曹操一头雾水:“何谓也?”
  是勋这会儿已经彻底捋清楚了头绪,微微笑道:“上党遇警,则高幹不得不率军南下,即司马仲达等可牵制高幹,以长子(上党郡治)之固,亦非仓促可下者也……”
  曹操说我知道啊,我也没奢望一战而全吞上党,只要子孝他们能够站稳了脚跟,我就再派发援军过去——北方司马懿、夏侯兰牵制住了高幹,东方的袁绍元气未复,难派增援,咱们折腾几个月甚至半年的,难道还打不败郭援不成?要是始终攻不下长子来,秋后我就亲自率军前去,再于上党境内跟袁绍决战!
  是勋微微摇头:“上党在邺城之侧,滏口陉便于往来,而太原其北,井陉又为公孙所控,则于高幹而论,太原或可暂失,上党绝不可失。倘高幹弃太原而全师以救上党,恐仲达无以遏也。并州军并陈长子,则子孝势危……”
  曹操悚然一惊:“吾即增派援军……”
  是勋摆摆手:“无须也。若仲达能得太原,则可勾通公孙瓒、张燕,居高临下,上党如虎,而其尾已为我所制,复何能也?吾料彼必深沟高垒,以守长子,并不敢出与子孝战也。”
  他嘴里这么说,其实心里想的是,如今通讯那么不发达,相隔数百里两处战场就很难联动,你怎么保证司马懿他们能够在高幹动兵之前就先北进,把他牢牢地牵制住?再说了,以仲达的心性,说不定还会故意把高幹放跑,自己好一口吞掉整个太原郡哪——别看他只是暂摄郡事,以自己在河东的观感来看,只要说得有理,夏侯兰必从其命。
  终究得上党和得太原,对于曹家来说都是好事儿,不会对大局造成什么负面影响,既然如此,为啥我要在后面苦哈哈地帮曹仁牵制住高幹呢?别说司马懿、夏侯兰了,换任何一个有头脑兼有野心的河东守将来,都必然不会放过这个立功的大好机会啊。
  况且自家对太原也搞了不少分化瓦解的工作,高幹在郡,谁都不敢轻举妄动,要是高幹一走,王柔、郝昭等肯定倒戈——以司马仲达之能,岂会抓不住如此大好契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9/3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