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文魁(校对)第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360

  距离既然拉近,那么谈话范围也就不必仅仅限定于农事了,是勋趁机套陈登的话,打听他对天下大势的认知程度,然后发现……堂堂陈元龙也不过如此而已嘛。
  陈登虽然有才,终究一辈子没出过徐州,见的名人也不够多,并且这两年的局势一片混沌,不象后来诸葛亮“隆中对”的时候,起码“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是个有点儿脑子的读书人都能瞧得出来。
  那么好吧,是勋趁机就可以抄抄“前人”的故智,用来假装“天下大势,如掌上观文”的妖孽了。他说:“董卓逆天无行,公孙瓒暴而无亲,皆难长久。袁绍好谋无断,袁术奢淫放肆,亦皆不能成大事者也。就某以为,天下英雄,唯使……能安天下者,只有关东二德。”
  这时候中原地区势力最大的就是上述那四家,陶谦、刘表得往后排,小霸王还没扬旗,刘焉偏处西南,都不必提。果然,听了他的话,陈登非常感兴趣,就问:“何谓‘关东二德’?”
  是勋竖起两枚手指来:“东郡曹操曹孟德、平原刘备刘玄德。”
  陈登更来劲了,追问道:“宏辅曾见此两人否?何所见而云然?”
  是勋说:“去岁黄巾围孔文举于都昌,某曾受命往平原求取救兵,得见刘玄德,其人弘毅宽厚、礼贤好士,兼之素怀仁德,此际虽其名不彰,将来必为国家栋梁。至于曹孟德,尚未得识其面——但昔为雒阳北部尉,杖毙蹇硕之叔,可见疾恶如仇;上书请赦党人,可见执于正道;在济南堕毁淫祠,可见理民有术;奋战荥阳、汜水,可见勇而忘私。以此观之,实有冲天之志、安汉之才也。”
  是勋一边说一边心里想,这段话会不会传到曹操本人耳朵里去哪?只可惜了听众太少,有点儿明珠投暗的意思……
  陈登捋着胡须沉思,半晌才说:“宏辅此言,使我亦不禁想望此‘二德’的风采了。”
  等到年后第三天,是宽喜大普奔地跑来表功,说终于安排陈登跟妹子见上一面啦,双方的印象都还不错,陈登就有八成满意,表示等在郯县就了职,工作一上正轨,就禀报老爹陈珪,派人来纳采。是著也挺高兴,妹子都已经十九岁了,终于嫁得出去啦,赶紧回屋去给老爹是仪写信汇报。
  过了正月初五,各关署开衙,所以是宽、陈登就离开是家庄院,启程往郯县去。是宽还把是勋也扯上了,是勋说你们是去拜见长官,就任官职,我一个白身再过去干嘛?是宽的意思,是、曹、麋三家结亲的事情,这回见了陶谦就要定下来,老七你作为当事人之一,最好也去拜见陶谦,致个谢啥的。
  是勋满肚子的不耐烦,心说你才知道我是“当事人”啊,那么婚姻大事,你事先问过我这个“当事人”的意见没有?你自己就把主都做了,还要我出面干嘛?
  可是没有办法,兄命不可违拗,他也只好跟着跑了趟郯县的州衙。果然陶谦一见面就问这事儿,是宽回答说,老爹是仪已经全都答应了,所拜托的临沂王家不久后就会派人去曹家纳采,请陶谦也赶紧跟麋家说定了亲事。陶谦抚着白胡子连连点头:“我已与麋子仲说过了,过几日直接前往纳采便是——你们的聘礼也要赶紧准备起来啦。”
  汉代士人之间商定婚事,主要步骤分别是:议亲—纳采—问名—纳吉—下聘—择期。其中纳采就是男方请人去相看女方,观其容仪,不过一般也就过个形式,除非那姑娘真有什么残疾,或者丑得惊天动地,否则联姻主要看的是门当户对,在“议亲”阶段就都已经考虑完全了。纳采以后,就得问名,也就类似于后世的“配八字”,得算算双方祖上是不是同姓啊(同姓不婚),这桩婚事吉利不吉利啊——不过因为卜者特意要坏你事而声称大不吉的情况很少见,也仅仅是个过场罢了。纳吉就是男方去通知女家,占卜顺利,可以联姻;再然后下聘就得男方给女家送聘礼了。
  是、曹、麋三家的婚事,有一州的最高长官陶谦给撑着,前面各种阶段都好过,所以要是家赶紧准备聘礼。
  是勋喏喏连声,然后告诉陶谦:“尚有一桩喜事禀报使君,元龙亦与舍妹商议婚事,就等双方家长认可了。”
  陶谦大喜:“这是好事啊,我这便寄书与汉瑜,是家与陈家门户登对,请他定要首肯。”他所说的汉瑜,就是指陈登的父亲、前沛相陈珪字汉瑜。
  陈登急忙拱手致谢。陶谦又说:“本想双喜,不想可以三喜,不如都尽快的纳采、占卜,确定下来,赶在春季就把婚事办了吧。”
  是勋心说你有必要那么着急吗?他明白陶谦想要赶紧的通过撮合是、曹、麋三家联姻,弥合曹宏兄弟和麋竺兄弟之间的矛盾,以免自己死了以后,儿子镇不住场面,导致徐州生乱。可是也不用急在一时啊,难道你这老家伙认为自己连几个月都熬不过去了,这就要挂?
  他赶紧跪倒在地,致歉说:“还请三兄和使君原谅,小子尚不敢成亲。”
  是宽和陶谦都是一头雾水,问他是什么意思。是勋早就胸有成竹,装模作样抹着眼泪禀报说:“先父辞世未足三年,小子尚在丧期,实实地不敢婚娶啊。”
  是宽听了一跺脚:“啊呀,此皆为兄之过也!”
  东汉时候士大夫非常讲究孝道,父亲死后要披麻戴孝,守丧三年,三年当中即便按照不那么严格的规定,也是不能婚娶,不能过性生活的,严格一点儿还必须在坟墓前结庐隐居,要缩减饮食,不能参加任何娱乐活动。可是是勋是从乐浪逃出来的,不可能守着“老爹”的坟墓,路上也找不到合适的丧服替换,一直等到了北海是家,是仪跟堂弟氏伊毫无感情,害怕侄子满身丧服的进进出出晦气,就建议说先不必长时间“斩衰”了,服到年根儿下就得,等将来你把父母的灵柩移回老家来,那时候再结庐守丧,才真见孝子的哀思。
  一方面是仪是大家长,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另方面这是勋不是真的是勋,对氏伊没什么感情,也不愿意连续三年穿丧服,所以当即应允。时间一长,大家伙儿都把这事儿给忘了,尤其是是宽,估计脑子里压根儿就没有这根弦。
  就是是勋本人,也得到绞尽脑汁想推诿跟曹家的婚事的时候,才终于想起这碴儿来——要不然当初推辞陶谦的征辟,就可以用这理由了,而不用假装自己有多么的虚心向学。当下把前因后果一说,陶谦就问:“应当何时除服?”是勋回答说:“先父初平元年年终辞世,才刚一年而已。”
  陶谦的脸色立刻就沉了下来,转头望向是宽。是宽有点儿手足无措,倒是陈登脑筋转得快,赶紧在旁边打圆场,说:“既然日后再补丧期,则此时定下婚事即可,待两年后再成礼不迟——难道这两年之间,是、曹两家会悔婚不成么?”陶谦点点头:“也只好如此了。”
  等到告辞出门,陈登把是勋拉到一旁,避开是宽,直截了当地问他:“宏辅,你是不想娶曹氏女吧?什么缘故?”
  是勋闻言一惊,心说不愧是陈元龙,这脑筋转得实在太快啦!
第十一章、料事如神
  为什么不想娶曹豹的闺女呢?是因为那姑娘不漂亮吗?肯定不是。曹家姑娘虽然说不上天姿国色,也比不上是家的二小姐,但肯定是及格了,要是加上那端庄的仪态、娇俏的神情(虽然只见了一面),就比是勋上一世的女朋友分儿要高得多了,这一世既然必须遵从家长之命娶亲,有这样的老婆就该挺满足了。
  主要原因还就是此曹家非彼曹家,压根儿没什么前途,是勋觉得自己年纪还轻(理论上即将虚岁二十,实际也就十七岁),应该会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所以不愿意那么快决定下来。
  当然这理由他压根儿就说不出口,终究这时候的曹宏、曹豹都为陶谦心腹,徐州长吏,比起是家还要略高那么一头,是勋怎么就敢瞧不起人家?他倒是瞧得起赵云,可估计这时候赵云也就一小骑兵队长,真要遇见,是家还瞧不起赵家呢。他也瞧得起曹操,可是是家论门第,又比老爹做过太尉,自己现在做东郡太守、行奋武将军的曹操要差得十万八千里远了。
  所以一时间真想不出什么理由来,他只好敷衍陈登,说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等会儿我去你家里拜访,到时候咱们再详谈。
  其实陈登在郯县城里并没有家,因为应了征辟,所以陶谦在公署旁边拨了个小院儿给他,这日午后是勋前来拜访,屋子还没收拾利索呢。陈登让仆人从屋子里搬出一榻一枰来,就摆在院子里,迎着寒风,自己上了榻,让是勋坐在枰上叙话。
  是勋这时候已经打好腹稿了,上来先问陈登:“元龙以为,陶使君垂垂老矣,倘若撒手而去,谁可为徐州之主?徐州的将来又会如何?”
  陈登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看使君的意思,是要传位其子——不是陶商,便是陶应。可惜两子都不成器,到时候州中难免生乱。除非靠着你们是家,真能把曹家和麋家给捏合在一起……”
  是勋心说你即便算不上洞见万里,这眼眉前的事情也还瞧得真清楚啊,把我下面打算的解释都给抢了嘛。好吧,那我就跳过这一段,继续往下说——“即便曹、麋合力,亦只可息内乱而已,不能御外敌。我料徐州迟早为他人所夺。”
  陈登点头:“若照宏辅所言,袁术骄不能久,袁绍、公孙所在皆远,能得徐州的,大概便只有‘关东二德’了吧?”
  是勋心说你要不要把我想说的话全都抢走啊……只好再跳过这一段:“是、曹、麋三家联姻,合起力来,州内无人可敌,而倘若外人夺了徐州,或者倚我三家为干城,或者必要除之而后快,以免专擅州政。那么曹操、刘备,是否有此容人之量?在确定这一点之前,我实在不敢应允婚事,以免招来大祸……虽然长辈之命不可违拗,总想着能多推一日便是一日。”
  陈登撇嘴笑笑:“你说得不准确,到时候可能是曹、麋、是、陈四家,执州中之政。四家若能真的联合一体,不管谁来主政徐州,都无法压制,亦无法铲除,只怕到时候分而治之,必然再起动乱——我如今有职在身,不能遽离,宏辅何不前去拜见曹操、刘备,以细观其志向和为人?”
  是勋说刘备我见过了,再去见一面也不难,但陶谦和曹操目前是敌对关系,有什么机会跑东郡去见他,还不会给家族惹祸呢?
  陈登捋捋胡须:“机会还是有的,但前提是……”说着一指是勋:“宏辅得先应下了与曹氏女的婚事。”
  这话说的,转了一圈又绕回来了。是勋苦笑着说我哪有什么应不应的,这不都得长辈做主吗?陈登说好——“且待纳采、占卜,定下了婚期,某有一计,可使宏辅放心大胆往东郡去见曹孟德。”
  过了六七天,临沂王氏派了人过来,乃是大家长王融的庶兄王典,代表是家上曹家去纳采。是宽和是勋陪同前往,曹宏、曹豹兄弟全都在座。
  史书上并没有介绍曹豹此人的德行、才能,但是提到曹宏了,说他是“谗慝小人”,不过就是勋的观察,这位很可能是将来老婆的伯父,长得跟兄弟曹豹一样相貌堂堂,并且为人挺和蔼可亲的,瞧不出究竟“谗”在哪里。想想也是,“慝”的意思是就隐藏得很深的邪恶,怎么可能让人一眼就瞧出来呢?
  曹宏问了是勋几个问题,是勋毕恭毕敬地回答了。曹宏转头望向曹豹,说:“此子大是聪明,恭喜贤弟得此佳婿啊。”曹豹有点儿提不起精神来,说:“可惜尚在服中,要两年后才能成婚。”曹宏宽慰他说:“古礼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侄女儿年纪还小,有什么可着急的呢?”
  等王典相看了曹家小姐出来,双方客套一番,告辞别去。是勋忍不住就问王典,说你打听了曹小姐多大岁数了吗?王典回答说:“应是熹平六年生人。”是勋掐指一算,我靠今年才刚十五岁啊,那怎么就已经一米七了,瞧着比我还要高上几分哪!
  纳采完了就是问名、占卜,然后纳吉、下聘,是宽和麋家的联姻流程也几乎同时进行着。最终是家同时准备好了两笔聘金,各值五万钱,算是一笔巨款了。到了二月初,陈登和是二小姐的婚事也商量定了,陈家比较穷,只出了聘金两万钱。管账的是纡一边扒拉算筹,一边连声叹气:“里外里亏了八万钱哪……总还得留点儿给八弟将来作准备……”
  下完聘后就商定婚期。打算在夏四月给是宽、麋小姐完婚,其实是纡跟王小姐也早该成亲了,都因为黄巾大闹青州,把婚事给耽搁了下来,趁这个机会,就干脆跟他三哥一起办了。陈登和是二小姐的婚事得拖到秋七月,至于是勋和曹小姐,还得再等一年半,商定初平五年(倘若初平有五年的话)一开春就举行。
  婚期议定,是勋赶紧去找陈登,说这回你满意了,想办法让我去东郡见曹操吧。陈登安慰他说:“也不必如此心急,一两个月内,必能让宏辅成行的。”
  然后到了夏四月,众人等星星盼月亮地等到是仪请了假到郯县来给是宽、是纡主持婚礼,然后是仪同时带来了公孙瓒界桥大败和曹操入主兖州的消息。陶谦听闻此事,立刻就慌了神,赶紧召集文武商议。陈登趁机就说:“所谓‘远交而近攻’,故主公联同公孙,以御冀州,然而如今公孙势蹙,曹操又夺了兖州,未知主公自量,能挡住兖州兵不能?”
  陶谦注目曹豹,曹豹一拍胸脯:“兖州正经黄巾之乱,安有余力来侵我州?即便敢来,某与臧宣高合兵一处,必不使其踏入州界半步!”
  陈登微微一笑:“乱兖州的,乃是青州黄巾,我料以曹兖州之能,败之不难。黄巾若败,必东向而遁,倘若兖州兵故意驱其入我州境,然后蹑踵而至,未知叔元有几成胜算?”
  曹豹沉吟不语。陶谦赶紧问陈登:“元龙既如此说,料有应变之策?”
  陈登竖起两枚手指来,献计道:“其一,请臧宣高略取泰山华、费二县,曹叔元兵进任城,以御敌于州境之外。其二,遣一能言善辩之士往见曹兖州,定以合纵之约——河北争胜,正难见端倪,此际还是以保安州境为是。”
  曹宏就不明白啦,问陈登:“既要与曹操约和,又略取泰山、任城,那不是自相矛盾吗?”
  陈登摇头笑笑:“取此二处,本为抵御黄巾,不是要谋兖州的土地,可与曹兖州商定,且待黄巾退去,便将二处归还可也。”
  曹宏听了这话就明白了,敢情陈登打算先拿下这两片土地来当谈判的筹码——首先,我拿这儿是为了封堵黄巾,不是为了对付你曹操,迟早要还的,名正言顺;其次,你要是答应同盟呢,我马上就还你土地,要是不答应呢,我占据了边界上的要冲,你也没那么容易就打过来。当即点头:“元龙所言是也,敬请主公采纳。”
  陶谦当即拍板,叫曹豹整顿兵马,前往任城,同时命记室写下指令,要屯扎在开阳的臧霸臧宣高也做好兵发华县、费县的准备。然后他问:“却遣何人往说曹孟德为好?”
  陈登当即回答:“某推荐一人,去岁曾在都昌城下,三言两语说退了青州黄巾百万之众,如今遣去见曹兖州,必可不负主公所托也。”
  曹宏和陶谦都茫然,问那是谁啊?陈登心说我靠来,你们就光埋头顾着本州,外地的事情完全不理吗?回复道:“正乃是叔勉从弟,是勋是宏辅。”
  于是当天晚上,陈登就奉了陶谦的命令,乘车来到城南的是氏庄院,求见是勋。见面之后把自己的进言一说,是勋当场就愣在那里,好半天不言不动。陈登在他面前招招手:“宏辅醒来。”是勋打了一个冷战,突然间戟指质问陈登:“你究竟是何方神圣?难道数月之前,你便能料到袁绍败公孙和曹操入兖州吗?你……你丫是从哪儿来的?!”
第十二章、谗慝小人
  是勋觉得奇怪,陈登更觉奇怪:“我又不是能掐会算的妖人,如何能料到袁绍败公孙和曹操入兖州?”
  是勋皱着眉头问:“数月之前,元龙曾言能使我入兖州去见曹孟德,难道不是今日所献之计吗?你又如何能够料得今日的局面,陶使君必要遣人去与曹操约和?”
  陈登笑了:“宏辅你想差了。袁绍、公孙,各雄一州,便有纷争,非一二年所能决也,即便此番公孙瓒界桥战败,袁冀州也没有瞬间横扫幽州的能力。只是陶使君但见其远,不见其近,倘若果如宏辅所言,曹操、刘备都为当世人杰,则必不会久居袁绍、公孙之下,彼等居于临州,势力若有所扩张,必然威胁到我徐方。兖州刺史刘岱、青州刺史焦和,此皆碌碌无为之辈,我料曹操、刘备或取二州,形势只在数月间便有所改换,到那时候,便可说动陶使君遣宏辅出使曹孟德了。”
  是勋闻言,不禁长舒了一口气。原来陈登一方面靠着对周边形势的分析,另方面也早有劝说陶谦放弃与公孙瓒的联盟之意,所以才敢拍胸脯、打包票,可以让自己去见曹操。还以为你丫也是穿越来的,所以对以后将会发生的事情门清呢,可把人家小心肝吓得扑通扑通地跳……
  他低头再一琢磨,貌似历史确实因为自己这只小蝴蝶的扑腾,有了轻微的改变——真实的历史上,印象当中,陶谦派兵攻略华、费,以及进入任城国,应该是在曹操收编了百万青州黄巾以后,这直接导致了曹、陶的见仗,或许也是陶谦派人杀死曹嵩的主要原因。
  不过现在看起来,不仅仅陶谦出兵华、费和任城之事有所提前,而且更重要的是……自己好象还是太高估了这位陶恭祖,原来一听说公孙瓒在界桥吃了败仗,他竟然就立刻起了转换阵营的心思——真实的历史上有没有陈登的劝说呢?陶谦是不是这个时候,或在不久以后,真的想要去向曹操献媚呢?
  如此一来,自己从前的很多判断都得被彻底推翻啊。倘若陶谦果真想要倒向袁、曹,那他就不可能再派人去杀曹嵩,而且很可能确实派人护送曹嵩去找儿子,那么……
  陈登见是勋低着头半天不搭碴儿,觉得挺奇怪,追问道:“宏辅你在想些什么?难道因为我劝说陶使君先取华、费和任城,你恐怕惹怒了曹孟德,故此不敢前往吗?”
  是勋闻言,赶紧摆摆手:“某何惧之有?只是适才想到一事……”他坐在枰上又琢磨了好一会儿,这才开口解释:“偶尔听闻,故太尉曹公离开沛国,避难在徐州之内,如今各处都不太平,倘若曹公在陶使君治下有所闪失,恐怕再难与曹操约和了。”
  陈登吃了一惊:“竟有此事?我当禀报陶使君,请他遣兵卒卫护,最好便将曹公护送去东武阳……”
  “万万不可!”是勋心说别介啊,倘若曹嵩果然不是陶谦主动去捕杀的,那么被张闿或者别的什么徐州兵所杀的记录就是正确的啦,你要不派兵护送他去兖州,大概还不会出事儿,这一护送就护送出祸事来啦!
  他倒不在乎曹嵩是不是横死,甚至不在乎曹操是不是拿陶谦当仇人,但要是真的按照历史的轨迹发展,到时候曹操可是会打着报仇的旗号,来大举讨伐徐州的呀。自己现在就在徐州,即便没有什么亲情,但终究是立身根本的家族也在徐州,据说曹操一路屠将过来,杀得是血流成河,天晓得到时候会不会杀到自己头上来啊。再说了,他对曹操还是挺崇敬的,而曹操平生最大的污点就是屠徐州,他并不希望这类事情真的发生。
  可是这理由不可能跟陈登说,是勋只好找借口,说:“只需寻见曹公,好生卫护起来便可,到时候请曹公写一封信,让我带去兖州,则约和之事必成。”陈登闻言,不禁大笑:“宏辅欲以他人之父为质么?想不到你还有这种鬼心思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3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