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文魁(校对)第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5/360

  转瞬便是正旦,然后迎来了建安三年的初春。这天是勋派人往许耽府上递了书信,请他翌日“携夫人”同来赴宴。一般情况下,两人交情不深,是没道理连妻子一起请的,但是勋特意说明了:“为酬前日尊夫人亲为做宴也。”他一方面贼心不死,想再见见甘氏,另方面也希望这难得碰见的会炒菜的“师傅”,也品尝一下自家“发明”的新式炒菜。
  许耽毫不推拒,欣然携甘氏而来,为了表示礼貌,是勋也把自家妻子请出来与许氏夫妇相见了,并席而食。菜端上来,第一味是素炒芦菔(萝卜)丝,第二味是笋干炒腊肉,第三味是葱炒鸡蛋,第四味是姜葱爆羊肉,第五味是红烧干鲍,一大盆“腌笃鲜”。当下吃得许耽这大老粗是满嘴流油,赞不绝口啊。
  是勋就问甘氏:“此皆昔日先妣曾烹炒者也,勋亦略加生发,夫人以为如何啊?”甘氏答道:“妾不知炒之一法,竟可施于如此繁多的材料,令慈真巧手者也。前日仅为一道炒蒉享君,而君百倍还报,愚夫妇实不敢当。”说着话,微微地抿嘴一笑。
  就这一笑,看得是勋是魂飞天外,好不容易才收束住心猿意马,急忙摇头:“若无贤夫妇所赠豆油,勋安能为此?”许耽接口道:“不过一些豆油而已,侍中若有所需,耽将按月相供。”
  是勋趁机就问啦:“勋有二事相请,不知肯俯允否?”许耽说你讲吧,只要我拿得出的,无有不允啊。是勋心说你倒是大方,不知道究竟想求我点儿啥了,今天可不能再因为美色、佳肴而迷迷糊糊的,一定要探问个明白,于是答道:“其一,未知榨油之术,可能相传否?若得相传时,亦不须总烦劳将军相赠豆油了。”
  许耽说这个简单,也不是啥不传之秘,我送一个会榨油的工人给你就得。是勋大喜,接着又求告道:“尊夫人善炒者也,勋意内子前往府上,向尊夫人求教一二,可乎?”许耽笑道:“此易事尔,耽必扫榻而迎尊夫人。”
  是勋听了这话就是一愣,随即在心中骂道:大老粗就是大老粗,还学人用成语,如此不伦不类——你扫榻相迎我老婆?你究竟想做些啥了?!
  瞧许耽的眼神,就不似有心之失,他也只好暂忍闲气,含糊了过去。等把许氏夫妇送走以后,曹淼就斜着眼睛问他:“夫君在筵间不时觑看许夫人,何故也?”
  是勋心中暗惊,这女人的直觉还真是敏锐啊,赶紧撇清:“安有此事,汝误看了。”曹淼撇撇嘴,轻轻冷笑道:“许夫人甚美,据闻前在徐州,又与夫君曾有一面之缘。若非先已聘妾,想必要向故陶牧相要许夫人了?且老实言,可曾有此心否?”
  是勋指天划地地发誓说绝无此心——他说的倒也是老实话,遇见甘氏那时候,他一门心思都在琢磨怎么度过陶谦遇刺的危机,怎么把徐州顺利绑上兖州的战车,自己确实目眩于甘氏的美色,可根本就没时间琢磨把她弄到手的问题啊。等自己正经开始琢磨吧,那可恶的陶商,又自作主张把她嫁给许耽了……
  曹淼将信将疑,只得暂且作罢,可是随即又皱眉道:“妾又不能烹煮,如何去向许夫人求教?夫君便如此希望贱妾学会厨中之事么?”是勋说我只是喜欢吃甘氏做的炒菜,可人家好歹是将军夫人,总不能光派个厨子过去跟她学吧?你作为我的代表,带上几名婢女和厨子前去便是,主要让他们学,你在旁边督着就成。
  糊弄走了老婆,是勋返回书房——如今的宅院虽大,仆役也多,人来人往的,他就觉得还不如前一世那五环外四十多平的二室一厅来得清静,更感觉是个人的天地,而不是公共场所,所以有事儿没事儿,不管是真读书是假读书,总喜欢躲进书房里去。是勋的书房,仆役非得传唤是不能擅入的,就连曹淼也必须在外请问,老公允许了才能进来。
  是勋仰躺在靠背椅上,略微整理一下思路。刚才在宴会上跟许耽闲聊、套话,终于明白这家伙的意思了。许耽本丹扬山民,陶谦募兵的时候加入,因其孔武有力,又有一定的领导天分,所以很快受到提拔。徐州丹扬兵原本的将领,死的死,走的走,还有两三个曾经欲叛陶谦而被铲除,最终这根底浅薄的许耽反倒上了位,短短五年间,即成为丹扬督,被陶谦封为中郎将。
  许耽精弓马、善搏杀、贪逸乐、好女色,原本在徐州,他除了陶谦谁的面子也不卖,连曹宏兄弟和麋竺兄弟都无法制约,还必须卑辞讨好,厚礼拉拢。陶谦死后,他对陶商的态度也颇为傲慢,因此陶商才会为了笼络他,把表妹甘氏嫁之为妻。
  但是这回曹操把他诓到许都,剥夺了他麾下的兵马,光封了个“宁淮将军”的空头衔。虽说俸禄优厚、供养不缺,但许下本多高官,没多少人把这么个杂号将军放在眼里,况且还是不读书的大老粗。许耽甚为憋闷,就希望可以通过走是勋的路子,请曹操放自己到外郡去——哪怕不回徐州,不带丹扬兵呢,只要能够分块小地方称王称霸就成。
  看起来,这位许将军入都才仅数月,原本骄傲的性子就给磨得相当圆滑啦——或许他天性本就如此,要不然也不会讨得陶谦的欢心,只是因为当年有陶谦撑腰,有丹扬兵做后盾,才变得飞扬跋扈起来——对是勋极尽讨好之能事,头回见面,就把老婆都派出来给做菜……
第八章、囊中羞涩
  许耽想要跟是勋搞好关系,请是勋在曹操面前进言,放他离开许多——都中实在是太无趣也太憋闷了。是勋一想也是,许将军在许都也没什么熟人,就光跟自己有这么一面之缘而已,而自己又恰好在曹操面前递得上话,他不来找自己,还能去找谁呢?
  惜乎哉,是勋心说,我是一个有节操的人,要不然就直接让你把老婆献上来了。不过话说,甘氏为其正妻,许耽再怎么利欲熏心,也不会出卖老婆的——卖给曹操都不成——否则他还有脸做人吗?而且我这里也还有位正妻拦路呢,她连小罗莉管巳都只勉强相容,更何况如此天仙样貌的甘氏呢?
  那么,自己要不要帮许耽说话呢?要不要劝曹操把他放到外郡去领兵呢?倘若真能得到甘氏,倒也未尝不可……可是光叫老婆给做顿饭,外加送两桶豆油,就想劳动某的唇舌,这未免太小觑我是宏辅了吧!况且,曹操诓你进京,就是对你不放心,你不老老实实在许都呆个三年五载的,就完全没有外放的可能啊。
  一口回绝他吗?也不好,如此一来,便再无得见甘氏的机会了。嗯,还是暂且虚与委蛇,巧舌敷衍吧。
  是、许两家,就此经常来往走动,是勋总是对许耽说,若欲司空外放卿,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你取得他的信任;二,地方上有合适的位置。想要取得司空的信任,必须隔断与陶氏和徐州的一切联系,并请司空将陶商也征召入京;至于地方上合适的位置,如今天下未定,正丈夫用武之时,最多半年,必所其处。等这两个条件圆满了,我定向司空进言,许卿率师出征,或讨伐叛逆,或镇定地方,那时候,则如“龙归大海,鸟翔高天”也。
  正月下旬,郗虑派人送来了刚订正好的荆襄本《易经》,请他最后校阅,然后上呈天子。并且,韦诞和戚喜也从城外归来,禀报是勋,说已经择定了三处临水的田地,可以建盖造纸作坊,只是——“地价甚贵,恐难以购取。”
  是勋虽有刘表所赠祖道的黄金,但为了购买都外田产、庄院,已经都花得差不多了,虽得封侯,有两百户的食禄,但这还没拿到第一年的收成呢,业大家也大,手头就挺拮据。他仔细检查、核算了一番鱼他呈上来的账目,扣掉其后半年多所需的花费,也就剩下不到五千钱,以韦诞他们报上来的地价,顶多购买半亩水田——那就没钱盖作坊了呀!
  是勋垂首沉思,是不是找个机会暗示许耽,让他买了地来献给自己呢?终究你不过送点儿豆油,相赠一名榨油匠人,就想让我跟曹操面前给你说好话,未免太廉价了一点儿吧。再转念一想,这事最好还是跟曹操商量为好,况且虽说造纸就目前而言,还是私事,但造纸坊真要盖起来了,自己希望规模越大越佳,要是不先通知曹操,恐怕会起什么误会。
  因而这日早膳过后,他便又来到司空府中,还随身携带了从关中带回来的两打楮纸和一块韦诞所制新墨。先呈上楮纸和墨,曹操试用了,连声赞叹,是勋趁机就说啦:“若以纸代简牍,轻便而易携,又无绢帛之贵价。然许下爱用者寥寥?何也?”
  曹操笑道:“此贱物也。时人好用贵物,追慕奢靡,故如宏辅这般爱纸者寡矣。”是勋说主公崇尚俭约,不如以身作则,日常公文都用纸张,想来很快便会蔚然成风的。曹操一皱眉头:“亦须纸足方可……便此数十张,能敷几日所用?”
  是勋正想顺着这话头往下说,我已经找到了能够造纸的匠人,您给拨点钱,我盖起作坊来,每日产纸,就基本上足够各府衙官廨公务所用了。可谁想到才略一停顿,曹操的脑筋转得快,早就放下纸,又提起了别的问题:“闻卿近日与宁淮将军过往甚密,有诸?”
  是勋闻言就是一惊,心说果然什么都逃不过您曹老大的法眼啊。象曹操这种人,最忌讳手下人拉帮结派,自己一向挺警醒的,虽然不象贾诩那样“阖门自守,退无私交”,不象徐晃那样“不广交援”,但尽量跟所有同僚都保持相等距离,与太史慈等好友、与孔融等故交,以及跟旁的人往来,次数尽量平均分配。只是最近因为许耽上赶着套近乎,更为了甘氏和炒菜,确实跟那家走动得太勤了一些……不会因此启了曹操的疑窦吧?
  自己该怎么跟曹操解释呢?说实话?说甘氏甚美,故而自己多往他家跑了几趟?那可不成,曹操是最爱人妻的,想原本的历史上,关羽跟他求秦宜禄妻杜夫人,他就先去瞧了一眼,从而横刀夺了爱。我要是一提甘氏,他会不会抢先把甘氏给弄到手啊!
  嗯,虽说曹操目前办事也还有其下限,虽然喜欢人妻,抢到手的不是寡妇,就是弃妇,就不跟《水浒传》里高衙内似的,我管你老公在不在身边儿呢,看见俊的咱就抢。然甘氏的美貌,却又非秦宜禄妻可比,这个险还是不冒为好。倒不是啥自己得不到的,也不让曹操得到,而是真要被曹操硬插手坏了婚姻,甘氏未免太过可怜了……
  那么跟曹操说,我是喜欢吃炒菜,才去找许耽的?这个理由不充分,就怕曹操不信——终究曹操是不喜口腹之欲的,他就理解不了自己对炒菜的渴望。
  当下脑筋一转,急忙躬身道:“有,正要禀报主公此事。许耽出身低微,又罢了兵权,久居许下,为人所轻,故频繁来求勋,欲勋在主公前进言,放其出外也。勋不敢受其重贿,唯取一奴而已……”
  严格点儿说起来,被白送一名奴仆,那也是受了贿了,但也可以解释成只是士人之间普通的礼尚往来,相信就这么点小事儿,曹操不会太在意。是勋心说好险,我还曾经动过念头,想许耽帮忙买下城外适合盖建造纸作坊的田地呢,真要他白送我那么几亩、十几亩好田,那就满身是嘴也说不清啦。
  这要搁在二、三十年前,或者搁在今天的别的势力当中,其实也不算什么事儿,但问题曹操是主张严明法纪、清廉政治的,是勋又是他的爱将和亲眷,怎么能够容许领头破坏他的治政方针呢?
  就听曹操沉声问道:“都是许耽来寻卿,卿未尝去寻许耽么?”是勋就觉得后背上冒出一股凉气,急忙答道:“勋亦多次往许耽府上赴宴,亦曾邀其前来家中,用意有二:其一,为贪口腹之欲也,许家烹饪甚良,为此勋亦遣妻往其府上求教;其二,为探问徐州之情也,昔日勋将徐州双手奉于主公,然近闻陶孟章似生异心,故就许耽而查问之,以免生患……”
  听到相关徐州,曹操不禁来了兴趣,问他:“所得如何?”是勋随口编造道:“孟章继其父业,故欲长牧徐州,然其无乃父之能,不为大患。虽然,为免龃龉,致伤主公之明,还是召其入朝为好。”
  曹操微微皱眉,追问道:“吾亦闻陶孟章与青州似有勾连,有诸?”是勋听了这话就吓一大跳,急忙说:“即有此事,许耽粗疏,却未必得知,勋亦未有所闻耳。”
  就这么一打岔,是勋满心的忐忑,也再没机会跟曹操提拨款建造纸作坊的事儿了,又闲话几句就匆匆告辞出来。回家的路上他就想啊,到此为止吧,还是赶紧断绝了跟许耽的来往为好——反正榨油工匠咱也弄到手了……只可惜了,恐怕再也难以见到甘氏。
  茫茫然返回家中,却不见曹淼出迎,进内室相见之下,却见媳妇儿满脸的怒容,紧攥着两个拳头绕室徘徊。是勋心说怎么了,我又怎么得罪你了?还是你又听到了什么谣言,又怀疑我瞧上了谁家的女子?赶紧定一定神,开口询问,就听曹淼恨声道:“许耽无礼!”
  是勋闻言大惊,心说今儿老婆去他府上学做菜,难道被许耽给调戏了不成?确实听说那家伙挺好色的,可我这媳妇儿按照现在的审美标准,就不是什么大美人儿啊。别说许耽正有求于自己呢,就算他无欲无求,我终究是二千石高官,这又是在许都,他疯了心啦,怎么敢如此肆意妄为?追问之下,才知道满不是那么回事儿。
  原来曹淼虽说跑许府上去学做菜,但她根本毫无烹饪的基础知识,顶多也就知道炖肉下锅后需要放盐而已,所以按照是勋所说,只是让厨子和侍女去学,自己闲在一旁跟甘氏聊天。去了几回以后,这两位夫人因为年龄相仿,都曾经在徐州久居,加上女人八卦的天性,就逐渐的越聊越欢,终于无话不谈了。
  从前几次学菜回来,曹淼也跟是勋提起过,许耽好色,家中侍女无不上手,甘氏虽美,却因不堪与他女共同承欢,多次与许耽争吵,夫妻二人的关系一日冷过一日。
  是勋当时就想啊,竟然想把老婆和小妾一起扯过来玩3P,许将军你真好胃口……果然是鲜花插牛粪,甘氏也未免太过可怜了。但这终究是别人的家事,自己不好多说什么,他也关照曹淼,说这种事儿你听听就罢,别跟人家夫妻之间瞎掺和。谁想到这一天,曹淼终于瞧不过去,还动了手了……
第九章、家事难断
  这天是勋是跟妻子曹淼同时出的门,一个去司空府上拜谒曹操,一个去许耽府上装模作样学做菜。
  曹淼自偏门进入许府,甘氏急忙出迎——主妇们常来常往,也不必要特地去跟男主人打什么招呼——领她去了厨房。等安排好厨子、侍女学菜,曹淼便跟甘氏二人在院中铺了张席子,相对坐着嗑些瓜子,聊些八卦。
  既然是是家的厨子、侍女来学菜,而不是是夫人亲自动手,堂堂许夫人也不必要亲历亲为,基本上也都是分派会做炒菜的婢女传授技艺。
  这女人一闲下来,八卦得就非常起劲。曹淼听从丈夫的嘱咐,也不再探问许家家事,甘氏这一日也不主动诉苦,只是谈些徐州故乡的风物,以及相熟的几家夫人、小姐而已。聊着聊着,一大盘瓜子就被她们给嗑完了,但奇怪的是,竟然连水都还没有送上来。
  甘氏心中不快,就起身进厨房去询问,一名婢女赶忙回禀道:“贵客驾临,缸中的陈水不可款待,夫人适才吩咐,要往前院井中去取新水来煮,但那冯氏去得久了,却不见提水返回,不识何故。”
  甘氏说那你还愣在这儿干嘛,赶紧去瞧一瞧,催一催啊。婢女领命去了,时候不大,通红着双颊,空手返回来。甘氏询问缘故,她结结巴巴地说:“是、是主人在井台边扯着冯氏,做、做……那个……”
  甘氏闻言,不禁又羞又恼,恨声道:“光天白日,又不在屋中,如何能……况那冯氏本是有丈夫的……可还有谁瞧见了么?”
  那婢女垂着头,嗫嚅着道:“冯、冯忠便在旁边,被主人绑在树上……”
  甘氏大恚:“直是禽兽之行!”站起身来便要往前院去。
  曹淼听得许耽竟然如此不堪,也是三分羞恼,七分义愤,可这终究是他人家中之事,自己也不方便插嘴,继续再待下去徒增尴尬,急忙向甘氏告辞。倘若她这便走了,倒也无事,但才绕过屏风,带着婢女、厨子往偏门去,忽然就听不远处传来甘氏的一声惨呼。
  曹淼闻声而惊,一时急切,匆匆地便循声而去,远远地还喊:“许夫人!”随即眼前展现出来的情景,就不禁使她愤恨填胸,牙关紧咬。
  只见一名半裸的女子趴伏在井台上,嘤嘤而啼,旁边还有一名男子,浑身是血,被绑在树干上,紧闭双目,满脸是泪——这想必便是那冯氏夫妇了。就见许耽裸着上身,一手提着裤子,一手捏着马鞭,正狠狠地抽打俯伏在他面前的甘氏,口中还叫道:“彼等是某家奴,性命都是某的,借其妻用用又如何?汝为何要来多事?可是平日打得不够么?!”
  曹淼大喝一声:“住手!”扑上去便一把攥住了许耽的手腕,将甘氏遮护在身后。许耽貌似喝了不少酒,满嘴的酒气中人欲呕,见到曹淼过来阻拦,不禁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怒气更甚,喝骂其妻道:“是夫人来了,汝如何不说于我知?真是讨打!”
  说着话从曹淼手中硬生生拔出手腕来——曹淼虽也有些膂力,却如何比得过徐州大将许耽——绕开两步,又待去抽甘氏。
  甘氏吓得直往曹淼身后躲藏。曹淼张开双臂,遮护在她身前,强自按捺住胸中怒火,规劝道:“乃是将军正妻,又非奴婢,如何可以鞭打?还请将军住手。”
  许耽摇摇晃晃的,朝曹淼作了一揖——然而他左手本来提着裤子的,一时忘了,结果鹿皮护裆的穷裤便“唰”的一声,直接褪到了脚踝,露出两条铁柱般毛腿来,以及……曹淼“啊呀”一声,急忙以袖遮脸。许耽赶紧把马鞭衔在嘴里,伸双手提起裤子,系好裤带,致歉道:“许某疏忽了,是夫人……”他忘记嘴里还叼着鞭子呢,这一张嘴,马鞭便落在地上。
  曹淼心说这人醉得狠了,与醉汉哪有道理可讲,于是转身扶起哭得梨花带雨,吓得面色惨白的甘氏。许耽却还不肯罢休,捡起鞭子,便来相扯,曹淼怒极,转身一拳,正中许耽面门,打得他一个踉跄,趁机便扶着甘氏返回了寝室。甘氏只是哭,曹淼俯身查看,问她:“打坏了么?可唤人取药来擦。”结果她不撩甘氏的衣襟还则罢了,撩起来一瞧,只见雪白的肌肤上纵横十数道,全是鞭伤,并且其中只有两道新疮,其余都是旧痕。
  曹淼大惊:“难、难道他时常打你么?”甘氏转过身来,一把抱住了她,哭泣道:“是夫人,我好生羡慕你,得嫁良人,不似我般命苦。他贪爱婢女、下人之妻还则罢了,终究我是正室,然吃醉了酒便要打我,今日又做此禽兽之行……”
  曹淼怒道:“既受他虐待,何不离异?”汉代的婚姻与后世明清时候不同,不仅丈夫可以休妻,妻子或女方娘家也可以主动提出离婚,虽然就数量而言,比率要低很多,但终究不是不行。然而甘氏说了,她曾经多次写信给陶商或者陶应,请求两位表哥准许她跟许耽离婚,但是都遭到拒绝,加上她父母双亡,要是离了婚,那真是连寄身之处都没有了啊!
  曹淼回来跟是勋说起今日令人愤慨的经历,是勋心说甘氏离婚后没地方去,可以到我这儿来嘛……当然他也只是心中妄想而已,陶家或者甘家跟是家又没有亲眷关系,离开老公,跑别人家住去,焉有是理?
  曹淼说她劝了甘氏很长一段时间,才终于带着满腔愤恨返回家中。是勋安慰她说:“人有贤愚不肖,既非亲眷,又非近邻,且无计救护,夫人何必忿恚若是?休恼伤了自家身体。”曹淼瞥他一眼:“夫君素来多智,可能脱许夫人于苦海么?”是勋双手一摊:“他人家事,我又如何可断?”心中却道:“必要寻个机会,弄死这无耻的许耽,救甘氏脱身才好!”
  正好今天有曹操打问这一出,然后又出了这事儿,是勋就跟曹淼说啦,你以后就别去许府了,我也不再跟许耽来往,咱们眼不见心不烦。曹淼摇头道:“许夫人在都中并无友人,唯我与她相熟,我怎可不去宽慰她、救护她?”是勋说难道每次她挨打都那么巧,你可以在旁边帮忙拦着许耽?再说了,你笨嘴拙舌的,又能怎么宽慰她了?曹淼说:“夫君好口舌,可教我如何宽慰。”是勋苦笑道:“女人之心,吾又不解,如何教你……”
  打那以后,是勋夫妇绝足再不登许氏之门,许耽派人来递过一次宴请的木牍,被是勋婉拒了,后来又特意来访,是勋假装不在家。大概是知道自己恶了是夫人曹淼,所以许耽碰了两回壁以后,也就不再主动求见。
  是家的榨油作坊倒是很快就开了张,除许耽相赠的工匠外,又另外雇了两名小工,不仅榨豆油,是勋还建议他们摸索着从别的植物当中提取油脂,比方说芝麻、葵花籽,甚至还榨点儿亚麻油用来点灯。只可惜,这年月还没有花生,他也不清楚“菜籽油”究竟是哪种菜籽榨出来的。
  造纸作坊计划则只好暂且搁置,是勋打算等本年秋收以后,再扫扫家底,看看能不能先盖家小规模的出来。他身为侍中,主要工作是备皇帝顾问,可是如今皇帝毫无权柄,也没啥事需要打问他,只是隔三岔五地去给刘协讲讲经、论论诗而已,他跑司空府上跟曹操商量事儿,都比见刘协为多。
  石经工作已经迈上了正轨,第一部《易经》校定完毕,也呈刘协御览、允准了,赶上钟繇工作忙,是勋就交给了韦诞抄写。钟繇一开始不大放心,等到见了韦诞的书法,不禁大惊,先说:“剑拔弩张,此人胸中大有丘壑!”接着又问:“得非子叔弟子乎?”是勋是真不知道,找到韦诞一探询,果然他确实曾经跟邯郸淳学过字。
  郗虑等校经、韦诞抄经的同时,司马懿开始到处寻找工匠,采石、磨石,做好各种准备工作。是勋庄院中就养着好几名石匠呢,本来打算刻石碑研究石印的,可如今造纸还没着落呢——原本的麻纸还不够柔软,吸水性又太强,试了几次拓印,都不成功——印刷术更只好往后排,这些石匠就没多少用武之地,于是他全都囤给司马懿了。
  三月末,第一批经碑在太学中立起,总共七块,立刻引发了许都内外的轰动,扛着竹简、木牍前来抄经的士人几乎要踏破门槛,先来的不肯走,晚来的非要进,时常引发纠纷。于是是勋就定下规矩,每天排队限发五十个号儿,得号的也只准呆一天,再想来瞧,明天请早。其实他本来想趁机卖门票的,但是再一琢磨,跟这年月收钱读经,难免会被人骂铜臭气、有辱斯文。况且,也得为那些穷学生、穷士人考虑啊,是勋在教育上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扩大知识阶层,阻止世家大族垄断学问,研究造纸术、研究印刷术,都是奔着这个目标去的,怎么能够为贪几个小钱,就南辕北辙呢?再说了,这些钱也落不到他自己腰包里去……
  这边《易经》石碑才刚立起,那边郗虑他们又校定完了第二部五经——《尚书》。众人全都欢欣鼓舞,说以这种进度,可能还用不了三年,就能把十三部经、传全都给刻了石。因为底本是宋忠他们编纂的《五经章句》,而是勋早已得刘表相赠《尚书》,所以他最后核准起来速度很快,完了送呈内廷御览,同时又抄录了一份,去献给曹操。
  曹操虽然对经书不那么感兴趣,但也知道这东西弥足珍贵,不可多得,谢过是勋以后,就转手递给曹昂:“汝兄弟且仔细研读。”正说着话呢,突然门上来报:“尊大人薨了!”
  “啊呀!”曹操大叫一声,不禁眼泪“哗”的就下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5/3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