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铁血远征军(校对)第1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9/304

  张哲铭望着明显心不在焉的王崇现很有一脚将其踹下小桥的冲动,这么紧张危险的时刻竟然还能走神去胡思乱想?这家伙的精神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想这里张哲铭突然打了一个冷战,这个计划可就是眼前这个坎起来有点神神乎乎不大托底的家伙建议策划并实施的啊!
  两个特种兵连以五人战斗小组为单位,在抢占卡恒小镇通往公路的要道小桥后,特种作战旅的官兵们惊讶的发现日军设在这里的岗哨竟然是空的?一支上有刺刀的三八式步枪就放在哨楼中?
  这诡异的一幕让两名摸哨的特种兵着实的出了一身冷汗,他们以为自己中了圈套,反复勘察附近,排除了日军伏击可能后,主力部队才迅速通过桥面向卡恒小镇内渗透。
  张哲铭和王崇现跟在渗透小组后面直接进入了毫无防备的卡恒小镇,缅甸美军对英帕尔的轰炸让英帕尔燃起了熊熊大火,火光映亮了大半边夜空,让所有中国官兵震惊的是卡恒小镇当地的缅甸人竟然男男女女,甚至扶老携少爬上屋顶将轰炸当焰火看。
  以前英国人在时候就经常燃放焰火,大多数缅甸人都十分喜欢那一刹那的辉煌,在他们看来,日本鬼打英国鬼,鬼打鬼而已,死得越多就越热闹,中国人对于缅甸来说无外乎同样也是外国人。
  可谓武装到了牙齿的中国士兵们小心翼翼的穿行在夜幕下,各小组之间完全依靠平日的训练进行默契配合,这些精挑细选的百战精兵使用的是后世的训练方式和方法,运用领先这个时代几十年的先进理论配合战术,在配以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武器,可以说他们绝对是这个时代所有敌人的噩梦,飘荡在梦中的幽灵。
  当先遣部队完全占领了卡恒小镇,王崇现激动地向密电员下达了发送辉煌的命令,而进入日军在镇子上的驻地,镇公所之后,张哲铭望着满院子的各种编好的和尚未编好的竹筐、渔网等等,惊异不已。
  这些竹筐、网篓、渔网让张哲铭产生了一种错觉,这里根本不像日军的宿地,而更像是主任懒散的农家小院?
  房间内的个人用品和厨房还未来得及刷洗的锅碗证明日军确实存在,但是这些该死的家伙到底躲藏在哪里?难道逃跑了吗?张哲铭此刻的思绪已经有些混乱了,毕竟依托这几百人想在日军后方纵深支撑起一片空投场是非常困难的,最为重要的是他现在继续了解英帕尔日军守备部队的情况、兵力、火力配置部署等等相关的情报。
  在全面封锁了卡恒小镇之后,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成熟指挥官,张哲铭立即部署人监听日军电话线上的通话,而不是选择切断,因为贸然切断电话会引起日军的怀疑,再者先遣部队实在太需要情报的来源了。
  面对这些脸涂得漆黑的中国士兵,被集中起来的缅甸人连大气都不敢喘,之前手舞足蹈看轰炸时候的胆子全部被眼前的这群夜叉吓没了。
  张哲铭有一种强烈的预感,那就是日本人一定还在镇内的某个地方躲藏着?
  继承了第一机械旅当年的优良传统,张哲铭对宋雨航同样也是报喜不报忧,当得知第一批伞兵已经完全控制住目标地区,可以实施下批空降之后,纳巴城内的中国远征军司令部内顿时响起了一片欢呼声。第二梯队的飞机刚刚起飞,第三空投梯队就已经入场等候登机指示,密支那机场上到处都是飞机引擎巨大的轰鸣声,所有的人都清楚,必须在天亮之前要将前三批伞兵与装备全部空投完毕,这对于仅仅只有两条跑道,外加一条临时跑道和一条备用跑道的密支那机场来说无疑工作量是艰巨的,由于任务时间紧迫,为此很多地勤保障人员已经连续工作了48个小时了,别说吃饭,就连喝水都要小跑着喝,很多人忙着忙着就径直倒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了。
  5月15日晚,23时10分19秒,稳坐在指挥部内与雨村参谋正在下“将棋”的山下奉文得知了英帕尔遭遇了盟军飞机猛烈的空袭,损失严重后,手中高举的棋子悬了许久最终也未能落下,而是选择放在了一旁。
  作为山下奉文的资深幕僚参谋军官,雨村少佐第一次见到山下长官如此的犹豫不决?
  雨村再三犹豫之后,决定替长官开解分析一下,于是开口道:“阁下,我以为盟军此举是为了牵制我军在印度方向的行动,纳巴我军还保存着相当的实力,敌军断然不会冒险分兵英帕尔,而且中国军队的兵力和补给能力也不足以让他们两线作战,况且他们还不知道,英帕尔此刻什么都没有,完全是做空城,等他们反应过来派兵突袭的时候,相信我们早就攻克了加尔各答,转兵固防英帕尔了,所以盟军的轰炸简直是在做无用功。”
  山下奉文望着雨村微微的叹了口气道:“雨村,请你一定要记住,越是这样看似无用的举动就越是可怕!”
第三百一十六章
卡恒伏击战
  雨村少佐先是微微一愣,随即好似恍然大悟,立刻摆出了一副受教的模样让山下奉文十分满意,山下奉文端起手边的茶杯品了一小口,用手指轻轻地敲了敲桌子,肃容开口道:“如果在以往我会认为这是敌人意图在消弱我军有生力量,打击我军士气的战术,但是要注意到,两个月前我们已经攻陷了英帕尔,随后进兵加尔各答,从我军进抵加尔各答开始交战后,支那的所谓最后一条国际补给生命线实际上已经被我军切断了。”
  “哦?”雨村皱了皱眉头犹豫道:“但是不论从情报机关到各方面,似乎无法证实我们之前的猜测。”
  哈哈哈!哈哈!山下奉文大笑之后胸有成竹继续道:“就是因为支那政府方面一点反应也没有,就说明了他们将要面对的问题远远要比我们所估计的要大得多,出于此,我才更加确定自己的判断,否则宋雨航的支那远征军会打得如此之急?我们现在唯一不清楚的就是支那远征军到底储备了多少弹药和作战物资,他们还能坚持多久而已。”
  “所以用缅甸留守部队消耗支那远征军的综合战力?将对手拖垮?”雨村一激动差一点就把真相脱口而出。
  山下奉文一边把玩着手中的杯子,一边若有所思道:“支那远征军在纳巴打得越急越猛,其实就证明他们的实际情况越糟糕,宋雨航这个重庆政府一直在拼命宣传的所谓纨绔子弟其实并不像表面看得那么简单,毕竟是兵戎相见,国运相拼,容不得半点虚假和投机,之前我甚至故意暴露破绽对其进行吸引也未见其效,宋雨航可以说是一名狡猾的对手,不过非常可惜的是似乎他的指挥大兵团联合作战的经验还比较少,从他的战术部署实施上可以看出浓浓的青涩,但是如果假以时日,我可以断言,此人必将成为帝国的心腹大患。”
  雨村对于那个跟自己同岁的支那将领宋雨航充满了敌视,不过他敌视的主要原因并不单单因为宋雨航是敌人,他是在嫉妒宋雨航的运气,从士官学院到陆军大学,他雨村名斋都是名列前茅的优等生,五年平淡的服役之后,满蒙事变、支那事变、大战淞沪一系列战斗之后,得到天皇嘉奖授予四等忠勇辉勋章的雨村名斋不过仅仅是名少佐,而名动天下的宋雨航却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中将兵团副司令长官,两者之间根本毫无任何可比拟性,雨村名斋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不自量力的庸人自扰罢了。
  雨村名斋十分认真地望着山下奉文道:“阁下,我认为宋雨航在指挥小股精锐部队在我军后进行破坏活动还是比较适合,对于他的评价不会过高的效益吗?”
  山下奉文自然知道自己部属的心思,如果换做其他人他打可以径直离去,但是雨村名斋毕竟是自己的幕僚人物,他不想自己的作战参谋因为单方面主观意识形态上的一种内心潜在的不平衡平复。
  于是,山下奉文咳嗽了一下继续道:“宋雨航此人的思维方式十分活跃,经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思维跳跃,想跟上他的思维进行模拟对抗提供分析其行动的依据,说实话恐怕不很现实,加尔各答被我军围困,在昆明附近驻守机场的美军飞虎队同样面临着缺乏燃油和弹药,他们所需的作战物资、零件、燃油和弹药同样要通过加尔各答起运,所以今天美军对英帕尔的轰炸一定是另有所图!陈纳德和宋雨航这样的人绝对不会无的放矢的。”
  “立即给我联系英帕尔的守备部队指挥官山岛平八郎,让他保持警惕随时!”口述完毕后,雨村名斋急匆匆的离开了。
  雨村名斋刚刚离开,神色匆忙的纪要通讯参谋一路小跑径直来到山下奉文面前,啪的一个立正道:“报告司令官阁下,英帕尔周边发现中国伞兵部队活动迹象。”
  “什么?”山下奉文手中的茶杯啪嚓一声落地摔得四分五裂,眉头紧皱的山下奉文快步走向挂在墙壁上的大作战地图,英帕尔此刻的防御兵力山下奉文是在清楚不过了?一个尚不满员的大队,如果加上从前线去哪里放松的官兵,在将非战斗人员武装起来,拉出一个联队问题不大,但是英帕尔发来的这封标明急电的电报上并未标明中国伞兵部队的规模?
  山下奉文此刻恨不得直接恰似高野仁一这头猪一样的货色,难道那里的作战参谋高桥进木等人都受到了他所传染患上了“愚蠢病”了吗?
  山下奉文用力地拍了一下地图,震得巨幅地图哗啦一声掉落在地。
  “哪支部队距离英帕尔最近?”面对司令官的询问,一名作战参谋立即爬在地图上瞄了一眼大声道:“第十临时酒井摩托化步兵支队在卡温,距离英帕尔七十公里。”
  “命令第十临时酒井摩托化步兵支队立即等车开赴英帕尔,给山岛平八郎下达命令,在增援部队抵达之前,应尽全力派出部队全力搜索歼灭支那伞兵部队,英帕尔绝对不容有失,否则他高野仁一就要切腹自尽吧!”山下奉文恶狠狠的态度让在一旁记录他口述电文的通讯参谋打了一个冷战。
  押运给养物资的大岛中队一直担任着英帕尔的后勤补给运输保障的职责,对于途中汽车接二连三抛锚而耽误了行程错过了美机临空轰炸一事,大岛中队的大多数官兵都认为这是他们经常集体去寺庙中烧香拜佛的缘故,拜得多了自然就会得到庇护的。
  如同以往一样,大岛中队需要通过卡恒小镇外的石桥返回英帕尔城内,但是今天显然不行了,熊熊燃烧的烈火几乎映红了半边夜空,这个时候在回英帕尔显然不是十分明智的选择,所以中队长大岛隆一临时决定在卡恒小镇宿营,明天一早在回城。
  与平常一样,大岛隆一没有发现山岛平八郎的哨兵,虽然山岛平八郎一再狡辩他部署安排的是暗哨云云,其实谁都清楚的知道到这底是怎么一回事,只不过英帕尔形势极其稳定,又深处主力进攻部队的后方,所以没人愿意为了一个无关紧要的小镇夜晚是否有哨兵执勤而去斤斤计较罢了。
  就在中队行进到了一大半的时候,大岛隆一忽然发觉了一件十分怪异的事情,那就是为什么看不见一个缅甸人?那些就算是两只狗互咬都能聚集围观大呼小叫的缅甸人怎么会错过英帕尔城中的大火?
  在日军路过的两侧埋伏满了为数众多的特种兵,由于日军突然停止了前进,几乎每一名中国士兵的手指在不知不觉的轻轻扣动。
  “打!”随着张哲铭的一声令下,埋伏在道路两旁和镇口建筑物中的特种兵开始纷纷向早已选定的目标实施射击。
  纷飞的弹头在日军行进的车队中肆意横飞,无论是驾驶室中的日军军官,还是车厢后面的日军步兵,在精准的短点射打击下,纷纷中弹栽倒。
  大多数的日军士兵没等反应过来就在车厢上被打得千疮百孔,哀嚎声伴随着激烈的交火声和爆炸声,就好像是一台交响乐晚会一般,黏稠的鲜血顺着车厢板滴答、滴答的混合着被枪弹打漏了的油箱流淌出的汽油肆意流淌。
  如果称其为战斗,更不如说是一场屠杀更为贴切,毫无任何准备的日军士兵被杀得尸横满地,血流成河,在十几米的距离上,中国士兵所使用的速射武器对于使用三八式旋后拉枪击的日军士兵来说简直是一场噩梦。
  中国士兵的五人战斗小组的“长矛式”突击方式也让日军措手不及十分不适应,日军士兵甚至无法辨别子弹射来的方向,只能盲目的射击,慌乱中大岛中队陷入了崩溃。
  落后的两辆车上的日军士兵一见这种一边倒的战况,纷纷丢弃手中的武器拔腿就跑,但是在特种狙击手的关照下,几十名日军只有寥寥几名得以脱逃。
  卡恒小镇伏击的枪声和爆炸声惊动了英帕尔的守军,兵力极其匮乏的高野仁一再三犹豫最终也没派出援兵增援卡恒,但是卡恒小镇小镇的战斗却已经给了日军一个明确的信号,那就是中国伞兵不但火力凶猛,而且数量也不少。
  正在琢磨如何能坚持到增援部队抵达的高野仁一接到了山下奉文的电报,对于方面军司令部下达的命令,躲在防空洞中的高野仁一大有想抱头痛哭的冲动,发现中国伞兵的一个中队只逃回了7个人,这就已经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他手中只有一个不满员的大队,去清剿可以再极短时间内歼灭他一个中队兵力的中国伞兵?起码在他高野仁一没发疯之前他是不会这么做的。
  英帕尔城内已经被炸得鸡飞狗跳了,那些前来休整的官兵在之前猛烈的轰炸中提着裤子或者光着屁股满街乱跑,此刻早就不见了踪影,只有疯子才会继续留在城中接美国人的炸弹,相信即便将这些人全部集中起来,没有几个小时是办不到的,估计在等几个小时前来支援自己的第十临时酒井摩托化步兵支队也应该抵达了,苦头就留给酒井那个狂妄的家伙去吃吧!
第三百一十七章
战术与战略
  高野仁一能够想象自己以手头不足六百兵力的一个大队,去对付数量、火力、意图均不明的中国伞兵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下场?
  前思后想,衡量各种利害关系之后,胆大妄为的高野仁一决定置山下奉文的命令于不顾,借故集合部队清剿中国伞兵,实际上是收缩兵力准备防御他的守备指挥部,对于高野仁一所谓高明对策十分不满的高桥进木一气之下径直向方面军司令部进行了反应。
  山下奉文被高野仁一的胆大妄为所惊呆了,还没等他从惊讶中反省过来,高野仁一紧急报告又有一批中国伞兵完成空投的情报后,山下奉文顿时冷静了下来,大批的中国伞兵显然是有着极强的战略意图而来的。
  高野仁一的报告唯一让山下奉文感到高兴的是终于弄清了中国伞兵部队的大致数量,三千到四千人规模!
  山下奉文知道,伞兵这种极其特殊训练费用高昂的作战兵种无论对于日本还是中国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而对于高野仁一报告中国伞兵竟然有三、四千人之多的说法山下奉文可谓嗤之以鼻,他认为一定是经历了轰炸,精神有些过度紧张的高野仁一无法在黑夜中具体判断敌情,怕受到作战不力的指责,所以故意夸大了中国伞兵部队的数量。
  “一定是骚扰,一定是骚扰!”山下奉文并不怀疑美军部署在中国境内的三个航空队和两个运输队的空投运力,他所相信即便中国人挖地三尺,也绝对凑不出四千名伞兵,唯一的可能就是高野仁一惊慌失措之间弄错了敌人的数量。
  “这个该死的懦夫!他是如何成为帝国军人的?难道他就不知道什么是羞愧和耻辱吗?”山下奉文气哼哼的一番怒骂让指挥部内的所有人都开始紧张起来,生怕自己做错什么因而成了司令长官的出气筒。
  虽然,山下奉文被气得双目圆睁汗毛倒立,但是他却很快的平复了自己激动的心情,因为今晚不但这对他个人来说十分重要,乃至对于整个新增印度方面军,甚至整个大日本帝国的前途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将成为带有胜利标志的一次决定性战役,英印部队的几乎全部精锐主力,连同中国远征军驻印部队、澳大利亚部队等等,全部都集中在了加尔各答,这就给山下奉文创造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战机,拿下了加尔各答就等于攻下了印度,这对于极其渴望以辉煌的武勋稳固地位的山下奉文来说是绝对不容错过的大好良机。
  与第三十三师团新任师团长田中信男、第十五师团师团长宏口高平两人不同,第二师团(仙台)在日本陆军众多常备师团中战斗力首屈一指的,就连近卫师团对此都十分叹服,几乎从未吃过败仗的第二师团却滇西吃了一个不大不小的亏,重庆政府军的精锐嫡系部队第十一集团军被他打得毫无还手之力,那段时间虽然作战比较辛苦,但是却是冈崎清三郎比较开心的一段好日子。
  这种好心情一直持续到了那支接近于逆天的中国军队的出现,攻如闪电奔雷,守如顽石大山,而且这支与众不同的支那军队竟然会给人带来一种极其危险的感觉?冈崎清三郎最后不得不牺牲掉了一个大队作为诱饵,主力轻装绕走逃过了对手四面八方的堵截。
  对此,冈崎清三郎一直十分耿耿于怀,认为这是对第二师团以及他个人名誉莫大的侮辱,恍然忘记了当时是他力排众议带领不都仓惶逃走的,所谓的轻装其实就是丢掉一切可以丢掉的东西,只要人逃回去就算是胜利。
  虽然之前在由哪个师团率先通过已经“起义”的英印第二十步兵师阵地的时候三位师团长发生了小小的不愉快,最后山下奉文亲点第二师团作为第一攻击梯队,对于司令长官的安排,田中信男与宏口高平也是敢怒不敢言。
  虽然以是夜深时刻,但是加尔各答城西的盟军司令部内此刻仍然是灯火辉煌,盟军最高指挥官蒙巴顿勋爵正在召开高级军事会议,十分凑巧的是中国远征军的将领们被有选择性的刻意遗忘了。
  蒙巴顿不动声色的环顾了与会的所有人员,又意味深长地看了看负责会议召集的莱希蒙·E·科尔少将,他清楚,显然这一定是莱希蒙·E·科尔的主意,莱希蒙·E·科尔这个极端的白人至上主义者似乎又干了一件会让那些中国人十分不高兴的事情。
  蒙巴顿转身对侍卫官沉声道:“立即开我的车的请郑洞国将军前来开会,说这是一次临时召开的紧急会议。”随后蒙巴顿坐回了椅子上,端起面前的红茶细细的品味起来,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身处在英格兰某地的农庄在悠闲地喝下午茶,而不是在印度的战场与敌军周旋。
  莱希蒙·E·科尔闻言站了起来眨了眨眼睛,发觉蒙巴顿勋爵连看都不看他一眼,张了张嘴巴,最后十分有自知之明的坐了下来,莱希蒙·E·科尔气鼓鼓的表情让本来就显得矮胖的他变成了一个不择不扣的“猪头”!而猪头正是中国远征军官兵送给长相有些特别的莱希蒙·E·科尔的绰号。
  如果换在平时,蒙巴顿对于莱希蒙·E·科尔的所作所为大都能够容忍,也经常的睁一眼闭一眼过去,毕竟大英帝国与中国从政治到军事都不在一条起跑线上,身为大英帝国军人有些高傲也是实属正常。
  真正让蒙巴顿十分生气的是莱希蒙·E·科尔的小性子和耍龌龊竟然不分时间不看地点?由中国远征军驻印军整编而成的第三机械化军已然成为了加尔各答防御战的绝对依靠和屏障,对于宋雨航使用美军运输机空运装甲兵来加尔各答,打着帮助盟友撤退非战斗人员的旗号大肆抢夺美援物资,尤其是那个名叫常天放的将领,将27座物资仓库中的25座都贴上了封条派兵守卫,声称是属于中国远征军的财产。
  几百年来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在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内如此嚣张的疯狂掠夺,不过对于这些近乎无理之极的做法蒙巴顿都尚还能忍受,因为蒙巴顿十分清楚,加尔各答全部329辆M4A3E坦克中的308辆都在中国远征军手中,列归其第三机械化军序列,而他堂堂的盟军东南亚最高司令官直接指挥的仅仅是名义上的21辆,其中9辆因缺少零件无法修理,由于此事通过了美国罗斯福总统,所以无论出于任何目的,蒙巴顿知道这个哑巴亏英国人必须吃,而且还要吃得很香,用以显示大英帝国的风范和包容。
  眼前的世界局势已经让蒙巴顿可以微微的放心一些了,美国海军在瓜达尔卡纳尔群岛附近海域与日本海军联合舰队的大决战可以说是惊天动地,这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以航空战力为主要手段的大海战。
  蒙巴顿同宋雨航一样都不关心日美双方的损失,他们只在意最后是谁赢得了海战的胜利,即便是海军出身的蒙巴顿也没什么意愿去翻看那份几乎详细到了阵亡官兵籍贯、简历的战报。
  在印度,英军在盟军的帮助下守住了加尔各答,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坚守,因为日军的绝大多数进攻全部都落在了英印部队的头上,相比起来中国远征军似乎要悠闲一些,往往城西打得浓烟密布尸横遍野,而城东却一弹未发?蒙巴顿不知城东的日军指挥官到底是怎么想的?难道真的和传言中所说的一样,狂妄的日本人真的被中国人打怕了?
  还没意识到自己已经大祸临头的蒙巴顿显然此刻的心情可以说是相当的不错,而在纳巴城外无名高地上指挥战斗部署的宋雨航的日子却似乎不怎么好过,艰难的攻坚在中日两军的拉锯战中展开,火力急袭,坦克先导,步兵压上。
  坦克被炸毁,步兵伤亡过大,撤下来重新组织,炮火覆盖式打击,野炮抵近射击!中国远征军的各级指挥官可以说把能用的招数全部都用上了,每一个人都明白,他们此刻是在跟时间赛跑,似乎对面的日本人也在刻意的拖延时间,对于这块已经吞到了嗓子眼的蛋糕,身为远征军最高军事长官的宋雨航没有任何理由会吐出来,也无法吐得出来。
  从国际战局的变幻来看,尤其是美军最终赢得了瓜达尔卡纳尔大海战的胜利,重创了日本海军联合舰队,打破了日军第二链岛群的防御圈,为下一步进而进攻硫磺岛、塞班岛、关岛,进而逼近日本的绝对防御圈,这是一条通往胜利的光辉之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9/3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