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铁血远征军(校对)第1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0/304

  从昆明获悉的内参战报上宋雨航知道美国海军虽然赢得了胜利,但是付出的代价却要大于日本人,可以说从战术的角度上来讲是日本人打败了美国人,但是从战略的角度上来看,此战却是美国为了彻底打败日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年4月,美国东西海岸的各大造船厂共计有近一百万吨位的各种型号船舰完成总装配下水服役,也是在4月,1800名经过了半年强化训练的战斗机、轰炸机驾驶员奔赴各自的岗位,于此相比,物资匮乏的日本仅仅有四万吨的舰船下水,90名飞行员从为期21天的速训班毕业赶赴前线。
  正如瓜达尔卡纳尔大海战之后,侥幸逃生的山本五十六在遭到重创的大和号上感慨道:“我们赢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但是我们却输掉了整个战争!”
第三百一十八章
西城惊变
  1944年5月15日晚,注定将是纠葛纷乱之夜,从亚细亚的纳巴到印度的英帕尔在到加尔各答,狼烟飞起硝烟密布,为了野心家和战争狂人的一己之私,无数的鲜血注定将要挥洒流淌,而这一切最初的那层蛊惑人心的光环却早已被人遗忘,单纯的变成了为了战争而战争。
  突然,城西方向响起了一声清脆的枪声,清脆的枪声回荡在寂静的夜空中,随即密集的交火和零星的爆炸声骤然而起。
  会议室内的英国军官和英印部队的印度高级将领们纷纷涌到窗前,显然激烈的交火是由城西开始的,而且蔓延得非常迅速,大有向城西盟军司令部方向逼近的感觉。
  焦急的蒙巴顿没有等到前来开会的郑洞国,他却等来了浑身鲜血的第四十二步兵旅的旅长斯德鲁·考尔上校。
  斯德鲁·考尔惊慌失措的向蒙巴顿报告了其所部受到日军袭击的,部队尚未形成抵抗即被击溃,斯德鲁·考尔的报告把蒙巴顿惊出了一身冷汗,作为印度为数不多的英国皇家陆军第四十二近卫步兵旅是他在加尔各答所掌握的为数不多的英国部队之中战斗力较强的。
  蒙巴顿一直将这支部队部署于二线后方,皇家第四十二近卫步兵旅的前方是临时加强给第4集团军的英印第二十步兵师,而左翼则是战前抢运而来的英印第五步兵师,右翼为第4集团军的精锐部队,英印第八步兵师,而在皇家第四十二步近卫兵旅的后面还有澳大利亚的戈伯达步兵旅。
  蒙巴顿清楚,皇家第四十二步近卫兵旅被击溃的首要条件就是日军要无声无息的解决掉依托坚固工事防御,兵力超过一万四千余人的英印第二十步兵师,而这是绝对不可能的,皇家第四十二步近卫兵旅的遇袭就说明英印第二十步兵师很可能出了状况!
  即便如此,同样部署在二线的英印第十七、第二十二、第二十三步兵旅等部队为什么会没有任何反应?坐视日军通过突破口向城区渗透进攻?
  忽然,英帕尔陷落的原因一下提醒了蒙巴顿,英帕尔失守后的突围战中,英印大军丢盔弃甲,各部队不按命令行动失去控制,即使如此大部分人还是没能逃出日军的包围圈,充当了日军的俘虏,英帕尔的陷落对于蒙巴顿来说仿佛就好像是发生在昨天一般。
  电台中全部都是纷乱的呼号,甚至野战机场已经有人使用明语开始呼救,有线电话则全部都是忙音,窗外纷乱的枪声爆炸声让会议室内的人们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是好?
  斯德鲁·考尔一见蒙巴顿还在犹豫,顿时焦急吼道:“勋爵阁下,现在说什么都已经晚了,前线的英印第二十师等几支部队已经更换了包斯达国民军的旗帜,就是他们在引领日本人在攻击我们的要害,现在日本人正在向司令部逼近,我们赶紧撤退吧!您的安危代表着大英帝国的利益,不容有失啊!”
  “什么?默利·扎的部队叛乱了?”
  会议室内的将军们之前只是对日军的奇袭在暗自做各种可能的猜测,当这个惊人的消息从斯德鲁·考尔嘴中说出来的时候,众人原来才发觉到,自己并没有真的做好心理准备。
  英印第二十步兵师的叛乱让在会议室内英军将领与印军将领在一瞬间双方突然产生了一种隔膜,这种本来就已存在的隔膜在英帕尔之后变成了裂痕,而现在这道裂痕似乎已经到无法修补的地步,而且也没有人愿意浪费精力进行修补。
  英印第二十步兵师是英军一直投入大量精力和物资致力整训的一支劲旅,几乎全部是由对女皇陛下无限忠诚的印度士官所组成,英军原本想将这支部队在英伦三岛危机的时候输送回英国本土而训练的,在加尔各答的英印部队中,英印第二十步兵师的战斗力甚至超过了许多英军部队。
  满屋的将军们一个个哑口无言了,失去了将军士兵还是士兵,而失去了士兵的将军则什么都不是了,所有的人都将目光集中在了蒙巴顿身上?
  蒙巴顿苦笑了一下道:“我们往哪里撤?英国在印度所有的陆军部队和大部的空军都集中于此,我们还能指望哥德利中将在孟买组建的新部队吗?我们在撤就要撤回英国了?那个时候首相第一个不会放过我们,军事审判将会使我们所有人名声扫地。”
  蒙巴顿的话让所有的将军们不寒而栗,一想起那个擅长使用恶毒言语攻击别人的胖子,加上英国驻印度殖民地军那本已不堪的战绩和将军们脆弱无比的声誉,虽然在场的亚历山大、斯考特等人还在佯装镇定,实际上内心已经翻腾了无数遍。
  蒙巴顿意识到了,眼下半个加尔各答城西都陷入了混乱之中,这个时候去收拢部队显然并不十分明智,而且日军能够无声无息的直接奇袭部署在二线的预备队,续而进攻城内,就已经说明了部署在一线的三个师肯定有部队出了状况,对于这些该死的印度人蒙巴顿恨得牙根直痒,蒙巴顿、亚历山大等人恍然间发觉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比宋雨航还可恶的家伙存在!
  与此同时进入纳巴山谷亲抵一线指挥的宋雨航无缘无故的连续打了几个喷嚏,宋雨航无奈的揉了揉鼻子,感慨自己得罪的人实在太多了,背后挨骂在所难免。
  作为拥有后世记忆的人,宋雨航其实也是极其痛苦的,这种痛苦也正是来源于他的先知先觉,对于宋雨航来说,还有一个令他寝食不安的担忧则将要发生在不远的将来,美利坚合众国总统罗斯福的去世,他记得准确的日期是在1945年4月12日,美国第31任总统罗斯福在沃姆斯普林斯他的小别墅内接受别人为自己画肖像,疲劳的他渐渐闭上了双眼,竟再也没有醒来,而他的离去也宣告了一个时代的终结。
  在宋雨航看来罗斯福算不上什么完人。为达目的,他可能经常表现出奸诈、虚伪、卑鄙甚至残忍的面目,但是他力量无穷,热衷权力。他破坏并重组内阁,将大部分职权集于一人手中。但是他同样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他勇敢地战胜了脊髓灰质炎,并把自信和希望带入到一个神圣而又坚强的民族心中。
  罗斯福是一个手段上的现实主义者,目标上的理想主义者。罗斯福反对一味崇拜幻想,他想寻求一条实践的道路,这也正是宋雨航所最为关心的,与限定的对华政策有着密不可分重要关系的环节。
  从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在这个位置上,他总共干了12年零39天,连任四届总统,也让他成为了美国的传奇,罗斯福对于中国的援助使得中国抵挡住了日寇的鲸吞,从而促使战争的性质发生了转变,由战略防御转为了战略相持。
  而作为罗斯福的继任者的杜鲁门,这个于1884年出生于密苏里州Lamar小镇的一个农民家庭的政客,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没有读过大学的美国总统,对待杜鲁门宋雨航就显得不那么底气十足了,作为美国总统,杜鲁门做出过一些历史上至关重要的决定。
  在历史上,诺曼底登陆之后,对日战争到了最后阶段。杜鲁门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遭拒绝。
  杜鲁门在与他的顾问磋商后,出于对美军登陆有可能带来的重大人员伤亡的担忧,杜鲁门下令使用原子弹对于日本本土军事目标城市进行轰炸,以敦促日本投降。
  可以说是杜鲁门是真正唯一亲手开启潘多拉魔盒的人,而在1945年6月,杜鲁门见证了联合国宪章的签署,它的签定在于希望能维护和平。
  但是在1948年,苏联出动地面部队封锁了西柏林后,杜鲁门联合英国组织了大型空投以援助柏林人,直到苏联人放弃其主张。同时,他谈判组建一个军事同盟以保护西方国家,这就是1949年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在1950年6月25日,韩战爆发后,杜鲁门迅速授权予他的军事顾问。他写到:“对任何人来说都能完全地、无可争辩地接受这样的观点,面对这种侵略需要做什么就必须去做什么!没有任何人建议联合国或美国可以退缩。”
  宋雨航可以负责的说,杜鲁门在性格和执政方针上就充分的表现出了其性格的自相矛盾性,对于杜鲁门能否坚持罗斯福的对华政策以及制定下的战略措施,宋雨航有些忐忑。
  显然宋雨航对于在1945年内能够结束战争抱相当大的怀疑态度,如果按照原来的历史轨迹,德国先于日本战败,无条件投降,但是以目前的国际战局来看,如果不发生近乎翻天覆地大变化的条件下,日本会先于德国崩溃。
  作为军人的宋雨航十分明白,战争永远都是锋利的双刃剑,一面是生灵涂炭、百业凋零,一面则是重大机遇、大国崛起!
  大国崛起是需要几代甚至十几代人的不停努力为之奋斗牺牲的最终过程,但是往往大国的崛起都需要一个必要的条件,那就是战争,通过战争来重新进行利益的分配,这是新生势力或是谋求崛起势力挑战老牌帝国或是老势力的唯一途径。
第三百一十九章
伞兵突击
  战争,除了战争宋雨航不认为会有任何途径可以迅速的积累国家所要崛起的巨额财富,一个民族的崛起和辉煌势必要建立在另一个民族的血与泪和无尽的压榨之上,这就是公正的历史的真相,历史永远是由胜利者进行书写的,中国人民已经为了战场强加于己的战争付出了太多太多,他们需要昭雪公理,需要重新开始生活,而脆弱的国家经济也急需大量的战争赔偿,宋雨航知道自己日后将会面对什么?他没有一丝一毫的畏惧,个人得失与民族、国家利益相比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哪怕是粉身碎骨如果能为民族国家博得一次重新通往屹立于世界的机会也是值得的。
  但是,一封由重庆方面连夜发来的加急电报却让宋雨航雷霆大怒,直接将电报丢进了垃圾桶,纳巴战局前途未卜,加尔各答之围尚未解除,国际生命线依然被日军封锁,国内竟然有人提出根据日内瓦条约要善待日军战俘?
  那些所谓的政客都在想什么?对此宋雨航的回复只有一句:脑袋让驴踢了?
  对于国内那些陈词滥调宋雨航直接给予无视,如果中国成功崛起了,宋雨航不介意几十年后的后人们可以全世界的去宣传人权,去宣传那变了味道的儒学,毕竟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王朝的一系列延伸中,各种学说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统治者阶级而服务,学说、论调、看法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政治而服务。
  此刻宋雨航还不知道加尔各答的巨变,他的全部心思都在英帕尔的奇袭和纳巴山谷的攻坚战上。
  在英帕尔,张哲铭本着人道主义的救援精神,对当地人中的不合作分子和纳猜死硬分子进行了深入的帮助,在连续将两名发动袭击未遂的纳猜分子点了天灯之后。
  望着被烧得嗷嗷直叫的同伴,其余的死硬分子屎尿齐流脸色苍白,一向心慈手软的张哲铭并没有一次性的将汽油全部倒上,那样烧起来太过残忍了,而是有选择的将袭击者用铁链固定住,一个部分一个部分的烧,先烧手,在烧脚,让袭击者昏了又被烧醒,醒了在被烧晕,以达到印象深刻的最终目的。
  与日本人相比,张哲铭认为这些隐藏在普通人和同情分子中间的纳猜分子是最为危险和难以对付的,按宋副司令长官的话说这就是一群道地的恐怖分子,而对待这种恐怖分子是很难将他们彻底铲除的,唯一的方法就是采用极端武力进行威慑。
  最后仁慈的中国远征军特种作战旅的官兵们用实际行动感动了不合作分子和剩余的纳猜分子,在他们的引导下,近乎挖地三尺终于在一处牛圈内找到了山岛平八郎的防空掩体的入口。
  两枚M1毒气催泪瓦斯在十几秒后,就把山岛平八郎等人如同灌耗子洞一样灌了出来,在一顿枪托的迎接下,山岛平八郎还没等审讯,就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全部竹筒倒豆子一般的稀里哗啦的倒了出来,英帕尔的日军部署、火力配系、城防要点等几乎详列。
  如果不是看这几个日本人一副孙子样,张哲铭还真要怀疑他们是日军派来引自己进埋伏圈的,介于山岛平八郎和部下们的高度配合,张哲铭在感慨真是什么样的官带什么样的兵之外,并没有按惯例将这几个爱好和平的日本人直接处理掉,因为张哲铭觉得留着这些日本人也许还可能有用。
  日军在英帕尔只有不足一个大队的兵力,而且又遭到了盟军的轰炸,张哲铭觉得眼前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他一边请示远征军长官司令部,一边擅自做主,由特种作战旅第一、第二批空降人员中挑选出两个排的日语比较好的官兵来,换上日军军服,直接奇袭日军在英帕尔城东的指挥部,配合后续部队将英帕尔一击而下,这个几乎是水到渠成白捡来的计划对于张哲铭的诱惑实在太大了。
  对于张哲铭十足的留了一个心眼,他让报务员在进攻发起后才与进攻前指和远征军长官司令部取得联系,这个为了防备万一所打的时间差就是张哲铭的后手。
  等到宋雨航得知前二批空降部队已经对英帕尔发起攻击的时候,张哲铭所指挥的两个身穿日军军服的作战排已经潜入了英帕尔。
  对于此次使用特种伞兵跳跃式进行战略目标的攻坚,宋雨航本身也是考虑再三,伞兵作为一个新兴兵种在二战期间可谓发挥了极大的功效,从德军的入侵荷兰、血腥克里特岛,再到盟军的霸王行动到市场花园,在到奇袭鹰堡,每一次都闪耀着伞兵们坚韧不屈,英勇顽强,誓死战斗到最后一人的身影,二战期间的各国伞兵部队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已经具备了特种部队的雏形,但是在伞兵荣誉的背后,却很少有人提起每一次行动中伞兵部队所要承受的巨大伤亡,战斗到毁灭是伞兵部队的信条。
  因为伞兵部队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所将要肩负得任务,注定他们将要在孤立无援,缺乏重武器的条件下去完成哪些看似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宋雨航一直着手建设的三把利刃中的一把山岳步兵师已经是元气大伤,第一重装师一半的优秀车长、炮长、驾驶员等现在于加尔各答日军包围圈中,而现在最后一把利刃则直接刺入了日军毫无防备的软肋英帕尔,宋雨航知道这个所谓的“毫无防备”其实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变化莫测的战场到底如何谁也无法预测。
  而作为日军二次进攻的战略要地,通往印度腹地的战略要冲的英帕尔不同与缅甸杂乱无章的城镇,也不同于固守一地要冲筑垒修城的滇西县城,英帕尔的建筑根本谈不上什么风格,在印缅公路尚未开通之前,这里不过是几十户人家的高原小村。
  正是因为有了印缅公路,大量美国援助物资的通过和大量的驻军,加之缅甸逃难的难民,这才有了英帕尔的繁荣和热闹。
  日军第一次进攻英帕尔的时候,英军在蒙巴顿的指挥下围绕着英帕尔修建构筑了长达七十余公里的环形防御体系,砍伐了大量的树木,将附近方圆几十公里都挖得面目全非。
  十几万英印部队固守于此尚显不足,防御漏洞极多,眼下一个不满员的日军大队又能如何?
  张哲铭猜得非常对,高野仁一根本没有足够的兵力对英帕尔进行全城警戒,除了固守的原彼德利英军军官俱乐部外,就连极其重要的仓库区都全部放弃了,在高野仁一看来此刻分兵把守是非常不明智的,兵力必须集中使用才能有效的挟制对方的进攻。
  在迅速肃清零散的日军巡逻队后,前二批空降的八百余名特种兵已经基本全部渗透到位,而不断失踪的哨兵和巡逻队也引起了日军的警觉,张哲铭在望远镜中借助原俱乐部停车场昏暗的灯光发现日军正在使用沙包、木板等物资将大门堵得严严实实的,而且从俱乐部大楼(三层哥德式建筑)的三楼往下几乎每一层都在阳台、窗口、排水口都有日军部署的火力点。
  张哲铭甚至可以清晰地看见在火力点窗口内徘徊的日军,显然之前准备的突然袭击不能奏效了,强攻绝对不是特种作战旅的战术风格,很快,渗透的侦查分队在俱乐部大楼不远的街口发现了一处下水井,从管路的方向上看是通往俱乐部大楼的。
  喜出望外的张哲铭立即组织了两个十人突击队,他决定如果下水管道真的是通往俱乐部大楼内部的,那就给日军来个中心开花。
  身为最高军事指挥者的张哲铭一点也没有全局观念,掏出自己的M1911手枪第一个跳了下去,如果在远征军的任何一支部队内,张哲铭都会被部下们拼死给拽回来,但是在特种作战旅的氛围则是不同,特种作战旅的指挥员们几乎都是担任第二或第三突击手,在关键时刻往往都是充当尖兵,因为他们与队员之间建立了一种无法言表的信任和默契。
  张哲铭虽然带着防毒面具,但是浓烈的异味还是熏得他忽悠一下,在没膝深的污水中,张哲铭小心翼翼的前行,在他身后二十名突击队员缓缓跟随。
  下水道并不是张哲铭原来想象的那么狭窄,该死的英国佬总算干了一件好事,但是在前行了几十米后,经过了两个拐弯,张哲铭赫然发现面前竟然出现了两道都是用拇指焊成的铁栅栏?
  张哲铭对于英国人刚刚产生的一丝好感顿时飞到了九霄云外,张哲铭招呼身后的几名军官想办法尽量小声的破坏铁栅栏的时候,无意中一名队员晃动了一下栅栏,没想到栅栏竟然被晃了下来?
  几名突击队员立即持枪警戒,将M2电筒用布包裹住,以达到既能满足视线要求,又不至于在拐角等位置提前暴露目标。
  在小心翼翼的潜行了十几米后,张哲铭被眼前的景象吓了一跳!不知道是什么人在这臭气熏天的下水道内按了一个木制的大平台?平台上悬空架起的货架上摆放着大大小小的箱子?
第三百二十章
二等军士托马斯
  在警戒搜索确认安全后,两名排爆专业的突击队员对货架上的箱子进行了检查,结果发现箱子内竟然都是罐头、洋酒、成包的奶酪等东西?谁会将食物存放在臭气熏天的下水道内?英国人的特殊重口味癖好?
  显然不是,张哲铭在结合那虚架的铁栅栏顿时明白了,这是一条贼道,是很有可能是当时在英军内部工作的印度人搞的鬼,他们从这里偷窃英国人的东西,这里摆放的物品一定是在英帕尔陷落后未能及时运走的。
  张哲铭用手电来回巡视的时候忽然发现淤泥上竟然有几个比较清晰的脚印?这些脚印很明显是赤着脚踩踏而成的,因为淤泥的不可固性,所以脚印很快就会消失,即便细心观察也很难注意到。
  张哲铭的拳头举了起来,急速的划了两个圈,下水道内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啪嗒,在前方拐角的地方发出了一声轻微的响声,张哲铭犹豫了一下,他判断躲藏在这里面的绝对不可能是日本人,如果是日本人恐怕早就一个手雷丢过来了,也许里面是只老鼠,也许会是外边那批货的主人,于是他尝试着用英语轻声道:“能讲英语吗?我们是盟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0/3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