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铁血远征军(校对)第1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6/304


第三百三十二章
挺进英帕尔
  五月的缅甸可谓是骄阳似火,即便是傍晚亦是相同,迟迟不肯落山的太阳好像要进最大的热量将大地烤焦一样,重庆方面没有向以往一样急于将祝捷电报发到前线,漫天的晋升命令和勋章雨也不见踪影。
  反而是跟在后面收复失地的第二十集团军霍揆彰部和第十一集团军宋希濂部频频获奖有赏,搞得霍揆彰和宋希濂都不好意思和宋雨航见面联系了。
  此刻,坐在吉普车内汗流浃背的宋雨航望着挥汗如雨的工兵和那些神情疲惫目光有些呆滞的官兵,一阵阵心痛不已,集全国之精锐到无以复加的中国远征军就快被连续高强度的战斗拖垮了。
  宋雨航偶然发现很多官兵的军靴都已经开胶脱线了,连续数月高强度的激战对于中国远征军的官兵来说已经实在太勉强了,宋雨航微微的叹了口气,此刻日军兵困加尔各答切断了中国所依赖的国际补给线,值此生死存亡关头又怎么能退却那?
  部队已经实在打不动了,但是局势上依然还需要打,身为军事指挥官的宋雨航自然知道在补给中断弹药不济的前提下冒然勉强对进抵印度加尔各答的日军发起进攻的巨大风险。
  山下奉文不是瞻前顾后的河边正三,这个极其喜欢在战术上冒险的对手让宋雨航不敢存有丝毫轻敌之心。
  “或许可以这样?”宋雨航想起了一个第三次中东战争期间以色列创造的军事奇迹,西戈盆地的情况与现在的局势有着很大程度上的相同,而且日军至今仍然不知中国远征军拥有数百辆坦克,加尔各答西城的沦陷让大量的英印军队被俘或叛乱,相信这个情报日军迟早会知道的,如果自己营造出一种空前的决战气氛,或许底气不足力求稳妥的山下奉文会被自己惊走?
  宋雨航正准备召集崔志钧等人研究一下其方案的可实施性,通讯参谋突然送来一份署名后勤物资补给部的电报,宋雨航知道这一定是萧国栋有事找自己,打开电报后宋雨航惊异的发现这封电报竟然是份清单。
  在纳巴缴获寥寥的宋雨航在接到萧国栋发来的物资清单后也吓了一跳,在纳巴全体日军放下武器投降之后,依然有一支中队规模的日军部队在顽强抵抗,歼灭了这支日军部队之后,打扫战场时无意间发现了数车贵重物品,这些贴有五十六师团部封条的贵重物品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宋雨航的战利品。
  对于其中许多缅甸十四王朝时期的珍贵文物萧国栋称价值不好估计,尽做无算!大量的珠宝、翡翠、黄金的总价值大约价值五千万美元,宋雨航听到如此令人震惊的数字第一个想到的不是发财了,而是他的老冤家竹内宽该会多么的心痛!
  在纳巴没能抓住竹内宽和田中新一让宋雨航无比遗憾,日军炸毁了纳巴山谷的裂缝,导致部署的追击部队无法前行失去了日军逃窜所部的踪迹。
  攻克纳巴山谷击毙了日军第26旅团长竹野大内少将这样的小鱼,已经让帮日军“晋升”了数位大将的宋雨航失去了兴趣,虽然纳巴一役全歼了日军第五十六师团主力,也算报了同古当年的一箭之仇,但是宋雨航依然对竹内宽的逃脱耿耿于怀。
  晚20时,宋雨航破例命令部队停下就地休整,师以上军官于司令部召开临时紧急会议,会议上宋雨航将自己的方案摆了出来。
  面对宋副司令长官漏洞百出的方案,崔志钧望了一眼身边的徐图安,徐图安泽咳嗽了一下将目光转向罗家祥,显然众人都不大看好宋副司令长官的方案,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敌军将领自身的恐慌?空城计退却敌军数十万兵的计谋不是可以轻易尝试的。
  而对于宋雨航通过后勤配合大肆运输空的物资箱和弹药,向日军潜伏于昆明大后方的敌特间谍传递一个错误的信息,让日军误以为中国远征军给养充沛正向加尔各答快速挺进,然后在趁机让加尔各答的常天放所部对日军发动奇袭,投入全部的装甲部队对日军一部实施破袭战。
  总体的战役、战略欺骗的佯动崔志钧和徐图安等人都同意,但是对于将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吓退山下奉文,迫使其转向印度腹地寻找港口城市进行补给一项,他们认为宋雨航实在有些过于主观意愿了,一旦山下奉文不受战术欺骗的影响,中国远征军将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
  在实施与不实施之间,远征军的将领们都在谨慎思考,中国远征军此刻所肩负的重任实在太沉重了,沉重到了让这些将军们不得不小心翼翼的对待每一次战术的安排。
  宋雨航环顾了一周一个个眉头紧锁只顾吸烟的部下们,犹豫了片刻缓缓站起身来,声音沉重而严肃道:“我向大家通报一个情况!”
  崔志钧、徐图安等人立即正身等侯,宋雨航深深的吸了口气道:“我军的给养、弹药、油料已经不足一周了,按现在的行军速度,我军所储存的物资无法支撑部队抵达加尔各答,之前第四轻装师前行集中了几乎全部的储备油料,我军将何去何从?大家都说说吧!”
  宋雨航的一番话犹如惊雷一般,在座的所有高级军官望着宋雨航,目光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担忧,虽然之前已经有流言说后方的补给不济,但是前线作战部队的供给一直没有削减,所以众人也未做太多的关注。
  现在从宋副司令长官口中得知了远征军正处于巨大的危机之中,所有的人不由得关注起了宋雨航所提出的那个似乎是孤注一掷的作战计划,用以连串的战术欺骗迫使山下奉文做出战略层面上的决定,或是保存实力以图在战,或是与中国远征军玉石俱焚同归于尽。
  既然已经没有任何退路了,宋雨航之前的计划自然成为了讨论的核心,不同的是与会者所讨论的不在是该计划的可行性,而是如何将此计划实施处于完善中。
  最后计划决定由后勤部长萧国栋组织大量的车队通过龙陵、密支那向曼德勒转运所谓的物资,陈纳德将军则使用仅存的油料组织几次规模适当的空投补给,第四轻装师不惜一切代价在抵达英帕尔后向加尔各答攻击前进,而与此同时郑洞国所指挥的中国远征军第三机械化军所属四个师配合常天放的坦克部队全线向日军发起战役反攻。
  就在中国远征积极部署之际,印度腹地加尔各答的英国人的日子可就十分难过了,少量得以逃到城东的英印部队中的印度部队被中国远征军常天放所部装甲部队强行解除了武装。
  英国人对此表示出了万分的愤怒,但是被解除武装的印度部队的官兵却十分高兴,这些印度官兵并不愿意与他们的同胞作战,尤其是和包斯所指挥的印度国民军作战。
  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叛乱的英印部队中的印度官兵,一旦更换了国民军浅绿色的军服后,立刻摇身一变,变得异常勇敢,尤其对上英印部队时,这些印度伪军往往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加尔各答西城事件后,包斯所指挥的国民军已经由五个师变为了四个军,除了一个军继续留在加尔各答协助日军攻城外,其余的三个军兵分两路向印度腹地进军。
  印度的战局糜烂的程度已经超过了蒙巴顿甚至丘吉尔的预计,对于印度殖民地军事上的失败,远在英伦的政治家们想到的更多是如何替自己开脱。
  往日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蒙巴顿勋爵此刻可谓是精神萎靡,由于英印第二十步兵师等部队的叛变,让蒙巴顿所指挥的第4集团军和第15集团军的主力部队遭遇了空前未有的巨大损失。
  英印部队先后经历了英帕尔和加尔各答二次战役的巨大损失,蒙巴顿已经意识到了他所指挥的英军驻印的主力部队已经遭到了重创,加尔各答的英印部队叛乱更让印度的英印主力部队彻底的失去了战役组织能力,退回加尔各答东城的英印部队不足万人,斯德鲁·考尔上校,亨利·威廉准将等十一名高级军官和十六万官兵成为日军的俘虏,还有有数万部队自行溃散。
  印度战场这一巨大的军事失利让远在英伦的丘吉尔首相感觉无比的苦涩,自1939年以来,英军在北非、在亚洲、在欧洲一直处于连续的失利,虽然有美国全力的物资、武器的支援,消耗的武器装备可以补充,但是损失精锐部队却不是短时间内所能够弥补的。
  然而,越是怕什么就越会出现什么!加尔各答的巨大失利被英美媒体比喻成自敦刻尔克之后最大一次军事失败,就连一向被主流媒体标榜成为胜利的敦刻尔克都因为加尔各答的失败而被蒙上失败的阴影,丘吉尔可谓气极一时。
  蒙巴顿作为东南亚盟军最高司令长官,自然要为加尔各答的失败负全责,此刻身处加尔各答的蒙巴顿自此已经顾不得什么绅士风度了,他将全部的希望寄托于中国远征军驻印军身上,之前看着十分讨厌的郑洞国、廖耀湘、孙立人、常天放等人此刻无比的可爱和顺眼。
第三百三十三章
兵锋印度
  蒙巴顿清楚的意识到,如果一直不服从“完全指挥”的中国远征军能够把加尔各答的局面扳回来,蒙巴顿相信加尔各答的巨大损失的责任是完全可以减到最小,甚至是可以弥补的。
  中国远征军驻印军第三机械化军现在已经完全担负起加尔各答的防御,蒙巴顿十分想将中国驻印军的指挥权接管过来,但是十分无奈的是中国远征军的指挥权全部被宋雨航牢牢地握在手中,就连重庆一向独断专行的蒋委员长也表示对于宋雨航只能听之任之。
  蒙巴顿对于重庆的那位蒋委员长不甚了解,但是亚历山大对于蒋介石和宋雨航却印象深刻,自从在缅甸亚历山大给了孙立人一个拜拜之后,中国远征军的将领们似乎都受到了宋雨航的影响,从来没有给予英国将军任何好脸色。
  坐在郑洞国为自己在东城原防空司令部设立的指挥部内,蒙巴顿羞愧之情无以言表,然而更让他无以言词的则是当得知战况已经稳定之后,包括亚历山大在内的高级军官们都端起了一杯杯的午后红茶,悠然之意仿佛回到了科德勒郡的农场一般。
  蒙巴顿将自己面前的红茶推了推对亚历山大道:“艾文,我们是否有必要做些什么?”
  艾文是亚历山大的昵称,在公开场合蒙巴顿无论是出于礼貌或者尊重都不应该称呼亚历山大这样一位资深的将领!
  亚历山大也隐隐的感觉到了蒙巴顿的愤怒,作为败军之将,亚历山大认为自己此刻已经是毫无作为了,日本人成功的利用了印度民族主义独立分子包斯进行了成功的煽动,从英帕尔到加尔各答,原来作为抵御日本人的中坚力量的印度部队却成为了英国人的毒药,包斯这个英国人一直苦恼的民运分子终于如愿以偿的成为英国人的担忧。
  象取得中国远征军驻印军指挥权在亚历山大看来不过是蒙巴顿的一厢情愿,宋雨航是何许人也?他会放弃自己的指挥权,尤其是将指挥权移交给宋雨航一直敌视的英国人。
  但是蒙巴顿却好像对眼前的一切视而不见,亚历山大知道中国远征军的伞兵部队已经奇袭了英帕尔,但是其主力依然尚未抵达英帕尔,胜负尚且未定。
  蒙巴顿在傍晚在一次与郑洞国会面,这位一出世就挂着皇家军官军衔的皇室子弟虽然已经放弃了那份自傲,其的行为言谈举止还是让几位中国将军感觉很不舒服,加尔各答西城失守后郑洞国一直主导着东城的防御,蒙巴顿的企图郑洞国心知肚明,既然有宋雨航这面大旗,郑洞国也不想自己全当恶人去得罪英国人,蒙巴顿在郑洞国处碰了一个软钉子后,忿忿不平的起草了一封给丘吉尔的电报,要求自己能够得到华军的全面配合与名至实归的真正指挥权。
  加尔各答的失利本来已经让丘吉尔焦头烂额了,对于前线最高军事指挥官提出的请求丘吉尔还是给予了慎重的考虑,为了维护皇室成员以及英国皇家陆军的名誉,丘吉尔还是十分勉强的与罗斯福取得了联系,希望罗斯福能够向重庆方面施压,使中国远征军驻印军的第三机械化军接受英军的领导。
  这封十分重要的电报却意外的落到了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国防部长马歇尔的手中,对于英国人到处都是强调指挥权一事,已经十分不满的马歇尔在接待了回国述职的史迪威后终于爆发了。
  史迪威出于维护个人荣誉的目的,一一列举了自1942年第一次缅甸大战以来英军的林林总总,用以为自己的失败离任所开导,对于史迪威的辩解的由衷马歇尔大都十分了解,毕竟要让美国将领为了缅甸和印度的失败去负责实在太过于牵强,尤其史迪威离任后中国远征军可谓披靡所向的攻势,打得日军落花流水!
  身为合众国军人的马歇尔自然不会承认之前史迪威的指挥协调失误,失去了英军的配合的华军以凌厉的攻势先后歼敌复土,兵锋所指日军所部纷纷落马,这一切只能说明是英军的无能,之前的失败只能说是懦弱的英军拖了华军的后退,而不是美国将军的指挥问题。
  马歇尔的态度得到了罗斯福的支持,在对待缅甸、印度盟国军事失利的这个问题上,罗斯福自然要偏向他执意提供大量援助的华军,华军的战斗力让罗斯福看到了以中国陆军部队代替美军担负部分作战任务的可能性,之前的意向已经极具可实施性,这对于罗斯福来说是个相当不错的好消息。
  从战略角度,罗斯福认为在亚洲战场,中国军队的主要任务是抓紧时间恢复驼峰航线,打通印缅、滇缅公路,以其远征军主力部队进入印度击败入侵印度的日军之后,抽调精锐加入太平洋战场才是耽误之际,中国远征军越早加入太平洋战场,美军的损失就能够减到最低,瓜达尔卡纳尔群岛的地面争夺战已经让麦克阿瑟自恃无比精锐不怕牺牲勇于献身的海军陆战队差点陷入崩溃。
  中国远征军越来越优秀的表现更加让罗斯福坚定了之前与蒋介石在开罗达成的出兵协议,在英、美、苏、中四国中应当负担更大的责任和义务,如果蒋介石能够履行向海外出兵的承诺,罗斯福也决定按照之前协商的条件实施对中国的包括物资、技术、设备、金融等全方面援助。
  1944年5月21日,下午十四时二十三分,在最后限期之前,中国远征军第二机械化军第四轻装师先头英抵达英帕尔,抵达的线头部队立即对酒井支队的侧翼展开攻击。
  从侧翼出现的中国远征军援军让酒井什一有一种心惊胆寒的感觉,中国远征军援军的出现可以说让酒井什一彻彻底底的陷入了绝望,如此猛烈的攻击,其主力距离英帕尔还会远吗?
  即便此刻拿下英帕尔,酒井什一也失去了固守的信心,以一个战斗减员严重的支队防御之前需要二十几万部队协防的英帕尔?酒井什一自认为还没有失去理智,面对中国远征军咄咄逼人凶猛异常的攻势,酒井什一十分明智的选择了撤退,毕竟第十临时摩托化步兵支队是一支编外部队,其主力的存在就等于部队编制的存在,酒井什一清楚自己是绝对背负不起部队全军覆没的巨大责任,指望山下奉文作为司令长官承担英帕尔失利?酒井什一尚不敢如此寄托。
  “日军撤退了?小鬼子跑了!”特种作战旅的中国伞兵发出了震天的欢呼声!从英帕尔城西直插日军进攻序列的第四轻装师先头营的第一次进攻就将所有的迫击炮全部投入了进攻,喊杀声震天撼地,声势浩大的攻势让日军的进攻顿时为之窒息。
  如果不乘胜追击,痛打落水狗那就绝对不是张哲铭和王崇现的性格,中国伞兵纷纷以突击小队为战斗单位,沿着日军的撤退路线穷追猛打。
  中国军队所实施的阵前反击实在令酒井什一惊讶万分,原本以为中国远征军会利用援军先头部队抵达的这个难得的机会加强防御,没想到中国远征军竟然发动了声势浩大的阵前反击,措手不及的反击让酒井什一顿失方寸。
  原本被突然出现的中国军队截断的进攻序列的日军就陷入了混乱之中,而且撤退命令已经下达,酒井什一在想指挥部队进行反击已经是不可能的了,无奈间,酒井什一只能一边撤退一边联系加尔各答的山下奉文司令长官。
  在接通了电台后,酒井什一首先耍了一个花枪,让作战参谋高田中尉向山下奉文进行汇报,称其在英帕尔遭遇了中国远征军主力的突袭,其支队长本人临危不乱,身负重伤依然坚持在一线镇定指挥部队在英帕尔与中国远征军争夺城防,无奈兵力处于绝对劣势,请求山下司令长官派出援军,酒井摩托化支队全体将兵将抱必死之决心以无比勇气势必夺回英帕尔。
  山下奉文在接到酒支队的报告后站在地图前久久不语,他不明白支那远征军何以如此行动迅速?难道宋雨航在纳巴战局未定之前就分兵奇袭英帕尔?这个战略实施是否过于大胆了?
  山下奉文发觉自己越来越不了解这个被帝国大本营视为最大威胁的支那青年将领了,这个宋雨航视乎有一种先知先觉的能力,每每在战役的关键时间点上总是能够借势发挥。
  英帕尔的失守和加尔各答的攻击失利让山下奉文苦无对策,而最令山下奉文恼火的是情报机关对于中国远征军以至于宋雨航的情报工作一直都无法取得成效,虽然情报机关一直都在强调中国远征军是一支又支那爱国学生和极端民族主义分子组成的部队,对于外部来说整个部队就有如一块铁板,对其的渗透简直无从下手。
  山下奉文此刻终于体会了前任缅甸方面军司令官河边正三临行前私下对自己坦言的含义了,原来那句“贴身噩梦”所说的并不是当时壮志雄心的自己,而是宋雨航!
第三百三十四章
烙热纷争
  印度五月的燥热与缅甸相比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只要太阳一出地平线就好像要把万物烤干一般,那种干燥无比的燥热另得人几乎烦躁不堪,山下奉文实在烦透了印度该死的天气,尤其在战局陷入不利的情况下,焦躁、忧虑、不安、忐忑围绕着已经清瘦了很多的山下奉文。
  作为新组建的印度派遣军司令长官的山下奉文,在此之前不久还为自己的派遣军与方面军在用词称谓上的不同而沾沾自喜,很明显他的中将军衔是不足以担任派遣军司令长官的职务,很显然支那派遣军与南方军的历任司令长官都是大将军衔,山下奉文认为这次任命是大本营给予他的一个极为明显的信号,只要他拿出相应的战绩,那么他晋升大将军衔将会是水到渠成。
  就在一周前山下奉文所指挥的部队还占据着绝对的战略优势,即便缅甸留守部队出现一定程度上的损失也是无关紧要了,因为加尔各答的巨大胜利会掩盖一切,而且他本人连同攻印部队也已离任脱离缅甸方面军序列,这也就是他为什么药尽全力阻止大本营立即任命缅甸方面军司令长官的主要原因了,作为执掌一方的派遣军司令长官,当然不能允许在自己的身旁出现一个不同归属无法辖制的单独军事战役单位的存在,也正是山下奉文一手造成了缅甸留守部队无统一指挥的混乱局面。
  由于山下奉文的私心与田中新一为了个人前途意图表现死撑,等日军大本营发觉留守在缅甸的十万部队在战略归属、指挥、协调上出现了巨大危机的时候,中国远征军已经奇袭了曼德勒,其留守缅甸的主力部队已经陷入了中国远征军的围追堵截之中,此刻在想临时任命统一指挥已经为时晚矣。
  由于缅甸留守部队的快速覆没,山下奉文战役进程的时间表并没有按照他的预期执行,纳巴战役之后销声匿迹的田中新一和竹内宽就好像人间蒸发了一般了。
  山下奉文已经意识到了战局已经出现了巨大的逆转,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抵达英帕尔后与固守英帕尔的中国伞兵部队立即主动出击,就以说明了其主力部队必定距离英帕尔不远了,而情报部门却多次报告中国远征军主力上距离英帕尔上百公里?
  山下奉文经过冷静的分析,结合宋雨航一向惯用的伎俩,不难看出中国远征军的真实意图,留在缅甸境内那支中国军队是疑兵,中国远征军的主力一定是想发动奇袭,对包围加尔各答的皇军部队实施突然袭击,这几日加尔各答的中国远征军电台活动得异常频繁,几个代号经常被反反复复的使用,结合情报机关的专业判读,山下奉文相信这是攻击发起之前最为明显的标志之一。
  然而近几日潜伏在昆明的情报机关联络站频频传来消息,继支那军队第二十集团军、第十一集团军所部主力入缅之后,支那军队多支主力部队的如新五军、第一百军等部队番号已经出现在昆明附近,重庆政府最新组建的青年军的五个新编主力战斗师也抵达了昆明进行适应性训练,最让山下奉文震惊的是大量的运输物资的车队可谓昼夜不停地向龙陵方向输送物资。
  重庆政府调集重兵和大量物资云集滇西不断入缅的战略意图已经在明显不过了,缅甸现在只有仰光一地还在皇军手中,其余已经全部告以失守,中国人的企图显然不是缅甸那么简单,中国远征军宋雨航所部不顾连月激战的疲劳直奔印度而来,而大量的中国军队则跟在后面徐徐推进。
  与宋雨航所部的机械化部队在印度光阔的平原地区硬拼?山下奉文自顾没有多少胜算,更何况即便他击败了宋雨航的中国远征军所部也要元气大伤,届时如何应对紧跟其后的中国第二十集团军、第十一集团军等众多部队,在加上加尔各答城内随时会反扑而出的中国远征军驻印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6/3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