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铁血远征军(校对)第2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9/304

  其第82空降师第505团由威廉·埃克曼上校指挥,计划在梅特勒河东岸着陆,以3个伞兵营分别攻占拉菲埃尔、诺维尔奥普兰、圣曼伊格里斯。第1营由于飞机偏离了航线,空降时又极为分散,着陆后营长凯拉姆少校只集合起极少数人,在向拉菲埃尔前进途中遭德军阻击,营长、代理营长先后阵亡,没能完成占领拉菲埃尔的预定任务。
  第2营在预定地点着陆,营长范迪沃特中校在着陆时踝骨骨折,他让士兵用手推车推着他坚持指挥,集合起一半人,完成向诺维尔奥普兰的进攻准备,正要发起攻击,接到团长的紧急命令,由于没有第3营的消息,为确保团的主要任务攻占重要交通枢纽圣曼伊格里斯的完成,第2营改变原定任务,代替3营去夺取这一重要目标。
  范迪沃特留下特纳中尉率42人监视诺维尔奥普兰之敌,自己率其余人立即向南进攻圣曼伊格里斯,特纳的小分队后来顽强战斗八小时,击退德军向圣曼伊格里斯北翼的反击,但是最终没能坚守住关键的圣曼伊格里斯,圣曼伊格里斯的失守使得本应连成一片的第82空降师、第101空降师和中国远征军第一特种作战集群被彻底的分割开了。
  而505团第3营在预定地点着陆,营长克劳斯中校集合了180人,在当地法国向导的带领下,借助夜色掩护,以偷袭手段一举攻占圣曼伊格里斯,只是由于通讯中断无法及时向团报告,随后和赶来的第2营一起组织防御,击退德军多次反击,暂时控制住这一重要的交通枢纽。
  第507团由乔治·米利斯上校指挥,计划在梅特勒河西岸着陆,夺取勃凡斯,控制从西北通向梅特勒河的道路。因为引导组被德军消灭,没有标识出空降场,空降兵大多错降在沼泽里,第1营仅集合了100人,向拉菲埃尔进攻。第2营营长蒂姆斯中校集合50人,向恩第雷维尔进攻,但因兵力太少,进攻失利被迫就地转入防御。第3营着陆极为分散,根本无法发动有组织的进攻。尽管该团团长在着陆后第二天被俘,由2营营长蒂姆斯率领全团残余人员集中在拉菲埃尔附近,全力夺取梅特勒河上的桥梁,经数小时激战,未能完成预定任务,但该团仍夺取了几个重要高地,牵制了德军的兵力,破坏了德军防御的稳固。
  而第508团由林奎斯特上校指挥,计划在杜佛河以北着陆,占领邦拉佩,控制杜佛河上的渡口,第3营作为师的预备队。由于运输机在空降时遭到德军防空火力的射击,只好在高空高速投下伞兵,致使空降兵着陆很分散,部队被赶来的德军第二十一装甲师的快速分队分割包围。
  师长李奇微只好自嘲地说:“从没见过这么多军官带领这么少的士兵作战。”
  到了此时,作为第82空降伞兵师的师长的李奇微,甚至还不清楚自己的左翼和右翼都是些什么人?有没有友军?还是有敌人!自己的部队是否能够得到友军的配合?没有一样是李奇微这个师长所知道的,每当他企图询问下属的军官时,他就会发现一张张惊恐忐忑的面孔。
  508团团长泰勒和少数部队错降在拉菲埃尔附近,随即被师长李奇微调往就近的渡口参加战斗。第1营和第2营大部分降落在德军一个坚固设防区,伤亡惨重,第1营营长巴切勒中校阵亡,第2营营长夏利中校率领两个营的残部浴血奋战,但是由于所降落区域属于平原,缺乏反坦克武器,最终夏利中校带领495名残部以及伤员投降。
  灾难却并未结束,德军在诺曼底布置的兵力在作战实施之前的72小时出现了较大的调整,德军第2伞兵军进驻诺曼底一线,历史上这支部队是1943年在法国组建,由曼德尔负责训练空军野战师的原第13航空军军部改编而成。一开始组建并训练第3和第5伞兵师,该军隶属于第7集团军,军长为曼德尔。
  素有黑色闪电之称的希特勒卫队装甲师也先期进驻了诺曼底,希特勒卫队装甲师的到来致使本应在卡昂的第二十一装甲师向前将驻地移到了海防线之后,也是就盟军预定的空降地点,而法国地下抵抗组织根本来不及将消息送出来。
  历史上本来要诺曼底登陆成功后才会赶来的德军部队已经进入了诺曼底,而历史上本来不应该在诺曼底出现的德军作战部队也出现了,宋雨航十分清楚,这就是因为德军兵力还算比较充沛的缘故,大量的新式武器让德军的战斗力与历史上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
  历史在卡昂和圣洛附近与盟军进行激战的党卫军第二装甲师,就是号称为帝国之花的帝国师。
  帝国师也是二战中武装党卫队表现最出众的王牌部队,是党卫军中第一个成为师级规模的党卫军部队。该师标志是北欧古文字中的狼之钩,据说可以赐予持有者神秘的力量以吓跑荒野中的狼群。帝国师由三个最基本的团(旗队)组成,德意志旗队即德国团是由一个纯雅利安人种的摹尼黑党卫队演变而来,日耳曼团(旗队)由汉堡的党卫队组成,元首团(旗队)是在维也纳完成的组建。二级突击队大队长菲利克斯·施坦因纳则是一个把帝国师打造成一支王牌劲旅的关键性人物。
  这样一支劲旅在历史上诺曼底战役期间不过装备了50余辆坦克和30多辆突击炮而已,但是现在出现在盟军眼前的帝国师可谓是武装到了牙齿,不但有三个营的虎式三型坦克和大量的豹G,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空中支援。
  宋雨航站在地图前面默默不语,指挥部内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艾森豪威尔面容憔悴的站在角落里独自吸着烟,这个时候没人敢去打扰这位最高指挥官,扭转当前的被动局势?艾森豪威尔丝毫没有办法,登陆行动依然全面展开了,在过几个小时第一批抢滩部队就将要实施攻击了。
  开弓没有回头箭,这个浅显的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是真正面对起来恐怕就需要一定的勇气和运气了,艾森豪威尔清楚,一旦登陆行动失败,那么不仅仅是他军事指挥生涯的一个彻底的失败,同时还让同盟国失去了夺回战略主动的机会,让欧洲战场完全的陷入空前的被动之中。
  伞兵显而易见的是指望不上了,似乎一切都全部寄托在了登陆部队的身上!
  希特勒吹嘘他的长达2500英里“大西洋壁垒”防御体系是固若金汤,但是此番盟军的突然袭击还是让德军有些措手不及,虽然德军因为军力比历史上强悍了许多,从而导致了诺曼底区域德军部队数量所有增加,造成了盟军空降抢滩困难重重,但是这一切都是相对比而言的,总体来说盟军依旧是打了德国人一个措手不及。
  每年2月到4月间,英吉利海峡总是狂风大作,恶浪滔天,舰只行驶艰难。德军在西线的大部分将军都认为在这个气候恶劣的2月到4月里,盟军是不会发动进攻的。
  26日晚21点左右,驻守在巴黎的德军总司令部接到报告说,有美英空降师着陆,看来像是一次“大规模行动”。但总司令龙德施泰特却认为这是盟军声东击西的手法,并不在意。接着,西线德国海军部队又向总司令部报告说:据海岸雷达报告,荧光屏上有大量黑点,一支庞大的舰队正向诺曼底海岸进发。
  而德国西线的参谋长却回答:“什么?在这样的天气里?一定是你们的技术员弄错了!也许是一群海鸥吧?”
  当到了27日凌晨,德军意识到如此大规模的空降绝对不会是佯攻之时,请求希特勒出动两个装甲师去对付盟军空降师时,希特勒却禁止动用他的这支战略预备队。希特勒还是坚持认为这只是牵制性的佯攻,认为盟军一定会在加来地区登陆,表示以诺曼底驻守的阿道夫·希特勒卫队装甲师和第二十一装甲师就可以歼灭盟军伞兵并配合诺曼底守军将盟军赶下海。
  西线德军装甲部队总共有10个装甲师和3个重型坦克营,其中6个装甲师是由希特勒亲自指挥的,而且德军统帅部认为坦克不适宜于在海滩使用,所以部署在海滩附近地区的装甲部队第二十一装甲师,只有127辆IV型坦克和40辆III型自行坦克突击炮,即便如此,德军快速的反应已经致使盟军空降的伞兵部队完全失去了作用。
  在诺曼底地区德军的守军为第7集团军所属的6个师又3个团,其中3个海防师,战斗力较弱,2个步兵师,1个装甲师,战斗力稍强,3个团是2个独立步兵团和1个伞兵团,总兵力约9万人。防御工事也比较薄弱,只构筑了若干钢筋混凝土的独立支撑点,大部分工事都是野战工事,纵深也只设置了少量防空降障碍物。
  早在1944年3月德军部署在法国的装甲部队只有一个满员的装甲师,即第21装甲师。希特勒1945年4月判断诺曼底将是盟军的登陆地点,要求加派兵力,隆美尔根据这一指示,将原驻圣洛的第352步兵师同在法国整休的阿道夫·希特勒卫队装甲师和帝国师一同调到诺曼底。
  而在历史上正是这个新调来的第352精锐步兵师给在“奥马哈”滩头的美军带来灭顶之灾。
  1946年2月27日,清晨5时,盟军庞大的登陆舰队到达距法国海岸11海里的换乘区,士兵们从运输船上沿绳网下到登陆艇,然后登陆艇编成艇波,劈波斩浪向登陆滩头冲击。登陆的具体时间因各滩头潮汐不同而各不相同,最早的是犹他滩头六时三十分,最晚的是朱诺滩头八时整。
  几乎所有的盟军官兵都在摩拳擦掌,宋雨航非常清楚在历史上犹他滩头的战斗并不是非常激烈,所以还是微微放下了心,毕竟第二机械化军第五轻装师是一支拥有丰富登陆作战经验的劲旅,无论是塞班岛还是硫磺岛,以至于登陆日本本土,都有第二机械化军的身影,他们是百战之雄师劲旅。
  登陆前的火力准备从2月26日午夜就开始了,第一批约1000架重轰炸机向德军通讯枢纽、指挥中心、海岸炮兵阵地等目标投弹约5000吨。第二批约1600架中型轰炸机于2月27日五时向各个滩头德军防御阵地投弹约4200吨,这两次航空火力准备共出动飞机2775架次,投弹9276吨,在登陆正面平均每千米投弹约96吨,第三批为战斗机主要以低空扫射直接掩护登陆艇抢滩。
  盟军的空中支援几乎做到了无懈可击,根据宋雨航的要求,还在犹他滩头使用了一部分的N-666特种燃烧弹,宋雨航希望能够摧毁德国人的永久守备工事,不过以德国人的性格来说,只要条件尚且允许,他们断然不会修建日本人那样的简陋的工事,所以N-666特种燃烧弹的轰炸效果只能等待抢滩部队去检验了。
  犹他海滩是科汤坦半岛东岸从奎内维尔以南到卡朗坦河口以北的一段长14.5千米的海滩,是一片坡度不大的沙坡,德军在沙坡上设有几道障碍物,沙坡后是一片干沙滩,然后是90至180米宽的沙丘,德军在沙丘上筑起了混凝土堡垒,海滩后是宽1.5至3千米不等的沼泽,只有数条通路可以通行。
  根据之前的计划,美军第101空降师必须要夺取的就是其中的四条到六条战壕。并且摧毁德军在纵深部署了28个炮连,其中8个炮连是隐蔽在暗堡工事里,共111门火炮,在111门火炮里中最大口径为210毫米。
  但是已经自顾不暇的美军第101空降师哪里还能顾及到突击犹他海滩,去摧毁那些210毫米口径的巨炮。
  1946年2月27日,当太阳从地平线的一端高高升起的时候,中国远征军第二机械化军第五轻装师下属的第十五团、第十六团、第十七团以及加强配属给他们的山地步兵第一战斗旅已经完成了登船,大约一个营的盟军谢尔曼DD坦克将负责抢滩的火力掩护。
  中国远征军的剑锋已经直指犹他滩头了!
  作为第十五团的一营营副樊波少校同时担任团掌旗官的职务,自己申请从南京团驻日部队回到赴欧参战的樊波已经为了自己痛失远东作战的机会而懊恼不已,他同一批的军官很多人现在都干到了团副的位置上,而在日本享福的他依然还是一个少校,东京的几次大行动已然让他心中的那口怨气得以释放。
  现在樊波才发现,原来军人最大的敌人不是死亡,而是和平!在和平的环境中他一分一秒都无法忍受,他真不敢想象,一旦战争真的结束了他将何去何从?
  登陆艇在破浪前进,樊波的心也在随着登陆艇起伏,海面上的浪明显过大,他现在十分为那些谢尔曼DD两栖坦克担忧,因为DD两栖坦克的水下推进器十分不可靠,一旦大浪越过放浪板淹没发动机的话,那么将会是一场空前的大灾难。
  犹他滩头已经被滚滚的浓烟所笼罩,樊波连续几次想用望远镜望一望滩头,都被大浪打了回来,浑身湿透的他检查了一下依然完好的军旗,才长长的松了口气,显然盟军的炸弹扔对了地方。
  滚滚的浓烟让全体第十五团的官兵们顿时信心百倍,日本鬼子不是对手,德国鬼子又能厉害到哪里去?打完了德国鬼子回老家买上些地,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美好憧憬让中国士兵万分渴望。
  轰!轰!随着德国人的炮火开始轰击,樊波这才知道,原来之前的大轰炸基本都做了表面文章,雷大雨点小啊!
  随着一声巨大的爆炸声,附近的0191号登陆艇被一枚大口径榴弹直接命中,随着猛烈的爆炸0191号登陆艇在樊波还没来得及惊呼的瞬间就沉没了,海面上只漂浮着一些杂物。
  樊波非常清楚0191号登陆艇上承载着整整一个排36名官兵,一下子就全部都没了!随着登陆艇的不断逼近,德国的炮火也异常猛烈起来,盟军的野马式战斗机来回的盘旋扫射发射火箭弹试图压制德军岸防火力,但是收效甚微。
  顶着德军大口径火炮向前的战巡火力支援编队中的战舰也不断中弹起火,舰上的管损人员在奔跑灭火。
  樊波这个时候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德国人同日本人根本就不是一个战略层面上的国家,日军的战斗力同德军的战斗力根本不能同日而语,在这里中国远征军引以为傲的火力优势似乎变成了劣势?
第五百四十二章
伤亡惨重
  随着登陆艇海军驾驶员声嘶力竭的叫喊,登陆艇猛的一晃,樊波非常清楚这是抢滩的信号,但是前挡板却迟迟不见落下,吼叫之余转身一看三名驾驶员都已经倒在了血泊中。
  打开了前挡板,在嗖嗖飞过的子弹和不时爆炸的炮弹震撼下,樊波这才发现几乎所有的登陆艇都被德国人的固定障碍物挡住了去路,大批的官兵正在涉水向滩头突击,不断地有人中弹倒下,挣扎了几下就消失在海水中。
  滩头猛烈的火力让更多的官兵利用海中的水泥钢架障碍物作为掩护,掩护射击交替推进,樊波目测了一眼滩头的距离,显然已经超过了M1944突击步枪的射程,大多数官兵都是在为自己壮胆,不过一会工夫,伤亡惨重的第一攻击梯队的官兵们开始有些胆怯了,齐腰深的海水中到处都是中国士兵的尸体,海水依然有些暗红色了?
  站在密苏里号战列舰上的盟军指挥官们被滩头德军强大的火力惊呆了,很显然一个团的中国军队已经晚了,齐百鸣抓着望远镜的手在微微地颤抖着,德国人的防御火力是他前所未见的,他甚至不知道该如何去进攻这样的海滩,甚至去占领它?如果不摧毁德国人的岸防火力,仅仅凭借登陆部队去去攻占这样的滩头阵地显然是痴人说梦一般。
  即便是躲在障碍物后面的中国士兵也不时的纷纷中弹,很显然德军的障碍物的布置是根据其滩头火力进行的,而仅存的几辆谢尔曼DD坦克也成为了活靶子,被打成了一堆篝火。
  见此情景,樊波一把拽下军旗的外套,他知道在这个时候身为掌旗官的自己该干什么。
  冲啊!樊波高举着青天白日军旗呐喊着冲了出去,无数的子弹从樊波的身旁掠过,爆炸激起的海水将他冲倒,爬起来再冲,樊波犹如一个幸运儿一般,在枪林弹雨中穿行。
  在掌旗官樊波的带动下,中国士兵纷纷呐喊着冲向滩头,不断地有人中弹倒下,但是没有人减慢脚步,速度就意味着生命。
  当樊波刚刚踏上滩头,他的好运气似乎用光了,一颗迫击炮弹爆炸掀起的气浪将他掀翻,目光模糊的樊波看见了一个身影捡起了军旗,但是没走两步就倒了下去,接着又有人捡了起来,持旗者再次中弹倒下,周而复始。
  当宋雨航接到第五轻装师血战犹他滩头的第一份战报的时候心里咯噔一下,在他的记忆中历史上在犹他滩头登陆的美军登陆艇由于受到一股强劲的东南方向潮汐的影响,使抢滩地点比预计登陆点南移约1800米,这个意外反而给盟军带来意想不到的好运,因为在预定登陆点有德军一个团的兵力,还有两个炮兵连可以用火力压制海滩。
  实际登陆点德军仅一个连,防守力量薄弱。美军第4师师长小罗斯福将军当机立断,下令将这里作为登陆点,还树立起巨大指示牌标明登陆点,水下爆破组很快清理出通道。六时三十分,登陆兵上陆,八时三十分,第一梯队先头团突破德军防线,向内陆发展,九时三十分,初步建立起团登陆场,十时,已上陆两个团的兵力,基本肃清德军在这一地区的守军第709师,加上空降部队已夺取了四条通路,保证了登陆部队迅速推进。至日落时,第4师的三个团全部上陆,共上陆21328人,1742辆车,1695吨物资,建立了巩固的正面宽4千米,纵深9千米的师登陆场,先头部队已到达卡朗坦至圣梅尔的公路,并与空降兵会合。D日全天,第4师阵亡仅197人,为预计伤亡的10%,损失极小,是盟军五个滩头中最顺利,损失最小的。
  但是显然第五轻装师没有历史上的美国人那么好的运气了,而且德国人的防御阵线远远要比历史上长得多,兵力多得多,中国远征军一头撞在了德军堪称铜墙铁壁一般的防御壁垒之上,而且原定从背后支援登陆的美国第101空降师一直鸟无音讯。
  盟军此次在诺曼底登陆的空降作战中,共空降45000余人,其中伞降17600人,还空降了504门火炮,110辆轻型坦克,1000余吨补给。使用运输机2400余架次,滑翔机1130架次,现在仅仅知道运输机被击落292架,击伤810架,而部队的伤亡则无法统计,但是从眼前的局势判断这场大空降很有可能最后将以失败告终。
  宋雨航知道自己此刻什么忙也帮不上,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给前线的指挥官增加负担和压力,齐百鸣已经命令第十六团前往增援第十五团,夺取滩头阵地,并命令第六轻装师做好登船准备。
  在犹他滩头,由3艘战列舰、11艘巡洋舰、24艘驱逐舰、2艘浅水炮舰组成舰炮火力支援舰队,对20千米登陆正面实施了长达四十分钟猛烈舰炮火力准备。而当登陆艇接近海岸时,舰炮火力开始延伸转为火力支援,直接火力准备接着由登陆艇中的火炮登陆艇和火箭炮登陆艇承担,继续向登陆滩头射击,掩护登陆艇抢滩上陆。整个火力准备过程、密集、烈、久,基本上压制住德军的岸防,保证了第十六团的抢滩登陆。
  第十六团的抢滩随即找来了德军的一阵密集的炮火,随后盟军的战巡编队对德军的火炮阵地进行了炮击,但是没过多大一会,德军的炮火又一次恢复了?这些大口径的榴弹炮给滩头的中国远征军官兵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根据空中侦察,德国人在其防线后面大约有十几辆大口径自行火炮,在零线之下活动,正处于舰炮的死角,经过空中侦察辨认,这些自行榴弹炮是德军的sFH18/1型自行炮,俗称“野蜂”。
  当宋雨航得知自己在犹他滩头的部队遭到了德军的sFH18/1型自行炮的火力压制之后,立即对艾森豪威尔提出了近距离战术支援的请求,必须要尽快打掉德军这些该死的sFH18/1型自行炮,否则位于滩头的中国远征军部队将会遭遇到难以想象的伤亡。
  宋雨航清晰地记得关于“野蜂”自行榴弹炮名称的由来,还有一段小插曲。不知为什么,希特勒对“野蜂”这个名称十分反感,于是德国统帅部于1944年2月27日下了一道命令,禁止以后使用“野蜂”这个名称,重新命名为“装载于Ⅲ/Ⅳ型火炮搭载车上的sFH18/1型自行炮”。由于这个名称太罗嗦了,德军士兵私下里还是将其成为“野蜂”。
  “野蜂”自行榴弹炮的战斗全重为24t,乘员6人即车长,驾驶员、炮长和3名装弹手。其基型底盘为TⅢ/TⅣ型战斗坦克,但在结构上已有许多的变化。最突出的有两条,一条是发动机的位置有车体后部一到车体中部,从而为扩大了战斗时的空间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另一条是车体加长,这也是扩大战斗时所需要的,“野蜂”自行榴弹炮的总体结构不算非常合理,只能说是一种为了战事需要的过渡产物。
  该自行榴弹炮主要配属给德军装甲师中的装甲炮兵团,同“黄峰”自行榴弹炮一道配属到其中的一个营。在一个正常编制的自行火炮营下属的3个自行火炮连内,第1、第2连配备“黄蜂”自行榴弹炮,第3连配备“野蜂”自行榴弹炮6辆,另加2辆弹药输送车。“野蜂”自行榴弹炮在此之前主要用在苏德战场上,用于火力支援和反坦克作战,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不过用150mm弹药来打坦克,德军种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浪费。“野蜂”自行榴弹炮首参战展是库尔斯克战役,此役共投入了255辆“野蜂”自行榴弹炮,比历史上多了数倍。
  现在带给犹他海滩中国远征军巨大伤亡的正是这种该死的“野蜂”自行榴弹炮,艾森豪威尔立即满足了宋雨航的请求,因为犹他海滩是盟军第一个攻击的目标,进攻受挫会影响到后续部队的士气。
  历史上代价最小的犹他滩头已经血流成河了,那么历史上美军横尸堆满海滩以至于谢尔曼DD坦克都上不去的奥马哈海滩会是什么样?宋雨航有点不敢想象了。
  现在欧洲的战况似乎每一步都牵动着全世界的脉搏,宋雨航清楚,登陆成功之后,自己恐怕就要回到国内去了,因为国内已经出现了分置的局面,必须将内战扼杀在萌芽中,刚刚进入略微稳定的远东绝对不能在出现任何意外了,这是中国军人用生命和鲜血换回来的领土,可以说是冒了巨大风险才将本属于自己的东西拿了回来,绝对不能允许出现任何差池。
  常天放的密电让宋雨航微微的放了心,美国军事调查团进入远东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调查美制装甲坦克对苏制坦克的优势,结果实弹比较和战场调查之后,美军调查团成员可谓是万分汗颜。
  他们在美国诸多型号的坦克内甚至找不出一个型号能够和俄国人的斯大林二型重型坦克较量的?正面抗衡更是一种奢望,M4谢尔曼同样不是T34/85的对手,而且苏军的装甲部队的编制之大已经出乎了美国人的想象,苏联似乎在隐藏实力?他们不想面对德国进行更多的消耗,如果不是中国此番出兵远东,恐怕还不能逼着苏联人将老弟抖出来,很显然,抖出来的不过是冰山的一角罢了。
  而经过美国调查团的调查和中国方面确实有效的配合,美军调查团才知道原来中国远征军使用了炮艇机和燃烧弹作为主要手段,在奇袭的情况下才歼灭了苏军的第2坦克集团军,而且苏军方面并未出动空军,制空权始终在中国人手中,而且中国远征军的损失远要比他们声称的大上很多倍。
  当这样一份报告出现在杜鲁门的办公桌上之后,杜鲁门才意识到红色帝国并不是表面上那么的外强中干,或许远东只不过是一个特例中的特例罢了,杜鲁门对于这个盘踞在欧洲的红色庞然大物充满了警惕。
  宋雨航在思考国内外关系的时候,美军第5军第1师和第29师的各一个团作为先头部队开始对奥马哈海滩进行抢滩登陆。
  冲天的炮火和硝烟,身亡士兵的尸体漂浮在海面之上,滩头到处都是被遗弃的物品,美军士兵的尸体随着海浪来回地翻滚,后续的士兵必须在海中踩着同伴的尸体向前爬,而从高地上德国人倾泻下的弹雨很快又将他们变成了尸体。
  奥马哈海滩同犹他海滩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如果说犹他滩头是地狱的话,那么奥马哈海滩绝对将会是地狱的第十九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9/3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