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铁血远征军(校对)第3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0/304

  在历史上奥马哈海滩是五个登陆滩头中损失最惨重的,一向有“血腥的奥马哈”之称。宋雨航听着电台内美军指挥官撕心裂肺的呼喊,他突然想起了后世1994年纪念诺曼底登陆五十周年的会址就设在奥马哈海滩上,好莱坞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拍摄的经典战争影片《拯救大兵雷恩》的片头那二十多分钟令人震撼的战争场面,反映的正是奥马哈滩头上所发生的惨烈战斗。
  奥马哈海滩登陆的美军两个团几乎全部被德国人压制在了水中或是运输艇的残骸边,不得已艾森豪威尔下令第五军继续派出预备队,与犹他滩头血战至死不退顽强前进的中国远征军相比,艾森豪威尔为美国陆军的表现感到无比的羞愧,但是同时也庆幸他坚持要宋雨航亲自指挥他的远征军参加此次登陆作战。
  奥马哈位于犹他海滩的东面,科汤坦半岛南端维尔河口到贝辛港之间长6.4千米的海滩,海岸是三十多米高的悬崖陡坡,有四个被海水冲刷出的深谷,成为通向内陆的天然出口,海滩上高低潮之间的落差约为270米,海滩是硬质沙地,上面筑有高耸的鹅卵石堤岸,后面是沙丘,草地,树林,唯一通向内陆的道路沿途有三个小村子,村舍都是用厚石砌成,四周是一片田野,田间土埂上长满了小树,这就是诺曼底地区特有的树篱地形,易守难攻。
  德军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地形构筑防御工事,在低潮线到高潮线之间设置了三道障碍物,还混杂有大量水雷,在卵石堤岸上筑有混凝土堡垒,在堡垒前有蛇腹形铁丝网和地雷,四个出口都用地雷和钢筋水泥障碍物封死。海岸上有16个坚固支撑点,配有机枪和反坦克炮,悬崖上还构筑暗堡,内有威力极强的88mm火炮,炮火杀伤范围可以覆盖整个海滩,在霍克角悬崖上还有6门155mm海岸炮,对海上军舰的活动构成极大威胁。
  盟军之所以选择这里登陆,是因为从维尔河口到阿罗门奇之间正处在美军犹他海滩和英军海滩当中,位置非常重要,而这段32千米长的海岸只有这一段还勉强可以登陆,其余地段都是悬崖绝壁根本无法登陆。此外盟军认为这里的守军是第716海防师的一个团,既无装甲部队,又无机动车辆,士兵又多是后备役,战斗力很差。实际上,3月中旬隆美尔为加强诺曼底地区的防御力量,从圣洛调来精锐的野战部队第352步兵师,该师的一个主力团就部署在奥马哈,而盟军情报机关直到登陆部队出发后,才查明第352师的去向,为时已晚。
  在奥马哈登陆的是美军第5军第1师和第29师的各一个团。由霍尔海军少将指挥的O编队负责运送。2月26日三时到达换乘区,当时海面上风力五级,浪高12米,有10艘登陆艇因风浪太大而翻沉,艇上所载300名士兵就在海面上挣扎。没有翻沉的登陆艇上的士兵绝大多数人都晕了船,再加上海水打进艇内,士兵们又冷又湿,当到达海滩时,士兵们已经筋疲力尽。
  更糟糕的是盟军在登陆前的火力准备中,最初为达成战术上的突然性,在预先航空火力准备时没有对这一地区进行轰炸。2月26日五时五十分,由2艘战列舰、4艘巡洋舰、12艘驱逐舰组成的舰炮火力支援舰队实施四十分钟的舰炮火力准备,可由于害怕霍克角德军岸炮射击,军舰只是在远距离上进行射击,准确率很低。
  六时由480架B-26轰炸机对德军防御阵地进行直接航空火力准备,投弹达1285吨,但当时云层又低又厚,飞行员怕误伤己方部队,故意延迟30秒投弹,结果1285吨炸弹都落在5千米外,所以德军的防御工事和火力点大都完好无损,当盟军的火力准备刚一结束,德军的炮火就开始射击了。
  计划伴随登陆兵上陆提供及时火力支援的水陆坦克,在西段的32辆中有27辆在下水后的几分钟里就因风浪太大而沉没,余下的5辆中有2辆是驾驶员技术高超战胜风浪驶上海滩的,另3辆要归功于一位坦克登陆艇长的主动精神,他见第一辆坦克刚下水就在风浪中沉没,立即命令关上艇首门,将余下的3辆直接送上海滩。
第五百四十三章
血战地下炮位
  在东段指挥官琼斯准将见风浪太大,水陆坦克无法下水,就命令将坦克直接送上海滩,但这样一来到达海滩的时间提前了,为了等待配合作战的装甲车辆,坦克登陆艇不得不在海岸附近徘徊等待,德军抓住机会猛烈炮击,击沉了2艘坦克登陆艇。
  直到六时四十五分,剩余的水陆坦克和装甲车辆才驶上海滩,可刚上海滩,就被德军炮火摧毁了好几辆。
  接着第一波1500名士兵开始突击上陆,因为海中有一股向东的潮汐,以及岸上迷漫的硝烟,使得士兵难辨方向,队形也变得混乱。上陆时士兵们要先趟水涉过一米多深,50至90米宽的浅水区,再要通过180至270米宽毫无遮掩的海滩,才能接近到堤岸,而且这一切都在德军密集而猛烈的炮火下。
  所以在最初的半小时里,这1500名士兵根本无法投入作战,只是在浅水中,海滩上为生存而苦苦挣扎。在第一批登陆的8个连中只有2个连登上预定海滩,但也被德军的火力压得抬不起头。
  由工兵和海军潜水员组成的水下爆破组,伤亡惨重,装备丢失损坏严重,但仍克服困难冒着德军炮火开始清除障碍物,在东段开辟出两条通路,在西段开辟出四条通路,可惜在涨潮前来不及将通路标示出来,后续登陆艇一直找不到通路,拥塞在海滩上听任德军炮击。
  最后的结果是美军的前一个梯次的两个团的攻击成为了无效攻击,第二梯队的美军官兵必须沿着海岸边三十多米高的悬崖陡坡前行,在整个奥马哈海滩上有四个被海水冲刷出的深谷,成为通向内陆的天然出口。
  他们需要做的是将德军设在那里的工事摧毁,将堵塞的谷口的障碍物爆破掉,然后向德军阵地纵深推进,看似简单的计划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死亡之路,事实证明往往越简单的任务就越难完成。
  宋雨航站在艾森豪威尔的身后望着战术参谋在不断地标注奥马哈海滩上的德军火力点,宋雨航就想不明白,之前这些情报人员都干什么去了?怎么总是来这么无用的马后炮啊?现在前方都已经尸横遍野了,情报也终于核实准确了,难道这个所谓的核实非得用士兵的生命去核实吗?
  宋雨航有一种想将盟军情报部长威尔德少将一脚踹出去的冲动,胖乎乎的威尔德让宋雨航越看越不顺眼,无奈之下宋雨航只好将头转向一旁,落得个眼不见心为静。
  美军第五军在“奥马哈”滩头遭遇了德军顽强的抵抗,血战从黎明一直持续到了中午,已经得到3次增援的美军依然无法有效打开滩头阵地,四道沟谷依然有效的控制在德国人手中,无奈的美军只好用战列舰冒险抵近海滩,意图使用大口径舰炮直瞄摧毁德军位于沟谷两侧高地上的钢筋混凝土工事。
  而在犹他滩头的中国远征军第五轻装师显然要比美国人顽强得多,已经突破了德军四道防线的中国士兵在第五道防线上同增援而来的德军装甲掷弹兵展开了一场空前惨烈的大血战。
  双方几乎都装备具有时代意义的突击步枪,M1944对G44,在狭窄的战壕中双方都在拼命的发射着弹药,从交通壕上飞来飞去的手榴弹,显然双方都是经验老到的久战之兵。
  德国人同样也是第一次遇到如此战技专业并且无比顽强,战斗意志如钢铁般坚硬的对手,他们引以为豪的战斗意志在这里丝毫发挥不了作用,因为他们的对手比他们还有顽强得多。
  对于中国军队,德国人一直以来的评价并不高,虽然中国军人的意志堪称顽强,但是中国军队缺乏系统的参谋指挥机构,军队杂乱缺乏统一编制、训练、武装、派系分立也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通过此番交手,中国军队精悍的战技和顽强不惧牺牲的精神彻底的震惊了德国军方,他们需要对这个当年的学生进行重新的评价,很显然,老的一套评价已经过时了,中国军队已经浴火重生了。
  在位于巴黎的德军西线总指挥部内,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在巨大的沙盘前来回地踱步,各方面汇聚而来的情报表明盟军从2月26日凌晨开始的进攻并不是所谓的佯攻,而是一次真正的蓄谋已久的大进攻。
  但是柏林方面的元首却不这样认为,希特勒一直固执的认为盟军是在进行一次空前的战略欺骗,即便是埃尔温·隆美尔和弗雷德里希·多尔曼轮番进言,希特勒一直固执的坚持己见。
  因为几乎全部的战略机动的装甲师都直接掌握在希特勒的手上,所以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盟军在诺曼底一步步的前进,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非常清楚,如果战况继续下去的话,那么诺曼底被盟军突破也只是个时间问题了,一旦盟军的装甲部队打规模的登陆,占领了足够纵深的登陆场,那么一切就都晚了,但是事实是他手头的兵力却不足以将盟军赶下海。
  唯一让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庆幸的是帝国装甲师和阿道夫·希特勒卫队装甲师被卷入了战斗,这使得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能够动用的装甲师达到了三个之多,在多次向希特勒请示不果之后,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决定以手中现有的兵力集中向奥马哈海滩和犹他滩头实施一次有限的反击。
  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的意图十分明显,将犹他滩头和奥马哈海滩这两处战斗最为激烈的地方显然都是盟军最为精锐的部队所在,其他处登陆的英国人和加拿大人、澳洲人在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眼中就是不堪一击的代名词,打就要打其战斗力最强之部队,以求得击溃一点震撼全线的作用。
  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显然是一个经验丰富并且极为冷静的战略战术指挥官,拥有典型日耳曼人的谨慎和精确的性格,可以说格尔德·冯·龙德施泰特的决定对于在犹他滩头抢滩登陆的中国远征军第五轻装师和奥马哈海滩抢滩登陆的美国第五军来说,都是一个灾难性的决定。
  相对来说中国远征军经过了一天的激战已经在滩头占据了大约1.2公里的纵深,后续的装甲车辆正在由坦克登陆舰不停的输送上滩头,而第十六团和第十七团的装甲步兵则在犹他滩头后的沼泽中同德军在反复争夺纵深阵地。
  双方的指挥官都明白,一旦沼泽地域被突破,德军将彻底失去了抑制中国远征军在犹他滩头突破的最好战机,所以在犹他滩头后沼泽的三道防线争夺战中,德军几乎是寸步不让,尤其是几辆残存的野蜂自行榴弹炮,给沿着沼泽小径进攻的中国远征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对于德军残存的野蜂自行榴弹炮,中国远征军只能依靠刚刚上岸在滩头阵地摆开架势的105毫米榴弹炮进行火力压制,但是美制105H毫米榴弹炮无论从口径还威力上都远远不及野蜂自行榴弹炮的150毫米口径,不过德军的野蜂自行榴弹炮还要顾及盟军的空中支援,不得不频繁的转移阵地。
  盟军方面对于德军在滩头以及纵深修建的大量永久性的防御工事也是伤透了脑筋,因为普通的航弹和炮弹根本无法威胁到这些工事,只有战列舰大口径的舰炮才能够做到彻底的摧毁,但是这些还不是最令盟军头痛的,最令盟军头痛的是德军在防线背后修建的永久性地下火炮发射阵地。
  这些隐蔽在地下的火炮发射阵地内有地下通道,完成发射的自行火炮和牵引火炮可以沿着地下通道转移阵地,同盟军大玩躲猫猫,占据了火力绝对优势的盟军一时间也无法将这些机动性极强的德军火炮全部摧毁。
  唯一的办法就是地面部队加快突击速度,直接捣毁德军的地下火炮发射阵地,已经迂回到犹他滩头侧翼纵深的樊波虽然成功的突入了德军在沼泽后的最后一道有效永久性防御阵地,但是他身边的三百名突击队员此刻仅仅不到百人了,第二机械化军第五轻装师,装甲步兵第十五团可以说已经被彻底打残了,具体的伤亡樊波不清楚,但是根据他的估计,全团参加抢滩登陆的三千名官兵的伤亡很可能达到了70%甚至更高。
  樊波非常清楚,70%的伤亡其实早已超过了一支部队崩溃的最高上限了,一般的来说即便是王牌部队,一旦伤亡超过50%的话,那么这支部队就将要面临崩溃,很显然中国远征军不是一般的王牌部队,而且抢滩登陆原本就是一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死之战,登陆部队是绝对没有任何退路的,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突破敌人的防御,将滩头完全的攻占下来,并且向纵深进行突击,给后续部队提供一个安全并且纵深充足的滩头阵地。
  不过樊波率领的突击队此刻的状况也并不太好,他们的弹药也将要用尽,望着远处从地下喷出的一团团火光,樊波目光坚毅道:“弟兄们,德国人的地下火炮发射阵地就在我们眼前了,他们每多发射一枚炮弹,我们在滩头的战友们就要蒙受巨大的伤亡,将全部的木柄加重手榴弹集中一下,等攻下德军火炮阵地之后,给他们的炮管里面都塞上一枚,送他们回姥姥家!”
  “上刺刀!”樊波率先拔出了刺刀咔嚓一声卡在了M1944突击步枪上,然后卸下弹夹看了看里面已经为数不多的子弹,随后又检查了一下只剩下一个弹夹的M1911手枪,将身上其余没用的东西全部丢弃后,樊波轻轻一挥手,整个人如同一只轻巧的狸猫一般的贴着地面窜了出去。
  跟在樊波身后的中国士兵已经不足百十人了,他们一个个目视着前方地下的德军火炮阵地,一种视死如归的悲壮气氛在蔓延着。
  当樊波等人抵达德军地下火炮发射阵地的时候,他们欣喜的发现其地面上并没有德军的火力点或是步兵掩护部队,但是随即樊波就意识到了,他们从地下火炮发射阵地的所谓窗口根本无法靠近这些在不停发射炮弹的地下火炮阵地。
  因为150毫米大口径火炮每次发射所产生的次声波和炮口冲击余波足以将靠近附近二十米的人震得鼻口流血而死,而且地下火炮发射阵地距离天窗尚且还有十米左右的高度,底下全部是混凝土水泥地面,冒然的跳下去非死即残。
  “一定有入口的!大家分散都找一找!”发觉德军射击频率越来越快的樊波已经意识到了德国人很可能马上就要转移阵地了,一定要将这五门该死的自行榴弹炮全部炸毁在这里。
  入口没有找到,但是德国人却要准备收起自行火炮的固定地角准备撤退了,情急之下二十名突击队员自愿组成了敢死队,每一名士兵都将手榴弹或是炸药包绑在自己身上,一切都在默默的迅速进行着,没有任何的眷恋,没有任何的豪言壮语,仗已经打到这个份上了,所有的官兵都明白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最后较量。
  一名年轻的下士在紧了紧胸前的一排加重手榴弹后,望着樊波一咧嘴嘿嘿一笑道:“樊长官,帮个忙,帮我把这封信捎带回家去,我大哥和二弟在第十七团,也不知道他们都怎么样了!万一我们哥三个都牺牲了,给家里留个字有个念想也是好的。”
  “你给我回来!”樊波一把没拽住那名神情坚决的下士,哥三个都在同一个师当兵,都一起来了诺曼底,樊波清楚的记得远征之前宋长官亲自颁布过命令,严谨兄弟多人在同一部队内当兵,兄弟三人或以上入伍的,必须将其年龄最小的劝退。
  但是,樊波也十分清楚,规定永远就是规定,任何的规定都是不可能得到百分之一百的执行的,他估计这哥三个应该都是非常优秀的士官,下面的营连长实在舍不得放,而且他们也都不愿意走。
  樊波翻看了一下那名下士留下的身份牌,上面清晰的刻着第二机械化军、第五轻装师、第十五装甲步兵团下士王怀中,王怀忠!樊波将这个名字牢牢的记在了脑海中。
  两个世界上都堪称拥有最强军队的国家真正意义的一次碰撞,虽然大部分中国士兵骨子里面并不愿意来欧洲这兔子不拉屎的鬼地方打什么德国人,但是军令就是军令,并没有什么商量的余地,而且跟着宋长官也没打过什么败仗,既然宋长官让打那就打吧!
  大多数的青年军官要比士兵想得多,作为前友好国家,德国出售给中国的军火在中国抵御日本侵略的时候曾经发挥过极大的作用,中国军队也是在德国教官的教导下一步步的走向了正规化,处事严谨的德国人很少玩猫腻,他们几乎都会倾囊所授,很多中国人都喜欢他们,可以说德国对于中国在抗战初期还是有一定的帮助的!最为主要的是德国在远东并没有什么领土扩张的需求,远东对于德国来说实在太遥远了。
  望着敢死队员消失的身影,樊波的眼圈微微一红,作为一名职业军人来说,他已经经历了太多太多的生死,在战场上生与死往往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情,根本来不及悲哀或是难过,军人亦是牺牲,牺牲即为最高荣誉,樊波知道自己是那种宁愿轰轰烈烈的战死,也决计不肯平平淡淡躺在荣军养老院里等死的人。
  很快,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之后,德军的五个野蜂自行火炮地下发射阵地都冒出了冲天的火焰,一节炮管和炮塔的破片夹杂着人体的残肢断臂从窗口飞上了天空。
  原来德军的野蜂式自行火炮因为设计的原因无法携带大量的弹药,在其固定阵地发射时,几乎每一辆野蜂自行火炮都需要一辆弹药补给车跟随,从空中跳跃而下的敢死队员引爆了大量堆积如山尚未发射的弹药。
  连续猛烈的爆炸将整个一大片数十个地下炮位都全部震塌了,坍塌的地下炮位形成了一条宛如阶梯一样的小路,滚滚的浓烟伴随着大火和不时殉爆的炮弹,肆意横飞的弹片带着凄厉的呼啸声。
  冲啊!樊波一挥手一马当先冲了下去,因为樊波清楚,距离这里不远的地下炮位里最少还有七、八门88毫米大炮,这些射程极远的88毫米大炮同样对滩头有较大的威胁。
  地下炮位中的德军炮兵显然没有料到会有一群中国士兵沿着地下通道攻进来,手忙脚乱的德军炮兵纷纷中弹倒地,仓促的抵抗显得无比的苍白和无力,在接连炸毁了五门88毫米大炮之后,剩余的德军炮兵也反映了过来,几支G44突击步枪配合一挺MG43将通道完全的封锁住了,三十几名中国士兵倒在了冲锋的途中,樊波本人也被MG43撕布机从大腿上咬了一块肉下去。
  钻心的疼痛让樊波咧着嘴嘶嘶呵呵的倒吸几口冷气!
第五百四十四章
尘埃落定
  简单的包扎了伤口之后,樊波皱了皱眉头,显然笨手笨脚的通讯官并不是个好临时救护兵,樊波可以断定起码在学战场急救止血的时候,通讯官肯定是溜了号,一个没有电台的通讯官接替牺牲在通道内的医护兵,这显然是很不称职的。
  不过此刻樊波已经没有精力关注什么大腿上的伤或是通讯官的医疗救护包扎水平了,因为刚刚的激战已经耗尽了他们最后的弹药了,望着已经空枪挂机的M1911手枪,樊波突然有了一丝低落的感觉?竟然连最后一颗光荣弹都没留给自己?自己还真是失败得可以。
  樊波环顾附近二十多名紧握上有刺刀的步枪或是工兵铲的官兵,一丝惭愧涌上心头,远征军里官兵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奋战至最后关头,看来今天要壮烈在这里了,樊波唯一遗憾的是王怀中托付给自己的家信恐怕不能完成了,樊波将信件和敢死队员的名字拿了出来,放在了自己的望远镜盒中,他相信等战斗结束后,打扫战场的时候这些重要的资料一定会被发现并且妥善送交师政工部的。
  就在樊波准备率领剩余的部下做最后一击的时候,突然,一阵密集的手榴弹爆炸后,突突、突突突!M1944班用轻机枪那特有的长点射声响起了。
  “是援军,一定是援军!”樊波惊喜地望着通道的另外一头,过了许久,一个沙哑的声音喊道:“我们是中国远征军第一特种作战集群第三突击大队的,你们是那个部分的?番号?姓名?职务?”
  微微停顿了一下,对方又用英语喊了一遍,樊波欣喜的大喊回应道:“我们是第五轻装师第十五装甲步兵团的,我是师掌旗官樊波,军衔少校!”
  不过一会,几名浑身硝烟的伞兵小心翼翼的出现之后,确认了樊波等人的身份后,大队伞兵开始迅速通过,他们将要直接攻击德军最后一道防线的背后。
  望着一名为自己重新包扎伤口的伞兵医护兵,樊波十分感激的咧着嘴努力的笑了笑,医护兵看了樊波一眼道:“长官,您还是别笑了,比哭难看多了!”
  樊波微微一愣,他现在爱死这群将他从死亡边缘救回来的伞兵了,生命的可贵恐怕只有真正体验过死亡一分一秒一步步逼近的人才能真切的体会到。
  一名带着红色底肩章的特种作战集群上尉停在了樊波面前,关切道:“兄弟怎么样?”
  樊波没心没肺的嘿嘿一笑道:“不小心让MG42啃了一口,这他娘的德国鬼子也真是够硬够狠了,可比小日本厉害多了,你老兄怎么称呼?你们特种作战集群不是应该在奥马哈海滩那边后方实施配合攻击的吗?”
  特种作战集群上尉点燃了两支烟塞给了樊波一支道:“孟高仁,特种作战集群第三突击大队第九指挥官,别提这他娘的倒霉的空降了,由于德国夜航战斗机的拦截,我们就稀里糊度的跳了伞,结果我们用了大半天的时间才搞清楚自己降错了区域,真是一场大烂仗啊!不过只有击败这样的对手方能体现我们中国军人之勇武,打小鬼子没什么大意思。”
  孟高仁询问道:“滩头方向现在怎么样了?登陆场打开了没有?”
  樊波慎重地点了点头道:“打是打开了,但是伤亡之大难以想象啊!我们从侧翼迂回那会坦克登陆舰已经靠岸了。”
  孟高仁听说坦克登陆舰已经靠岸了,于是长长的出了口气道:“好家伙,我们过来的时候发现最少一百五辆以上的德军坦克正在往这边集结,估计他们可能很快就要进攻了。”
  孟高仁在地图上给樊波指了指位置道:“一会我安排人把你送走,我要先向滩头指挥官报告这个重要情报。”
  孟高仁离开之后,给樊波包扎的医护兵微微皱了皱眉头抱怨道:“外国佬没一个好东西,把我们直接丢进了德国人的防空火力圈内了,结果滑翔机大半都被击毁了,根本就没有机会降落,而且到达地面之后根本找不到指挥官,完全是属于一种混乱之中,只能在德国人装甲车的驱赶下边战边撤,我第三突击大队就剩下这三百多兄弟了,顺序排列的指挥官也同牺牲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0/3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