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争鼎(精校)第2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7/436

  当下项庄又道:“子明,从现在起,你便是寡人的羽林中郎将,幸存下来的将士全都爵升一级,赏金十两,阵亡将士一律按最高规格发放怃恤金!”
  “谢我王!”百里茂又是羞愧,又是感激,当下翻身拜倒。
  “谢我王!”百里茂身后,幸存下来的数百将士齐齐拜倒,这一刻,他们直恨不得替项庄上刀山、下油锅,直恨不得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大楚。
  当下项庄又道:“大纛传令,全军后退,我们去狄县。”
  既然韩信没死,这一仗就没得打了,项庄可不认为凭着两万骑兵就能灭掉齐国。
  别的因素先不考虑,单是军粮供应就是个问题,要知道此次出征,楚军就没携带什么军粮,自进入齐地之后便一直靠劫掠在维持,现在临淄附近能抢的粮食已经基本抢光,剩下的也都藏在几个大城里,楚军却是抢不到了,没粮食,这仗怎么打?
  在另一个时空里,蒙古大将哲别倒是有过凭借两万骑兵长途转战几千里,沿途灭国上百的辉煌记录,可被哲别灭的都是巴掌大的斯拉夫公国,兵不过百、民不满千,那能跟韩信统治下的齐国相比吗?
  所以,还是趁早走人!
  ※※※
  望着黑压压的楚军骑兵潮水般汹涌而去,韩信终于长长地舒了口气。
  下一刻,一股沁入骨髓的寒意忽然袭来,韩信脸上的血色霎那间消褪得一干二净,取而代之,却是前所未有的灰败之色。
  曹窋也在霎那间变了脸色,大王原本几乎已经能够自己站立,可是现在,却几乎是靠着他的提溜才能勉强站住,当下曹窋回头大吼道:“太医,老公羊?!”
  公羊太医急上前来时,韩信已经陷入了半昏迷的状态,一边拉着娄敬的手,一边断断续续地叮嘱娄敬道:“亚相,楚军新退,千万记得追杀一阵子,如若不然,项庄很可能反而会起疑心,到时候楚军再兜头杀回来,那就大事休矣……”
  “大王放心。”娄敬连连点头道,“臣这便安排……”
  韩信这才幽幽叹息一声,头一歪陷入了无尽的黑暗中。
  韩阖两步上前,劈胸揪住公羊太医的衣襟,喝问道:“老公羊,父王还有救吗?”
  公羊太医额头上已经冒出了豆大的冷汗,一边擦拭着冷汗一边说道:“臣尽力,公子请放心,臣一定会全力救治大王。”
  “哼!”韩阖这才松开了公羊太医的衣襟,冷森森地道,“父王若有个好歹,本公子定不饶你!”说此一顿,韩阖又转身回头对娄敬道,“亚相,本公子欲亲领大军追击楚军,请借父王大纛一用。”
  ※※※
  临淄通往狄县的驰道上,楚军正浩浩荡荡地向西行军。
  万军之中,项庄骑着乌骓马,正不紧不慢地向前行进,走着走着项庄的浓眉忽然间蹙紧了,回头问百里贤道:“子良,寡人总觉得事情有些不对。”
  百里贤有一下没一下地摇着羽扇,笑问道:“大王觉得哪里不对?”
  项庄若有所思道:“那日在黄龙荡,与寡人晤面的韩信应该是真的,天下之大,与韩信长相相似的人也许有,可韩信身上的那种王者之气,哦不对,就是常年养尊处优所养成的那种颐指气使的精气神,却是别人冒充不来的。”
  百里贤点了点头,若有所思道:“可今天出现在两军阵前的,也定是韩信无疑。”
  项庄摸了摸下巴,忽然说道:“那么,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黄龙荡与寡人会晤的就是韩信本人,不过他并没有死在由渊箭下,而只是受了重伤,今天,他则是强行支撑着在指挥大军作战,其用意不过是为了吓退我们。”
  百里贤手中轻摇的羽扇为之一顿,道:“大王是说,韩信已经命在旦夕?”
  “这只是寡人的猜测。”项庄摇了摇头,又道,“看看吧,再过片刻断后的斥候骑兵就该有消息传回来了,如果齐军缩回临淄并没有来追,那就说明韩信的确是危在旦夕了,可如果齐军大举来追,则韩信多半没什么大碍。”
  话音方落,一骑快马已经从后方飞驰而来。
  及至近前,马背上的骑兵狠狠一勒马缰,胯下坐骑顿时长嘶一声人立而起,前蹄在空中一连几个踢腾,再落地时已经硬生生止住了前冲之势,当下那骑兵拱手作揖道:“大王,齐国大军追上来了。”
  “真追上来了?”项庄皱眉道,“有没有看到齐王大纛?”
  “有。”骑兵不假思索地道,“齐王大纛在前,各军尾随其后,往这边来了!”
  “唉。”项庄叹了口气,回头对百里贤说道,“看来韩信应该没什么大碍,可惜了,这么好的机会都没能射杀韩信,可惜了。”
  百里贤微笑摇头,道:“大王也大可不必气馁,韩信乃是一代兵家,又岂是这么容易对付的?再说此次出征,咱们的目标早已经圆满达成,齐国吞并赵国的野心受挫,咱们大楚说不定就要增添一个盟友了。”
  项庄欣然点头道:“算算时间,上大夫差不多也该到邯郸了,但愿他真能说服赵国君臣与我大楚结盟。”
  ※※※
  刘邦最近的心情很不好,吕氏这个最大的隐患虽然消除了,可刘邦发现他还是无法随心所欲地实现他的意志,就说册立太子一事,按刘邦的本意自然是想册立刘如意为太子,可萧何、周勃、白墨等大臣却全都支持刘恒。
  再加上有吕台的遗言,刘邦也不能不有所顾忌。
  刚刚戚夫人又在刘邦面前哭诉了一番,这让刘邦很有些心烦意乱,这会正一个人躲在永延殿里喝闷酒,让刘邦心烦的事情不止一桩,相比太子之争,刘邦对另一件事更加的耿耿于怀,这件事就是,赵国居然跟楚国结盟了!
  这事还得从一个多月前说起,一个多月前,韩信亲率十万大军攻伐赵国,赵国也曾谴使向刘邦求救,不过那时刘邦忙于清理吕氏势力,根本就顾不上,只是写了封亲笔信派人给韩信送去,结果好像也没发挥什么作用。
  自从请封假齐王之后,韩信就不怎么听他刘邦的招呼了。
  然后,项庄却出人意料地出了兵,而且还真的救了赵国!
  接着,楚国便和赵国结成同盟了,据说楚国还给了赵国不少好处。
  刚听到这个消息时,刘邦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怎么可能?上一代赵王张耳可是他刘邦的心腹,赵国可以说是刘邦一手扶持起来的,当今赵王张敖更是他刘邦的女婿,有这两层关系,赵国又怎么会背叛大汉去跟楚国结盟?
  此时此刻,刘邦真的很想问问许负,天象是不是已经起了变化?他刘邦的帝星还像原来那样璀璨夺目,还像原来那样众望所归?不过很遗憾,自从十多年前离开咸阳之后,许负便销声匿迹了,直到今天刘邦都再没有听说过她的消息。
  
  第384章
凯旋大道
  
  秭陵城北新修了一条大道。
  这条大道宽一百步(150米),长十里,整条大道以大青石铺面,两侧还种了大量的花卉、巨木,团花锦族、美轮美奂,大道一端连着秭陵城北的武威门,一端则连着乌江边的码头,在大道北端还盖了座巨大的牌楼,上书“凯旋大道”四字。
  如果项庄看见了一定会哭笑不得,他也就无意中跟项他说起过盛唐长安城的朱雀大街以及法国的凯旋门,结果项他就给他整了条凯旋大道。
  不过,通过这条凯旋大道,已经可以一窥楚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了。
  整条大道耗时仅仅三个月,差不多就是项庄带着骁骑军离开秭陵的同时,凯旋大道就正式开工了,为了修建凯旋大道,项他足足招募了两万多工匠以及十几万民夫,还斥重金购买了数以百万计的大青石。
  这也算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了,却几乎无损楚国的国力、民力。
  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楚国的经济实力已经膨胀到了一个让人无法想象的高度,甚至连项庄这个始作俑者,也绝对想象不出来。
  在史学界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在唐宋之前的华夏,由于生产力低下,根本就不具备大规模发展工商业的条件,因为工商业的发展必然会导致壮劳力脱产,壮劳力脱产再加上生产力低下,就必然会导致粮食减产,从而导致严重的饥荒。
  商鞅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才制定了重农抑商的国策,并且延续近千年!
  事实上,商鞅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后世的追随者更是邯郸学步、固步自封。
  工商业的发展的确会导致壮劳力向工商业领域流动,因为做工似乎来钱更快,这就必然会导致农夫的减少以及粮食的减产,但这只是暂时的,因为市场会进行自行调节,由于粮食的减少,必然就会导致粮价的提高,粮价的提高必然就会促使手工业者回去种田!
  除了市场会对农夫、手工业者的数量进行自我调节外,工商业的发展更能反过来促使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道理是明摆着的,当种田不再是为了维持自家温饱,而变得有利可图时,农夫就会想方设法去提高农田单产,农夫有了这种需求,铁匠们就会想方设法提供更优质的农具,要想提供更优质的农具,就得想方设法改善冶铁工艺!
  这就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最终工商业的发展不仅没有导致粮食的短缺,反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遗憾的是,古代华夏并没有进入这样的良性循环。
  但是在西方,却进入了这种良性循环,正是由于工商业的发展,才导致西方使用铁器的时间比华夏早了整整一千年;而且在西方,罗马帝国时期的工商业就已经非常繁荣了,却也没见罗马帝国因此而发生大规模的饥荒!
  由此可见,工商业的发展并不会导致饥荒,反而会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不过由于项庄的穿越,如今的楚国却走入了良性循环,冶铁、陶瓷、纺织、酿酒、造船等手工业蓬勃发展,农业也有了极大发展,农具的改良使深耕成为可能,深耕技术的应用使农作物的单产有了极大提高,现在楚地的亩产已经超过了三石!
  工商业的发展,对楚国的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华夏的年轻人,在真实的华夏历史上,年轻人的理想就是学会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也就是说,当官拜将、封妻荫子是年轻人唯一的理想。
  但是现在,情形却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当官拜将仍是年轻人的最高理想,但务工、务农也不再是让他们嗤之以鼻的选择了,因为在楚国,商人、农夫以及工匠的地位并不低,只要你能在本行业干得出色,同样可以获得爵位,成为显赫贵族。
  ※※※
  刚刚修建好的凯旋大道两侧,此刻早已经是人山人海了。
  城外早已经是人山人海,城内却还是不断地有人涌出来,有峨冠博带的书生,有劲装短打的武士,有青衣短袄的工匠,更有穿着对襟襦裙的小娘子,有老妪老翁,更有不计其数的小儿穿行在人群之中,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今天,是大王和骁骑军班师的黄道吉日。
  所有人都是各怀心思,老妪、老翁大多是为了迎接自己的儿子,妇人却是为了迎接自己的男人,书生、武士则是为了一睹骁骑军的风采,至于那些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小娘子,却是为了从凯旋的骁骑军将士中间找一个如意郎君。
  大军还没到,凯旋大道上就已经热闹得不行了。
  “王家阿妪,您也来了?”问话的老翁神情恭敬,还用了您的尊称。
  “我们家三狗子回来了,这不来接他么?”答话的老妪微微昂起了头。
  “王家阿妪,这次你们家三子怕是要爵升五大夫了吧?”老翁越发的恭敬了。
  “那还用说,昨儿个官差就上我们家说了,三狗子又立功了,赶明儿就得爵升一级,成五大夫了,对了,回头还得把大门上的牌匾给换了。”
  “王家阿妪,您可真是好福气,生了这么个好儿子。”
  “你家老四也不差,虽说还是个府兵,回头立了功就成公士了。”
  “王家阿妪,您看你们家三子至今未娶,不如把我们家二丫娶了吧?”
  “你家二丫?倒是好身板,干活有把子力气。”王家阿妪有些心动,老人家在成为五大夫他娘之前,也是过惯了苦日子的,所以这观念一下还转不过来,总想着娶个身板结实的儿媳妇,家里就能多个壮劳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7/4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