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争鼎(精校)第2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8/436

  “吕家阿翁你就别想了,就你家二丫那模样,三子能瞧得上?”很快就有另一个老头儿跳出来搅局了,“王家阿妪,我们家四丫头奶大腰细模样好,你家三子见了肯定喜欢,关键是四丫屁股大,将来一准生儿子。”
  “也是,得找个会生儿子的。”王家阿妪便有些犹豫。
  吕家阿翁便不干了,嚷嚷道:“曹家阿翁,你们家四丫头不是定亲了么?”
  “谁说定亲了,谁说定订了?”曹家阿翁不高兴道,“我们家大丫嫁了个农夫,二丫嫁了个工匠,三丫嫁了个商人,这回四丫怎么也要找个将军,王家阿妪,要不就定了?不要你半分彩礼,老汉倒贴黄金二十两做嫁妆,成不?”
  说话间,前方忽然间骚动起来,遂即前面口口传过话来,大军到了!
  王家阿妪便有些着急,因为她人矮看不清前方凯旋大道上的情形,曹家阿翁便将自个从家里带来的小板凳给了王家阿妪,踏上小板凳,王家阿妪终于看清了凯旋大道上的情形,果不其然,一队兵甲森严的骑兵已经踏着整齐的马步,缓缓开了过来。
  当先那骑身材健壮、高大,唇上短须浓密刚直,威仪非凡,身上披挂的黄金铠甲在朝阳的照耀下更是闪闪发光,让人竟无法正视,不消说,这肯定是楚王了,大道两侧围观的楚国民众霎时间山呼海啸般欢呼起来。
  紧随楚王身后的,便是一队队骁骑军将士了。
  将士们排成了一排排的横队,每队五十骑,全都骑着神骏的高头大马,身上的铠甲、头上的头盔,腰间的刀鞘还有脚上的马靴全都擦得锃光瓦亮,手中的骑枪、马饰上的铜钉在太阳的照耀之下闪闪发光,将马背上的骑士衬托得格外的气宇轩昂。
  大道两旁的小娘子们便纷纷尖叫起来,一个个全都激动得俏脸通红,直恨不得现在就投怀送抱,找这些气宇轩昂、前程似锦的骑士做她们的夫婿,有几个原本就已经与骁骑军将士相好的俏娘子更是追着马队往前跑,一边连声招呼心上人。
  不过,骁骑军将士们却矜持得很,对这一幕理也不理。
  本来就是,就凭他们骁骑军骑士的尊贵身份,还有他们的爵位,找三五个漂亮女人那还不是易如反掌?只要他们愿意,愿意嫁给他们的俏娘子真能排出一道长队。
  人群中,王家阿妪终于找到了她的儿子,当即连连招手:“三狗子,狗子……”
  马队中,一名身材壮硕、气宇轩昂的骑士闻声回头,见是老母,赶紧向将军告了罪,然后脱离大队来到了王家阿妪跟前,翻身下马问道:“阿母,您怎么来了?”
  王家阿妪看着英俊挺拔的儿子,直欢喜得眉花眼笑,叼叼了几句才忽然想起正事来,当下指着不远处,那几个聚集在一起、正往这边偷偷打量的小娘子说道:“三狗子,阿母给你说了门媳妇,就是那边那个小娘子,长得最漂亮、屁股最大的那个。”
  三狗子顺着阿母手指的方向看去,那几个小娘子的俏脸立刻就红了,不过一个个还是强忍着羞意向三狗子狂抛媚眼,三狗子一眼就看见了中间最漂亮、腰最细也是屁股最大的那个俏娘子,当下心花怒放地道:“成,就是她了。”
  
  第385章
厚积薄发
  
  项庄骑着乌骓马,缓缓行进在凯旋大道上,心情是又惊又喜,三个多月前出征时这里还只是普通的一条驰道,怎么到齐地、淮南转了一圈回来,就多出这么一条宽逾百步、气象万千、犹如帝王大道般的辉煌大道来了?
  项庄身后,是铁塔般壮实的晋襄和呼延,两人落后项庄半个马头,本来这种时候他们是不想挨项庄太近的,不过凯旋大道两侧这么多人,其中搞不好就会有各国派来的刺客,虽然大王武艺高强,可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啊,小心为上不是。
  晋襄、呼延身后,才是百里贤、由渊、百里茂诸将,赢贞赫然也在其中,不过赢贞这会的心情是相当不爽的,因为她想跟项庄并排前行,接受大道两侧民众的欢呼,不过项庄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她,显然,项庄认为她没这个资格。
  凯旋大道两侧的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项庄的情绪也被带动了起来,他忽然间觉得修建这样一条大道其实也是个不错的主意,通过大道上的近乎阅兵式的游行,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国君的威望,更可以激发国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望着激动到忘乎所以的臣民,项庄忽然觉得,似乎有必要给秭陵修建一个大型的娱乐设施了,随着楚地工商业的发展,百姓们的收入越来越高,生活越来越富足,绝大多数百姓已经摆脱了贫困,有男人在当兵的家庭甚至已经过上了优越的生活,秭陵城内的那些酒馆、棋舍、琴坊、妓寨等设施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了。
  角斗场,没错,就是角斗场,是时候修建一座大型角斗场了。
  在穿越之前,项庄曾经看过一部名叫《斯巴达克斯血与沙》的美剧,里面那些血腥的镜头倒是没怎么触动他,作为一名老兵,更残酷、更真实、更血腥的场面他都见过,但是里面的那些罗马人在血腥面前流露出来的那种亢奋却让他有些触动。
  毫无疑问,角斗场的表演能够极大地提升公民对于国家的归属感,更重要的是,能够极大地振奋公民的血性,让他们变得好斗、嗜血,西方的罗马为什么会从一个小小的城邦最终膨胀为雄霸整个地中海的庞大帝国,并且延续千年之久?
  没别的原因,就是因为罗马人好斗,嗜血,侵略成性!
  项庄已经改变了历史,所以不希望华夏人重走老路,变成一个温和、谦恭、忍让的内敛民族,项庄希望华夏族变成一个好斗,嗜血,扩张成性的民族,所以,有必要引入角斗场竞技场这样的血腥娱乐,让儒家的中庸、仁义之道失去生存的土壤。
  沿着凯旋大道游行了一趟,接受了秭陵市民山呼海啸般的欢呼,然后项庄又在武威门上发表了一通即兴演说,惹得楚军将士和大臣、百姓又是好一阵欢呼,当然,其中绝大多数人只是跟着起哄,听见项庄演说的只有很小一部份。
  最后,骁骑军解散,拥有不更以上爵位的贵族获得了一个超长的假期,得以回家跟家人团聚,不更以下爵位的将士则散归军营,继续接受最残酷的训练!项庄回宫后自然免不了要与诸多妃嫔、王子、公主共享天伦之乐。
  不过才第二天,项他就生拉硬拽着项庄来到了秭陵太仓。
  项庄吃惊地发现,太仓里那些原本空空如也的地窖、粮囤这会居然全都被装满了,不仅如此,在原本西北角的空地上还额外修建了大量的地窖和粮囤,也就是说,现在秭陵太仓里囤积的粮食已经远远不止一百万石了!
  “子冀。”项庄吃声道,“这里有多少粮食?”
  项他伸出两枚手指,微微有些得意地道:“两百万石!”
  “两百万石?!”项庄有些不敢相信地道,“哪来这许多粮食?”项庄不能不吃惊,虽说有秦夫人这个红顶商人在替朝廷高价收购粮食,可那也得楚地有这么多余粮才行,要知道十几年前刚开始变法时,楚地的粮食都还不够吃啊。
  项他微微一笑,说道:“大王,您跟臣去看看就知道了。”
  当下项他领路,带着项庄以及诸多文武大臣来到了秭陵郊外的一个村落。
  这只是一个小村庄,在山脚河畔的荒野上辟出了大约几百亩(今市亩)水田,这会水田里的稻谷已经收割完毕,却长满了一种绿油油的植物,项庄认识这种植物,幼苗时可以当疏菜食用,长成了再收割就是优质的牲畜饲粮。
  让项庄尤其眼前一亮的是建在河边的几架水车。
  显然,这几架水车是用来从河中汲水灌溉这几百亩水田的,作为穿越者,项庄当然认识水车,但是他可以发誓,绝对没有跟任何人提起过水车,此前,他的精力更多地放在军械的改良以及酿酒、造纸上,对农械的关注不多。
  项庄隐约记得,水车好像又叫孔明车,直到东汉末年才出现,可是现在,楚国却提早四百年用上了水车,这水车是谁发明的?
  当下项庄问项他道:“子翼,这水车是谁发明的?”
  顺着项庄手指的方向望去,项他笑道:“大王是说这水轱辘啊,那是太学一个学生造出来的,这学生原本就是农家子弟,又喜欢机关学,跟着公输大家学了两年多机关学,就鼓捣出了这水轱辘,据说是为了他阿翁能少担几挑水。”
  项庄便有些感慨,看来他的变革真的对楚国的各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军事、文化上的影响就不多说了,现在连农业也受到了巨大影响,不仅生产工具极大改善,生产技术也出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眼前这架水车就是明证。
  “现在这水轱辘已经遍及整个江东了。”项他微微一笑,又道,“大王,这边走。”
  当下项他领着项庄以及一众文武大臣继续往前走,在几百亩水田中间的一块空地上,建了几十栋茅屋,好几栋正往外冒着袅袅炊烟,还没等众人靠近,好几条大黄狗就从村子里冲了出来,冲着这边狂吠,几十只母鸡受了惊吓,顿时四处乱飞。
  狗吠声立刻惊动了村里的村民,小村庄的里正便赶紧迎了出来。
  这里正也是见过世面的,虽然项庄君臣一行都穿着便服,可里正还是一眼看出,来的是一群非富即贵的大人物,当下将项庄一行迎入了自家的院子,又拿出刚刚从集镇上沽的白酒以及卤猪头肉待客,一边还安排阿妪杀鸡宰鸭。
  项庄便有些愣神,这白酒和卤猪头肉不像是专门准备的,倒像是这个小小的里正买来准备自个享受的,看来,这里正的小日子过得不错啊。
  “老人家,今年收成怎么样啊?”项庄在石凳上坐下,随口问道。
  里正忙道:“今年收成还行,收了五十多石谷子,差不多能碾三十石精米。”
  项庄便有些吃惊,三十石精米那就是三千六百斤(秦斤)了,换算成后世的市斤也有将近两千斤,刚才看了看里正家里的人口,好像就老两口、儿媳妇外加一个半大孩子,一年最多也就吃掉七八百斤,那可是大有盈余。
  回头看了看项他,项庄又道:“各家都差不多?”
  里正挠了挠头,答道:“大头家多些,收了近百石谷子,别家都差不多。”
  项庄哦了一声,又道:“老人家,怎不见你儿子?”
  “当兵哩。”说起儿子,里正脸上立刻露出了自豪之色,又道,“我儿子刚选上府兵,这会正在丹阳大营集训,说是翻了年就能上阵杀敌了,指不定也给偶挣个爵位回来,嘿嘿,到时候咱老牛家也就是贵族哩。”
  项庄便是微微一笑,当兵还是楚人的首选。
  在里正家吃了顿饭,项庄又到村里转了转,发现里正并没有撒谎,各家各户的粮囤都装得满满的,还养了不少的鸡鸭鹅狗,由于是农闲季节,几个农夫还到河里撒起了网,很是捞了几尾鱼,富足的气息那是扑面而来。
  回城的路上,项庄忍不住问项他道:“子翼,该不会是你刻意安排的吧?”
  项他闻言莞尔,摇头笑道:“大王若是不信,改天自己出去转转不就知道了?”
  项庄其实也就这么一说,在这种事关大政方针的大事情上,项他还不至于故意粉饰太平来向自己邀功,当下又问道:“可是不对啊,既然楚地家家户户有这么多余粮,那前些年他们的余粮上哪去了?”
  “前些年的余粮基本上都卖给酒坊酿白酒了。”项他说此一顿,又道,“不过,前些年的收成可不能跟现在相比,就说三年前吧,那可是个风调雨顺的好年景,今年多少还遭了几次风灾,可收成还是要比三年前更好。”
  “这是为啥?”不等项庄发问,武涉忍不住先问了。
  项他道:“主要是亩产提高了不少,有了前面几年的积攒,现在家家户户基本上都拥有了耕牛或者驮马,还有铁铧犁耙,能把地翻得更深、更细,水轱辘更是个好东西,只要不遇到大旱,收成基本上不会受太大的影响。”
  项庄便有些明白了,这就叫厚积薄发,十年变革,前面七八年在人文、科技、农业、军事等各方面完成了蓄力,最后这两三年就开始显现出变法的成果来了,农业方面,单产极大提高,科技方面,各种发明层出不穷,人文方面,楚人的价值观已经大不相同,军事方面就更不必多说了。
  
  第386章
太学
  
  在王宫休整了几天之后,项庄便带着一大群文武官员兴匆匆地来到了位于秭陵城南的太学,楚国迁都之后,太学也跟着迁到了秭陵,如今的楚国太学,在项庄的引导和影响下,已经逐渐有了后世综合性大学的雏形。
  在机构和职能上,太学也已经分成了四个学院,分别是军事学院、政治学院、鲁班学院以及诸子学院。
  军事学院的职能就是替军队输送中高级军官,也就是将校,当然就目前来说,军事学院走出去的学员都还只是低层军官,离晋升将校还远得很,但是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楚军中的将军将毫无例外都会是军事学院的毕业学员。
  政治学院的唯一职能就是替楚国培养合格的地方官,由于楚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中央集权,因而可以强制性地将政治学院的毕业学员推向各地担任基层官员,这对整个楚国尤其是新纳入楚国统治的荆襄、巴蜀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因为这些学员全都受过严格的学院教育,对新法有着很深的认识,更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忠实拥护者和追随者。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政治学院培养的这些官员将成为楚国的另一大利器,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楚军是开疆拓土的利剑,而科班出身、学识渊博的官员将是楚国统治天下的基石,有了这支庞大的高素质的官员队伍,大楚就绝不会重蹈大秦的覆辙。
  诸子学院其实就是杂学院,文学、音乐、哲学等学科都有教授,不过选择诸子学院的学员很少,太学的绝大部份学员都会选择军事学院或者政治学院,选择鲁班学院的都不多,愿意进入诸子学院的更是凤毛麟角。
  都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立国根本,通过太学,如果不进行必要的引导,未来的大楚帝国在军事上将会无比强大,政治上将会无比稳定,工商业也将会无比的繁荣,但是在文学、哲学等领域怕是不会有什么太大的发展。
  这种情形显然是不行的,项庄可不希望华夏族变成一群只知道开疆拓土、只知道征战杀戮的野蛮人,要想华夏文明持续辉煌、历经千年而不衰,天文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医学等各方面的学科就一样都不能落下。
  不过今天,项庄要去巡阅的却是四大学院中的鲁班学院。
  鲁班学院其实就是后世的科学院,职能有两个,一是搞发明研究,再一个就是培养优秀的工匠,伟人说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可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作为一个穿越者,项庄当然不会轻视科技的发展,尤其是军事科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8/43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