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娱乐指南(精校)第1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8/400

  评定词作高下的有三位,分别是诗会主持王洋、“青萍诗社”首领瞿直和墨酣斋诗社的张弼,张弼之父便是宣州刺史,他本身也有功名,是正六品奉直郎。
  诗会主持王洋不辞辛苦,将五十二阙词一一当众朗诵一遍,然后与瞿直、张弼二人低声了商议良久,圈出十二阙词定为甲类。
  众人凝神倾听,等待评判。
  张弼道:“我把甲类十二阙词的首句念一下,是谁作的请报一下自己姓名……”于是一句一句念来,每念一句便有一人应以一个名字。
  周宣听到胡扬和连昌公子都榜上有名了,连昌公子还接连报了两次姓名,看来他的两阙词都入选了甲类十二强,周宣因为交卷早,反而压在最后。
  张弼念到:“《蝶恋花》‘袅袅鞭丝冲落絮’……是谁所作?”
  一个女子柔美的声音应道:“张幼微。”
  张幼微便是张弼之妹,才貌双全。号称宣州第一名媛。
  张弼微微一笑,继续念到:“伫倚危楼风细细……是谁之佳作?”
  周宣正要答应,左侧有一人突然抢着说:“是小生所作。”
  “啊!”周宣瞠目结舌,都被气傻了,简直不会辩解了,竟有当面冒领地,真是奇闻。
  冒领者是个白面书生。微胖,此时激动得满脸通红。说话结结巴巴:“不是,我,我,我……”
  王洋刚才看过周宣这阙词,瞪眼道:“李焘,这词真是你填的吗?莫要说谎,有辱斯文。”
  白胖书生李焘连连摇头:“不是。不是,小生应错了!”
  李焘是青萍斋诗社成员,瞿直皱眉道:“李焘,你也是诗书人家,怎会如此颠三倒四!”
  白胖书生李焘脸红得象煮熟了的虾,惭愧道:“小生刚才听王洋先生念到这一阙‘伫倚危楼风细细’,深爱其中两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不免痴想,若此佳句是我所作那该有多好,想得入神,张公子一问此词是谁所作,小生就情不自禁地答应了,真是愧煞小生也!”
  “谢眺楼”上笑声一片。都觉得白胖书生李焘很有趣,是个性情中人,便有几个名媛闺秀偷看李焘,估计李焘桃花运到了。
  周宣呵呵笑道:“此词是区区在下所作,在下金陵周宣之。”
  张弼念罢甲类十二阙词,然后道:“甲类十二阙词,连昌公子、周宣之公子、宁夫人分别居其六,也就是说共有九人有资格进入‘谢眺楼’最高层,其余六人是……胡扬公子、张幼微小姐……诸位可有异议?”
  那些落选的书生士子好生沮丧,别人入选也就罢了。但两个金陵人入选实在让他们脸面无光。但也争论不得,刚才朗诵词作时都听到了。周宣之和宁夫人的四阙词的确高妙,非他们所能及,既然三位主选者不肯包庇本地人,那只有仰天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无缘一亲花魁芳泽。
  但是,失之桑榆,收之东隅,落选的书生士子与五位同样落选地宣州名媛同病相怜,一边埋怨主选者有眼无珠,一边便互致问候,尤其是白胖书生李焘,与一位身材高挑的女诗人谈论诗词,越说越投缘,双方暗生情愫,看来相约后花园私订终生之期不远矣。
  瞿直道:“上得二楼地士子名媛俱有价值不菲的礼物相赠,上最高层的九位,请吧。”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周宣九人登上“谢眺楼”最高层,北望敬亭山,山峰座座,宛若案头盆景历历在目。
  这时早已过了午时,周宣肚子饿得咕咕叫,心道:“要夺这诗魁还挺烦,花魁夏侯流苏不知在不在这里,倒要看看是不是秀色可餐?”
  四围矮案,蒲团罗列,楼厅正中,铺着一张四四方方的大食地毯,一个红裙女子跪坐着,上身微倾,低眉垂睫,宛若一尊静美的雕塑,身前一架箜篌,龙身凤形,连翻窈窕,缨以金彩,络以翠藻,一看就是极名贵之物。
  蔺宁碰了碰周宣手臂,示意这红裙女子便是夏侯流苏。
  周宣点点头,故意装作很好色的样子,盯着夏侯流苏猛看,看隆起的胸脯、看跪坐着交叠地臀股……
  夏侯流苏跪坐着一动不动,依然未抬眼,幽黑密长的睫毛象两把小扇子,遮住双眸,对注视她的目光恍若不觉。
  胡扬来气了,过来说:“周大商人,非礼勿视。”
  周宣洋洋得意道:“待我得了诗魁,美人还不是任我赏看。”
  胡扬本来不想与周宣闹僵,他还惦念着周宣的姐姐妹妹呢,但这时见周宣咄咄逼人要染指诗魁,还当面轻薄花魁,怒了:“你一个盐商也想得诗魁,做梦!”
  周宣冷笑道:“这里是比才华,不是比父母谁官大,有本事靠自己。”
  胡扬怒气冲冲道:“论才华我也强你百倍……流苏小姐。出题吧,让这一身腥咸的俗物知难而退。”
  因为周宣自称是盐商,胡扬就说周宣一身腥咸,语含侮辱。
  诗会主持王洋说道:“诸位俊彦,请安坐,先听夏侯流苏姑娘弹箜篌一曲。”
  周宣与蔺宁在西北方向地两张矮案后蒲团上跽坐着,等着看好戏。
  四月风暖。楼顶檐铁叮叮脆响,正午阳光将碧绿的琉璃瓦照澈。远山近树,如诗如画。
  夏侯流苏睫毛一抬,双眸如水,只一眼,楼上诸人都觉得夏侯流苏看过来了,一种明艳,照人心肺。
  周宣心道:“此女丽色不逊于羊小颦。可惜啊,卿本佳人,奈何作贼?”
  夏侯流苏双手一抬,红袖滑落臂弯,露出雪白小臂,玉腕戴着绞丝镯,十指尖尖拨动丝弦,美妙的乐音流淌而出。
  周宣与羊小颦朝夕相处。对音乐已经有很高地鉴赏能力,听得出夏侯流苏技艺不凡,曲调繁复,极具表现力。
  一曲弹罢,夏侯流苏莺声呖呖道:“小女子弹奏的这支曲子名为《柳絮三咏》,柳絮又名杨花。三月春残,杨花乱飞,请以诸位词家以杨花为题、《水龙吟》为曲牌、以去声四置为韵,两炷香时间,词意佳妙者取三甲。”
  这花魁出题果然刁钻,要做她的入幕之宾难矣哉!
  进入决赛的九人都是暗暗点头,这题地确是难,不仅限定了曲牌还限定了用韵,已经不可能宿构了,两炷香时间不足半个时辰。要填出这一阙长调。而且要词意佳妙,难!太难了!
  而周宣更要一人填两阙。而且还得韵脚相同,高难度啊!
  周宣紧张思索着,浓眉微皱,不停地叉手。
  可怪,自从到了唐国,周宣发现自己对以前的往事记忆得尤其清晰,看过地书、读过的诗词,一想起来就历历如在眼前,好比老年人回忆年少时情景,一点细微之物都记得清清楚楚。
  大约过了半炷香时间,周宣停止叉手,眼里闪着兴奋的光采,心里喊着:“有了,有了,千古咏杨花的绝唱,而且是两阙,是苏轼与友人章质夫唱和之作,都用的是四置韵,哈哈。”
  周宣开始奋笔疾书,他把苏轼的那阙写给蔺宁,既然要让蔺宁夺诗魁,就得给她最好的,他自己用章质夫那阙,其实章质夫是原唱,苏轼是和韵,等于是模仿之作,但苏轼才高,模仿之作反而超过了原作,这也是少有地文坛佳话。
  蔺宁接过周宣弹过来的纸团,抄写在碎花诗笺上。
  这次作弊被人发现了,就是宣州张刺史的女公子张幼微,张幼微听了周宣那两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芳心震动,这是何等地痴情啊,是什么样地女子让这个金陵翩翩公子如此倾心?衣带渐宽,那就是相思使人瘦,这个周公子不见瘦,但也许以前是个胖子,相思得反而瘦身好看了。
  张幼微不时偷看周宣,发现了他与那位宁夫人之间作弊的秘密,更是震惊:“什么,他一人填两阙?如此说二楼时宁夫人所填地《蝶恋花》和《清平乐》都是这个周宣之所作了?此人才华之高,真是骇人听闻!”
  周宣察觉张幼微在看他和蔺宁,心知作弊之事被她看到了,倒也毫不心慌,伸右手食指搭在唇边,冲张幼微作了一个噤声的手势。
  张幼微面纱下地俏脸一红,扭过头不再看他,心里微微有些羞恼:“这人才是有才,可是轻薄,刚才还那样看着夏侯流苏,垂涎欲滴的样子!”但不知怎么,这轻薄男子笑起来浓眉白牙的样子就是挥之不去,形象异常鲜明。
  周宣把那阙《水龙吟》咏杨花词抄好,自己赏析了一番,心想:“诗魁是三嫂,魁副是我,这赢得的三千两银子一并带去给信州,在老家盖一栋结实的大房子,可以经历千年而不朽,我周氏祖辈一直住下去,最后轮到我……呃,乱套了!”
  这样想着,周宣不禁微笑起来。发觉又被人偷看了,一个是张幼微,一个是胡扬,张幼微看不到表情,胡扬则是一脸的鄙夷和得意,他地《水龙吟》已经填好了,自认为是有生以来填得最好的一阙词。
  周宣见第二支香才燃了一小半。还有一阵子等,不知道楼下大厅的道蕴姐姐她们是不是还等在那里。肯定也饥肠辘辘了吧?便起身走到楼廊上,扶着栏杆下望。
  蔺宁也赶紧跟出来,三痴叮嘱她一定要保护好主人,她不敢掉以轻心。
  周宣突然挥起手叫道:“老三……老三……”
  蔺宁探头往下一看,只见三痴站在楼下一块太湖石上仰头向上看,赶紧招手:“三哥……”
  三痴问:“主人要不要吃板栗粽子?”
  周宣应道:“好,来两个。给三嫂一个。”
  三痴道:“主人请摊开手掌,不要动。”
  周宣伸右手到栏杆外,掌心向上,就见三痴从下面将粽子抛上来,在空中划出一道五丈弧线,不偏不倚轻轻落在周宣掌中。
  “真准哪!”周宣笑嘻嘻将粽子递给蔺宁,再伸手,三痴又抛上来一个。
  周宣高声问:“老三。仙子她们呢?”
  “周宣哥哥,我们在这里。”林涵蕴的声音脆声传上来,她手里捏着一个角粽,吃得眉花眼笑。
  周宣道:“诗魁差不多快到手了,呆会就下来。”
  下面那些看热闹等待决出诗魁的宣城士子“哄”的一声鼓噪起来,有骂的、有叫地、声称决不允许宣州花魁被外乡人采摘去……
  周宣任他们瞎起哄。笑嘻嘻吃完了板栗粽子,将粽叶子轻飘飘丢下楼,又引来一阵非议。
  回到楼中,看看白檀香已经差不多燃尽,这回交卷是胡扬第一,到最后,有三个没能交卷,这规定了韵脚的词太有难度,若无捷才,一时半会哪里填得出来!
  三个没交卷地其中就有宣州第一才女张幼微。因为这个轻薄多才地周宣之。使得张才女心神恍惚,只填了上半阙。自己不满意,抹掉了。
  瞿直、王洋、张弼三人细细赏鉴收上来地六阙词,交头接耳,商议良久,然后由王洋出面说道:“诸位才子佳人,经我三人品鉴,以下三阙词位列三甲。”
  王洋吟道:“开时不与人看,如何一霎濛濛坠?日长无绪,回廊小立,迷离情思。细雨池塘,斜阳院落,重门深闭。正参差欲住,轻衫掠处,又特地、因风起。
  花事阑珊到汝,更休寻、满枝琼缀。算来只合,人间哀乐,这般零碎。一样飘零,宁为尘土,勿随流水。怕盈盈、一片春江,都贮得、离人泪……这阙词是谁作的?”
  连昌公子颌首致意:“是在下地急就章,让王翁见笑了。”
  王洋道:“连昌公子真乃大才,佩服佩服!”又吟道:“长空飘舞轻盈,偏因春深风催坠。高枝一别,牵衣欲语,含情若思。迷漫江山,络连花雾,眼慵帘闭。偶掌中悄住,暖绒才觉,又已被人惊起。
  最是晚霞残照,试红妆,相思连缀。雨来奔突,纤腰摧折,窈窕梦碎。身在何乡?淡然尘土,任他流水。细算来,十里绿堤,扑面是盈盈泪……这是谁的词作?”
  胡扬满脸得色,高声道:“宣州胡扬所作。”
  周宣暗暗点头,连昌公子才气的确不低,虽然不见得是在这两炷香时间内所作地,但词意远高于胡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8/40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