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明刻本+清刻本)(校对)第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6

弈者争先竞后、较雌雄于着子、俄而局尽子收、雌雄安在。 
100.
风花之潇洒、雪月之空清、唯静者为之主。
水木之栄枯、竹石之消长、独闲者操其権。 
101.
田父野叟、语以黄鶏白酒、则欣然喜、问以鼎养食、则不知。
语以药袍裋褐、则油然楽、问以衮服、则不识。
其天全、故其欲淡、此是人生第一个境界。 
102.
心无其心、何有于観。
釈氏曰観心者、重増其障。
物本一物、何待于斉。
荘生曰斉物者、自剖其同。 
103.
笙歌正浓处、便自払衣长往、羨达人撒手悬崖。
更漏已残时、犹然夜行不休、笑俗士沈身苦海。 
104.
把握未定、宜绝迹尘嚣。
使此心不见可欲而不乱、以澄吾静体。
操持既坚、又当混迹风尘。
使此心见可欲而亦不乱、以养吾円机。 
105.
喜寂厌喧者、往往避人以求静。
不知、意在无人便成我相、心着于静便是动根。
如何到得人我一视、动静两忘的境界。 
106.
山居胸次清洒、触物皆有佳思。
见孤云野鹤、而起超绝之想、遇石涧流泉、而动澡雪之思。
抚老桧寒梅、而劲节挺立、侣沙鸥麋鹿、而机心顿忘。
若一走入尘寰、无论物不相关、即此身亦属赘旒夷。 
107.
兴逐时来、芳草中撒履闲行、野鸟忘机时作伴。
景与心会、落花下披襟兀坐、白云无语漫相留。 
108.
人生福境祸区、皆念想造成。
故釈氏云、利欲炽然、即是火坑、贪爱沈溺、便为苦海。
一念清净、烈焔成池、一念警覚、船登彼岸。
念头稍异、境界顿殊。
可不慎哉。 
109.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学道者须加力索。
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得道者一任天机。 
110.
机息时、便有月到风来、不必苦海人世。
心远处、自无车尘马迹、何须痼疾丘山。 
111.
草木才零落、便露萠颖于根底。
时序虽凝寒、终回阳気于飞灰。
粛杀之中、生生之意、常为之主。
即是可以见天地之心。 
112.
雨余観山色、景象便覚新妍。
夜静聴钟声、音响尤为清越。 
113.
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
読书于雨雪之夜、使人神清、舒啸于丘阜之岭、使人兴迈。 
114.
心旷则万钟如瓦缶、心隘则一髪似车轮。 
115.
无风月花柳、不成造化。
无情欲嗜好、不成心体。
只以我転物、不以物役我、则嗜欲莫非天机、尘情即是理境矣。 
116.
就一身了一身者、方能以万物付万物。
还天下于天下者、方能出世间于世间。 
117.
人生太闲、则别念窃生、太忙则真性不现。
故士君子不可不抱身心之忧、亦不可不耽风月之趣。 
118.
人心多従动处失真。
若一念不生、澄然静坐、云兴而悠然共逝、雨滴而冷然倶清、鸟啼而欣然有会、花落而潇然自得。
何地非真境、何物无真机。 
119.
子生而母危、镪积而盗窥、何喜非忧也。
贫可以节用、病可以保身、何忧非喜也。
故达人当顺逆一视而欣戚两忘。 
120.
耳根似颷谷投响、过而不留、则是非倶谢。
心境如月池浸色、空而不着、则物我两忘。 
121.
世人为栄利缠缚、动曰尘世苦海。
不知云白山青、川行石立、花迎鸟笑、谷答樵讴。
世亦不尘、海亦不苦、彼自尘苦其心尔。 
122.
花看半开、酒饮微酔。
此中大佳趣。
若至烂漫骸醄、便成悪境矣。
履盈満者、宜思之。 
123.
山肴不受世间潅漑、野禽不受世间拳养、其味皆香而且冽。
吾人能不为世法所点染、其臭味不迥然别乎。 
124.
栽花种竹、玩鹤観鱼、亦要有段自得处。
若徒留连光景、玩弄物华、亦吾儒之口耳、釈氏之顽空而已。
有何佳趣。 
125.
山林之士、清苦而逸趣自饶、农野之夫、鄙略而天真浑具。
若一矢身市井伹侩、不若転死沟壑神骨犹清。 
126.
非分之福、无故之获、非造物之钓饵、即人世之机妌。
此处着眼不高、鲜不堕彼术中矣。 
127.
人生原是一傀儡。
只要根蒂在手。
一线不乱、巻舒自由、行止在我。
一毫不受他人提掇、便超出此场中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