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明刻本+清刻本)(校对)第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6

73.
羁锁于物欲、覚吾生之可哀。
夷犹于性真、覚吾生之可楽。
知其可哀、则尘情立破、知其可楽、则圣境自臻。 
74.
胸中既无半点物欲、已如雪消炉焔冰消日。
眼前自有一段空明、时见月在青天影在波。 
75.
诗思在灞陵桥上、微吟就、林岫便已浩然。
野兴在镜湖曲辺、独往时、山川自相映発。 
76.
伏久者、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
知此、可以免蹭蹬之忧、可以消躁急之念。 
77.
树木至帰根、而后知华萼枝叶之徒栄。
人事至盖棺、而后知子女玉帛之无益。 
78.
真空不空。
执相非真。
破相亦非真。
问、世尊如何発付。
在世出世、狗欲是苦、绝欲亦是苦。
聴、吾侪善自修持。 
79.
烈士譲千乘、贪夫争一文。
人品星渊也、而好名、不殊好利。
天子営家国、乞人号饔飧。
位分霄壤也、而焦思、何异焦声。 
80.
饱谙世味、一任覆雨翻云、総慵开眼。
会尽人情、随教呼牛唤马、只是点头。 
81.
今人専求无念、而终不可无。
只是前念不滞、后念不迎、但将现在的随縁、打発得去、自然渐渐入无。 
82.
意所偶会、便成佳境、物出天然、才见真机。
若加一分调停布置、趣味便减矣。
白氏云、意随无事适、风逐自然清。
有味哉、其言之也。 
83.
性天澄彻、即饥喰渇饮、无非康済身心。
心地沈迷、縦谭谈禅演偈、総是播弄精魂。 
84.
人心有个真境、非丝非竹、而自恬愉。
不烟不茗、而自清芬。
须念净境空、虑忘形釈。
才得以游衍其中。 
85.
金自鉱出、玉従石生。
非幻无以求真。
道得酒中、仙遇花里。
虽雅不能离俗。 
86.
天地中万物、人伦万情、世界中万事。
以俗眼観、纷纷各异、以道眼観、种种是常。
何烦分别、何用取舍。 
87.
神酣、布被窝中、得天地冲和之気。
味足、藜羹饭后、识人生澹泊之真。 
88.
缠脱只在自心。
心了、则屠肆糟廛、居然净土。
不然、縦一琴一鹤、一花一卉、嗜好虽清、魔障终在。
语云、能休尘境为真境、未了僧家是俗家。
信夫。 
89.
斗室中、万虑都捐、说甚画栋飞云、珠帘卷雨。
三杯后、一真自得、唯知素琴横月、短笛吟风。 
90.
万籁寂寥中、忽闻一鸟弄声、便唤起许多幽趣。
万卉摧剥后、忽见一枝擢秀、便触动无限生机。
可见、性天未常枯槁、机神最宜触発。 
91.
白氏云、不如放身心冥然任天造。
晁氏云、不如收身心凝然帰寂定。
放者流为猖狂、收者入于枯寂。
唯善操身心的、欛柄在手、收放自如。 
92.
当雪夜月天、心境便尔澄彻、遇春风和気、
意界亦自冲融。
造化人心、混合无间。 
93.
文以拙进、道以拙成。
一拙字有无限意味。
如桃源犬吠、桑间鶏鸣、何等淳庞。
至於寒潭之月、古木之鸦、工巧中便覚有衰飒気象矣。 
94.
以我転物者、得固不喜、失亦不忧、大地尽属逍遥。
以物役我者、逆固生憎、顺亦生爱、一毛便生缠缚。 
95.
理寂则事寂。
遗事执理者、以去影留形。
心空则境空去。
境在心者、如聚膻却蚋。 
96.
幽人清事総在自适。
故酒以不勧为歓、棋以不净为胜。
笛以无腔为适、琴以无弦为高。
会以不期约为真率、客以不迎送为坦夷。
若一牵文泥迹、便落尘世苦海矣。 
97.
试思未生之前有何象貌、又思既死之后作何景色、则万念灰冷、一性寂然、自可超物外游象先。 
98.
遇病而后思强之为宝、处乱而后思平之为福、非蚤智也。
幸福而知其为祸之本、贪生而先知其为死之因、其卓见乎。 
99.
优人傅粉调朱、效妍丑于毫端、俄而歌残场罢、妍丑何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