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明刻本+清刻本)(校对)第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6

宁谢纷华而甘澹泊,遗个清名在乾坤。 
降魔者,先降自心,心伏,则群邪退听;
驭横者,先驭此气,气平,则外横不侵。 
教弟子,如养闺女,最要严出入,谨交游。若一接近匪人,是清净田中,下一不净种子,便终身难植嘉禾矣。 
欲路上事,毋乐其便而姑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万仞;
理路上事,无惮其难而稍为退步,一退步便远隔千山。 
念头浓者,自待厚,待人亦厚,处处皆浓;
念头淡者,自待薄,待人亦薄,处处皆淡。
故君子居常嗜好,不可太浓艳,亦不宜太枯寂。 
彼富我仁,彼爵我义,君子固不为君相所牢笼;
人定胜天,志壹动气,君子亦不受造物之陶铸。 
风恬浪静中,见人生之真境;
味淡声希处,识心体之本然。 
立身不高一步立,如尘里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达;
处世不退一步处,如飞蛾投烛,羝羊触藩,如何安乐。 
学者要收拾精神,并归一路。如修德而留意于事功名誉,必无实诣;读书而寄兴于吟咏风雅,定不深心。 
人人有个大慈悲,维摩屠刽无二心也;
处处有种真趣味,金屋茅檐非两地也。
只是欲蔽情封,当面错过,便咫尺千里矣。 
进德修道,要个木石的念头,若一有欣羨,便趋欲境;
济世经邦,要段云水的趣味,若一有贪著,便堕危机。 
吉人无论作用安详,即梦寐神魂,无非和气;
凶人无论行事狠戾,即声音笑貌,浑是杀机。 
肝受病,则目不能视;肾受病,则耳不能听;病受于人所不见,必发于人所共见。故君子欲无得罪于昭昭,先无得罪于冥冥。 
福莫福于少事,祸莫祸于多心。
唯苦事者,方知少事之为福;
唯平心者,始知多心之为祸。 
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宜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
待善人宜宽,待恶人宜严,待庸众之人,当宽严互存。 
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
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施恩者,内不见己,外不见人,则斗粟可当万钟之惠;
利物者,计己之施,责人之报,虽百镒难成一文之功。 
人之际遇,有齐有不齐,而能使己独齐乎?
己之情理,有顺有不顺,而能使人皆顺乎?
以此相观对治,亦是一方便法门。 
心地清净,方可读书学古。不然,见一善行,窃以济私,闻一善言,假以覆短,是又藉寇兵而赍盗粮矣。 
奢者富而不足,何如俭者贫而有余;
能者劳而府怨,何如拙者逸而全真。 
读书不见圣贤,为铅椠佣;
居官不爱子民,为衣冠盗;
讲学不尚躬行,为口头禅;
立业不思种德,为眼前花。 
人心有一部真文章,都被残编断简封锢了;有一部真鼓吹,都被妖姬艳舞湮没了。学者须扫除外物,直觅本来,才有个真受用。 
苦心中,常得悦心之趣;
得意时,须防失意之悲。 
富贵名誉,自道德来者,如山林中花,自是舒余繁衍;自功业来者,如盆槛中花,便有迁徙废兴;若以权力得者,如瓶钵中花,其根不值,其萎可立而待矣。 
春至时和,花尚铺一段好色,鸟且啭几句好音。士君子幸值清时,复遇温饱,不思立好言,行好事,虽是在世百年,恰似未生一日。 
学者有段竞业的心思,又要有段潇洒的趣味。若一味敛束清苦,是有秋杀,无春生,何以发育万物。 
真廉无廉名,图名者正所以为贪;
大巧无巧术,用术者乃所以为拙。 
欹器以满覆,扑满以空全。故君子宁居无不居有,宁处缺不处完。 
名根未拔者,纵轻千乘甘一瓢,总堕尘情;
客气未融者,虽泽四海利万世,终为剩技。 
心体光明,暗室中有青天;
念头暗昧,白日下生厉鬼。 
人知名位为乐,不知无名无位之乐为最真;
人知饥寒为忧,那知不饥不寒之忧为更甚。 
为恶而畏人知,恶中犹有善路;
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 
天之机缄不测。抑而伸,伸而抑,皆是播弄英雄,颠倒豪杰处。君子只是逆来顺受,居安思危,天亦无所施其技俩矣。 
燥性者火炽,遇物则焚;寡恩者冰清,逢物必杀;凝滞固执者,如死水腐木,生机已绝。俱难建功业而延福祇。 
福不可邀,养喜神,以为召福之本而已;
祸不可避,去杀机,以为远祸之方而已。 
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愆尤骈集;
十谋九成,未必归功,一谋不成,则訾议丛兴。
君子所以宁默毋躁,宁拙毋巧。 
天地之气,暖则生,寒则杀。故性气清冷者,受享亦凉薄。唯和气热心之人,其福亦厚,其泽亦长。 
天理路上甚宽,稍游心,胸中便觉高明广大;
人欲路上甚窄,才寄迹,眼前俱是荆棘泥涂。 
一苦一乐相磨链,链极而成福者,其福始久;
一疑一信相参勘,勘极而成知者,其知始真。 
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
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 
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 
泛驾之马可就驰驱,跃冶之金终归型范。只一优游不振,便终身无个进步。白沙云:“为人多病未足羞,一生无病是吾忧。”真确论也。 
人只一会贪私,便销刚为柔,塞智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贪为宝,所以度越一世。 
耳目闻见为外贼,情欲意识为内贼。只是主人翁惺惺不昧,独坐中堂,贼便化为家人矣。 
图未就之功,不如保已成之业;
悔既往之失,不如防将来之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